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天行】切切不可一切一刀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5-19 08:21: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天行】切切不可一切一刀切

    现代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金岳霖在专业研究之外,兴趣颇广,对对子是其中之一。这一爱好从少年一直保持到晚年。

    据金先生回忆,1949年后,他与毛主席一共吃过4次饭。最后一次是上世纪50年代末或60年代初,这一次可以说是湖南同乡的聚餐,在座的主要客人是章士钊和程潜两位老人。章先生话很多,“谈话中提到苏联,章先生说‘西邻责言勿理也’,或‘勿顾也’,或‘非礼也’。我听了之后愣了一下,没有说什么。他们都是乡先辈,我不想多说话。散后,在归途车子里想到章先生那句话不是可以对‘东里子产润色之’吗?当其时若想到了,说出来,主席一定会大笑起来。可惜我想得不够快,失去了当面作对联的机会。”

    其实,金先生的反应是够快的。在这方面他确有天赋,造诣颇高。

    20多年前,我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1986年年初的一天下午,与一位长我10多岁的学兄在宿舍里谈天,不知不觉谈到一些哲学名人的轶事。他说曾听他父亲讲,金岳霖晚年拟过一上联,“切切不可一切一刀切”,但苦于拟不出下联。翻译家王太庆曾拟一下联,“人人争做正人正己人”,似尚不能令人感到浑然一体。

    这位学兄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哲学教授,曾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工作,所述金先生拟的上联应是可信的,是否曾亲耳闻之于金先生,亦未可知。

    金先生与对联,他自己的回忆,别人的回忆和研究论述已不少,但此联似尚少有人道及。

    金先生所拟对联,用语平实无华,看后即难以忘记,其中的含意是引人回味的。意思也并不复杂:凡事都需要一定的标准或准则,这是当然的,金先生并不否认;他反对或忧虑的是过度的一刀切,一刀切的危害是不可小视的。

    金先生针对何事、何种具体现象而拟此联,年代久远,难以做切实的考证了,但也不是一点踪迹没有。在晚年的回忆文字中,金先生提到,他到中国科学院哲学所不久,一位青年同事曾大声说:“我发现知识分子不能办事。”起因为何?不得而知。这话或许给金先生不小的刺激,“我没有多少知识,可是,早已被安排在知识分子之内,而我又什么事都不能办,就证实了他的话。但是,还是要承认有非常之能办事的知识分子,陈岱孙先生就是这样一个。”前面的判断轻轻地被否定了。抗日战争胜利后,清华大学回到清华园以前,梅校长派陈先生回北京做恢复清华园的工作。清华校园受到日帝军队的破坏,糟蹋得不像样,教员的宿舍也成为养马的房子。陈岱孙先生居然在短期内把清华校园收拾到原先一样,重办大学。“这就说明,真的知识分子是可以做工作的,可以办事的。”一刀切,是很容易被证伪的。

    几十年过去,此联仍让人有强烈的共鸣。那是因为现实生活中,仍存在一些“一刀切”现象或问题,未能得到很好解决。

    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各地区、各行业、各单位都在制订措施标准,或选拔培养,或大力引进,积极效果当然有,其中一刀切的问题很突出。

    某大城市有一年在选拔干部时宣布了一条要求,就是当批提拔官员以30岁为上限,多一个月也不行。本意是要干部年轻化,但是标准过重表面,操作过于粗糙,既伤害了许多干部,也造成事业的损失。事后证明,这批选拔出来的官员淘汰率很高。该政策一贯彻就是几年,当时一批40岁左右的官员未能入选,等日后发现方法有问题的时候,当时40岁的人已经超过了45岁,年龄过线,被使用的几率大为下降。这样就浪费了一批成熟的人才。

    为创建国内或国际一流大学,一些高校在紧锣密鼓地引进人才,前一段一则微博,引起人们对高校招聘人才的关注。

    这则微博写道:“现在一流高校基本不进‘土鳖’博士,‘海龟’还要美国一流大学的。二三方阵的高校也在抢‘海龟’,但对‘土鳖’,不论博士哪儿毕业,本科一律要求是‘985’或‘211’院校,否则没门。这既反映教职人员短缺,也是翻版的GDP竞赛。教育血统论否定中国高等教育,否定后天努力。其实更应该以成果论英雄,管你是谁,只要成果达标即可。”这种选聘人才的做法,是严重的学历歧视,反映出高校的人才选拔评价方式还比较僵化落后。有些高校之所以重视洋博士,对土博士提出“三个985”要求——即三代学历,要求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的学校都是“985”高校,首要考虑的是要制造“好看”的人才数据。近年来,高校在宣传本校的师资队伍构成时,总会列举出“海龟”数据、教师中博士比例数据。按照这样的选才标准,大学对应聘者根本不用认真考察,而只需拿学历的“尺子”去“量”即可。

    在人才选拔上,简单以年龄、学历一刀切来衡量不靠谱,那以发表的论著来论如何?重数量、轻质量,重论著刊发地的级别而少内在的评判等,已是这些年学界突出的现象。在这种氛围下,报刊上的短文章受到极端轻视。在各种原因的推动下,有些论著臃肿冗长,已走到异化的地步。真希望我们的文化学术评判不要那么极端地一刀切……欢迎厚重的论著,也允许精练的短章,这样才可能更有利于文化学术的繁荣。不应忘记,鲁迅产生重要影响的杂文大都是发表在报纸副刊上的短文。

现实世界的事物是丰富多彩的,存有各种差异性。要避免一刀切,就要调查研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一来,问题的多重性就呈现出来,工作自然就繁重了,但不这样,又何谈文化学术的创新?又如何把工作干好呢?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4年03月17日   02 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17:08 , Processed in 0.09078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