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语感的培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30 11:03: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论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语感的培养
重庆市万州区小周小学
牟长江

摘要:语感伴随语言直觉而生,敏锐的语感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是语文教学的突破口,更是小学生进行语言获得的基本方式,朗读、想象、思维、比较、揣摩与品味、积累、迁移及丰富的语言实践是小学生语感培养的基本途径。
关健词:语感 重要性 途径 问题

有人说:踢球要讲“球感”,投篮要讲“手感”,唱歌要讲“乐感”,学习语言文字是否需要“语感”呢?回答是肯定的。即学习语言文字需要语感;语文教学,尢其是小学语文教学应加强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
一、语感的涵义
有人说:“语感是一种修养,是在长期的规范化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包括中头语言、书面符号)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或感悟能力”⑴;有人说“语感是直觉的感知和把握能力,即对语言的敏感,是人于感知的刹那在不遐思索的情况下有关的表象、联想、想象、理解、情感等主动自觉地联翩而至这样一种心理现象。⑵”也有人说,“语感是一种领悟能力,即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敏锐和丰富的感受能力,它是从整体上直观对象进而体验出一种语言模式。”⑶对此叶圣陶先生也作过明确的界定:“对于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通常叫做语感”⑷。其实以上所述,无论是修养,是直觉感知,是领悟力,还是叶圣陶先生指出的感觉,他们都含有一个立意核心,即语言直觉。什么直觉,直觉是一种不经过复杂智力操作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速地认识事物的思维活动。就语文学习来说,语言直觉,就是指无需凭借有关语言知识进行理性的逻辑思考,在听读的瞬间,就能够理解语言文字的含义、把握语言的形象与情感以及在具体环境中语言运用所体现出的区别判断等等。语感就是在直觉中产生的认识和把握语言的能力。
对于语言直觉,白家熹先生曾用现代心理学的观点来解释过, “在言语活动反复练习或实践的过程中,在大脑主管言语的区域里,因多按一定顺序出现的言语信号刺激作用而形成与之相应的言语活动联系系统棗言语动力定型。由于言语动力定型中,构成其特有的动作方式的各个环节的动作,是按一定的程序构成的,因而,当这种言语动力定型建立并巩固之后,某种言语活动信号一旦出现就可以自动地引起这一言语动力定型内各个动作的反应。于是这言语活动就可以自动化的形式发生”⑸。简言之,言语训练或语言实践形成言语动力定型,一旦言语动力定型形成后,必将反应于这种言语活动,丰富其言语动力定型。而这一过程是个交错的螺旋上升的过程,其结果,就是语感的丰富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二、小学语文教学培养语感的重要性
首先,语感是言语活动的必备前提条件。我们进行任何一种言语活动(包括语文学 习)都必须以具有一定的语感能力为先决条件,否则根本无法参与任何一种言语活动。由此可见,语感是语文能力的基础。
其次,语感能力的高低决定语文能力的高低。语文能力一般包括语言能力和篇章能 力,前者是基础,而前者又以语感为核心,因为信息交流直接凭借的是语感,离开语感就谈不上信息交流。由此可见,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
最后,语感能力的高低决定语文审美能力的雅俗。审美教育要通过形成良好语感来 完成,言语活动(包括语文学习)中的审美对象的感受、审美情感的诱发、审美能力的形成都必须基于语感。由此可见,语文能力最高境界——语文审美能力的形成要以良好语感的形成为标志。”⑹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基本理念: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通过语感能力所体现的语言功底、智力水平、思想品格、审美情趣、文学修养生活交际能力等既是主体语文素养的体现,更是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

再看儿童的语言获得
儿童的语言获得,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提出了不同的解释,主要有模仿说、强化说、天赋说、认知说。模仿说认为儿童是通过对大人语言的模仿来掌握语言;强化说认为主要通过不断受外界强化刺激来形成语言习惯;天赋说则认为是在生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语言环境不断加以补充最后才得到完整的语言知识;认知说认为儿童语言的获得也有语言环境的作用。⑺由此,无论是哪种学说始终都离不开语言环境。在语言环境中的语言获得,其实也是语言直觉的过程,也是语感能力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小学语文作为一门最基础的工具学科,是儿童接触并较系统学习语言的开始。因此,小学语文教育中,语言环境的创设、语言直观的过程,对学生语感能力的丰富和发展乃至语言的最终获得都有重要意义。

可见,语感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育的突破口
郭沫若曾说过:“语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应树立大语文观,根据语言文字的特点,深入地研究、实践,把语感的训练和培养,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方面,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培养和训练。
三、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感的途径和方法
语感是长期有效的训练,在人的意识与行为之间建立的一种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⑻。其过程就是操作(语文实践活动)和重复(语文训练过程),通过这样的过程让学生能感知语言之神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趣,达到对语言文字的默契和灵悟。
1.劳于读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是思的凭借,是悟的前提,是说的准备,是写的基础。要内化语言,首先要加强读的训练。”⑼由此可见,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
心理学研究表明,读能发展儿童思维,培养儿童语感。而许多词语具有模糊性,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只能凭语感去“破译”才能感知和理解。而读的过程就是“破译”的过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因此,以读为本是培养小学生语感的基本前提。
(1)培养对阅读的兴趣。读就是引导学生学习古今中外作家经反复推敲而写下的不朽作品,从这些精品中体会语言文字在知识与情感等方面的精妙之处,深深的吸引他们。没有兴趣的阅读,学生语感的培养是无从谈起的
(2)一般说来,语言材料有着自己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其语言标准,语言规范,是规范学习的样板。朗读就是要求能正确的读好词句,如读音的正误、音调的流畅、词与词组的连接,长句子当中的句子成份的完整,甚至对词义的含义、表达的恰切、语法的运用、条理的连贯、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等都应有所体会。这样的严格训练有助于学生理解语言材料的结构及语气,养成辨析句子的习惯。如果学生遇到一个句子在遗词造句方面有什么毛病,读起来顺为顺口,他们就可以凭借语感来判断和修改。
(3)同思维相结合
“良好的语感能力得之于良好的思维品质,良好的思维品质就是思考能力。”小学生的思维品质正处于发展阶段其特点是:不善于全面看问题,不善于联系看问题,不善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更不善于创造性的分析。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着力培养和引导学生的思维,努力让学生的思维融于阅读中,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语言的不同。例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横看怎么成岭,侧又怎么成峰?远近高低又是怎样的不同?这些诗句虽很直观,可小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并没有山岭的表象,如何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让学生体会到庐山横、侧、远、近、高、低这六种不同形态的状美。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分别查了字典并进行了比较:岭,山之肩相并,有路相通:峰,山之巅。然后将这两种形态行之于画中,最后利用洗衣刷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加之对庐山群峰叠翠的想象,让学生灵悟到了,苏轼用词的准确与贴切,促进了学生对诗句中字词的感觉、认知和把握,而语感的深化就蕴孕其中。
(4)同想象相结合

别林斯基曾说过,“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 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⑾。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时,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得见、措得着、能闻其味、听其声、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世界,并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情感。例如读到“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天门山、长江、旋涡,还会想到天门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是因为长江波涛的怒吼,才“断”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而从“回”就会想到两山夹峙,汹涌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翻滚滔天,变化无穷;再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文中有一个比喻句: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几百里表示林广树多,进而产生想象,连绵起伏的群岭上郁郁葱葱,连成一片像大海;绿色的波浪,风吹树林,林鸣谷应,那声响多像大海里的喧腾涛声。这样就从林海的形声色三个方面去领略。那绿色的海洋比喻兴安岭,是多么的形象贴切,而这样的朗读,其语感就蕴含其中。
(5)有感情的朗读
有感情的朗读,就是要入情入境,让主体的思想感情与文章融为一体,细细品味,体味文章的气韵和语言美。中国的文艺创作历来特别讲究一个“情”字。“情动而辞发”、“为情造文”等等阐述都表明“情”是“文”的命脉。小语教材正是“情景交融”的产物,而小学生更是情感尤物。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感觉,去体验,加之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学生情感的波纹就会涌动起来。如指导《小珊迪》中男孩卖火柴时的语言,就要根据课文中男孩语言的变化,体会男孩急于卖出火柴的迫切心情,感受这个可怜的小男孩饱受饥寒的处境。通过指导,学生的感情沉浸有这催人泪下的气氛中,仿佛一个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的男孩就站在自己面前,对小珊迪的同情油然而生。用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话就是要“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等。⑿
(6)揣摩与品味
2.揣摩与品味
一篇优秀文章中人物形象的确定、作品意境的深邃、景物描写的形象都源自文字表达的贴切、形象。因此,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对重要的字义、文句甚至修辞方法进行比较、归纳。“学生只有对语言知识、语言形象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语言知识的获得才会更加牢固,语文能力的形成才会更加迅速而有效。”⒀对此,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 “我们读一篇东西,不论诗文词曲,总要象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才能达到透彻的理解。所谓欣赏,是以透彻的理解为基础的。理解不透,即使多少能欣赏点儿,总不免遗漏若干地方,没把好滋味辩出来” 。而有了这种习惯,其语感是不难培养出来的。
(1)语句的比较。
词语和句子是语言基础材料,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而作者的思想感情大多是通过其关键词句表达出来的。因此课文中的词句,特别是那些表现文章中心、表达情感的精妙传神的词句,更需要我们细细比较和品味。如:《爬天都峰》一文中,“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一句,为了让学生体会“挂”字的妙处,可要求学生用“拉”或“飘”等字换“挂”,进行比较,通过学生的研究、讨论,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精当:一个“挂”字把天都峰陡得似直上直下的特点极其准确、形象、巧妙地描写出来,与文后面的“攀”相映成趣。再如《月光曲》一课,在皮鞋匠兄妹称赞贝多芬所弹的曲子时说:“弹得多纯熟啊!”我把“纯熟”、“熟练”让学生推敲赏析。学生品出“纯熟”不但表现了曲子弹得熟练,而且反映了熟练的程度。通过调换比较词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精当。而《记记华的双龙洞》中小草探出头来中探出头来地教学亦是如此。这样,抓关键词句比较、咀嚼就能品出语气神韵,领悟作者遣词的独具匠心,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
(2)想象的运用
   
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理解事物比较直观,要领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涵,应充分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通过形象思维的“引路”,把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转换”成生动的“声像”材料,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陶冶情感,感悟课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例如,《观潮》: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洗荡荡的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其中,两丈多高的水墙,那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的气势,那山崩地裂的声响,如果没有想象,又怎能让学生感受到大潮的雄伟,浩荡飞奔,与气势惊人?

(3)联系生活。
   
生活体验是语感生成不可或缺的基础。一定的言语总在一定的生活场景中出现,离开了生活体验,语感的培养也是苍白无力的。只有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具体,此时的感受才是真实的。如《爬天都峰》一文中“爬呀爬,我和老爷爷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这别有韵味的一个“终于”,把他们努力后的成功与满足生动地表现出来。如果学生没有这种生活体验,怎能正真体会到这“终于”一词的韵味。 “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是得不到什么深切的体验”(叶圣陶语)


3.积累
(1)意象
张裕钊曾在在《与吴函父书》中说:“曰意、曰词、曰气、曰法,之数者,非判断自为一事,常乘乎其机而 混同以凝于一,惟其妙之一出于自然而已。” 而这里的“意”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词”是客观存在的语言符号,而“气”就是作者在创作时饱含情感色彩的意象活动。可见,意象是作者创作的主旨,并驾驭着作者。反观读者,只有融入作品,对作品的入情入境,才能真正的走进作者的心灵,达到意象的唤起与重新解读。
意象形成的快与慢、完整与否,标志着语言感受力的高下。作为小学生来,由于自己生活、知识、情感等阅历的局限以及心理发展的特点,这就影响了言语活动中想象力的发挥及意象重现与组合的准确性、完整性,即妨碍了语言感受力的发展。要提高学生语感力就必须根据作者提供的语言符号,调动学生生活积累和知识经验,通过想象再现相关形象,只有这样才能进入作者所描绘的世界。“作者总是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去表达胸中的某一情境的,反之,一旦学生看到了作者所描写的那个情境,也会豁然领悟用以表达这一情境的语言文字。⒁比如,在教学《牧场之国》中,学生对荷兰牧场是陌生的,于是,在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我们播放了轻柔舒缓的音乐,并用投影映示出荷兰牧场宁静优美的田园风光,教师再伴以简洁而动情的描述,这样就缩短了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距离,进入了课文所描绘的意境。当学生声情并茂地读,沉浸在充满诗情画意的异域风光中时,其意象已经融入了学生。而《石榴》一课的最后一自然段,描写了石榴子儿的颜色、光泽、样子、味道。其中,“玛瑙般”、“晶莹透亮”、“清爽无比”等词语,惟妙惟肖地描摹了石榴子儿的特征,没见过没尝过石榴的人是很难深刻体会的。于是,课上我就让学生带个石榴,剥一剥,看一看,尝一尝,这样就强化了学生的感受,学生也就容易理解书中的遣词用句了。
意境的再现也是意象唤醒与重现的方法。《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一句是千古名句,此句写出了朋友离别的不舍。我教学这一句时,首先让学生依据诗句想象站立岸边的情境,继而让学生听着《爱的纪念》的乐曲,根据提示,想象诗人当时的所见、所思、所想、所感。接着再让学生扮演诗人来讲述想象到的情景。通过这种方式缩短学生与课文之间的时空距离,也缩短了学生同诗人之间的心灵距离,使教材上的语言文字化作了有声有色的画面,从而强化学生的感受。而《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的教学亦是如此。
长期训练可切实提高学生通过意象感知语言的能力。而长期的积累,学生亦能迅速的用语言重组自己的意象。
(2)语言的积累
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慢慢摸到文章的调子。”而语感的培养本身也离不开大量的语言材料。小语教材中的课文多出自名家之笔,文质兼美, 加之小学生记忆力强,因此,对于课文中的精彩片段,教师可要求学生反复地欣赏,读出其中的韵味、体验其中的美妙,直至背诵。通过此,让学生积累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其语言库存,并从积累中进一步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悟出表达方法的精巧。特别是对相同主旨相同事物的不同形式表达,更能促进学生对语言的把握能力。
4.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语感迁移
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介绍过自己的读写体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 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文成之后,自以为辞意皆己出,他人视之,则认为句句皆从他文脱胎也。 ”又说:“读之(古人文章)自然有以浑其气、苍其格、高其调、秀其色、脱胎换骨于其中而不自觉,是获益古文者无穷矣。”这里的辞句脱胎于他文,实际上是一种 “语感迁移”。 什么是语感迁移?语感迁移,是学习迁移(或称训练迁移)中的一种。它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是将学得的语言经验有变化地运用到另一语言情境中去的活动。“通过熟读、背诵形成的语言积累,还要经过迁移性的练习才能逐步实现内化。”⒂因此,在教学中应多进行迁移练习,加强语言实践,以促进学生吸收和消化,将教学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深化学生的语感。
(1)情感迁移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感情丰富,情感真挚,如《荔枝》、《梅花魂》等,在学习过程,学生心中的情感因素总会被激发,而原有的意象也会被提取,并进行重新组合和创新,在意象的驱使下,从而调遣词句,写出自己优美的文章。如学习《荔枝》后,在学生心中便产生母亲与儿子爱心与孝心的情感共鸣,而与自己母亲的往事犹如霞光浮现;再如,学习完叶圣陶先生的《母鸡》后,学生的心里总会有一种对母亲的感激,在其头脑中总会有一些关心呵护,细心培养自己的画面,而这都能促使学生用笔传情达意。综观小语教材的编排亦是如此。
(2)表达方式的迁移
语言材料的选择,其实也是向学生传递一种表达方式的规范,因此,在学生充分读懂、感悟的基础上,抓住材料的主旨、结构、表达顺序、修辞、句式特点等,让学生练习仿写、扩写、续写、缩写、写感悟等等,读写结合,可以升华感悟,深化语感。如学习完《桂林山水》之后,让学生练习总分总的结构特点;学习完《猫》《鹅》之后,进行动物的仿写;用有的……有的……有的……介绍事物的特点;是,暗喻和非比喻的区别练习等等,这些材料不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语言的具体把握。
四、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感应注意的问题
1.读书形式
读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而小学生心理及身理特点注定了他们不能长时间的专注,易累易厌易烦。而形式单调的读书很难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更甭说对阅读的兴趣,因而要针对不同的课文,采用各种灵活的读书形式。如:朗读、轻声读、默读、带着问题读、展开想象读、创设情境读、分角色读、比赛读、配音读、表演读等等。不管怎样读,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读。只有学生眼到、口到、心到、入境界、进角色、动真心、露真情的读,才是真正的读、成功地读。
2.语文实践
要能游泳,必须下水。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语感,只有在更多的语言实践中运用,才能使之不断强化。
生活处处是语文,我们要树立大语文观的思想,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让小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训练口语、书面语,培养学生的语感。脱离实际、越俎代疱的实践,其语感是无从谈起的。
语文实践活动的形式很多。比如,课前一分钟的即兴演讲、一分钟的新闻发布会;口语交际、对白练习;朗诵,听、讲故事,散文欣赏;表演,设计台词;广告语、对联的摘抄与设计;出小报,开辨论;针对某种现象或某个话题展;参观、新闻调查、个人访谈;作文比赛等等。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无处不在,作为教师应合理的设计合理的利用,力求让每位学生主动参与其中,通过自己在动口、动脑、动手、动笔中去增强自己对语言的感悟力。


3.
课外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曾试过用许多手段来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结果得出一条结论:最有意义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实践也表明:大凡阅读量丰富的学生,语感都较强,想象力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对语言文字的把握好非常准确。量的积累是质变的基本前提。小语教材中,每学期所有的语言材料也只有近四十篇,因此广泛的课外阅读成为必然。比如,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可以引导学生去读一读《安徒生童话》;学习了《送元二使安西》,可以让学生去读一读高适的《别董大》;学习了《卡罗纳》,可以让学生读一读《爱的教育》等等。当然,引导帮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外读物,完成量的积累也是很重要。
4.习惯的养成
习惯是教育力量的基础,是教育活动的杠杆。良好的习惯可以使学生终生受益;没有良好的习惯就谈不上自觉地学习,也就谈不到语感能力的培养。而小学生的习惯正是养成和发展期,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也应着力于习惯的培养,即听说读写习惯的养成。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指出:“读就是用眼睛听,写就是用笔来说,反过来说,听就是读,用耳朵来读,说就是写,用嘴巴来写”。因此,听说读写的训练也“必须养成习惯才行”。 ⒃

注释:
⑴⑵⑶⑸⑾⑿ 网上资料
⑷《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67页
⑹《语感研究述评》王恒俭
摘录

⑺《语言学教程》344-348)
⑻《语文学习》毛光伟1993.5)
⑼《读中内化,说中运用》 孙屏珍《小学语文教师》2002年第5期
《语感:阅读教学的核心》 卞华宇
摘录

⒀《语文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曹本全《小学语文研究》2000年第2期
⒁、⒂张庆《我的小学语文观》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432页、178页
⒃《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年 P418
参考文献:
《语感教学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
徐云知
《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年05期

《语感研究述评》
王恒俭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2期

《语感培养与迁移》
张献章
中国教师站
2007年2月6日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浅说》
张占山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之我见》侯丽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7:36 , Processed in 0.12810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