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等一等,让课堂更精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30 11:1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等一等,让课堂更精彩
浙江省海宁市石路小学
陆林海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但反观我们的课堂实践,学生真正亲历学习的过程了吗?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学生还没来得及自主思考,教师就迫不及待地让他们进行交流;学生还没来得及合作交流,教师就会“一锤定音”;学生还没来得及与文本亲近,就要先来欣赏课件。课堂上,学生跟着教师精心预设的脚印一步一步走着,完全没有自主学习的空间,这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所以,当学生需要思考、需要交流、需要阅读时,教师应该耐心地等待,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交流、阅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创造课堂的精彩。

一、等一等交流,亲历思考,厚积薄发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将摆脱不了对老师、同学的依赖心理,难有独立学习的能力,更难有创造性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还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绝不能省略学生“自主思考”这个关键的教学环节,也绝不能让它匆匆走过场,哪怕离答案只一步之遥,也要让学生自己去走。等一等,再等一等,也许下一刻,就是学生恍然大悟、茅塞顿开之时。在教学《赤壁之战》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曹操拥有80万大军,为什么会输给只有3万兵力的东吴?很快有三位学生高高地举起了手。是马上交流,还是再等一下呢?我选择了后者。同学们纷纷研读课文,深入思考,寻找答案。过了近十五分钟的自主思考,我才开展小组和全班交流。实践表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有的地方学生考虑得比我还要深入,这里面有黄盖的原因——周密考虑,巧妙安排;有曹操自己的原因——骄傲自大,轻信大意;有东南风的原因——借风行船,借风烧船。“厚积”才能“薄发”。正因为有了这个十五分钟的自主思考,同学们才把感悟到的原因说得有凭有据、有条有理。学生有了思考的时间,为倾吐做了充分准备,才能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操练的场所,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等一等评价,亲历交流,张扬个性

常言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性格、爱好不同,已有的生活经验也不尽相同,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不能过早地给予评价,避免对其他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而应该留出充裕的时间,给学生思维碰撞的机会,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驰骋联想,畅所欲言,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使个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而当学生的意见出现分歧,甚至矛盾激化、势不两立时,教师也切不可操之过急,可使出三十六计中的第九计:隔岸观火,静观其变,让学生互相争辩,走向认识的统一。《萆船借箭》中有这么一句话,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的是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10万枝。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我请学生仔细读读想想这句话,并说说周瑜是个怎样的人。交流时有一学生说:“我觉得周瑜很有礼貌!……”这个回答让我大吃一惊,显然他没有深入思考,我该怎么办?是立刻告诉他不对吗?我灵机一动,说:“其他同学是怎么看的?”有好几位同学站起来表示不同意刚才这位同学的发言,并谈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这并不是有礼貌,而是周瑜落井下石;有的说,从表面看周瑜是很有风度,让诸葛亮不要推却,实际上是不能推却;有的说,这明明是周瑜在要挟诸葛亮,借此事加害于他……这位同学在听取了别人的意见后,改变了原来的想法,对周瑜有了重新认识。正是我的这种“不干涉”政策,营造了宽松的交流氛围,同学们才能在交流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在交流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交流中张扬自己的个性。


三、等一等放课件,亲历阅读,以“本”为本

运用课件,可以打破空间和时间的束缚,在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如果运用时机不当,则会冲淡对语言材料的阅读理解,限制和扼杀学生想象力的发挥。众多美文是作者对生活场面、自然景物直接观察后的艺术再现,远非依靠屏幕、音响就能够定格的。语文重在与文本对话,注重文字张力,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品味、感悟,生发独特体验,由个体感悟扩张想象空间。每位学生的生活体验、情感经历、文化积淀都不一样,感悟文本后在他们头脑中留下的形象、意境也就不同。在教学《五彩池》时,我先自己美美地读课文,让学生闭眼想象,读完后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发言异常热烈。然后,我又让学生自己读读课文,划出你认为池水美丽、神奇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交流后我再安排欣赏美丽的五彩池课件,学生的惊叹声不绝于耳。正因为学生有了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础,他们欣赏后也就有了更多的感受,与作者产生了共鸣。文字是主要的,课件是辅助的,语言中能品味的要先品味,让学生对语言文字作深入地钻研,使他们的语文能力得到锻炼,语文素养得到提高,这也正是语文教学的本质所在。所以,教师必须明确课件要为课堂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在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要把握好最佳时机,恰到好处地运用课件,千万不可因为课件而限制了学生会飞的思维——想象,剥夺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机会。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我们教师要学会等待,耐心地等待。等一等,让学生亲历自主思考的过程;等一等,让学生亲历合作交流的过程;等一等,让学生亲历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只有这样等,才能等出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等出学生学习的乐趣,也必将等出课堂姗姗而来的精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2-20 05:56 , Processed in 0.05788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