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吉林走到北京,从一个“全能代课教师”成长为全国著名的小语特级教师,窦桂梅的个人成长经历已经为很多老师所熟悉。她对小学语文教育有什么看法?她眼中的优秀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身处课改前沿的她对新课改有什么想法?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窦桂梅老师。小语教学要为学生打下两个底子
中国教师报:语文教学的纷争由来已久,莫衷一是。就目标而言,工具性、人文性之争是最激烈持久的。而你在前几年就提出“主题教学”,是不是对这一争论的回避?
窦桂梅: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基本上是一个伪命题。语文本来就是一种交际工具,当然具有工具性。而词语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命疆域和思维视野,决定了一个人的终极关怀和生活情愫。语言是存在之家,所有的人文精神不能不通过词语保存下来,语文又天然具有人文性,这是母语的特质决定的。这两者根本不能割裂开来,广义来说,“听说读写”就是语文的工具性内容,而借助“听说读写”所表的情,所达的意,自然就是思想人文因素了。当前小学语文课最应该给学生的是语文学科知识,因此要分析梳理承载这两者的是什么样的语文知识。
但工具性和人文性论者都遮蔽了这样的问题。工具论者,没有界定出哪些知识是真知识,哪些知识是伪知识,这些知识来源于何处,其合理性依据是什么,如何有效传授,等等。而人文论者则往往片面强调语文教育的人文属性,但对人文属性与语文教育的关系,缺乏必要的梳理;对人文性究竟如何落实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缺少实践的智慧。
语文教育理应是幸福完整的。这几年,我们学校倡导的主题教学,目的就是一种矫正。主题教学期望以具有人文精神涵养的主题,串起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能力的培养,实现交际工具与人文情怀的合一,而不仅仅是统一。统一像是拧在一起的两股麻绳,即便合而为一,但给人的感觉却常是貌合神离。合一则更多了一份水乳交融,意味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语文教学的媒介是语言,文本中的“主题”本身就是语词,就是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一个人的语词有多丰富,可能视野就有多广阔,一个人掌握了多少语词,就相当于掌握了多少个与外部世界沟通交流的密码。所以,与其说主题教学是对这一争论的回避,不如说是努力找到一条解决争论的出路。
中国教师报:“语文学科知识”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至今似乎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明确的界定。你说当前小学语文课最应该给学生的还是语文学科知识,具体指什么?或者说,你的主题教学具体是想给孩子些什么?
窦桂梅:我们提倡的主题教学要努力给学生打下两个底子:学习的底子,精神的底子。这两个底子怎么打?形象地说,就是给孩子们两个园子,一座田园,一座花园。田园生产农作物,玉米、水稻,萝卜、白菜,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这就好比字、词、句、段、篇。但一个人只是吃饱了还不行,还要有精神上的愉悦和美感享受。就是说,学习语文的过程,一定有精神的“秘密花园”——文学的审美享受洋溢其中,存在的意义、人生的价值方能显现出来。可见,我们语文学习的家园,光有田园不够,还得有花园。
为了打好这两个底子,耕耘好这两座园地。这几年围绕主题教学,一方面深耕课堂,用一节一节精彩纷呈的课,表达我们对于语文教学的认识和理解。比如,这两年我上的公开课《三打白骨精》、《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都是在利用经典文本,以“主题”牵一发动全身,通过精心的课堂设计,让语文学科知识的落实,让花园和菜园的共同行走,不是落实在别处,而就是在课堂上得以实现。
另一方面,为保障儿童语文学习的质量,我又提出了语文“三个一”质量目标:“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并细化到每一个年段,每一个学期,甚至每一堂课中。这“三个一”中的“好”是一种文学表达,体现为工具与人文合为一体。是“主题”的具体化。
大家知道,一篇文章有四个基本要素,主题、素材、结构、语言。若说“一篇好文章”,素材一定是真实、充实的,而不能是虚假、苍白的;语言一定是顺畅、明丽的,而不是粗俗、零乱的;结构一定是完整、合理的,而不是拖泥带水、头重脚轻的。而所有这些要素的统合都指向主题——主题是生命与思想的灵魂。好文章的标志,主题一定是走向了光明而不是阴暗,高尚而不是卑下,美好而不是丑恶。于是为了实现“一篇好文章”的质量目标,就必须将“主题”落实在与“一篇好文章”有关的教学内容上。“一幅好口才”、“一手好字”又何尝不是如此?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篇文章,都是在一定时代背景和生态下产生的,里面都蕴含着一定的文化精神。可见,“三个一”的质量目标从来就不是一个纯技术、纯工具性的问题,而是把语文散乱的知识能力、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整合了起来——目的是打好“学习的底子和精神的底子”。
以这样的课堂,落实这样系统的知识,也许这就是所谓的语文学科知识。学生在获得语文学科知识积累的同时,获得有文学、文化的熏陶,民族情感的积淀,这样语文学科知识才真正成为着眼于人的发展的一生有用的知识。小学语文要让孩子获得这些“知识”,才能既理解这个世界,又欣赏这个世界。
专业水准不够,遭受批评就多
中国教师报:你觉得现在小语课堂教学主要问题是什么?
窦桂梅:最核心的还是学科知识问题。目前,各种教育类报纸杂志上充斥的文章,大多是教学方式方法上的经验,很少有对学科知识的挖掘和梳理。就是说,我们更多的时候是麻木地、毫无辨析地接收了教科书知识,然后转手卖给学生。可以说,当前教师自身的学科专业素养成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更严重的是,现在还存在一种“去知识化”的倾向。
有人这样评价我们语文教师:视野不宽,底蕴不厚,情趣不多,教学乏味。但凡听语文课,一般人都能说些什么,都敢指手画脚。原因就是大家觉得语文不过就是认字、说话、写作文!每个成人都会写字,都能说话啊!岂不知,语文教学,并不是什么人都能说清楚的。
遗憾的是,我们有些老师的语文课没能上出语文味,没能让学生在母语的大观园里如痴如醉。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还不会写文章,这样的老师“空手套白狼”教儿童作文,岂不是让学生看不起?由此,造成这样一个怪圈:语文课,学生三五天甚至一个月不上课,也看不出什么差距。
想想看,如果学生遇到一位专业素养强的语文教师,耽误一天,就让他觉得缺少了一天的熏陶。追随这样的老师几年下来,不说语文课,单是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就能受益良多。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你拥有这样的专业高度,谁还敢对你说三道四、品头论足?主要原因还是我们自己的专业水准没有让人家觉得满意。
中国教师报:教师需要提高学科专业水准,你对此有什么建议?
窦桂梅:学科知识是教学的核心。如果教师学科知识不够,谈什么教学方法都白搭。要把教学当作一门专业,教师必须审视自己的专业知识是否准确而丰富。衡量一堂课的好坏,依我看,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学科本位的价值获得,二是教育学的含量。这两者恰恰要靠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准和教育教学能力来引导帮助学生完成,而其中的前者是前提。
对于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我们简单地概括为两句话:第一、解读教材的功夫,第二、课堂教学的功夫。然而如何培养这些素养,让教师所受的专业教育和积累下来的专业经验,融于教师课堂上的言谈举止之间,成为教育的机智和情怀,为学生的成长引路、照明,成为能够在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能够吸引学生热爱语文的强有力的磁场,这或许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深思。
教育既须回归原点,又要不断超越
中国教师报:你最早在学校只是做些教务工作,偶尔临时顶替一下其他教师的课。从一个“替补队员”到全国知名的特级教师,你在教学生涯中遇到过的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窦桂梅:我最大的困惑是,很多时候,我们的教育偏离了教育的原点。很多最重要的东西我们丢失了。我刚刚从乌克兰回来。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故乡,那里教师的生活虽然贫穷、艰苦,但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团结、奋发、乐观的气质,困难中他们互相帮助、互相照应、彼此温暖,那些淳朴的、感人的、娴静的、灵性的友爱,深深打动了我。有那么一刻,我觉得我们才是真正贫穷的人,才最值得怜悯。我们很多时候忘记了教育是立人的,忘记了民族精神才是我们教育的魂魄。一旦我们丢失了教育之魂,我们的教育就难免形销骨立。
中国教师报:你感觉到了教育的偏离,那你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做了哪些纠偏工作?
窦桂梅:早在10年前我就提出——语文教育,要为生命奠基。如何为生命奠基?我提出了“三个超越”,曾引起一定反响。“超越教材”,强调在教好教材的基础上用教材教;“超越课堂”强调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世界更是学生的教科书;“超越教师”一是教师要自我超越,使自己成为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人,二是引导学生超越教师,在教师搀扶和帮助下,学会质疑和批判,最终让师生成为友人和伙伴,朝着陶行知说的“师生合作,培养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的理想境界进发。
所有超越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向儿童生命的回归,母语学习本质的回归,教师专业发展的回归。超越的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超越习惯、超越传统、超越自我的过程。当然,超越是无止境的。儿童在发展,母语学习和教育的环境与方式也在变化,任何超越都需要再超越,否则就只能是故步自封。
中国教师报:也就是说,现在你在三个超越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思考?
窦桂梅:是的。面对儿童越来越少的语文学习空间,我们需要找到帮助儿童在较短的时间内,高效提高语文素养,深化情感和涵养智慧的教学方式。以我个人的追求,如何从新课程的高度,在“三个超越”上又有所超越,从整体上“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这是我最近几年重点思考的问题。主题教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主题教学是我立足于课堂所提出的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我读了统整课程理论,借鉴了比较文学中母题研究的方法,意在通过抓“主题”的方式,让语文教学的各项教学内容:人文素养、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紧紧地统一在“主题”中。这里所说的“主题”,是指从教材中寻找和挖掘出的,具有巨大的概括性和丰富的延展性的文章表达的核心语词。整合各种阅读资源、生活资源和文化资源,以“积累、感悟、体验”为形式,牵主题的一发,动知识体系的全身,以儿童的言语和精神成长为目标,形成一种开放而活泼的母语学习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既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精华的吸收与保留,又是结合今天语文教育现状的创新与改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