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7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想这样教语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17 21:53: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想这样教语文
沈大安
引言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落花生》
课要上有用的课,不要上只讲好看而对学生没有用处的课。——沈大安
一、实实在在教语文
1.把握课文基本的人文内涵,进行必要的语文知识教学和语文能力训练。
小学生年龄小,怎样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进行必要的能力训练呢?
如一年级的《棉花姑娘》一文,制定的目标不要太大,只要让学生了解一些浅显的科普知识,知道请别人帮忙时及帮不了别人忙时要用礼貌用语即可,所以可进行如下的练习:
燕子            树干里的害虫
啄木鸟          田里的害虫
青蛙            棉花地里的害虫
七星瓢虫        天空飞的害虫
第一步:出示以上题目请学生连线。
第二步:利用连好的内容请孩子连起来说一段话,孩子如果会说了,他的语言能力也就有发展了。通过训练,让孩子从不会说到能说了,这就是实实在在在训练。
2.了解学生实际,在学生原有基础上教学。
有的老师上课,把孩子当成零起点,什么都不知道,从头开始。你把孩子当零起点了,要教到预定目标,就有很大一个区域。我们了解一篇课文,要知道学生知道哪些,哪些是不知道的。
如上《全神贯注》,很多老师让学生理解罗丹的全神贯注体现在哪儿,这对学生来说,是很容易理解的,学生能做得到的。假如老师在一堂课上就让学生找一找这些,学生的语言增量得不到落实。但楼翀老师上这一文时,把点定在“大雕塑家罗丹和我们一般人的全神贯注不一样在哪里”。也就是说,一堂课的增量表现在孩子不知道的地方。
3.课堂安排全体学生参与的活动,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发展。
现在越来越多的语文课堂中,我们只看到老师和几个好学生的对话,有几个好的孩子回答了老师的问题,我们自以为每个孩子都懂了。我们的课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参与,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得到发展。
如《去年的树》中“寻找”板块的决策比较
方案A
方案B
分角色朗读
分角色朗读
小组4个人表演
同桌分角色两个人读
同桌两人读一遍
两人轮换角色读2
先全班同学练习再指名
先指名示范再大家练习
显而易见,我们选用方案B,理由:方案A在四人分角色读时,容易让其他暂时没轮到朗读任务的孩子开小差,方案B相对来说学生参与的量较大,可以提高练习的有效性。
3.每节课安排练习,练习形式多样化,有实效。
    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还很弱,对于课堂效益,老师不能只凭学生说的一句“懂了”就完事,一定要做练习,只有练过、批过才能放心,只讲讲听听的课是不扎实的。
    中国的教学容易搞集体主义,如公开课上,每次都会设计这样一个练习:我想对(    )说,学生写,写好了请几个好学生读读就完事了,也不收上来看过,怎能注重差异?
    例《搭石》一课中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就比较有实效性:
    “理所当然”什么意思?搭石前还有哪些人在做着他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用“理所当然”写一句话,能多写几句更好。
    这道题目的设计有两个作用,一是让学生真正理解“理所当然”,并会运用;二是通过写话练习丰富了文本的内涵。
4.习作重在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要求不太高。
例:首届冰心作文奖一等奖的作品欣赏。
5.一节课总要让学生情感有触动,认识有提升,语言有积累,思维有发展。
情感有触动,如钱峰老师上的《秋天的怀念》
认识有提升,如虞大明老师上的《家是什么》
要求每天进步一点点,不求完美。
二、简简单单教语文
1.教学设计不必在刻意,环环紧扣未必就好,一节课设计几个板块,但开展哪些教学活动,达到怎样的要求心中有数。
一般一堂课三至四个板块即可,课堂上要做到心中有教案,眼中有学生。
如《妈妈的账单》板块设计
1)默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出现了哪两张账单。
2)细读这两张账单,你发现有什么不同?
3)看了这两张账单,你想对彼得说什么?
4)我们出来为妈妈列一张帐单。
深度语文是没有意义的。
2.教学过程力求符合儿童认识规律,一般要求按课文的顺序来教,还儿童一种自然的阅读状态。当然,有些特长的课文例外,如《凡卡》一文。
3.让学生提问,解决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
4.适度拓展,必要时才使用多媒体。
如《两个铁球同时落地》这个实验过程是无法实物演示的,但不演示学生又不明白,这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实验,加强学生的认知。
三、从从容容教语文
1.一节课容量恰当,不追求完整和完美。
2.课堂上不一味追求热闹,有放有收,张弛有度。
3.课堂上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静静地读书,细细地思考,慢慢地感悟。
4.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做作业,有足够的时间反馈、讲评和订正。
四、轻轻松松教语文
1.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使学习“自动化”。
2.抓紧课堂教学时间,减少课外作业。
3.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睡觉,有时间玩,有时间读课外书、看电视。
4.让老师有时间休息和锻炼身体,看自己喜欢的书。
教师对学生的要求:热情鼓励  耐心辅导  坚持标准  严格要求
2#
 楼主| 发表于 2009-4-17 21:56:02 | 只看该作者
沈大安老师对于《儿童文学文本解读该如何把握》的回复
   听沈大安老师《文本解读——观念和方法》的讲座后,许多老师感觉收获很大,并引起了更深入的思考。一位老师就她的随感《儿童文学文本解读该如何把握》,请教了沈老师,沈老师立即作了回复。下面把老师的文章和沈老师的回复贴上来,欢迎大家讨论。

  
儿童文学文本解读该如何把握?
今天到刀茅巷小学听了省小语会会长沈大安的讲座——《文本解读:观念和方法》,受益匪浅,对自己原有文本解读的观念是一次强烈的冲击。说实在的,一直来,我大多是站在“课文”的角度来读教材中的文本的,缺少一种“放松的”、愉悦的、享受式的阅读,好像不自觉的,一拿起语文书,首先想到的就是课文“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之类的问题,以便思考清楚后,自己可以“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方案。这样的文本解读过程,就会缺失“自然的阅读体验和真实的审美直觉”,是一种功利的阅读。沈老师今天真是一语惊醒我这个还在梦中的人啊!还有他向我们传授的文本解读的方法,如“潜心会文”、“知人论世”、“寻找缝隙”、“换位思考”等文本解读的方法都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对我很有启发。真是非常感谢沈老师!

但是,对沈老师讲座中提到的“文本的多元解读”这部分,我还有一点自己浅陋的想法。

沈老师在讲到“文本多元解读”时,提出了两个问题“我们能不能还原作者的本意?”“我们有没有必要还原作者的本意?”尽管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他列举了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的话“文本作者的意图是当代人不可能‘客观’地完全再现的,文本的‘原义’也是不可能完全恢复的。读者和作者之间的‘时间间距’是不可能克服的,也是不应当克服的。理解是从文本中接受有意义的东西,并把它们‘解释’成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和美国的哈罗德·布鲁姆说的“一切阅读都是误读。”沈老师是否想籍此说明我们不能也没有必要还原作者的本意?

我想,上面的对文本解读的评论可能更多的是站在“成人文本解读”的角度来思考的。其实儿童文学有自己的本质特性。童年期(即7岁到11岁学龄初期,正是我们国家的小学阶段)童年文学的要求是:“主题方面要单一、浅近、具体、明朗、富于教益”。对儿童文学主题的要求是:“培育引导儿童健康成长,明朗而富有意义。因为儿童文学的目的是帮助儿童健康成长。为了使儿童便于把握作家的写作意图,儿童文学作品的主题首先要求明朗。

从儿童文学的要求和儿童文学作品主题的要求来看,作家在创作儿童文学时显然会遵循“单一”、“浅近”、“具体”、“明朗”的“儿童式的”要求,那么我们在解读儿童文学时,是否也应该以“单一”、“浅近”、“具体”、“明朗”的“儿童式的”要求为标准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们在解读儿童文学文本的时候,是否就是在探寻、把握、还原作者的本意呢?“儿童文学作品的主题首先要求明朗”,从这样的要求出发,我们还是没有必要还原作者的本意吗?我有些迷茫。



沈大安老师的回复:

首先感谢曹老师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培训中,听老师讲课不是简单地接受,而是引发自己更深入的思考。就这一点上说,曹老师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关于曹老师提出的问题,我的看法如下:

一、文本需要多元解读。这是文本解读观念的一大进步,顺应了人类思想史的发展方向——以人为本。我在讲课时引用伽达默尔的话,倾向性是明确的,就是赞同“理解是从文本中接受有意义的东西,并把它们‘解释’成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而不必每篇文章孜孜以求地去寻求作者的本意。换句话说,我倾向于读书“为我所用”。

二、我也讲到回顾文本解读的历史,经历了作者中心、文本中心和读者中心这样一个发展过程,现在我们解读文本需要在这三个中心之间寻找一个恰当的 平衡点,也不能完全置作者意义而不顾。比如,我们不能随心所欲地从《西游记》中读出《水浒》中的“官逼民反”。

三、儿童文学作品同样需要多元解读,而且可能多元解读。老师引用的关于儿童文学的要求“主题方面要单一、浅近、具体、明朗、富于教益”,我不知道出处在哪里,但我敢说这是一种比较陈旧的儿童文学观念。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我国把儿童文学定位为“教育儿童的文学”,这个观念现在已经被否定。退一步说,有教益难道就一定要单一?优秀的儿童文学恰恰内涵丰富,可以多元解读。例如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一般我们的理解是“孩子对父母的爱怎么也比不上父母对孩子的爱”,但是我们还可以从中读出“爱是需要表达的”等。而梅子涵却说:“当你很爱很爱一个人的时候,也许,你会想把这种感觉描述出来。可是,就像大兔子和小兔子发现的那样:爱,实在不是一件容易衡量的东西。”现代许多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像绘本《月亮,生日快乐》等,都是可以多元解读的。就是一些经典作品,如安徒生的《丑小鸭》、《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衣》无一不可以多元解读,而且一代代人在不同的时代可以读出不同的意义来,这就是经典的永恒魅力。反观我国早期的一些儿童文学作品,过于强调教育意义,主题单一、直露,就不太受孩子们的欢迎。

以上是我的看法,不一定对,可以继续探讨,因为道理只有在探讨中逐步明朗。



沈大安    423

3#
 楼主| 发表于 2009-4-17 21:57:21 | 只看该作者
听课笔记八:沈大安谈《文本解读:观念和方法》
时间:2007年11月14日
地点:浙教院

一、上好一节课有三个关键:1正确深入的文本解读。2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3机动灵活的教学实施。
二、 用放松的心态阅读文本
慢慢走,欣赏啊!(朱光潜<<谈美>>)
让我们暂时忘却教师的身份,教学的任务,以一个普通读者的放松心态来欣赏作品,获得自然的阅读体验和真实的审美直觉。这是一种非功利的阅读,是一种以感性为主的阅读。
三、细读文本,潜心会文
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真。惟之通彼此,譬如梁与津。(叶圣陶<<语文教学二十韵>>(节选))
他应当一边读,一边回想他所经验的相似的人生。(茅盾)
潜心会文的方法:1把握写作思路。2体悟作者心境。3推敲词语句式。4联系已有经验。
以“推敲句式”举例: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是孤零零的一条船吗?
<<一夜的工作>>中“他一句一句地审阅……在看完的句子后面画个小圈……有时问我一两句。”周总理为什么要在每个看完的句子后面画个小圈?
<<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火柴"应该怎样进行多层次的理解?
四、旁征博引,知人论世
解读文本也不必一味靠自己冥思苦想,查阅文本的相关资料也是一种好的办法。作家的生平介绍,写作的时代背景,作品的创作意图等都可以成为打开文本的钥匙。
例:古诗<<江雪>>是“千万孤独”的藏头诗吗?为什么钓鱼?贫困说。兴趣说。清静说。郁闷说。求异之后还要求佳。
教学过程:有孩子提问:“这么冷的天为什么老翁还在钓鱼呢?”
老师叫孩子们一起来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有的说是老翁太穷了,天再冷也要钓鱼卖钱,维持生活;有的说老翁特别喜欢钓鱼,风雪无阻;有的说老翁喜欢清净,家里人多太吵闹;还有的说老翁是在家里受了子女的气,出来散散心的。老师根据学生们的发言依次给他们进行了归纳,随后这位老师引出了柳宗元写这首诗的背景,学生们认真的听了老师的讲解后,都认为老翁喜欢清净的说法与作者的“不与他人同流合污,保持高洁志向”的政治理想更为贴近。
五、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多元解读文本)
1、在文章内容及作者本意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解读。
例:“从<<红楼梦>>中,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
从<<去年的树>>这篇文章中,孩子们看到了三点:1诚信问题 2环境保护问题 3奉献精神----但不同版本的教材将这篇文章的本意归纳在不同的单元里。有的版本将其放在诚信单元,有的版本将其放在环境单元……
对于<<去年的树>>,有人开始思考这样两个问题:1我们能不还原作者的本意吗? 2我们有没有必要去还原作者的本意?(你说呢?)
2、在教学设计上进行创造性的解读
例:从教学设计上看张伟对<<再见了,亲人>>的当代解读:
谁是亲人?(有血缘关系的人)
朝鲜人民是志愿军的亲人。(没有血缘关系为什么说是亲人?请用文中的语句进行说明。师小结:朝鲜人民爱护志愿军)
志愿军也是朝鲜人民的亲人。(为什么?请生用文中的语句进行说明。师小结:志愿军帮助朝鲜人民)
和平时期有没有亲人?
小结:只要人人拥有爱心,处处有亲人。
<<一夜的工作>>设计思路:
看周总理怎样审阅一个文件-----看周总理怎样审阅一夜的文件-----看周总理一天的工作。
<<妈妈的帐单>>教学设计:
1课文中出现了哪两张帐单?
2细读这两张帐单,你发现有什么不同?
3看了这两张帐单,你想对彼得说什么?
4我们也来为自己的妈妈列一张帐单吧。
需要强调的是:创造性的解读不代表可以随意的进行教学发散,教师要在教学中抓住主导倾向,把握教育价值。
六、作品语言魅力的追寻
七、换位思考:儿童会怎样读这个文本?
尽管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可以非常深刻和独到,但我们时刻不能忘记我们面对的是6--12岁的儿童,他们有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请别将你对文本的深刻解读强加给天真的孩子们!
八、(小结):
1把握文本的主要倾向,也读出自己独到的感受。2琢磨文本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方式。3思考文本的教育价值----认识价值和发展语言的价值。4充分考虑儿童学习的困难,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阅读文本。
4#
 楼主| 发表于 2009-4-17 21:59:47 | 只看该作者
           沈大安老师的声音

3
推荐

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走向——以生为本
教育的硬道理是学生的发展,一节课好不好,标准是看学生有没有得到发展。
教师的任务是“让学”,学会让孩子没们学,很多课堂中教师显得过于强势。教师弱了,学生就强了,有时候要学会装傻,装糊涂。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不应以教师的思路与设计为本,应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更多的为学生服务。
一、小学语文教学姓“语”
教师要清楚我们面对的是一群6——12岁的儿童,教师要化难为易,深入浅出。教师应做到的和能够做到的,尊重儿童,平等看待,理解他们,宽容对待,善于倾听,顺势而导。如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中的大兔子。教学语言要正确、规范、通俗明白,让孩子听得懂。再求生动,形象,有文采,有文化内涵。
二、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
学生原有的基础是什么:哪些是学生知道的,不需讲,不用问。
学生的需求是什么:他们有什么困难,怎样帮助。
哪些地方容易错误,哪些地方容易忽略,需要提升的是什么?
初读之后让学生畅谈感受,千万不要再当学生“零起点”。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把质疑贯穿教学的始终,让学生提出“真问题”。
十分重视学生的错误,把错误看作重要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从错误走向正确。
三、让学生亲历过程
由浅入深,充分展开,从错误走向正确。
把学习任务设计成探究性的任务,让学生自己探究、发现、寻找规律、得出结论。引导学生说明自己的思考过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四、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发展
不可青睐好学生,漠视后进生,教师的责任是让每个学生得到发展。尊重每个学生发展的权利。
多采用全体学生参与的活动,减少“少数人活动,多数人旁观”的教学环节。
书面练习是一种人人参与,比较落实的教学活动,要给学生课堂练习的时间。
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建立“教学辅导”。设计分层教学,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
作为教师经常问问自己:
我的教学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吗?
我真正了解我的学生吗?
我让学生亲历了学习过程吗?
我使班上的每个孩子都得到发展了吗?
5#
 楼主| 发表于 2009-4-17 22:01:45 | 只看该作者
             慢慢走,欣赏啊!                         ——沈大安“文本细读”访谈录
李振村:近年来,很多语文教学专家呼吁语文教师要细读文本。你认为为什么要提倡细读文本?细读文本跟我们平时所说的钻研教材有什么不同?
沈大安:语文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六七年,我们走过了课改初期的激动和浮躁,逐渐变得沉静和稳健。大家认识到,语文课程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必须从源头上做起,这个源头就是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要上好阅读课,细读文本是基础。现在有的老师匆匆看一遍课文,马上埋头写教案,马上忙着做课件,这样的课十有八九会出有毛病,有的“毛病”还不轻!好的课来源于匠心独具的教学设计,而好的教学设计又来源于正确深入的文本解读。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没有细读文本,没有自己的感受,拿什么去跟学生对话?
    语文教育是一门专业。构成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要素很多,文本解读无疑是语文教师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想提高文本解读的能力不能只看几本理论书,主要还得靠自己实践。“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教材中的每篇课文内容和形式都不一样,读得多了才能摸着门道。从眼前看,细读文本是为了上好课,而从长远看,文本细读可以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面对一个个陌生或熟悉的文学作品,通过自己的细读发现它的价值,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创造的过程。当我们从文本中发现了自己熟悉的生活,发现了人生的价值,发现了生命的真谛时,心中会充盈着喜悦。在这个意义上说,文本细读也是在提升我们的生命质量。可以说,钻研教材是直接为了上课,功利目的比较强,而文本解读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师诗意生活的组成部分。
李振村你觉得当前在文本解读上主要存在着哪些问题?
沈大安最常见的就是浅尝辄止。大致浏览一下课文内容,没有仔细研读文本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就匆忙下结论,这种结论往往很空泛。比如读托尔斯泰的童话《七颗钻石》,读出了一个“爱”字。这只有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没有文本的个性。只要稍微读得仔细一点,我们就会发现这里的“爱”有好多表现:有孩子对母亲的爱,有母亲对孩子的爱,有人类对动物的爱。如果说爱亲人还可以做到,那么爱素不相识的过路人就很难得了。细读这些不同的情节,我们发现托尔斯泰所颂扬的其实是他一贯主张的“博爱”。这个故事的背景更不能忽略——大旱之年,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在这个时候,水就是生命,让水就是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小姑娘的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在生与死的关头做出这样的抉择,才是最伟大的爱。这个童话充满神奇的想象,木水罐变成银水罐,银水罐变成金水罐,金水罐里跳出七颗钻石,涌出巨大的水流,托尔斯泰透过这些神奇的想象,想要告诉我们的是:每一份爱心都会得到回报。这个童话的解读并不困难,可惜有的老师没有把这个文本特有的价值读出来。
    第二种情况是以偏概全,抓住片言只语轻率下结论。优秀的文学作品内涵丰富,我们可以读出来的东西也会很多,但是一不小心就会把非本质的东西当成了本质。我看到有的老师教《冬阳  童年  骆驼队》,让学生讨论我们向骆驼学什么,讨论“我”是个怎样的孩子。尽管这些内容文本中都有,对学生来说也有教育价值,但毕竟不是这个文本本质的东西。文本解读非常强调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要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其实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林海音在文中已经说得很明白:“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这篇文章的主旨是怀念童年,怀念在特定的地域特定的年代——老北京度过的童年。我们教学的视角应是从孩子的眼里看老北京,看那些特定的景和人。比如“拉骆驼的摘下他的毡帽,秃瓢儿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大气中。”这种情景,中国的其他地方有吗?今日的北京还有吗?正是这一幕幕特定的场景,才构成作者对童年难以忘怀的记忆。
    第三种情况是过度诠释。听一位老师教《泊船瓜洲》,老师介绍说这是王安石二次为相,奉诏进京,路过镇江时写的。王安石是个改革家,此次进京,改革也许成功,春风得意,踌躇满志;改革也许失败,前途未卜,不免忧心忡忡。要求学生先用踌躇满志的心情读,再用忧心忡忡的语气读,结果弄得学生一头雾水,无所适从。我觉得这是把文本“读过了头”,至少对小学生来说“读过了头”。“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种千古不变的思乡之情,需要讲得这么复杂吗?现在有个提法叫“深度语文”,我不赞成。文本解读,当深则深,而一味追求“深度”,远离了文本的内涵,超越了儿童的认识水平,是不可取的。
李振村:“文本细读”好像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英美“新批评”这个文学流派的口号。我们现在提倡的“文本细读”是不是跟他们一样?
沈大安:我们现在所说的“文本细读”,主要是指一种阅读态度,当然也吸收他们的一些有效的方法。今天一些专家提倡的“文本细读”,是借用了英美“新批评”的口号,但并不是完全照他们做。
李振村:依你看来,文本细读应该达到怎样的要求?
沈大安细读文本首先要静下心来。美学大师朱光潜在《谈美》结束的时候送青年朋友一句话:“慢慢走,欣赏啊!”人生是这样,读书是这样,教师解文本也应当是这样。当我们开始接触一个文本的时候,最好暂时忘却教师的身份、教学的任务,以一个普通读者的心态放松地来欣赏作品,获得自然的阅读体验和真实的审美直觉。这是一种非功利的阅读,是一种以感性为主的阅读,这种对作品的直觉弥足珍贵。
    细读文本关键在潜心涵咏,涵咏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语文教育的前辈叶圣陶说得好:“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作者一般不会在文本中重要的地方加着重号,所以我们对文本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不能轻易放过,要细细体会它们的作用。在这个基础上,再跳出具体的字句,整体把握文章的主旨。中国读者受明清点评派的影响,往往对具体字句会有很多感想,而缺少整体把握文本的训练。叶圣陶认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对一般文章,我们可以从作者的思路上去把握,而对于文学作品,我们要分析整个作品的结构,然后思考作品的内涵是什么,它的人文价值在哪里,读出作品的意义来。
    阅读作品不能人云亦云,贵在有自己的见解。我们读《一夜的工作》,往往跳不出何其芳在文中已经点明了的“劳苦”和“简朴”。但如果我们不囿于这种成见,细读全文,还是会有新的发现。比如这一处:“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我们不妨想想,有几个领导干部批阅文件会看一句用笔画上一个小圆圈?周恩来要批阅那么多的文件,为什么还要看一句画上一个小圆圈?是不是年纪大了,怕记不住?……我们知道,周恩来素以博闻强记著称,何况当时他才51岁。我的理解是,他手中的每一个文件事关国计民生,人民群众的事无小事,周恩来不敢掉以轻心,一定要深思熟虑才能定夺。周恩来批阅文件也是举轻若重,甚至谨小慎微,而从中折射出来的正是他对人民极端负责鞠躬尽瘁的精神。尽管这篇文章作为教材已经30年,如果你用心去细读,还是会有新的发现。正像毕淑敏读《海的女儿》,她的感受就是“常读常新”。
李振村:说到这里,我想提一个实质性的问题,就是文本细读究竟有哪些常用的方法,或者说文本细读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首先就是从语言入手,仔细推敲词句,想想作者为什么有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用这种说法而不用另一种说法。《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写道: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枝小小的蜡烛! 这里的一个“敢”字就值得细细琢磨:小姑娘究竟是“敢”还是“不敢”?为什么她一整天都不敢抽出一根火柴来为自己暖和一下?为什么这时候居然“敢”了?再如“终于”用在这里极有分量。抽一根火柴本是毫不费力的事,为什么那么艰难,要用上“终于”?还有,一根火柴热量很少,光亮很小,安徒生怎么说“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通过这些文字的推敲,我们可以感受小女孩生活的痛苦以及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离开了语言,谈不上文本细读。
   其次是还原生活。茅盾提出:“应当一边读,一边回想他所经验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的活人中去看。”文学作品是生活的反映,如果我们把作品还原到现实生活中去思考,就会有比较深的感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描写鲁迅救护拉车工人有一段话:“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不少老师教这一段都让学生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但圈出以后就不知道该做什么了。其实我们可以让学生想一想:“我”的伯父和爸爸是什么人?那个拉车的是什么人?他们在旧社会的地位各是怎样的?鲁迅是大作家,“我”的爸爸周建人是生物学家,在旧社会都属于“白领阶层”,而拉车的是被称为“引车卖浆之徒”的底层劳动人民。两个大知识份子让拉车的坐在车上,而自己则蹲着半跪着,这在旧社会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但此情此景不就是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精神的形象写照吗?
    第三种方法是寻找“缝隙”,也就是寻找作品中自相矛盾不可解释之处。这本是“新批评”倡导的方法,我们可以放大来用,不仅发现作品自身的“矛盾”,也发现作品跟生活、跟人之常情的“矛盾”。很多老师都读过当代诗人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而且往往把它当成一首生活的赞美诗来欣赏。但细读这首诗,会发现许多“缝隙”:比如,面朝大地才能看到春暖花开,而诗的标题却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中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为什么不“从今天起”?我们常说“从明天起六点钟起床”“从明天起节约每一分钱”,这些都是具体可行的,但想“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行吗?诗中把“你”和“我”分得很清,“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么“我”究竟想做什么?“我”将会到哪里去获得幸福?……尽管字面上诗人在歌唱世俗的幸福,而暗示的却是他心灵的痛苦。事实上,这首诗写成的两个月后,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由此看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不是一首热爱生活的赞歌,而是海子告别世界的内心独白。
    四是比较对照。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如果是改写本,我们可以拿它与原作对照;如果作者有修改,可以把修改前后的文稿加以对照;我们还可以把作品跟其他作家的同类作品比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尽管都是唐代作家的送别诗,但由于朋友去的地方不同,朋友此行的目的不同,两首诗抒发的感情以及惜别之情表达的方式就不相同。
    第五是“知人论世”。解读文本也不必一味靠自己冥思苦想,查阅必要的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作家生平介绍、写作时代背景、作家的其他作品、作家创作意图的阐述,以及前人对这部作品的评论,无一不是我们打开文本大门的钥匙。王崧舟为了教好《长相思》,读了整本《纳兰词》,了解了纳兰性德的生平,阅读了一万多字的鉴赏文字,然后写下了1500字的文本细读感受。按他自己的说法,“细读,魔术般地将短短36个字的《长相思》化成了繁华如东流水的课程资源”,才有十足的底气把经典名作演绎为精彩课堂。(参见本刊2006年第6期)不过“知人论世”要注意两点,一是参阅别人的意见最好在自己的解读之后,避免先入为主;二是作品的艺术世界并不是作家自己生活的简单再现,我们不能在作家和作品之间划等号。
李振村:《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又说“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师解读文本也一样,怎样才能处理好多元解读和价值取向的关系
沈大安:20世纪60年代后崛起的“接受美学”使文本解读的观念发生了重大突破。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活动是作家、作品、读者三者的动态过程,文学作品的“意义”并不只是作家创造的,而是作家的创作和读者的接受共同作用的结果,文学作品的意义并不是“客观”和固定的。我们所说的文学作品的“意义”,实际上包含了三个层面::一是作者意义,即作者想在作品中表达的主观意图;二是文本意义,即作者在实际作品中通过语言词句呈现出来的意义。任何一个人运用语言的能力总是有限的,所以再伟大的作家也难以百分之百地用文字传递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于是文本意义和作者意义会出现差距;三是读者意义,即读者通过阅读所领悟到的意义。不同读者由于自己经验、知识和阅读能力的限制,从同一文本中领悟到的意义也会不同。所以这三个层面的意义既互相依存,又是有差别的。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则认为,文本作者的意图是当代人不可能“客观”地完全再现的,文本的“原义”也是不可能完全恢复的。因为读者和作者之间的“时间间距”是不可能克服的,也是不应当克服的。理解是从文本中接受有意义的东西,并把它们“解释”成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所以我们说,读者可以对作品多元解读,从文本中读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来。但是,提倡多元解读不等于可以完全弃作者的创作意图而不顾,而且,一篇课文的教学时间有限,我们不可能对多方面的感受一一充分展开,所以,我们在对作品多元解读时,还得考虑教学的主导倾向。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检阅》最后几段是这样的:检阅台上的人和成千上万观众的视线都集中在这一队,集中在这位小伙子身上了。“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说。“这些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纠正说。长时间的掌声淹没了观众的议论声。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究竟应该放在“这个小伙子”身上还是放在“这些小伙子”身上?从文本看,后一位观众“纠正”了前一位观众的看法,而且作者所花的笔墨差别也很大,直接写“这个小伙子”的只有1个自然段,用8个自然段来写“这些小伙子”,可见作者是把“这些小伙子”当作重点来写。从文本的教育价值看,尽管“这个小伙子”的身残志坚、自强自立对孩子们也有教育意义,但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这些小伙子”是怎样尊重、爱护残疾人的教育价值更大。课文中有一段连续用了5个问句,表现儿童团员们设身处地地为残疾人着想,如果今天学生学会了为他人着想,推而广之,可以学会今天怎样对待有缺点的同学,日后怎样对待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意义就非常深远。教材教育价值的把握并没有固定的答案,我们可以权衡得失,择优而行。
李振村教师自己对文本解读得比较深,课堂上是不是需要把自己的感受都跟学生交流呢?
沈大安:小学语文这门学科,一是姓“语”,一是姓“小”,这是我们时刻不能忘记的。我认为教师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可以非常深刻和独到,但我们不能忘记我们面对的是6—12岁的儿童。孩子不是小“大人”,他们有自己的年龄心理特点,他们有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我们不能把成人的认识强加给孩子,或牵引着他们向前,让孩子过于早熟并不是好事。小学教学贵在深入浅出,符合儿童的认识水平,具有童真童趣。
    有人说教师解读文本,要有普通读者、教师、学生三种身份,我觉得说得很好。毕竟,教师读文本是为教学服务的。所以,我们在阅读文本时必不可少的一步是换位思考:如果让孩子们来读这个文本,他们会怎样解读?他们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他们会提出什么问题?他们会误读吗?如果发生理解错误,我们怎么去引导?……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有篇课文《三个儿子》,课后的思考题是“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按我们成年人的估计并不难,因为第三个儿子帮妈妈提水,孝顺妈妈,才是真正的儿子。可是我就听到课堂上有学生说:“老爷爷年纪大了,眼睛看不清,只看见一个儿子。”我们备课时应当考虑,如果儿童解读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去引导,而不是一味往深处走。“文本”很重要,但“生本”更重要,语文教学要从“文本”走向“生本”。
李振村:最后想请你说说语文教师怎样提高细读文本的能力。你能不能向老师们推荐几本文本细读的书?
沈大安:王尚文先生在他的近作《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中提出,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主要是汉语素养和文学素养。整体的专业素养提高了,文本解读的能力自然会提高。关于文本解读的理论,新近出版的高等学校文艺理论、文学概论的教材中都有专门的章节,我们可以去找来看看。如果想深入了解文本解读的问题,蒋成瑀先生的《读解学引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有相当全面和深入的论述。近年来相继出版了一些著名教授细读文本示例的书,我们可以自己先读文本,然后看看名家是怎么读这个文本的,提高会更快些。钱理群的《名作重读》和孙绍振的《名作细读》(均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陈思和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王先霈的《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以及《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都是值得语文老师好好读的。
                                         《小学语文教师》记者  李振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03:20 , Processed in 0.08948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