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漆画——传统与创新的伉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26 20:1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漆画——传统与创新的伉合

  摘要:漆画是具有悠久历史的画种,千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今漆画界,漆画家们一直为继承传统技法和形式,还是勇于创新苦苦思索。漆画承载着中国本土的文化,只有在发扬和尊重传统的基础之上勇于创新,拓宽艺术的视野,才能赋予千年漆画以灵动的时尚气息,将漆画更好的发展,得到社会普遍的认可。
  关键词:漆画;传统;创新
  
  漆,名词。古为“桼”,上为木,下为水,中间“ノヽ”是指在木上划两刀让水流下——就是漆。木乃为漆树,故漆画之漆是天然形成,微毒、干后可入药。漆树主要生长于北纬19°~42°至东经97°~126°的山地和丘陵,也就是我国的南至广东,北至辽宁,西至西藏,东至沿海和越南、日本、朝鲜、缅甸等地。由于材料的特殊性,亚州地区漆画发展最为鼎盛。
  我国是用漆最早的国家,但多为器。漆画一直伴随着漆器而行,仍附于漆器之上,故在创作上受到一定的制约。直到20世纪30年代,印度支那美术学院的学生把漆艺与绘画相结合首开漆画先河,20世纪60年代中国一批艺术家受越南磨漆画的影响,在传统漆器中汲取养份,漆画在中国成为新兴的独立画种。
  虽然漆画近年越来越受到瞩目,但似乎仍然游离于主流绘画之外。漆画创作时材质的多样,创作过程中技法的繁复,使一些漆画家走入误区,是表现漆画的传统工艺和材质的美感?还是否定漆画的传统工艺更多的追求现代技术与材料的支持?一直是现代漆画家思考的问题
  德卢西奥迈耶说,作品是否满足艺术的首要条件是美,如果没有美,那么它根本不是艺术。漆画在创作过程中,无论珍视传统还是勇于创新,都只有一个目的——美。正如艺术的起源众说纷纭,而人们更倾向于多元说一样,漆画的创作更应该是多元化的。诚然,漆画悠久的历史决定着它材质的特殊性、技法的多样性是其他画种所不能比拟的,但这也使得在漆画的创作上容易局限于只表现传统技法的蝇头之争上,而忽略了漆画作为一门艺术的追求,创作出没有灵魂、没有精神、没有感情的作品。在漆画的创作中只有继承传统并且勇于创新,才能创作出成功的漆画作品。
  
  一、重视传统与勇于创新之争
  
  漆艺与中国的文明史同步发展。世界上最早的漆器发现于余姚河姆渡,据今已有7 000多年,作为用漆最早的国家,漆艺术为中国的艺术发展史乃至世界艺术史写下浓重绚丽的一笔。漆的最早应用从实用出发,所以多为可盛物之器皿,最早的漆画附于漆器之上,做为漆器的装饰。随着人们审美的逐渐提高,不再满足于实用至上,漆画作为漆器的附产品诞生并慢慢成形。
  漆艺历史悠久,但是作为漆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从器皿上走下来成为独立画种的——现代漆画,仅有百年历史。因古代漆画多依附于漆器之上,使人大多重视“器”,而乎略了“画”。古代漆画虽然附于漆器之上,但并非单纯的附庸关系,而是借用器皿展现其独特风格,传统漆画的材料以珠玉、金银用得最多,这样华丽有余谦逊不足,这并不附合中国人提倡的中庸之道,而依附于器皿之上,提升了器皿价值,也使得华丽的形材变得谦虚、低调,显示漆画本色,为单纯的器物增添了生命力。
  古代漆艺对现代漆画影响深远。由于漆器艺术超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不但孕育了中国漆画艺术,更对周边朝鲜及日本的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世界艺术殿堂上,中国的漆画艺术被奉为正宗,被许多国家群起模仿。漆艺7 000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技法和经验,王世襄谓其:“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传统是自有文化以来千万先人智慧的结晶,人离开客观世界,离开传统就不能创造出任何东西。传统漆艺的发展赋予了现代漆画家取之不尽的宝藏,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名训,更是充分证明,只有继承传统才能把漆画艺术发扬光大。
  但是,传统的东西并不是真理,也有其不足之处,不是说继承传统就是死拉着传统不放,无视时代的发展。未经发现的等着我们去创造的客观世界更加丰富。今天的时代是一个文化多元,画种林立,画派纷呈的时代,仅仅拿传统技法和传统的创意思维、题材来表现现代漆画显然是不够的,只有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进,勇于创新才能把漆画艺术更好地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 14:08 , Processed in 0.11883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