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备课新天地,让师生联手打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27 10:38: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备课新天地,让师生联手打造

宁波市江东中心小学 杨建波
时间真是一把双刃剑,我在不断积累教学经验的同时,也发现自己像周围其他老师一样,教案在不断“重复” 昨天的故事。现在去听公开课的机会多了,网络也普及了,共享的教学资源越来越多,需要时可以随时参阅,在省时省力的同时也有意无意地让人变得懒得动脑,对于这种“拿来主义”也会慢慢地觉得习以为常。我虽有些困惑,却仍然这样日复一日,直到遇到了这样一件事。




那次全国语文阅读教学观摩课,我有幸到场听课,正好有位来自温州的特级教师上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画家和牧童》。我听得特别仔细,认真地把教学全过程详细地记了下来。我心里暗自高兴,这么好的教学设计被我取经来了,我都不用自己动脑筋了。一周后,我班也要上《画家和牧童》这一课,第一课时完成得很顺利,那精巧的课程设计,漂亮的课件,一连串的妙语连珠,把学生的注意力深深地吸引住了,课堂气氛活跃轻松,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教学效果不错。一节课上完,我非常满意。下午的语文课我再接再厉,把听课的成果再演绎一遍。课按我的设想很顺利地进行着,当讲到课文最后牧童认为画家戴嵩画错牛尾巴,斗牛的尾巴应该夹紧在两后腿间,而不是高高翘起,戴嵩拱手称谢后,我让学生说说你喜欢画家戴嵩还是牧童,想对他们说什么时,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喜欢画家戴嵩,想对他说:“你是一个这么有名的大画家,可还能虚心听取一个小牧童的意见,真令人佩服!”有的说喜欢牧童,想对他说:“你能勇敢地向著名的大画家提出他画中的缺点,真了不起!”学生的回答令我频频点头,这些都是我预想到的答案,心里十分满意。正当我打算“收兵”准备做练习时,课堂上有一个人的手还不屈地举着,嘴里小声地嘀咕着:“我,我”我定睛一看,是任杰。一个很淘气的男孩子。平时学习心不在焉,课堂发言屈指可数。今天怎么啦,变得那么积极了?我暗自得意,看来今天的课真的上得不错,把课堂上“沉睡的小雄狮”也唤醒了。我马上点了他的名,让他发言。任杰站起来说:“我不喜欢牧童,因为他说得也不一定是对的。”学生顿时哗然,我的心也咯噔一下,这个环节那堂公开课可没出现过,我也没有思想准备过。我定了定神,又问:“你为什么这么说?”“我喝过红牛饮料。上面画着两头牛正在争斗,它们的尾巴也是翘起来的。”说完还拿出了一个红牛饮料的易拉罐为证。我拿过易拉罐一看,果真如此,看来任杰是有备而来!


真是节外生枝,这个问题我备课时根本没有考虑到,只记得“照本宣科”了!这一石还激起了千层浪,学生们纷纷议论起来,有的学生还说看到我们城市银泰广场上的那头斗牛雕像尾巴好像也是翘起来的。我有点急了,眼看练习没法完成,会耽误整个教学进度的。没办法,我拿出了另一个“杀手戬”,正色道:“由于时间的关系,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再讨论。现在我们来做练习。”任杰很不情愿地坐下了。下课后,他直奔我来,说:“杨老师,你下节课真的能解答这个问题吗?”神情中带着几分期待又带着几分怀疑,我点点头。回到办公室,我陷入了沉思。学生为什么会这样问我?“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再讨论”这样的话我在各类公开课时经常听到,每当学生在课堂的不断“插嘴”“提问”使我不能完成预想教案时我也经常挂在嘴边,可最终“下节课”却变得遥遥无期,能真正兑现的有限,最后大都由于各种原因不了了之。怪不得学生会表示怀疑,需要确认才放心。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拿来主义”,像今天学生敢于大胆求真求实,这种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积极态度不正是我一直在努力培养的吗?于是我调整了教学思路,因势利导,上课时微笑着鼓励任杰的创新精神,我告诉学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道理,打破他们的定势思维。然后我把寻找“牛尾巴”的答案作为一项研究课题布置下去,告诉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合作人或单独研究都可,引导学生去寻找事实资料,如照片、文字记录等,还可以向有经验的人请教,考察家乡附近有关的斗牛雕刻等。


几天后,“牛尾巴”终于在全班学生的研讨中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各组同学纷纷罗列各种材料,阐明自己的调查结果。原来牛相斗时,尾巴一般是夹在两后腿间,但在冲撞前或用力猛时则如钢鞭般向斜下方竖起,但决不可能摇动着尾巴而斗。为此有学生拿出他父亲拍摄的金华斗牛照片为证。而塑像一般为了更能体现出牛斗时力量的威猛、张扬,从审美角度往往选择后者。因此,课文中牧童所言只是常情,并非绝对正确。当然这是不能责怪牧童的。毕竟他的活动范围有限,见识有限,平时只看到他所放牧的牛相斗情景,不知山外有山,牛外有牛,难免以偏概全。重要的是听者应当多调查研究,多请教咨询,多问几个为什么。


课后,我马上改写了教案。写罢,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我突然意识到自己近阶段对备课困惑的症结所在。说起备课,无论是教育书籍还是专家教授都在强调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以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学情”作为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的依据。但教师在现实操作中往往侧重于从自我的认识水平和知识经验出发,去“备教材”。把“教案”单单理解为“教的案”了。这次的教学就让我教训深刻。我觉得真正的备课应该是“教案”加“学案”。学生的学习状况绝不能把它放在次要位置,而是要时时考虑,精心设计。“备教材”与“备学生”其实是合而为一的事情而并非分开的两个要求或两个程序。我将它理解为“根据学生的学情梳理教材的知识结构”。我开始反思我自己以往课的得意与失意。我意识到我所有的得意与失意,似乎都与“教案”、“教学设计”相关。而且,关键的问题似乎还不在“上课前”我如何设计教案,关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实际状况调整我的原先设计好的“教案”。真正好的备课,应该让学生也参与进来,让他们也成为主人。如果这样来看,“教案”可能不完全是在上课之前设计好的。


于是,我改变以往教师单方面设计教案的状况,让学生在预习作业上提出不懂,感到困惑、棘手的问题。我还走进学生中间,听取学生对课文的想法,以此为依据来备课。备课时还留有一点适当的“空白”,如板书设计,我就让学生与我共同完成。课堂上我调控上课走向,根据学生的学情灵活地调整教法。课后注意写好教学反思,及时改写教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激发,学习效率也提高了。


真的很感谢那堂课学生的“提问”,是他让我解开了心头的困惑,让我对备课有了新的认识。备课新天地,应该让学生联手打造,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真正“以生为本”,也是一堂最成功的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3:31 , Processed in 0.06478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