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鸡公山游想 文/梦泽闲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11 06:48: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鸡公山游想




五一,早上六点半钟即与同事们乘上了旅游公司的大客车。刚出城关,看到路边一农家的草垛上站着一只深黄色公鸡,好奇似的看着我们的汽车,我和它对视了一眼。心里一转念:公鸡——鸡公山。好巧!

天气阴沉沉的,预报说今天有雨,到了山脚,居然没有下雨,也没有放晴,旅游最好的天气莫过于此罢。

仰首望山,不很高,导游曰:海拔八百米。可能是因为山名为鸡,本人亦属鸡,故用“鸡眼”看山:可似鸡?看来看去的,没有看出一座山峰象鸡的,到是在半山腰看到了两只用水泥石块砌成的大公鸡:昂首、望天、欲鸣。

好不容易爬到了报晓峰,才看到与鸡相关的字样:天下第一鸡!顶峰的大岩石高高耸起,导游说是一只雄鸡,可我的“鸡眼”怎么看,都看不出哪里象,只看到大大的岩石高高的堆起,内里深处只是感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已!

转念一想,也许是因为我缺乏想象力吧,别人都说象,你怎么就说不象呢?于是马上想到了《皇帝的新装》这个童话故事来。难道我要做那个不谙世事的小孩子吗?就与同事们一起感叹:荷!好大一只鸡!虽然如此,毕竟难以释怀,说假话还没有成为习惯之时,违心附和,总觉不安。于是。我又找到了自我安慰的法门:从艺术的角度看问题不就行了,这鸡在“似与不似”之间,说似也就不为过了,这叫艺术眼光,比你那“鸡眼”高明多了!

低头看路,山脚到山腰,水泥铺就的路面颇平。大客车沿盘山路上到半山处的南街停靠,然后将余下的路交给了我们的双脚。记得十五年前来过一次,那时正在修上山的路,现在这路面质量可称得上是一级了吧。真正的游山,还是在于用脚步去丈量山坡的陡峭,攀缘到金顶,方为功德圆满。再认真想想,这山那山,山有高低,名有远近,坡有陡峭,可上下山的步伐和游兴却是一致的:拾级而上下,沿途看风景。但是,人们为什么看了这山看那山,乐此而不疲呢?

是不是因为现代的城市化生活,硬生生的将人与自然割裂开来了。长期处于钢精水泥之中的人们,本能的需要去亲近自然,自觉不自觉的向往回到自然中去,领略人的自然属性带来的愉悦。如果谁人愿意做一个实验,在大街上随便拉个人问问他们喜欢不喜欢去游山玩水,恐怕没有一个人会水不喜欢的。当然,这里限指生活在城市中的人。

现代的旅游,有了专业的旅游公司,有了导游沿途的解说,到了一处,如果此处的人文风景传说故事一大堆,三天三夜也说不完,那么就说明了此处有玩头。是吗?

十五年前来此时还没有旅游公司,为了了解此处情况曾经买过一本书《鸡公山的传说》,看过几页,就将其当神话故事给女儿作课外书了。可是,今天经导游一解说,传说故事到退居其次,而增添了许多历史与文化史,例如蒋介石和宋美玲的暂居地、某次战争的指挥所、某外国人曾经来过住过的房子等。

我有个念头总在闪,为什么一些旅游胜地地都可以挖掘出那么多的人文历史来呢?为什么过去没有现在就有了呢?人类存在了数万年,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应该有人类生活过的影子吧,就是没人去过说不定有某个类人猿总去踏过一脚吧。一个相声段子《攀龙附凤》在耳边响了起来,难道自然的风光非得安放着一个文史光环才能吸引游人吗?

从另一个角度讲,人们的旅游有时纯粹处于对大自然的向往,例如我,而不是为了去考察学习研究某地的文化风水历史什么的,是用玩乐放松的心情融入自然的,而不是为了增长某些方面的知识的。所以,我的旅游心情放得松,大脑的运动几乎处于停顿状态,而感官却尽量开启其功能,去闻山花之香,观绿叶之绿,吸空气之鲜,从低处望峰顶之壮,从高处俯撖远处低处之深之幽。将自己变作一山石、一树枝、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求,那不是更能体会出旅游之真谛吗?

鸡公山中有寺,名曰“灵化寺”,这是我们游此山的最后一站,寺内有和尚是当然的了。门口有人发香,免费的。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免费午餐的降临,虽然不能吃,却可以烧。同事们在元始天尊塑像前磕头了,捐献了功德钱,还有人抽了签。听一名高僧为一同事念了一段经文,另一同事说,这是道教的供奉怎么念的是佛教的经呢?

我想,佛道不是同源的吗?从门口解说碑文中看到,创立此寺的是一位失意的且成了家的居士,带着老婆一起收徒立寺。我又想,僧俗也还是同道的哟!后来他又离寺出走,让其老婆和徒弟们去打理,这哪里是真的修行者。为其磕头值得吗?于是点香拂袖而出。

半天时间,一晃而过,该看的看了,该想的也想了。游山非想山,体力心力均得到了锻炼。然后随同同事们赶赴下一座名山——灵山。


20095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23:51 , Processed in 0.09672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