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话说激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8-2 13:24: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话说激励
[ 2009-8-1 8:33:00 | By: 莫名 ]

    最近在看《中国青年》2009年第13期,读到《激励不可乱行》这篇文章,感觉对于学校的管理也有很大的启发意义。现摘录部分与大家一起分享。
领导者在对下属进行激励时,不应将下属变成失败者,而应当将下属变为成功者。
领导者们认为激励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但是,到制定激励制度的时候,往往会做出一些与激励目的不一致甚至相互冲突的规定。究其原因,还是对激励的目的认识得不够深刻。实质上,激励的目的是为了下属的行为的强化与转化。
一个组织之中包含三部分人:敬业者、从业者和怠工者。缺乏有效的激励制度就会使干好干坏一个样,时间一长,敬业者看到自己兢兢业业的付出换不来应有的回报,就会转化为从业者;而从业者看到敬业者并没有好的结果,怠工者的投机行为反而能够得到较好的回报,从业者就会向怠工者学习;怠工者在缺乏有效激励制度的环境中会如鱼得水,付出最小,回报最大。领导者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就是为了改变这种转化,让敬业者的收益最大,成为人们羡慕和效仿的对象,不断强化和激励敬业者的行为;而从业者看到敬业者的良好示范,就会向敬业者学习,逐步转化为敬业者;怠工者在这种激励环境中缺乏生存的空间,要么转化为从业者,要么被迫离开组织。
为了达到这一激励目的,领导者首先要建立有利于敬业者的激励制度,使其具有足够的强化和示范作用;其次,领导者应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用在敬业者身上。因为组织的绩效主要靠敬业者来完成和提高。管理中二八规律揭示出,一个组织中80%的业绩是由20%的敬业者完成的,因此,敬业者应是领导者工作中心的所在,对敬业者的关心本身就同一种激励和示范。领导者将工作中心放在处理怠工问题上是领导工作的误区;最后,领导者在制定激励制度时,要有利于员工行为的转化。针对占组织大多数的从业者,领导者应加以区分,促使最接近敬业者的一部分员工成功转化为敬业者。任何激励制度的制定都应当有利于员工行为的正向转化,让员工看到变化的希望,而不是让其失去希望,甚至是破罐子破碎。
由是看来,学校的激励机制需要改进。通过以敬业者带动从业者及怠工者,转变学校的教风。要大力弘扬敬业者的优秀事迹,并且利用各种机会及场合潜移默化于每个老师的心中,逐渐树立学校的正气,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同时,对于各种奖励方案,应当有选择地倾向于敬业者,并且要加大力度。另外,对于教学业绩暂时落后的部分教师,要正确使用激励机制,如原来学校规定,每一学期的成绩处于同类学校最后一名的将不给予奖金,考核也相应扣分;若改为下学期若有进步的,则上一学期的奖励给予一半的兑现。我想这样的激励措施可能会更有利于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对于学生,也是如此。更多的是从正面进行激励,让他们体验学习的成功大感,分享学习的快乐,而就应当是整天板着一张脸,教育学生这也不是,那也不是,最终只会将学生仅有的那点斗志也消失殆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30 09:22 , Processed in 0.08822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