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语文要舍得下“文火慢炖”的工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15 20:59: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江苏省海安县实验小学 王嘉乐
  日前,笔者听了一节评优课,授课内容是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理想的风筝》一文。笔者对课上几个品字析字的环节产生了些许想法,现记录如下,与同行探讨。
  [教学片段1]“决”字道出什么?
  课文句子:“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决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快乐。”
  师:这个“决”字道出了什么?(学生愣住了。)

  师:句子中加了这个“决”字,就让人感觉到什么?
  生:加了这个“决”字之后,让人感觉到刘老师的态度很坚决,强调了他一定要自己送风筝上蓝天。
  [改进建议]
  安排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透过“决”字,来感受刘老师的坚强与执著。要让学生很自然地体会出加上“决”字所带来的不同,笔者认为可以先出示两组句子:A.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快乐。
  B.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决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快乐。
  组织学生反复读这两组句子,比较不同,并结合课文讨论并体会:哪一句更好?去掉“决”字,句子的意思是否改变了?为什么要有这个“决”字?用意何在?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决”为文本理解带来的细微妙用。
  [教学片段2]“漾”字品出了什么?
  课文句子:“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
  师:好词需要细细品味。这个“漾”字,你品出了什么?
  生:这个“漾”字让我想到了小圆晕一圈一圈的荡漾开去,也可以看出刘老师此时的笑容也是这样。
  生:这个“漾”字读起来感觉很好,能感受到刘老师的笑容是真的。
  [改进建议]
  品“漾”的目的是让学生从词里感受并体会刘老师骨子里的乐观与坚韧。这一环节,如果先让学生翻翻字典,查看一下字典对“漾”的解释,学生的理解可能就会更深刻一些。字典上的解释有两种“水面微微动荡”与“液体太满而向外流”。很显然,这里应取后一种解释,引导学生体会刘老师因骨子里的乐观、坚韧而从内心深处溢满且自然流露出的笑意,是真的甜蜜的笑,并使得“作者”感觉他好像是个跟自己一般大的少年,品味出刘老师身心的乐观。
  [教学片段3]“着”告诉了我们什么?
  课文句子:“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端,喊道:‘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
  师:这个句子的与众不同之处在哪儿?
  生:有6个动词。
  生:有许多逗号。
  生:有好多“着”字跟在后面。
  师:“着”这个字告诉了我们什么?(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师:比较一下,“笑”、“笑过”、“笑着”,你发现了什么?
  生:“笑过”表示笑了一下就没有了,而加了“着”好像感觉一直在笑。
  师:对,一直,继续,没有停止,持续着。来,将这样的感觉读出来。
  (生读得不够好。)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老师读三种不同的语气,你们来选一选,并说说理由。
  [改进建议]
  这一教学过程颇有些出其不意。品“着”,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问,“这个‘着’告诉了我们什么”引起了学生对虚词“着”的关注;二比,教师列举“笑”、“笑过”作比较,体会有“着”的时候,那笑是一直持续着的;三读,教师适时地范读,让学生真真实实地体会“笑着”的那种欢畅淋漓的感觉。不过,在这一环节中,如果教师将辨别读的三种语气改为有针对性的两种,效果可能会更好。另外,还可以再追加一个问题,“这样持续的笑的动作反映出了刘老师怎样的品质?”从而紧紧地扣住课文的主旨,让学生将这种感觉付诸言表。
  表面上看,课堂在一些貌似细小的问题上做了大文章,似乎会牵扯不少精力,然而学习语文就需要舍得下“文火慢炖”的工夫,需要适当地、有选择地根据文章大义带领学生仔细地琢磨体会,从而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中国教育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8:38 , Processed in 0.07892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