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要永远年轻
——记孝感市文艺理论家协会主席叶继宗
记者张可杰 上世纪80年代初,他率先在全国对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作品进行翻案;他带领会员在《孝感日报》开辟“孝感作家研究”专栏,推介本土作家,在全国系列研究本地作家中属首创;在学校,他发起成立了该校第一个文学社《伊甸园》,鼓励校内外学生进行文学创作……
他就是孝感学院文学院教授、市文艺理论家协会主席叶继宗。他今年72岁,2005年7月正式离开大学讲台,但“直到现在还经常做梦在上课”,从教30余年,情感难舍。
敢为新声
1981年,叶继宗的一篇学术文章在全国引起了轩然大波。当时,针对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主人公的命运,学术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传统观点认为,在战争中被德军俘去的主人公索科洛夫是一个叛徒,而作品是在美化叛徒,是宣扬投降主义。但叶继宗却勇陈已见,从文学作品本身进行分析,认为主人公不是叛徒,其不幸遭遇是对法西斯发动战争的有力控诉,于是,他挥笔写下《对法西斯的血泪控诉——重读<一个人的遭遇>》一文。发表后,一些相识的学界权威、专家来信,说读完“真替你捏把冷汗”。
“其实,那时好多人都知道这个观点,但没有人敢说。”叶继宗回忆说。不久,他的这篇文章被武汉大学留苏博士赵德泉介绍到列宁格勒大学,那边学术界也引起强烈的反响,说“中国学者为肖洛霍夫说公道话。”
“在学术研究上不能人云亦云,没有独到见解和胆量是不会成功的。”从事外国文学研究这么多年,他是一直坚持这样做的。
关注本土
1995年,由叶继宗牵头孝感市文艺理论家协会成立,他被推选为主席。其宗旨是立足孝感,放眼全国和世界,为促进孝感文艺创作的繁荣,为孝感作家、作品走出去而努力。
协会成立之初,空无分文,工作难以开展。大家凑了一千块钱,慢慢地开始了相关工作。第二年,他们即在《孝感日报》设立“孝感作家研究”专栏,系列介绍本土作家作品。丽尼、安危、胡沙、管用和、赵金禾、李守义等共18位新老作家在专栏上与读者见面。
“创作和评论”是文学腾飞的两个翅膀,叶继宗形象地说,二者相得益彰,有利于作家创作方向的把握、才有利于开阔视野,能够推动作家成长,扩大作家的影响。
扶植新秀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发现文学新秀,及时给予关注,是市文艺理论家协会整个工作的一部分,也是叶继宗力挺的一项活动。
2005年,孝感学院文学院学生蔡静创作了长篇小说《左倾45度》。书出版后不久的一个晚上,叶继宗在校门个体书店看到了该书,随手翻了一下,觉得写得不错,就买了下来。回到家,他连夜把书看完,第二天就写了一篇评论,送到《孝感学院报》编辑部。当时,校报都已编排好。但叶继宗恳求主编换下一篇文章。他对主编说:“并不是我的这篇文章写得多好,而是被评论的对象值得关注。”
后来,市文艺理论家协会与孝感学院中文系联合举行了“蔡静作品研讨会”,进行了成功的推介。
他热情地鼓励新秀创作,给民办教师周娟娟修改文章,送学习资料,现在她已成为省作家;给予沙洋打工青年袁晓华以创作指导,其诗集《底层的月亮》刚刚出版。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一个人的工作也是有限的。作为一个学者,就要经得住冷和热,淡泊名利,在沸腾的生活中,演好自己的角色,保持精神永远年轻。”摸着眼镜框,叶继宗微笑着说。
人物小档案:叶继宗,1937年出生于孝感。1960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系孝感学院文学院教授、市文艺理论家协会主席、省作家协会会员、省孝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出版学术专著、主编(参编)高校教材8部,在国内、港、台地区、美国、泰国等发表学术论文、文学作品愈百篇,曾获省政府“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