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到中年要舍得投资健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12 09:28: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到中年要舍得投资健康


  来源:云南医学服务网  

  知识需要积累,财富需要积累,健康也需要积累。所谓健康,就是在心理上、精神上和身体上都达到完善状态,而非衰弱及病态。从某种意义上说,积累健康比积累财富、知识更为重要。

     一些研究资料表明,我国中年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很低。以深圳为例,10余年间,特区开拓事业的精英,有近3000人撒手人寰,平均年龄仅为51.2岁,比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时广东省平均寿命76.52岁低25.32岁。

     中国科学院工会于1997年8月开始对中科院全国系统在职职工1991年1月至1996年末的死亡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在职科学家平均死亡年龄为52.23岁,大大低于1990年北京市的人均期望寿命73岁。
 
     国家体委科研所调查表明,北京中关村知识分子平均死亡年龄为53.34岁。而10年前调查数据显示:知识分子的平均死亡年龄是58.52岁。10年后的今天,中关村的知识分子死亡年龄提前了5.18岁。

     是什么原因使这些知识分子英年早逝呢?是什么原因使得在物质生活迅速提高的今天,知识分子的平均死亡年龄反比10年前提前了呢?

     按照模糊医学理论的观点,人的生命线可分为四个阶段:35岁前为健康期,35岁至45岁为疾病形成期,45至55岁为疾病暴发期,65岁后若无大器质性病变,便进入相对安全期。因此,45岁至55岁是人生最艰难的阶段。

     审视当代人群的疾病和健康问题,必须以新的医学模式为指导,即心理——生物——社会医学模式,许多严重影响人群健康和生命疾病的病因就存在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之中。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表现为吸烟、酗酒、暴饮暴食、长时间没有节制的打牌、玩游戏机、看录像、泡歌舞厅、唱卡拉OK等,夜以继日生活无规律,许多有害因素通过累积作用,容易在人体呼吸、消化、心脑血管系统等种下很多慢性病的祸根,这些“定时炸弹”在青年时期大都不会被发觉,但一旦到中年就会发生“爆炸”,到头来难逃疾病的侵袭,病魔缠身的厄运。如长期吸烟,其累积作用易导致肺癌、食管癌、胃癌等十多种癌症。酗酒会使大脑思维能力降低,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暴饮暴食还会损害胃肠道,导致胃下垂、胃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长期睡眠不足会使体内的激素分泌规律发生改变,尤其是过多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使血管收缩较早睡早起的人高50%。仔细品味,积累健康确实很有道理。

     积累健康是一笔无形的投资,受益的不仅是自己和家庭,对社会也是一种贡献。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戒懒惰:人到中年,不知不觉感到两腿沉重,身心疲劳,因而不爱运动,这说明“衰老”已悄悄降临。因此,人到中年力戒懒,应经常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如慢跑、散步、打拳、做操、游泳等。

     二戒过劳:人到中年肩挑工作、家务两副重担。如若生活、学习、工作等安排不妥,则身体各组织器官得不到适当休息,时间久了就会积劳成疾,诱发睡眠不好、饮食不振、体重减轻,甚至血压升高,心肌缺氧而诱发心脏病。

     三戒烟:人到中年,由于懒或劳累都想吸烟,但吸烟这种不良生活方式是威胁中年人健康和生命的元凶。尤其是大量吸烟,患慢性病的危险迅速增加。所以人到中年应力求戒烟或少吸烟。

     四戒发怒:人到中年家庭琐事多、工作任务重、情绪易波动,特别易动“肝火”。人在发怒时,情绪剧变,交感神经极度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跳加剧,血压升高,体内血液循环需重新调配,各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干扰,容易诱发胃肠溃疡、高血压、冠心病等。故中年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五戒纵欲:人到中年,夫妻情深意浓,往往此时易引起冲动多欲,这对健康极为不利,易感到头晕眼花,腰膝酸软,甚至危及寿命。故只可有情,不可纵欲。

     六戒多食:多食会增加体重,导致肥胖。而肥胖者往往有“四高”即高血糖、高血压、高甘油三脂、高胆固醇,这“四高”又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动脉粥样硬化是造成心脏血管疾病的祸根。同时,每餐食过饱还会使血液过多地集中于胃肠而诱发其他疾病。为了健康,人到中年必戒多食。

     据医学专家多年的研究成果证实,英年早逝者有91%属后天自身因素造成。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人的健康长寿,60%取决于自己,如果你有了强烈的自我保健意识,把自我保健看成超越医药治疗,防病重于治病,那么健康长寿并非神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9:36 , Processed in 0.07735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