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科研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23 08:50: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育科研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第一讲)
柳州市教科所科研室
廖先祥   
一、
学校教育科研的一般过程

1 1学校开展教育科研的意义
1 2学校教育科研的特点和要求
13学校教育科研的一般过程
  教育科研的一般过程:
①选题→②文献综述→③形成假设→④选择研究方法→⑤对变量进行分类→⑥选择被试→⑦制定研究方案→⑧资料收集和整理→⑨得出结论→⑩撰写科研报告。
  二、
学校教育科研课题的选题方法

  每一项科学研究都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教育科研也是如此。而所选题的课题又是从所提出的问题中得到的,所以,要进行选题就必须先进行提出问题。如果把选题看作是进行教育科研的第一步的话,那么提出问题就是选题的准备了。对于很多要进行教育科研的老师来说,如何选题是我们最关心的、也是最困难的一项工作。如何选题呢?下面将试从选题的一般过程加以说明。希望通过下面的说明,使大家知道一个教育科研课题的确定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21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一般方法
  要确定一个科研课题,首先是要能提出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而提出一个新颖的问题、有创造性的问题、有可能性的问题就需要有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种创造力和想象力从哪里来呢?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地专研教育教学理论,敢于对身边的已成习惯的教育教学现象提出质疑,从理论的高度去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提出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但归结起来则主要有如下几种方法:
  ⑴从有关部门发布的课题指南中得到问题
  每个地方都有教育科学研究管理机构或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这些机构或部门都在一定的时间范围里都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发布一些教育科研课题指南。例如,广西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在《柳州教育》上发布的《柳州市2000年教育科研课题指南》中就有不少的课题可供学校和教师进行选择。对这些《指南》中的课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进一步具体化,提出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的问题来。当然,这些问题是否符合各自的条件,还得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至于如何进行分析,这将在后面谈到。
  ⑵从教学实际所急需解决的问题中提出问题
  在你(你校)的工作中哪些问题是急需解决的?是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问题?是学校课堂教学质量不尽人意?还是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象这样一些问题往往就是你要找的课题。
  例如,在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中,通过对教师教学工作科学的评价,能否促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规范教研组活动对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和能力有无关系?如何改造薄弱学校的面貌?
  又如,有些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很有成效,特别是对一些"捣蛋"的学生的教育管理很有一套,于是有些教师就提出:能否用非常规性方法对班级进行管理?再比如,如何才能提高我校的课堂教学质量?等等。
  ⑶从平常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
  对于一般的人来说,天天完成的教学工作和所看到的现象好象没有任何特别的感觉,对这些工作和现象似乎都已成为了一种习惯,甚至也不愿意多考虑它一下,因为它太平常、太普通了。但是敏锐的思维则往往可以看出其中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多是我们可以解决的、有价值的问题。
  比如,有些教师通过大量的听课发现,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很多话学生是并没有注意听、也没有认真地去听的,而在老师看来这些话又是对学生的学习有影响的,于是我们的教师就提出了: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注意为?
  有些教师平时深入专研教材后发现有些教学内容互相渗透和关联比较密切,如初中二年级的代数"因式分解"这一部分教材,如果按照教材安排进行教学,虽然学生学习这一部分的难度得到了降低,但每一个因式分解的方法就相对过于孤立,不易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问题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于是提出:能否从新安排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顺序?既可以做到分散了学习的难度,又能逐个突出重点?
  再比如,在大力提倡"减负"的今天,如何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我们日常教学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如果能很好地结合当前的教育教学的发展形势提出问题,那么这些问题将是很有时代意义的问题。
  ⑷从先进的经验和方法中提出问题
  先进的也未必总是最先进的,而更先进的总是从先进的发展而来,只要我们深入地分析它的局限性和适应性,多数会发现一些可以改进的、更有意义的问题。
  如,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应该说是很丰富的,但是,是不是说他们的课堂教学结构就已经是不能再进一步优化的了?如果可以,那么又如何进一步优化呢?
  又如,目标教学模式是目前国内众多先进教学模式中的一种,它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中发挥着具大的作用,特别是为合格教育、提高中下学生的学习成绩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那么这是不是等于说它是最完美的一种教学模式了呢?如果不是,那它还有哪些需要完善的东西?
  再比如,在西方盛行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由于与我国教学班级学生人数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这种教学模式在我国是否也可以适用?根据我们的具体情况,如何实施"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
"
分层递进教学"在一些发达地区的某一些学科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成功,它对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积极的作用,那么,它在我们这一地区、在不同的学龄段是否也适用?
这些问题都是从一些比较先进的经验和方法中提出来的,只要我们肯于动脑筋,敢于提出质疑,一个个新颖而又有意义的问题就会产生!
  ⑸从其他领域的先进经验和方法中移植和借鉴而提出问题
  人们常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先进经验、方法应用在不同学科和不同领域将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和作用呢?这恐怕也是一个很具有吸引力的问题。
  例如,能不能采用活动课的教学方法进行数学教学?英语教学中特别注重情境教学和对话,这是为了加深学生对语法和词汇的理解和应用,如果将它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来又将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
  又如,在企业界里我们知道都在学习和推广邯钢的管理经验,这是因为邯钢通过内部模拟市场,进行成本投资市场化,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消耗,增大了生产效益。在学校的管理中能否可以借鉴这种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学校的管理?
  象这样的问题很多,只要你放开思路,大胆地提出,就别愁找不到你所关心的、有价值的问题,只要你能提出问题,课题也就会很容易得到了。
  22分析问题,形成课题的一般方法
  ⑴一个问题能成为课题的条件和要求
  教育科研课题来源于教育实际中的问题,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成为教育科研课题呢?例如象"如何通过意念将知识传输给学生"这样一些问题,虽然它十分诱人,如果把它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终将不会得到结果,因为它首先违犯了人的认识论这一基本科学理论。可见,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作为科研课题。因此,能作为科研课题的问题,必须是科学问题。一般来说,作为一个科学问题,它至少符合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问题的前提必须正确。例如"合作学习的研究"这个问题,首先,我们的学习具有"合作"的可能性,而且通过学习上的"合作"可以提高学生之间的学习经验的交流,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合作"的能力,这符合社会生活的实际要求。
  二是问题的答案必须存在,可以预测的。即所研究的问题有一定的理论依据,能纳入到科学知识体系中加以研究。例如对"学习不良学生的研究",从对"学习不良学生"的定义看,主要是指由心理问题而产生的学习上出现不良表现的学生,对它的研究主要是进行心理方面的对策和策略的探索研究,因此,可以利用现有的心理学的一些理论作为它的研究理论依据。而且,根据这些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预测,只要能很好地解决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消除他们学习上的不良是完全可能的。而象"永动机"式的问题,它的答案就是永远不存在的,因为,它违犯了物理学上的"能量守恒定律",我们知道,机械运动是某一种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结果,也就是说,没有能量的输入就没有能量的输出或转化。
  三是问题应当是具体的,有明确的界定,而不应当模糊不清,笼笼统统。所谓界定明确,是指它的外延和内涵都应该是明确的。
  比如"关于学生能力的研究"这样的问题就是模糊不清,界定不明确的,或者说是问题太笼统。因为学生有各个学龄段的学生,如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等等,你所研究的是哪个学龄段的学生呢?另外,他们的能力又可分为学习能力、生活能力,而学习能力还可以分为阅读能力、写字能力、写作能力、解题能力、应用知识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等等。如果将这一问题作为一个课题加以研究,就很难获得预想的结果。
  再比如"希望学校"的研究,首先这个问题就是模糊不清的,它无法让人知道象哪些哪类学校才是"希望"的学校,如果把它与"希望工程"联系在一起思考,认为"薄弱学校""困难学校"就是"希望学校"的话,那么,对这些学校的研究则又是一个比较大的系统工程,它除了要研究学校内在问题之外,还有其外在问题,如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等,内部环境的研究则内容就更多了,如学校的内部管理、教师的素质的提高、学生素质的提高等方面。
  因此,如果所提出的问题如果太笼统了,我们就很难找到研究的切入口,不知道应该从哪里进行研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课题太大了。这就是我们老师感到搞教育科研太难的原因之一。
一个问题除了要符合上术几个方面的要求之外,还应该进行分析。对问题进行分析的主要目的,就是使我们对所要进行研究的问题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清晰的了解和认识。一般来说,对问题的分析可以从定性(或叫质的分析)和定量(或叫量化分析)两方面进行。
  所谓定性分析,"就是对于事物的质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一事物的质是它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
  所谓定量分析,"就是对事物的量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事物的量就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速度、程度、以及构成事物的共同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等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下面试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例,看看如何分别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分析哪些问题。
  ⑵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定性分析
  在这个问题中,就是要分析:
  ①
什么叫结构?课堂教学结构主要包含哪些方面的问题?

  对"结构"的分析是为了进一步研究课题寻找一种理论依据,使问题能放到这一理论体系之中加以研究。课堂教学它也是由几个不同的系统构成的①,它具有"结构理论"所描述的特征。所以,课堂教学中的这几个方面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它们的结构问题。
  ②
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构才是优化的?课堂教学结构有没有优化的必要和可能性?

  既然结构具有是否优化的问题,那么,课堂教学结构也就存在优化的可能性。根据"优化"的定义②,如果课堂教学结构得到优化,那么,在相同的时间内的教学效果将会得到更大是提高,因此,课堂教学结构也就具有优化的必要性了。
  ③
现在的课堂教学质量是不是还有再提高必要?

  从实际课堂教学情况分析,学生的学习存在差异,学生的个性发展也存在差异,这是客观事实。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学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班级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教师之间的教学能力水平差异因素、学生之间的内在因素等。要缩短这种差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则是其中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有必要的。
  ④
课堂教学质量是不是普遍存在可以进一步提高的可能?

  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不断发展、普及和利用,也随着人的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和方法的不断发展、进步,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完全可能的。人们在处理课堂教学结构中既然还没有完全做到优化,那么,一旦教师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结构优化了,就会使教学中的投入与效益的输出比率大大地降低。
  …………
  对上面这些问题我们还可以更深入地分析,从""的方面进行论证。
  ⑶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定量分析
  在这个问题中,进行定量的分析就是要回答如下的问题:
  ①
什么样的课堂教学质量才算是高的?如何测量和确定?

  由于课堂教学质量受到组成课堂教学结构的各个模块的组合优化程度的影响,所以,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果也应该从构成课堂教学结构的各个模块的优化程度来分析。如时间结构模块,从大量的实际测量和调查结果分析认为,师生时间分配比值应在0.81.0之间较为合适,即在传统的45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结构中,教师所占有的时间不应超过25分钟①。
  ②
究竟有多少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学质量是高的?他们属于哪些层次的教师群体?所占比例有多少?

  课堂教学质量是课堂教学的综合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是教师处理构成课堂教学结构的各个系统的结果。所以在考查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时,应该从他们处理这些系统的效果来评价,如上所说的时间系统如果教师所占有的时间量超过了总体的平均水平,我们则可以认为他在时间系统这一方面得分是比较低的。最后可以根据各项得分进行综合评价。
  ③
有多少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属于哪些层次的教师群体?所占比例有多少?

  严格上来讲,只要在某一个方面的得分低于总体的平均分,那么我们就有理由认为他在这一方面有提高其课堂教学质量的可能。我们在具体的分析时应该把他们进行分类,使问题的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也有利于对问题的讨论。如从经验数据来说,新教师在处理学习材料方面得分率一般都会低些,在时间系统方面的低得分率也有一定的比例。所以,新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可以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
  在对上面的问题进行了量化的分析后,就为我们进一步对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比较准确的科学依据,也为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对相关的问题的测量和验证建立了一种数学模型。
  [4]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解、组合
  在这个问题中,对问题进行分解或组合,就是分析造成课堂教学质量低下的种种可能的原因,并把这些原因进行分类、组合,使得要研究的问题更加清晰。如:
  在时间系统方面,造成课堂教学质量低下的原因可能是:
  ①
讲授新知识所用时间过长;

  ②
在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时间段里教学内容组织松散;

  ③
课堂教学时间整体安排不合理

  …………
  在材料系统方面,造成课堂教学质量低下的原因可能是:
  ①
对学习材料不熟悉;

  ②
处理学习材料不熟练;

  ③
所选用的教材过深,过难;

  ④
学习材料不充分;

  …………
  …………
  以上的分析所得出的原因只是我们的一种主观假设。它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呢?这有待于我们研究证实。我们把这些原因与提出的问题联系起来,就能组成一个个研究课题。
  在分析问题的原因时,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尽可能地把所有的原因都分析出来而不要遗漏。
  二是分析出来的各个原因之间都应该是并列的关系,而不是从属的关系。
  三是尽可能地把这些原因进行分类、组合,使问题更清晰易于研究。
  2.3选择适当的课题
  对一个问题的原因的分析与组合,可以形成诸多课题,但是在这些课题中哪些课题是我们可以研究的?哪些问题是我们力不能及的?这就要求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研究水平、研究能力等各个方面的条件进行决定了。于是,被我们选中的课题就称为选题。
  例如,对上面的问题的原因分析和组合中,我们可以选取其中一个原因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如"课堂教学时间整体合理安排,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等,当然,这样的课题是一些比较合适于科研小组或不太大型的科研集体的研究课题,因为它所要研究的问题比较明确、简单,也易于在研究过程中对问题进行控制。如果科研能力、研究水平比较高一些,还可以选取经过组合后的原因作为课题进行研究,如"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系统,提高教学质量""优化学习材料系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等等,这些课题的特点是,它们所要研究的问题比较多些,在研究的过程中对某些量的控制难度也相应比较大一些,当然,它的研究价值也就相应大些。
  选题过程中还应该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①
选题应具有创新性

创新性,也就是所选的课题是别人没有提出来过的,或者是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观点、解决别人没有解决的方面,它是新颖的。
  如,199911月广西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在经过多年对目标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同时从外地在个别学科所进行的"分层递进教学"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中小学各个不同的学龄段进行"分层递进教学策略"的研究。这一个课题解决了目标教学研究中如何在使得95%以上的学生都达到了合格水平的基础上,使得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更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也把外地仅在某一些高学龄段学科进行分层递进教学所取得的成果推广到不同学龄段加以研究,使分层递进教学的策略更具有普遍性的意义。
  ②
选题应具有价值性

  即课题的实用性或它的价值性。如果一个课题的研究没有现实意义,对教学实际没有多大的积极作用,没有推广的价值,那么研究这样的课题就没有太大的意义。
如,课题"中学生背诵课文方法训练""格式作文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等等,象这样的课题的研究的价值就稍差一些。因为它有违学生的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③
选题应具有可能性

  可能性就是指在研究这个课题时,各种条件是有可能的,具备的。如主观条件是指研究者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研究能力、科学品格、兴趣爱好及献身精神等;客观条件是指所研究的课题必须具备有相关的文献资料、协作条件、环境条件、相关的科学发展程度以及研究经费等。
进行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有关的教育教学基础理论应该具备,一些教育统计和简单的评价及数据的处理方法也应该知道,否则,对在研究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现象就很难作出正确的解析。
在选择好课题后,就可以用书面的形式对问题进行陈述或写选题报告了。
(第二讲)


三、怎样对课题进行论证
  我们既然已选定了一个课题,我们就必须对这个课题的所有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了解这个课题目前在国外、国内的研究情况,包括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了解这一课题所属的理论体系等等。对课题的全面了解,可以使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少走弯路,确立研究的主攻方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怎样对一个课题进行论证呢?论证一个课题主要是弄清如下几个问题:
  1.所要研究的问题提什么性质和类型的问题?
  2.要研究的问题具有什么现实意义?它的理论价值(即在理论上预计有哪些突破?)
  3.要研究的问题目前已有哪些研究成果和研究的方向是什么?
  4.要研究的问题所应具备的条件的分析。
  5.课题研究的策略和步骤如何?
  6.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其表现形式有哪些?
  课题的论证报告可用于填写课题的立项申请书或科研论文的开篇、前言部分。一般可以在500字左右即可。下面是一个课题的论证例子:
课题名称:教学认识论
  一、本项目致力于研究和阐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教学论的不可动摇的方法论基础;教学认识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它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并具体表现出多样的形式。
  二、本项研究对坚持和加强教学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回答现实中提出的新问题,澄清某些模糊思想,推动教学理论建设和教学改革实践的发展,是必要的、有意义的。
  三、教学认识问题,在教育史上一直是教学论的基本问题上。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阶级的教育家,都依据各自的一般哲学认识论观点探讨教学中的认识问题。有的自觉、有的不自觉;有的依据了正确的认识论,有的则依据了不正确的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社会主义学校实践的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运用于教学领域,这在哲学发展史上和教学论发展上都是重大的发展和成就。它使马克思主义一般世界观具体深入到一个学科领域,也使教学论获得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但是由于这一过程还为时不长,也由于教条主义思想束缚,在运用一般哲学认识论于教学论的过程中,犯简单化的毛病,主要是用一般代替了特殊,没有与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导致了教学理论的贫乏和教学实践的偏差。
为了克服这种简单化的毛病例,近年来,我国教学理论界提出了许多有关一般哲学认识论和教学论的关系问题,其中有的意见表现出怀疑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作为教学论方法论基础的倾向。与此同时,十五年代以来,生产和科学技术发生重大革命,一般哲学认识论的研究有了新的发展;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新兴学科的出现;教育心理学获得新成就;现代化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教学理论和教学改革实践中的新主张层出不穷;这一切,给教学认识论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也提供了深入研究有关问题的可能性。
教学论今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总结这些重要的新成果,把教学认识论进一步丰富和具体化化,揭示出它的多方面的内容和极其多种多样的形式,克服简单化的毛病,澄清一些混乱思想,加强教学论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基础。
  四、课题组成成员及分工(略)。
  五、研究步骤及成果形式(略)。
  这是由王策三先生主持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六五”规划中的一个研究项目。
  四、怎样形成研究假设
  什么是研究假设?所谓研究假设,就是根据现有的科学理论、事实对所要研究的课题设想出一种或几种可能性的答案、结论。
  研究假设具有什么样的形式呢?我们在初中的数学里曾经学习了什么叫做“命题”。一个“命题”的构成的一般形式是:“如果……,那么……”。其中“如果……”这一部分我们把它叫做命题的条件,把“那么……”这一部分叫做命题的结论。例如:“如果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那么他的学习成绩就会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递进教学,那么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效果就能得到整体性的提高”;“如果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那么就可以提高教学质量”等等。这些都是“命题”。一个命题的结论可能是正确的或者称之为真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或称之为假的。对于一个课题来说,它的研究假设就是一个命题,如上面所举的例子都可以看作是某个课题的研究假设。前面已经提到,一个课题的研究假设有时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几个,这是正常的现象。例如,杭州大学教育系与杭州市天长小学综合实验组进行的“整体优化教育”实验,它的实验假设是:“在整体性观点指导下,运用综合性的方法,综合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其教育教学效果可以高于目前一般教育教学工作所能达到的水平,并使全班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最优化发展。”又如,我市的重点课题“分层递进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它的研究假设是:根据对我市学生差异现状的研究,从我市个别化教学的现状与经验教训以及在我市进行目标教学研究与实践所取得的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实施分层教学预计可以解决:①使我市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效果得到整体性的提高;②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市实际需要的,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③有效地转变我市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不同层次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
  对于一个课题的研究假设,一般说来它应该为课题的研究提供或规定了它的研究方向和性质,对研究的结果作出了明确的预测,同时为设计研究方案提供了预见性的规定和框架。一个好的课题研究假设应具备以下特点:①科学性。即它是以一定的理论和事实为基础,不是毫无依据地推测和主观臆断的一个命题。如上期所举的“永动机”就是一个没有科学依据的命题。②可检验性。即研究假设的结论是可以检验的,可检验的假设是研究假设的科学性的必要条件。可检验性是指研究的结果是可以在同等的条件下进行重复的实验,并能证明同一结论的存在性和它的可靠性。③可预测性。一个课题的假设应该有可以预测的结果。如“在中小学合理地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其结果是可以预测的,因为它符合中小学学生的学习心理和生理需求以及性格特点。
  五、如何选择研究方法?
  课题的选择及研究假设的形成,决定着课题研究的内容。要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首先是要弄清所选的课题要研究些什么内容?研究内容确定了,研究方法也就容易确定了。研究内容实际上就是将研究假设所提出的问题进一步细化,使我们对假设有一个更可操作性和比较具体的研究问题方向。如我市的“分层递进教学研究与实践”这一课题,根据它的假设,我们可以进一步细化为7个比较具体问题加以研究:①建立分层方法和措施,使之与学生学习效果形成最佳结构;②探索分层递进教学和分层学习指导的模式,使之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形成最佳结合点;③探索将学生学习差异资源转化为学习动力的可能性;④检验分层递进教学与学生能力形成的显著性;⑤分层递进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作用;⑥分层递进教学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显著性检验;⑦构建分层评价体系,使教学符合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要求。又如,课题“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的时间、材料结构的研究”,它的研究假设是:“通过对授课时间系统和教学材料系统的整体性设计优化,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这个假设下,可以进一步地把问题细化为:①根据阶段教学材料的内容特点和性质,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时间,使之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生理需要,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②根据阶段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性质,设计教学的信息量,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提高。对这两个问题还可以更进一步的细化。
研究的问题明确后,就可以选择具体的研究方法了。如上面提到的课题:“分层递进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可以采用:①用调查研究法对有关问题的数据资料的收集;②用实验研究法对投放的自变量所引起的效果进行研究;③用测验研究法对教学效果的数据资料进行收集;④用比较研究法对研究对象在实验前后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
(第三讲)

  六、 怎样根据假设确定变量并进行分类
  在上一讲里,我们已经明确了如何形成一个课题的研究假设,在形成研究假设时,条件部分和结论部分实际上就是一个宏的变量。
  所谓变量就是可变的量,变量有自变量和因变量和无关变量之分。
自变量就是假定的原因变量。即我们要研究造成结果变化的量。例如,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树在不断的长大。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时间就是引起小树长大的众多自变量中的一个自变量。又例如,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果”中,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就是这一课题中的自变量之一,因为由于对它的运用(教学手段的变化),引起了教学结构的变化和教学效果的变化。再比如,在课题:“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这一课题中,它的自变量是:①学生分层;②目标分层;③分层施教;④分层指导;⑤分层作业;⑥分层评价。
  因变量是假定的结果变量。也就是(主要)由于自变量的变化而引起某一事件的结果的变化,这一结果的变化就是因变量。例如上面小树生长的例子中,“小树长高”就是一个因变量。在第二个例子中,教学效果的变化也是一个因变量。在第三个例子中,它的因变量是:①学生知识水平②学生学习态度③学生能力水平无关变量就是与我们不进行研究的,但是它在实施研究过程中对我们的研究又有一定影响的变量。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因为在课题的研究中虽然它不是我们所要研究的变量,在由于在研究过程中发生着一定的作用,而且这些作用有时会干扰我们对研究成果的分析,所以,对这些变量我们采取尽可能的控制。例如,我要研究:“在30cm以下的小树一年中每月长高的速度”这一课题,由于它涉及到很多因素,如土地的质量是否发生了变化,自然环境是否发生了变化,等等,如果在一年之中每月都进行施肥了,那么所得到的树高的数据就不仅仅是由于时间变化而引起的量了;如果一年中头两个月阴雨连绵,中间三个月又是百年不遇的干旱天气,这与往年的气候大不一样,那么所测得的树高的数据就很难说明问题。因此,这些变量就要加以控制,使它能够按照正常的四季变化生长。又例如,在上面的第二个例子中,教学效果的变化也可能是由于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理解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或是由于在考试前教师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训练,还可能是这一学期学校加强了班级的管理,使学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等等因素引起的,如果是由这些因素引起教学效果的提高,那么,我们的研究成果就不能说明问题。因此,在研究时我们就有必要对这些不是我们要研究的变量加以控制,尽可能地减少它们对研究成果的影响。而在第三个例子中,我们则主要对学生的学业时间和教师的教学时间加以控制。
  在对一个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有时除了如上所说的三种变量之外,还有一种介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变量,这种变量我们把它称作中介变量。例如,在“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这一课题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师实施分层递进教学的技能和水平就是中介变量。因为,通过参与课题的研究,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变化,分层递进教学的技能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教学方案的设计能力也同时不断地得到了加强,由于这些因素的变化,它又作用于分层递进教学,促使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象这样一些变量就应该把它列入中介变量的范畴。
  在一个课题中一般要分清楚哪些是自变量,它有多少个,同时还要考虑它们是如何按计划加以投放的。哪些是因变量,它们又有哪几个,是如何对它们进行测量和收集数据、资料的?哪些是中介变量?或有无中介变量?相关的数据、资料该如何测量和收集?哪些是无关的变量,也要考虑能否或如何加以控制。
  七、 怎样确定和选取研究对象
  什么是研究对象呢?研究对象,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中一般来说主要是指学生、学校、教师等等这样一些群体。这些我们所要研究的每一个群体有时叫做研究总体,例如,小学“动像教学法”的研究课题中,在校的小学生就是我们研究的总体;又如,在我市进行"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课题研究中,其研究总体就是"以柳州市中小学在校学生作为研究的总体"。组成研究总体的每一个对象我们把它称做个体,例如上面所提到的例子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研究个体。从研究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加以研究的这一部分个体叫做一个研究样本,例如柳铁五中的“化学分层递进教学研究”,它的研究样本就是柳铁五中在校的初三学生。“动像教学法”研究的样本就是所有参加该课题研究的学校的在校学生。构成一个研究样本的所有个体的数目叫做这个样本的容量。例如某班45名学生作为某项科学研究的一个样本,那么这个样本的容量就是45
  在进行一个课题的研究时,我们首先要进行研究样本的选取(抽取),选取一个样本一般它应该满足一定的条件:
  ① 所选取的样本应该是具有代表性。如果没有一定的代表性,那么所研究出来的结论就没有普遍性的意义,成果也就没有推广价值。
  ② 所选取的样本必须满足统计学的条件和要求。也就是所选取的样本容量要达到一定的数目要求。如果一个研究样本它的容量过少,所得到的数据资料就很难说明问题,对它进行分析所得到的结论就很难说明它具有一般性的意义,也就是说它可能只是某些特殊事件的结果。
  ③ 在可能的情况下,研究对象应该尽可能地随机抽取,这样可以增加研究成果的普遍性和科学性。例如,为了说明某一种教学法能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你不能只选取优秀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应该在不同层次的学生中都随机地抽取满足统计学要求的一定数量的学生组成一个研究样本。
  八、 如何设计研究方案
  在进行一项课题研究之前,一般我们都应对课题的研究方案先进行设计,这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证课题的研究更具有目的性、可操作性、计划性和规范性等。在完成了研究方案的设计后,就可以进行具体的实施了。
  一个研究方案的设计一般包含下面几个部分的内容;我们对这些内容都应作出详细而周密的考虑:
  ⑴明确地得出课题研究的假设是什么
  虽然这一部分内容在选题时已经提出,但作为研究设计文本,还是应该进行明确的说明,它作为将来结题的一部分材料是非常重要的。
  ⑵课题的研究内容有哪些
  与上面第一部分一样,这些内容在选题时也已经考虑,但在这里也应该把它很清楚地叙述出来,它能使我们的研究更具有针对性。
  ⑶明确研究对象及其样本的容量
  (4)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在这一部分里主要是说明和定义清楚各种变量、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对数据及资料的统计处理方法等等。例如,“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这一课题的研究设计,在这一部分里我们先对六个自变量①学生分层;②目标分层;③分层施教;④分层指导;⑤分层作业;⑥分层评价,三个中介变量:①教师的教学观念;②教学方案的设计;③教师实施分层递进教学的技能和水平,三个因变量:①学生知识水平;②学生学习态度;③学生能力水平,两个控制变量:①学生的学业时间;②教师的教学时间进行了明确的定义,这样也为在研究时收集数据和资料提供了手段、方法。然后说明了本实验研究所采用的几种研究方法及依据,对研究所取得的数据和资料所采用的检验方法等。
  (5)研究的步骤
  在这一部分里,主要是说明清楚你对课题的研究分为哪几个步骤进行,包括实验(研究)操作步骤和实验(研究)时间步骤等两个方面。
  一般而言,实验操作步骤主要有:实验前测,自变量的投放,实验的后测等过程。而时间步骤则主要是对课题的研究在时间上进行具体的安排,使研究工作更有序些。

( 第四讲)
如何进行教育科研的结题
一、结题所需的材料
教育科研结题是整个课题研究的工作总结、是对研究成果的鉴定。对一个教育科研课题的结题工作,需要哪些材料呢?一般需要准备如下材料:
1
.结题申请报告;
2
.课题立项申报报告;
3
.课题立项批复通知;
4
.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
5
.课题研究终结性结题报告;
6
.附件:
1)课题成果;
2)课题的有关研究材料等。
二、结题专家组构成
对一个课题的结题,主要是对这一个课题的成果进行鉴定,所以,结题也需要成立一个专家组,以完成对课题成果的鉴定工作,专家组的构成一般由学科专家,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水平的人员构成,人员一般在3-7人为适,在我市一般由柳州市科研领导小组进行组织和聘请,也可以与课题组协商确定人员构成。
三、结题材料的提高和审阅
1
.结题材料的提交
在提交结题申请报告后,经教科所科研会,该进行审核,同意后即可提交结题材料。在提交结题材料时,一般要准备专家组人手一份,以利于专家组对材料的审阅。
2
.专家组审阅结题材料
在收到课题提交的结题材料后,即由专家组对结题材料进行审阅,一般而言,专家组主要是审核材料中对课题的研究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课题的选题意义如何;
2)课题的研究设计是否科学、合理;
3)课题的研究过程,包括管理过程是否科学;
4)课题的研究方法是否正确,特别是有关变量的投放、控制、资料和数据的收集是否科学、充分等;
5)课题的研究成果如何,特别是有无充分的数据、资料加以说明和论证所取得的成果,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课题研究成果的价值如何等;
6)课题研究的特点有哪些?
7)课题研究还存在哪些问题,对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有什么建议等。
专家组在完成上面几个方面的工作后即可要求召开结题论证会议。
专家组一般应在开结题论证会前一个星期对材料进行审阅。
四、召开结题论证会
在专家组审阅完结题材料后,就可以召开结题论证会议了,结题论证会议一般由专家组组织召开,由课题组负责提供会场及会议接待工作。
结题论证会议议程一般如下:
1
.专家组听取课题小组对课题研究的简要说明或简要介绍,也可以对结题材料进行进行补充说明。
2
.如有必要专家组也可以进行听课或到有关科室查阅核实有关数据,也可以召开小型教师、学生座谈会、听课等。
3
.在专家组完成听课或召开小型座谈会,听取课题组简要介绍后,就可以要求课题组就课题研究的有关问题进行答辩了。
4
.在完成答辩会后,专家组召开会议,进一步讨论对课题成果的评价。
5
.专家组向课题组公布及提交对课题研究成果的评价结果,专家组的评价结果可以作为课题研究的成果认证依据,也可以作为有关科研评奖依据。
以上是结题论证会的一般议程。
五、结题工作应注意的几点
1
.课题组在提交结题申请前,应先对结题材料进行充分准备,特别是结题报告的撰写(结题报告的撰写方法和要求见后)
2
.对课题的研究结果要客观、如实地进行反映,正确认识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失败也是一种成功,它是再对同类课题进一步研究的宝贵经验。
3
.专家组亦应客观、公正地对课题成果给出恰当的评价,不能以点概全,要实事求是,一分为二。

(第五讲)
谈谈如何撰写教育科研报告
对于一个科研课题来说,撰写结题报告是课题研究的最后一个程序。
研究报告首先要讲究质量,研究报告的质量主要取决于下面二个因素:
一是研究质量。研究质量首先是选题的价值和质量。一个课题的价值和质量应该符合需要性、创新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原则。一个课题不仅要求具体明确,而且要求所给定的自变量界限是清晰的,能将抽象的课题假设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和可测量的措施。所选的课题质量还表现在它是否是大家所关心并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中小学普遍存在着怎样提高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成绩、怎样培养学习困难学生的能力的问题;怎样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资源,提高办学效益等等。如果你选择了这些方面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解决了别人没有解决的问题,并且写成了研究报告,这一定是很有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的,大家也一定会很喜欢看的。另外研究的计划是否完善、周密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条件控制得怎么样,指标定得怎么样,等等。搜集的材料是否充分、完整,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是否准确也很关键。这些都是制约研究质量的条件。
二是研究者的水平。作为课题的研究者,他对问题研究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分析方法及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在研究过程中,可能会得到一些与课题假设不相符的事实或者数据,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和陈述,保证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以利于学术交流。其次是研究者的思维能力,这要求我们对研究过程中所取得的资料和数据能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推理、论证。最后是文字的表达能力,如果有了丰富的研究材料和研究结果,但是文字表达不清楚,写出来的研究报告就很难真实、准确地反映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所以,我们要求尽可能地提高研究者的撰写研究报告水平:①分析综合能力。即把研究得到的数据、材料有目的地进行取舍,把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经过统计处理形成结论。②逻辑思维能力。即研究者能对材料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分析、推理、论证,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③文字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能使课题研究报告写得更加有条理、层次更加清楚、生动明快。
如何撰写研究报告呢?尽管研究方法各有不同,具体的撰写因而也各有所异,但是,从其基本的格式来说,它们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就其结构而言,教育研究报告的一般结构是:
1
.研究报告的题目
研究报告的题目就是课题的研究报告。如“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能力训练报告”;“'成功教育'实验报告”;“'和谐教育实验'阶段性成果研究报告”;“'初中语文教学思维训练'实验报告”;“利用电教媒体优化课堂结构,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初中课堂教学TET模式实验报告”等等。一般在题目下面都应该写清楚课题研究组或课题研究报告撰写人姓名。
2
.研究问题的提出
问题的提出实际上就是研究报告的开头部分,有如“引言”的功能。这部分主要内容是写清楚这一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背景、价值和意义,以及这一课题目前在国内外研究的主要成果、现状,研究这一课题预计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研究理论框架。在这一部分还要分析清楚研究假设是什么,假设用语是否明确、是否具有可检验性,对课题假设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当然可以参考课题立项申请报告中的有关内容。
3
.课题研究的方法
在这一部分主要写明进行这一课题研究所选用的方法。包括:
1)根据课题的特点,选用何种研究方法。
2)研究对象(即样本)的取样方法、数量(即容量)、条件(即研究前所具备的水平)。要求取样方法科学,样本容量合适且具有代表性。
3)根据所选用的研究方法确定研究设计。
4)明确操作定义。即对课题研究中所涉及的相关概念给出明确的定义或解释,使研究更具有可操作性。
5)对研究的变量给出明确、具体的测量方法和统计检验方法。
6)对课题研究的无关变量给出控制方法。
7)课题的具体实施程序。即研究时间和步骤。
4
.研究的结果
课题研究的结果是研究报告的主要部分内容。这一部分要求客观、真实地对研究的材料和数据进行分析,既要有定性分析,也要有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实际上就是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和逻辑分析,因此,在定性分析时要避免研究者主观判断,以陈述研究所取得的事实为主。这样的目的是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到下一部分对这一研究结果的讨论中去。对定性分析的信度检验可以用公式计算:(n为对同一内容加以分析的研究人数)。在定量分析过程中,应该把研究过程中所取得的有关数据经过统计、分析、检验后的结果列出来,能以图表的形式表示的,应该尽可能地用图表的形式表示,并且图表要求清晰、合理,使读者一目了然。在定量分析中,主要是①计算数据的平均数、中数和众数,判断数据的集中趋势程度;②计算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以判断数据的离散程度;③计算标准分数以判断研究对象在群体中所处的相对位置;④计算相关系数用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程度;⑤运用统计检验,解析和鉴别研究的结果。关于数据的检验分析,主要有:z检验(适用于大样本容量的显著性检验,即容量大于30,它是用正太分布理论来推论差异发生的概率,从而判断两个样本平均数的差异是否显著或者判断样本与总体平均数的差异是否显著);t检验(适用于小样本容量的差异显著性检验,即容量不大于30,与z检验一样,它是判断两个样本平均数的差异是否显著或者判断样本与总体平均数的差异是否显著);f检验(用于对多参数进行假设检验);检验(适用于计数数据的检验,用来判断研究结果与理论假设的期望值之间的差异)等等,对于各种检验的方法可参考有关教育统计分析书籍。对于那些不是数据的结果,但对研究结果很有价值的资料,如研究对象的行为表现等也要在这一部分里列出。
5
.讨论部分
这一部分就是对有关数据的统计结果进行说明,阐明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并分析和评价研究的结果和意义。在这里可以阐述个人对研究的结果的见解或观点。
6
.结论部分
结论部分就是对所研究的问题或课题假设给出一个答案,要求简明扼要。在这一部分中也可以对研究中有待于解决的问题给予指出。
7
.参考资料和附录
在这一部分,可以对研究报告中所引用的或者是提到的资料注明其出处来源,以备读者进行查对。参考资料的排列格式一般是:
①如果是期刊资料,则注明作者姓名、文章标题、刊名、刊号。
②如果是书籍资料,则注明作者姓名、书名、出版社名、出版时间、页码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3:26 , Processed in 0.10425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