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立体透析与作业设计优化 硚口区易家墩小学 李进 于永正老师说得好:“教学艺术来自于对教材的准确把握,因为没有一节充满艺术魅力的课不是首先来自执教者对所教内容的准确把握上的。这法儿那法儿,不钻研好教材就没有法儿。”于老用平实的话一语中的地指出了解读教材的重要性。可见,解读教材是实现教学内容优化与课堂教学质量高效的主要途径,也是影响课堂作业最优化的重要条件。只有正确而又深入地解读教材,才能确定作业设计的内容,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解读教材作为备课的一个首要环节,已经被众多老师所接受,并且在教案中开辟出了专版,名为“教材解读”。但,让人遗憾的是,这些“教材解读”几乎是教学参考书中的教材分析,只是就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进行了简单叙述,缺少教师个人的发现和思考。教师们往往更多关注于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及作业设计,殊不知,匠心独具的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与作业设计,正是源于对文本深入地解读。教师匆匆看几遍课文,读几遍教学参考,潦潦草草写下几句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后,就急急忙忙开始写教学过程,其中包括了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这样的备课,怎能不南辕北辙,反反复复,事倍功半呢?为什么会产生这样形式化的教材解读呢?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教师不明白为什么要解读教材,该如何来解读教材。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中介。小学语文教材编写者将汉字的字、词、句、篇和语、修、逻、文等知识点,通过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形式呈现在一个个单元中,让学生循序渐进地依次掌握。教材中每个单元之间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形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构成了小学语文教学体系。同时,每个单元相对于完整的体系来说,又是独立的相对完整的个体,不仅有集中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而且有完整的主题构建和一以贯之的情境氛围,后两者更是紧密相连。 因此,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前,应对全册内容进行整体系统地了解和整理,对整个知识体系进行全面地感知,对单个内容进行具体设计,即:透视教材。所谓透视教材,就是教师以课文为中心形成一个辐射圈,广泛收集各种与作品有关的信息,读出自己的感觉,读出教材蕴含的教育资源,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行为。如何透视教材?教师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全面理解把握,注重教材内容的结构构建;仔细研读本学段的目标要求和教材内容,确定每册书、每个单元、每个知识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在“知教学目标”(为什么教、学),知教学内容(该教、学什么),知过程、方法(应怎样教、学),知作业设计与评价(教得怎样、学得怎样)五个方面做到心中有数。 下面以鄂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为例,谈谈自己是如何进行教材立体透析的。 教材立体透析 一、“钻面” | 第一 单元 | 第二 单元 | 第三 单元 | 第四单元 | 第五单元 | 第六单元 | 第七单元 | 第八单元 | 话题 | 春天的 颂歌 | 成长的 道路 | 奇异的大海 | 自律与 诚 信 | 关爱与 分享 | 观察与思考 | 幸福与快乐 | 智慧与尊严 | 人文性 | 展示春天的多姿多彩,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 | 思考成长中的问题,学习如何立志,如何自立,如何与别人相处。 | 展示大海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对大海的热爱。 | 体会人物的品质,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 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 教育学生善于观察、敏于发现、勤于思考。 | 让学生懂得只有分享快乐才会拥有幸福。 | 展示古代人物的睿智与聪敏。 | 课时安排 | 11 | 12 | 11 | 12 | 11 | 12 | 11 | 12 | 识字 | 学会211 | 26 | 25 | 30 | 28 | 26 | 26 | 24 | 26 | 会认224 | 31 | 30 | 28 | 26 | 29 | 23 | 31 | 26 |
二、“钻点” 以第三单元为例 识字、写字 单 元 | 课 文 | 知 识 | 能 力 | 会认 224个 | 学会 211个 | 多 音 字 | 易 读 错 字 | 易 写 错 字 | 需强调笔顺的字 | 音 形 辨 析 | 第 三 单 元 | 小孩与大海 | 铲、堡、塌、椰、珊、瑚、藏 | 踩、激、躲、拿、堆、旗、扬、滩、秘 | 藏 乐 | 铲、珊 拿 | 旗、秘 | 藏 | 踩--彩 堆--推 杨--扬 秘--密 | 海底世界 | 烁、窃、参、免、费、煤、稀 、属、 | 底、宁、暗、私、靠、攻、迅、退、峡 | 参 行 | 宁 烁 属 私 | 底 | 迅靠 | 底--低 迅--讯 退--腿 峡--侠 | 躺在波浪上看书 | 漾、晕、捞、混、晃、涩、矿、 辣、 | 旦、幻、倍、创、迹、阻、仰、托、浮、 持 | 晕 晃 难 几 | 涩 | 仰、创 | 迹 | 旦--但 幻--幼 持--待 阻--组 | 春日 | 泗 、滨 | | | 滨 | | | 泗--四 滨--宾 | 乐园 | 憎、恨、蕴 | | | 蕴 | | | 异--导 |
阅读、积累 单 元 | 课 文 | 课 内 知 识 | 课外积累 | 难读的词 | 难理解 的词 | 要积累的好词 | 量词 | 词组 | 第 三 单 元 | 小孩与大海 | 躲猫猫 城堡 珍藏 | 神秘 珍藏 | 七手八脚 哗啦啦 | 一串脚印 一座城堡 一堆沙子 | 雪白的浪花 细致的花纹 神秘的大海 | ①搜集有关海底的资料, ②阅读《 海底两万里》、 《海洋深处的秘密》 | 海底 世界 | 闪烁 宁静 蕴藏 打鼾 | 波涛澎湃 窃窃私语 蕴藏 稀有金属 | 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波涛澎湃 窃窃私语 | 一种声音 | 闪烁的星星 波涛澎湃的大海 | 躺在波浪上看书 | 苦涩 明晃晃 光晕 | 托浮 耳畔絮语 温润 | 火辣辣 温润 耳畔絮语 | 一件乐事 一条毛巾 一种奇迹 一片树叶 | 明晃晃的阳光 强劲的浮力 | 春日 | 泗水滨 | 光景 东风面 | 万紫千红 | | |
读 写 结 合 单 元 | 课文 | 课 内 阅 读 | 仿写 练笔 | 写作 方法 | 难理解句子 | 重点句 | 第 三 单 元 | 小孩与大海 | 大船带着孩子的梦出海,孩子的梦里有神秘的大海。 | 孩子们踩在软软的细沙上,叫着,跳着,笑着,奔向大海,留下一串串小脚印。 | 孩子们在海滩上还会捡些什么呢?有的( );有的( ) | 体会作者观察能力和表现手法。 | 海底世界 | 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煤、铁、石油和天然气,还有陆地上储藏量很少的稀有金属。 | 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 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 )一样( ),有的像( )一样( ),有的像( )一样( ),…… 《漫游未来海底世界》为题目,写一段话 | 把一段话是如何写具体的。 | 躺在波浪上看书 | 为什么说在死海里游泳是一件难得的乐事? | 细浪在我的耳畔絮语,微风拂面而过,明晃晃的阳光从蓝得透明的晴空洒下来……我几乎想在这温润的、摇晃的“床”上睡一觉了! | | |
三、“钻线” 以《小孩与大海》为例,结合以上的教材透析进行作业设计及说明 1.读拼音写词语,比比谁的字最漂亮。 Shén mì duǒ cáng shā tān piāo yáng ( ) ( ) ( ) ( )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生字,拼音,正确书写楷书。 2.词语模仿秀。 例: 一串串 一串串脚印 留下一串串脚印 一座座 一堆堆 设计意图:这些字词在文中出现过,通过课后的作业强化,巩固记忆,同时梳理数量词的重叠与动词的搭配,从而形成语感。 3.照样子写句子,比比谁的想象力丰富。 例:有的贝壳(小小的,细致的花纹很美丽),那是(美人鱼公主珍藏的宝贝)。 有的贝壳( ),那是(赞美大海的音乐); 有的贝壳(五颜六色的,像只蝴蝶 ),那是( ); 还有的贝壳( ),那是( )。 设计意图:例句是课文的原文,通过原文引路,带领学生体会排比句的用法及精妙。同时用心去品味,感受,与大海融为一体。这项作业在上课时进行了口头训练,在课后加强巩固形成书面作业,检验听讲的效率。 4.仿写练笔。 在海边,孩子们提着水桶,拿着小铲子,挖沙子,堆城堡。 你也想这样玩吗?能用上类似的连续动词吗? 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习作的过渡阶段,习作是他们最为头疼的事,如果将习作分解于读文后,并有范文引路,相信长期坚持训练,学生慢慢会悟到细节的描写。何况玩是儿童的天性,把玩的过程写下来是不是有成功的喜悦呢?但这题需要老师开启学生的思路。 四、教材立体透析说明: 1、钻“面”。通读全册,形成网状结构,对接课程标准,做到心中有“材”,眼中有“标”,从整体上熟悉教材、把握教材。 2、钻“点”。 整体是由局部组成,局部又离不开整体。所以,只有从整体中抓局部,从局部中悟整体,才能实现牵一发动全身的目的。在对教材进行立体透析时,则应先抓住每篇课文中的字、词、句、段进行分析,再对教材进行单元结构分析,回到整体,才能准确清晰的明确本册教材编写的结构和用意、从而确定每个单元的三维目标及重难点。 3、钻“线”。在解读教材的过程中,发现学生读音、字词、句段的重点巩固点,然后根据本年段字、词、句、段的要求,进行作业优化设计。它犹如穿糖葫芦,将“面”与“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能形成一节节高效的课堂。 由此可见,如果每位语文教师都能认真细读每一篇文本,将文本里里外外爬梳个透,殚精竭虑,敲骨吸髓,甚至将文本内化为自己的生命化的言语存在,而后在此基础上精确把握教材重点、难点、疑点、写作特色、编排意图、教育价值取向以及设计出最优化的课堂作业等。那么,我们还何愁唤不醒学生的言语生命意识,促不进学生的生命发展呢?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又何愁得不到快速提升呢?诚如潘新和先生所说:“读多少书,读出了什么,读出了多少自己的发现和创造,永远是衡量一个语文教师智慧水准和教学效果的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