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儿童作文黄金法则—阅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14 19:13: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儿童作文黄金法则—阅读来源:中山商报

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还要不要读书?答案是肯定的。然而,网络时代、读图时代的到来对阅读产生巨大影响,儿童阅读也不例外。许多出版商都在开发适合儿童的电子读物,让孩子的书包更轻便。然而,电子出版物最终只是一种手段工具,在人生的最重要阶段,平面的纸媒体阅读永远是第一位的,尤其对少年儿童。文字阅读对想象力的培养作用是图像所无法替代的。
在我们的身边,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让孩子远离电视、爱上书本的重要性,逛书展、读书月、香山讲坛、作家签售会……全民阅读活动近年来也在中山蔚然成风。然而,面对书店内五花八门的书籍,如何挑选适合自己孩子的图书也成为不少家长的困惑。
“儿童阅读的黄金定律就是什么年龄段的孩子读什么书。”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王泉根于11月7日下午作客香山讲坛,他指出,儿童阅读首先要满足孩子的兴趣和喜欢。家长与老师应当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的心理特点,引导其养成阅读的习惯,让孩子在快乐中阅读。
老少咸宜的书籍,纵观中外屈指可数。针对儿童读者,“分级阅读” 即根据年龄阶段展开阅读的方式在欧美国家已实行了上百年的历史。最近两年,该项概念也在中国得以推广,其核心即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观念。在为儿童选择图书时,成人需考虑故事的难易程度,词汇量的多少,为其量身定做。王泉根指出,一些出版商已在此发掘商机,专门在书封上表示适合年龄阶段,但家长在选购时需要留意出版商品质及有无专家团队支持。
当前的少儿读物有以下类型:思想品德励志读物,如人物传记;提升精神素养,开阔视野,传播人文历史知识和艺术修养的读物;帮助少年儿童建立科学思维的科普科学科技知识;关注校园生活和情感的中学生文学读物,如校园文学,青春文学,成长小说。小学生文学,以可读性强的故事,让孩子在快乐阅读中接受为人做事的道理,主要是以幻想为主的童话科幻读物。重在智力开发的儿童启蒙读物。其中,最重点是文学作品,文学是情感性的传播,是形象思维的表达。文学的情感性、形象性、趣味性、艺术美会深受孩子的喜欢,其他读物也需要借用文学的表现技巧。
如何“分级”?对处于知识启蒙阶段的幼儿来说,最重要是让他们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游戏是他们的主要生活。娱乐性和趣味性是该阶段阅读特色。如果一开始便给他们读很深的经典名著,实则违背幼儿心理发展,反而适得其反。小学生的生活开始以学习为主,处于多梦的童年阶段,他们幻想能力丰富,求知欲旺盛,特别喜欢充满浪漫与幻想的故事,适合这一年龄阶段的童年文学包括童话、幻想文学、科幻、儿童小说和诗歌等。此外,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是类型化的,即好人坏人泾渭分明。
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文学则开始复杂。初中,尤其初二的学生情绪很不稳定,处于多思多变的时期,对他们的阅读应当强调美育与引导。中学生最喜欢读的是小说,他们逐步走向青年,走向成熟,开始关注人性,非常需要能够把握评价社会人生各个阶段的作品。
目前社会上有种观念值得商榷: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幼儿园把小学的内容提前学习了。其实幼儿阅读应该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从图画为主的童话书,到图文并茂的“桥梁书”,然后到文字书。家长首先要满足孩子的兴趣喜欢,让他爱上阅读,养成习惯。不要担心孩子总是沉迷于童话书中,应该相信孩子总会自己长大。“从童话,到名著,经典,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现在正好是相反的,一开始就看莎士比亚、鲁迅、‘四大名著’,孔孟老庄。”王泉根认为,若孩子感觉是被逼着阅读,反而可能因此厌恶书籍。当前很多学生讨厌语文,不会写作文,与我们的教材、教育方法、理念问题都有关系。“其实,作文关键在悟性。作文写得好不好,没有其他诀窍,只有大量阅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 22:12 , Processed in 0.14031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