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了为师为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11 06:16: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了为师为教

关景双

    2010年,紫气东来,继往开来。将更加注重教育理性,将更加关注教师发展,无论课程改革还是教师教育,都会出现承前启后的变化。身逢斯时,思考为了青年教师之为师为教做点什么?思虑再三,想起局长顾峰老师的三句话:我本善良,我有方法,我有责任,而继续成为领衔“师之蕴”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我本善良。《青浦实验启示录》阐述“现代教学的特点是:①集体的努力,②实际的经验,③对儿童的深切了解,④教师与教育研究人员、教师培训人员的密切合作”(注1)。围绕教学友善合作,是实现教学有效性、教育最大化的必然选择,各类各学科教师积善成德,而后才能得到人民满意的教育。和谐理念昭然,而实际上各级人员、各类教师的合作之势,或许是现代教学的软肋。沈巷中学班主任主持聘任教师、班主任为核心的团队及合作机制,透视出每一位教师对合作、对教学、对教育的善良。这善意,将擎起教育求规律的真,教学求真谛的美。为此,实现现代教学之道,“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方能“物格而后知至”(《大学》语)。

我有方法。取法乎上,得法乎中。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建议青年教师成长看习惯,能力看方法。基于实践者的成长,领衔解读文本,我的方法是:破解青年困惑,给出操作方法;指导专业成长,引导自我计划;成员学做跟进,勤于激励督促;带领解读勤修,适当点拨引领。基于教学有效性的审视,病灶在于教学目标,一维看不准,二维盯不牢,三维摸不透。怎么解读三维目标呢?我们的方法是:确定第一维,看篇章语句的“语修逻文”。确定第二维,看知识生成和师生互动过程。确定第三维,看单元主题、文题、文眼和文脉。解决有效性的方法,我们主张目标贯通,关注目标的整体性(三维一体,知能一体、学用一体)、层次性(一维是基础,二维是桥梁,三维是升华)、有效性(目标双贯通,目标双对应,讲读课完成目标、自读课巩固目标)(注2),才能真正实现“用教材教”的语文学习。那么青年教师怎样能够走向这样的成熟呢?我们有两点方法,① 融入团队:青年教师从带教那里学做教、学为人、学处事,与导师共同工作,加速了经验学习的进程。② 摆进自我:融入公开性的交流及对教学的审视,让新教师获得公众评论其教学优缺点的机会,使他们从教学的边缘参与到中心活动,是新教师走向成熟的重要途径(注3)。那么青年教师练就什么样的成熟呢?就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有丰富的教学记忆、有优秀的思考能力、有较好的专业习惯、有优化的行为方法等等(注4),为此,我领衔师之蕴工作室带领青年语文教师解读文本,就在练就“思考力、习惯性、最优化”的过程中,边学边做,边写边积累。在积累中,感悟课堂的生命在于创生,教育的真谛在于交往,发展的价值在于合作。

我有责任。法国作家瓦尔特2009年9月在“文汇讲堂”解读孔子时说:“他的人民往往最忽略他思想的深邃以及伦理的本原:那就是建立在经验与学习之上的责任与关怀”。(注5)教师成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什么时候发现自我,才什么时候开始关注自我,才能走一条主题鲜明的、研究连续的、行为连贯的道路,我的责任在于帮助青年发现自我、体认自我,帮助其渐近成熟的境界。教师成长是一个学做的过程。青年问:怎么能带好班级,有指导者答:要“凶”。青年问:学生上课提出上厕所?有指导者答:那你不能批准,不然别人都去怎么办?确实不是办法也,青年如此为教,能不渐陷囹圄!我的责任在于引导青年教师①欣赏你的学生们;②认真对待常态课;③思考眼前的问题;④关注师生的情感;⑤传达理性的行为。教师成长是一个做对的过程,顾泠沅老师说:“理论的价值,让我们少走弯路,走正确的路”,时下或许再没有比校本研修、行动教育等成为教师或教研的高频词,但我们常常看到的,是概念的传诵,而非成为实践的指导。我的责任在于用理论导航,把事儿做对。校本研修缺少①专业引领、②同伴互助、③自我反思等三个内涵的哪一步,都不是研修,而仅仅是活动。行动教育离开了①以课例为载体、②以叙事为抓手,③在教学行动中,④开展专业理论学习,都不能称为教学研修活动,或者是理论学习、文献研究等等。教师成长是一个行为改进的过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我的责任在于通过组织化的力量引导青年教师用“主题式课例研修”,通过三实践两反思,品味教学改进和成长的味道,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学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师之蕴”与颜安等中学合作研修,便是让备课组课例研修成为团队常态,让做课例边教边研边写成为习惯。教师成长是一个在课堂感悟的过程,我的责任在于涤荡浮躁,浸润教学,与青年扎根课堂,在“讲上课、写上课”的历练中,不断提升“上好课”的境界。

领衔“师之蕴”,为了为师为教,求索顾峰老师的三句话,善待教师,鼓励青年为教有思想地行动,有方法地思考,有理想地成长;肩负责任,鼓励青年为师追求做师德的表率、教学的专家、育人的模范!(注6)

在路上,为师有经验,为教有智慧,共勉!



参考文献:

注1.顾泠沅等著.青浦实验启示录.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01页,序号是笔者加的。

注2. “师之蕴”经过四年(2005-2009)探索,着力解决文本解读、语文教学有效性等问题,主张①“目标双贯通”(纵向贯通教学环节,横向贯通教学单元),②“目标双对应”(解读设计对应课文段落,课堂操作对应过程环节),③“讲读课完成目标、自读课巩固/拓展目标”。

注3. 注6.关景双文,走向教师:新教师入职的路径,郑百伟主编.从学校到工作:新教师的专业发展,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2009年10月第1版,182页,187页

注4.关景双著,语文教师在解读,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2页

注5.瓦尔特文,孔子智慧照耀东西世界,《文汇报》2009年10月21日第8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7-4 14:27 , Processed in 0.197919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