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之友网]创站者管季超陪您读彭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 11:06: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梦想白洋淀

文/彭程

   早晨,天气小雨。
   最近不知为何,经常想起儿时阅读过的孙犁散文白洋淀记事。这是我阅读过的第一本散文集,所以印象颇深,关于白洋淀深处的芦苇荡及一切。之所以在未来的每一个夏天,都有这样的想法,去白洋淀看看,就是这样来的。然这么想法竟然有20年之久,却未成行。在京工作的七年里,也曾多次想去白洋淀,都被朋友说白洋淀如何如何的给打消了行程。然而,少年的芦苇荡里的梦。只有那个曾经年少的孩子心中黯然,知晓。
    又一个早晨,不免想起一些人和事。有一面之缘的,也有最近每天都能想起的。亦如想起自己少年梦中走进芦苇荡里一样。被错过的已经错过了,因为那时我们还没有真正相识。被想起的依然被想起,就是在夏日里一个早晨,自己不再被某些人和事所错过。
    没有错过的,是2002年的春天,一个人走进了湘西凤凰。沈从文先生是我少年最崇拜的人之一。在湘西小住的几日里,小城的街头穿梭的人流及边城河水之悄悄流逝,时至今日依然影像在脑海。这是我没有错过的,少年深爱的边城。
    忽然想起周先生的一句话:时间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是啊,我们有限的生命又算得了什么呢?就像这样的一个清晨,想起了错过的和没错过的。
少年的梦只有两个,白洋淀和边城。白洋淀已经错过了,边城热爱过了。而所有这一切似乎是缘情,又似乎是梦想。于是我决定走进白洋淀,在这样一个夏日,去知晓对于未来的无怨和无悔。
    终日里车流似水般的生活,貌似喧嚣,其实是静静流水而已。你在墙的这边,他在墙的那边,偶尔的呼唤和对视,完全被都市的喧哗淹没并折射掉了。曾经试着去努力的生活,但仅仅是自己一个人去慢慢理解生活这两个字。无论如何,这个夏天我要走进白洋淀。梦想只有走进了,才会感受开始。而白洋淀深处的芦苇荡,你会深情的拥抱他吗,会象那个热爱你的少年一样的热爱他吗?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1:08:23 | 只看该作者
工作让我们如此寂寞,我们让工作里充满生活

  文/彭程

    也许三十岁以后的时候,就很少有同学或朋友的聚会了。大家打来电话,要么咨询洽谈合作的事情,要么就是彼此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助,从没有静下来仔细的谈点什么。有朋友说,为了做一个项目,已经从苏州转战到成都奋战去了;有朋友说,下一个项目在呼和浩特了。原来同行的朋友也很久不见面了,有的做房地产去了,有的做文化产业去了。总之,彼此都在忙着事业,一年半载也见不到一次。可能这就是工作,工作又让我们如此的寂寞。
    记得那年给一个大学的校友电话,虽然三年多没有联系了,一接电话竟然仔细得叫出了自己的名字,着实兴奋了一下,没白做朋友一场。电话里说:“虽然多少年没见面了,但就凭我们在大学里的感情,今天通了电话感觉就象昨天还在一起吃饭了似的。”
    朋友,可能不在于一朝一夕;朋友,可能从相识那一刻就已经注定是朋友了。但是真正的朋友,总是聚少散多。还有那远在加洲的班级里最小的兄弟,我一直记得你在毕业时候对我说的话,不管到什么时候都让我不要忘记你。是的,我没有忘记你和你说的话,可是每每在MSN上遇见你的时候,你总是只言片语,沟通总是被你的工作打断,总是那么忙。我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你毕业那一天对我说的话,也许你成熟了,觉得自己可以承担了,觉得对一个远在万里之外的朋友说更多的话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记得一次无意中去你的空间,发现你正在那里激情的诉说,看着的时候,心里很悲怆。那时我在心里对你说,兄弟,请你经常联系,当你快乐或失意的时候,当你事业进步或困难的时候,请别忘记通告一下。朋友,就象当初你毕业的时候一样,我们可以共同商量,共同准备走向下一个目标。
    对于我们,也许什么都不重要了,除了工作就是工作,爱情和生活也许只是向往一下。但是,我们不必等到成功的时候再相聚再诉说,把少年的意气都展示出来,让我们笑看工作笑看人生。无论怎样,当我们回首过去的时候,发现不管是快乐还是忧伤,每一天都自然的走过了,这时候才发现,其实不管怎么样度过,没有任何事情是不能解决的,只是那一天存在的方式有所不同。工作让我们如此的寂寞,我们让工作里充满着生活吧。这句话对你说,也是对自己说。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1:09:31 | 只看该作者
从湘西凤凰走来——文学大师沈从文

  文/彭程

1988年,沈从文自我评价道:“我人来到城市五六十年,始终还是个乡下人,不习惯城市生活,苦苦怀念我家乡那条沅水和水边的人们,我感情同他们不可分。虽然也写都市生活,写城市各阶层人,但对我自己的作品,我比较喜爱的还是那些描写我家乡水边人的哀乐故事。因此我被称为乡土作家。”
    中国文学史重新确立沈从文“文学大师”地位
    湖南,沱江之畔、听涛山下,一块高近两米的天然五彩玛瑙墓石刻着一行小字: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长眠在这野菊兰蕙之间的,便是寂寞一生却无怨无悔的沈从文。
    早几年的中国,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完全有可能不知道沈从文是谁,可是现在沈从文研究已取得了重大进展。由著名学者钱理群、温儒敏和吴福辉所著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首次以专章介绍了沈从文的作品。在这本影响很大的教材中,同为“专章”作家的还有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六位学术界公认的现代文学大师。
    该书评价沈从文的小说:“达到了乡情风俗、人事命运、下层人物形象三者描写完美和谐、浑然一体的境地”,“沈从文的文学不属于当时中国的城市文化,也不属于革命文学,因此难以被当时的现实理解是自然的。所以他是寂寞的。”
    15岁从军、开始在沅水流域漂泊的沈从文,20岁就离开湘西进京著文执教。但是他写就的故事,多数发生在故乡的水边:在水上讨生活的剽悍的水手、靠做水手生意谋生的吊脚楼的妓女、带农家女私奔的兵士、开小客店的老板娘、终生漂泊的行脚人……他一生中出版各种作品80多种,500多万家,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成书最多的作家。
    “沈从文的重要文学贡献是用小说、散文,建造起他特异的‘湘西世界’。……这里没有尖锐的阶级斗争的图画,沈从文不具有那样的政治意识,他只用看似轻淡的笔墨,点出令人心灵颤抖的故事,他的目标仅仅专注于那些历经艰难而又能倔强地生存下去地底层人民的本性。这类人事的表达,在沈从文1934年出版的代表作中篇《边城》里,推向了极致。”在评价沈从文时,《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如是说。
    前30年倾心文学创作的沈从文,1949年起因历史原因淡出文坛,成为一名文物研究者。作为研究员,他的专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成为学术经典,很多中国影视作品里的古代服装,都根据此书制作。
    当人们为他在文学史上的“沉浮”感到不平时,沈从文却笑道:“那未必不是塞翁失马。”1978年全国第四次文代会后,沈家从门庭冷落又回到门庭若市,重新评价其文学成就的文章也屡见报端。对此沈从文表现出宠辱不惊的平静,他淡然地说:“那都是些过时了的东西,不必再提起。”
    虽然自称“过时了”,但人们不会忘记他文学和研究两方面创下的不朽的功绩。28日,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开始举办“沈从文生平与创作展”,“流宕湘西的寻路人”、“闯入文坛的乡巴佬”、“寂寞路上的独行客”、“默默无闻的耕耘者”和“生命不息的常青树”等五个部分的展览,又一次拉近了人们与这位传奇大师的距离。“确认沈从文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师地位,是还历史本来面目,”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凌宇教授说,“沈从文作品浸透伤感的倾诉背后,正是湘西土著民族不为人理解的千年孤独。”
    凌宇认为,在沈从文代表作《边城》和《长河》中,孤独感成为人物的基调,而沈从文一再倾诉“孤独感”,正是要让湘西土著民族获得外部世界的理解、同情,乃至于认同。
    今天,沈从文墓碑上刻的“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清晰如昨;他的朋友、著名画家黄永玉在其墓碑上写下的“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也正是大师真实的人生写照。
    1988年5月,因心脏病猝发,沈从文在北京家中去世,享年86岁。他的一部分骨灰就撒在沱江里,离乡背井的“赤子”结束了一生的奔波,终于魂兮归来。人以地灵,地以人传,过去不为人知的凤凰古城由于沈从文的传世之笔声名日噪,现在已成了著名的旅游胜地。有戏剧“活化石”之称的傩戏、流传数百年的苗族腊染、织法独特的土家织锦……湘西富有特色的民俗风情吸引众多游客流连忘返。而沈从文的墓地上,几束鲜花,几柱焚香,也无言地传达着后人对大师的景仰。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对沈从文一生的思索
    “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中国著名作家沈从文的这句名言,如今刻在沱江江畔沈从文墓旁的大青石上。作家永远回到了故里--曾被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称为“中国最美丽小城”的湘西凤凰县城。
    沈从文百年诞辰前夕,记者千里赶赴湘西凤凰,拜谒了先生墓地。
    这是记者看到过的最简单的墓地。狭长的草坪上,只有一块高近两米的天然五彩玛瑙石,状如云菇。绕石细看,正面有一行小小的字,上刻沈从文的妻子张兆和选定的沈从文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同行的凤凰县的朋友说,这便是沈从文的墓石,墓石背面,刻有其姨妹张充和女士的撰联:“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张女士的撰联真真切切地道出了沈从文先生的性情品格与文章造诣,是沈从文一生的写照。1902年,沈从文出生于凤凰一个行伍人家。从少年时期起,他就熟读社会这本大书,生命的智慧多半直接从生活中来。15岁从军,在沅水流域飘泊了5年。沈从文笔下令人神往的湘西风景,就是以沅水流域为背景的。
    水是沈从文作品中温柔的部分。他的墓地,也默默地凝望着穿城而过的沱江。沈从文自幼便陶醉在对于水的联想之中:“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美,学会思考,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
    沈从文20岁离开湘西进京,著文执教。他一生中出版各种作品80多种,500多万字,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成书最多的作家。
    当他告别了那条河流,他写的故事,却多数还是水边的故事。沅水及其众多支流带给沈从文经验、灵感和智慧。在水中或岸上讨生活的剽悍的水手、靠做水手的生意谋生的吊脚楼的妓女、携带农家女私奔的兵士、开小客店的老板娘、终生漂泊的行脚人……纷纷来到沈从文笔下,给他的创作增添了鲜明的地域色彩。
    在沈从文的作品中,湘西是一个想像的王国,也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永恒意象和美好的回忆之一。在这个意义上,沈从文实现了他做一个“地方风景的记录人”的愿望。“不管将来发展成什么局面,湘西旧社会的面貌与声音,恐惧和希望,总算在沈从文的乡土文学作品中保存了下来。”
    先生的星斗文章中,具备了崇高的人格力量。代表作《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拥有特殊地位,作品中以大量篇幅表现出的淳朴民情如一幅风俗画,多少读者为之倾倒。
    沈从文在文坛上的沉浮,在中国几乎是一个典型。他前30年倾心文学创作,受阻后转向文物研究,一生寂寞而无怨无悔。对于那些始终不肯饶恕他的人,先生也从不计较,反而宽厚待之。
    人们为他在文学史上的“失踪”感到不平,他却笑道:“那未必不是塞翁失马。”1978年全国第四次文代会后,沈家从门庭冷落又回到门庭若市,重新评价其文学成就的文章也屡见报端,一度盛传他将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对此沈从文表现出宠辱不惊的平静,他淡然地说:“那都是些过时了的东西,不必再提起它。”
    但读者是不会忘记的。记者看到,沈从文墓地的五彩石上,摆放着几束鲜花,碑前有几柱焚香,留下后人的景仰。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1:11:06 | 只看该作者
墨香时代的文字

文/彭程

自从写博客之前,已经很久没有写文字。博客这东西,是一个让人欢喜和忧愁同伴的载体,时常让我拥有无限的写作欲望,久久不能平静。
中学的时候,我的文学老师是一个对文字很热爱的人,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是文化馆的专业创作员了。那时侯,他精心编制我们的文字,把一个中学生的文字修改和整理,然后把他铅印出来,散发着缕缕的墨香。老师用他对文字的热爱和对我们的爱给我们传授,师母也为我们和她的孩子们一同默默准备着饭食。那是一个文学非常流行的时代,还有中学生通讯社,为此我第一次因为文学走出家门,去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结识了少年时代的第一批文友。为此后来写了一篇散文来纪念,竟然心里都没有任何激动,因为我写的那篇为了纪念一个时代的文字,主人公们早已经物是人非了,有的甚至在大洋彼岸了,各自忙于自己的生计,我想没有人能够再看到那份报纸了。
有人想象过未来,但可能没有人知道未来。我们当时的圈子里后来出现一些名人,如主持人和导演、记者或官员,现在有的已经是国人尽知的人物了。人各有志,才华、勤奋加命运。几年后,在某一段时间里,我身边的人都放弃了文字,也包括我一样,我始终认为文字这个东西不能换来几个钱,于是我真的放弃了他,这一放就是五年的时间。五年的时间里,我四处找钱,认为钱是唯一能实现人生价值并是成就事业的基础。年龄比我大的有些老作家也放弃了文学创作,直接从事商业文字创作去了。三十岁以后的日子里,简单的回顾了一下自己的人生,忽然间发现,其实不管做什么,人们都是为了两个字,生活。生活可以让没一个人改变很多,不管你能做什么或者不能做什么,人生有时候充满了羊肠小道和岔路口,走过去了就无法回头了。在某一天晚上,去看望一个剧作家朋友,看着他在灯下辛苦的敲打着键盘,忙于改着被制片人和导演催了无数次电视剧稿子,还不时说着最近颈椎有些疼痛的话。一种莫名的惆怅燃起在心头。也许这就是生活吧,生活的实质也许就是这样,就象我每天不停管理着公司,每天不停的商务谈判一样,每一天都充满了辛劳。区别仅仅是我大部分时间工作在白天,他大部分时间工作在夜晚,真不知道自己是庆幸还是失落。
其实,只要活着,人就几乎没有什么可能停下来,无论是名人还是普通的劳动者。我很感谢在这样的一个春天的午后,工作不是十分的繁忙,让自己在工作喘息之余能够在博客里写上三言两语,去纪念一些少年的理想,写下几个只言片语的文字。那天,一位诗人导演在博客上留言对我说:“我和春天一起来看你!”是啊,春天来了,工作不是很忙多写几个文字吧,以此来纪念我少年时候的梦想。春节的时候曾经给老师打了个电话,老师只是在电话里说,谁谁谁死了,只是说有时间让我去看望他。通话不到五分钟,竟然全部是说了我也认识的一位年龄五十多岁的诗人去世事情。如今我已经远离文学,工作商务多忙,但无论如何都准备夏天的时候去看望老师,也算是一个当年的文学少年对生活的感知和总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1:09 , Processed in 0.07936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