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山大学谢有顺:纵论东莞文化的地方性与现代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3 10:13: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东莞日报》2009年9月21日

中山大学谢有顺:纵论东莞文化的地方性与现代性
  
    东莞拥有“可能是中国占比重最大的青少年群体”,年轻的面孔占据着东莞的各个层面。东莞焕发出的朝气和活力令世人吃惊。当年轻的谢有顺教授来到同样青春朝气迸发的东莞,自然有一番激扬的“少年中国说”。
    9月19日,这位“国内最年轻的博导之一”做客由东莞日报社主办、中信地产承办的中信森林湖东莞甲子讲坛第三期,探讨东莞文化的十个方面,尤其对东莞发展文化产业寄予厚望。
    他建议东莞的文化工作者不要只盯着“莞香、龙舟、袁崇焕”,因为这些“只代表了东莞的历史,不能代表东莞的当代文化”。他认为“金融危机可能为东莞发展文化产业带来良机”,鼓励东莞人“说出属于自己的故事”,认为也许“下一本《哈利波特》的故事就在东莞某个普通人的脑子里”……


东莞文化更应具有现代性
    “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在座各位都可以提出自己对于文化的定义。”
    讲座题目是《东莞文化的地方性与现代性》,谢有顺的讲座从文化的基本定义谈起。
    在他看来,所谓文化,就是“文而化之”,把人从动物化成一个人,一个有尊严、有教养的人。话锋一转,谢有顺立即把话题转入东莞。“我看过很多关于东莞文化的报道,有人把东莞文化的核心要素概括为‘莞香、龙舟、袁崇焕’,我完全不同意。因为这些是东莞的历史,不能代表东莞的当代文化。”
    “东莞有发达的文化娱乐业、印刷业等新型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的构成要素。因此我们讲东莞文化,不仅仅是讲文化的传统、积淀、底蕴,更要强调当下的文化。没有这种开放性,没有这样一种兼容并包,可能就丧失了东莞文化的胸襟。”谢有顺说。
    在他看来,这些年广东包括东莞在现代文化和当代文化方面,贡献了很多新的元素。“只是我们广东例如东莞缺乏一个命名的能力,甚至也缺乏把自身的文化加以推广、传播出去的能力。”谢有顺感叹,所以有人说广东人会生孩子,不会取名。如果沿用北京、上海或者传统的一些文化定义,当然会觉得我们处处不如人家。
    “我认为现代文化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市民文化和消费文化的兴起。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如果没有市民文化和消费文化作为底子,不过是一句空话。”谢有顺认为,如果与其他城市比文化底蕴,东莞的优势荡然无存,但对发展文化产业来说可能更能做到“轻装上阵”。“底蕴深厚,积累多,积淀多,也可能负担太重,导致守旧的力量太大,以至于你发展上层层受阻。”


金融危机为东莞发展文化产业带来良机
    谢有顺说,金融危机对东莞的冲击很大,但他的观点是,这可能也为东莞发展文化尤其是发展文化产业带来了一个良机。
    如何理解这个结论?谢有顺以好莱坞电影产业的崛起为例加以说明。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大量观众进入影院,寻找安慰,最终好莱坞带动了美国文化产业输出,到现在文化产业成为美国的第二大产业。
    谢有顺认为,东莞发展文化产业的空间很大。“东莞有非常发达的印刷业,在全国、全省居于前列。”东莞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的文化产业的一些特点,有很强大的消费人群,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产业。像印刷业、娱乐业、宾馆业可以带动广告业、设计业包括休闲旅游业,这些产业其实都可以凝聚在一起。“这是一个很好的新的发展契机,文化参与进来了,文化产业参与进来之后,人的精神结构就会发生改变。”
    同样的,东莞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也有不少,包括哪些?谢有顺自问自答:第一是东莞经济发达,有发展文化产业必要的经济基础。第二是青少年占人口比例的多数,“青少年占比例的优势,恐怕没有哪个地方像东莞这么明显,而文化产业消费人群恰恰主要是年轻人。网络游戏、动漫谁在消费,谁在发短信,谁在网上阅读,谁在下载音乐,这些都属于文化产业,消费群体基本上都是青少年。”
    有这两个优势,东莞可以发展文化产业。谢有顺接下来的考虑是观念,“如果我们还是陈旧的文化观念、文化发展的观念,东莞就很难有一个文化产业发展的好的时期”。
    要办好文化产业,谢有顺认为要解放观念、重视大众文化、办好新媒体、办好活动经济。“文化不等于文化产业,文化事业也不等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要进入产业链条,批量生产。”
    “我很期望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能够成为东莞下一个发展的核心主题。”谢有顺说。


为东莞开出三味“文化良方”

    讲座的最后,谢有顺用三个诚恳的建议,结束了约两个小时的精彩演讲。近几年来,他多次往来于广州和东莞之间,对东莞文化多有认识,但他却在来东莞的高速路上列起了讲座提纲:“我想推翻我之前的讲座设想,坦率地说出我的看法。”
    这三个建议是:
    第一,成立文化产业振兴小组。据我所知,东莞的各种产业之间的隔膜,包括重复、产业链的衔接不上,制约了东莞把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整体规划的发展,如果有一个产业振兴小组,并且是一个有决策力、有规划权力的小组,就能够统筹文化的产业链,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二,发起一次关于东莞文化的大讨论。发动媒体的力量,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通过讨论让人们知道,东莞不单单有历史文化,还有近代文化和当代文化,也可以想象东莞文化的未来。通过这种大讨论,能够把东莞文化诠释得更有包容性,更深入。
    第三,要鼓励尽可能多的东莞人说出他们的故事。这是我一直很期待的。我在做文学研究,对现代很多作家写的故事已经毫无兴趣,写来写去就房间那么一点事,更广阔的关于这个社会尤其现在变化中的、剧变中的社会故事,其实远远没有人写出来。如果让更多的人说出他们的故事,讲述关于东莞的故事,这可以成为东莞巨大的文化特色。让更多的人说出他们的故事,让故事成为东莞文化创造的某一个母题,成为电影、电视剧、音乐剧、动画、漫画的元素。


■精彩语录
    1.我观察各地的文化官员,谈到文化的时候,基本上都要从旧石器时代开始讲起,从漫长历史梳理里获得一种文化的底气。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想美国就没有资格谈文化,深圳就没有资格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镇。
    2.在新一代人眼中,文化已经表现为演唱会或者游戏、漫画,已经演化成一些新的表现方式。
    3.文化产业就是无中生有的产业,向大脑寻找资源。
    4.台湾知识分子界支持台独的人非常少,一名台湾教授跟我说,我不可能支持台独,因为我不能接受曹雪芹和李白“变成”外国人,不能接受《红楼梦》和《静夜思》放在外国教材里面。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5.在国外大畅销书基本上都不是专业文学人士写的。很可能哪个工厂就藏着一个罗琳,可能某一个人脑子里面就有无数个哈利波特的故事。
    6.整个中国的媒体赚的钱都不如中国移动。


■现场互动

    问:谢教授在讲课中提到,文化产业发展要进行文化的创新,当前,我们在这样的管制下应怎样实现文化创新?
    谢有顺:在现有的空间里面尽可能发挥你的自由想象创造力,尽可能说出你真实的内心。在任何境遇下,都可以写作,至于环境的变化,那不是一个人可以做得到,我们只能存在美好的愿望。

    问:现在东莞很多镇街的文化节都是由政府主办的,请教谢教授,政府办文化节对东莞文化软实力的实现有多大促进作用?
    谢有顺:政府主导文化活动也好,策划也好,最好是提供平台,让真正的文化和文化从业人员来唱主角,让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士去施展才能,尽可能让外行的干预少一点,这是最理想的状态。要学习遵照文化和艺术规律办事,这对政府和文化从业人员可能都是一件好事。

    问:现在网络文化非常丰富,最近一句“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从网络流行到了现实生活。东莞就有一家小铺位挂了一个横标“贾君鹏你妈妈叫你买月饼寄回家”。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谢有顺:这种网络语言、网络词汇的流行,表明在现有的文化中消费性娱乐性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传统的文化更多强调教化功能,强调思想或价值。但在新型的文化中,观赏性、娱乐性、游戏性正在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娱乐性、观赏性、游戏性已经成为文化消费,至少成为文化产业消费一个核心的东西。
    在文化行当里面干的年数多一点的人,往往就会蔑视通俗、庸俗的东西。其实通俗、庸俗的东西可以批判,但是它有存在的合理性,像小沈阳、周立波就有广泛的受众。当然,前提是不能伤害主流价值观,比如说向善、守信用,不要向未成年人灌输一些低俗的东西,这是底线。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种庸俗、低俗的需求,你可以不认同,不参与,但是你必须尊重它们。而文化的发展,就在于抓住发展大众文化为内容,以新媒体为传播媒介,这就是最好的一种方式,我想东莞也不例外。

    问:谢教授刚才谈到东莞可以鼓励东莞人说出自己的故事。东莞文学院采取签约作家的方式,您是怎么看?
    谢有顺: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如果能够签一些民间作者,哪怕不是很成熟的作者,但是他的作品里有活生生的东西,有那种有血有肉的细节、场面、表情,这样一批作者如果能够加以引导,加以培养,可能成为有东莞特色的作家。
    需要有人做这种很细致很耐心的工作,如果没有耐心,很难在沙粒中发现金子。让东莞人真正说出自己的故事,产生一个热潮,这会成为一个景观,我很期待。

    问:最近您增加了一个身份——第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与闭幕式创意小组成员。您觉得用什么创意来宣传亚运会比较好?
    谢有顺:在广州亚运会开幕式、闭幕式创意会议上,我们几个人都提出,希望能够做一个相对有亲和力、人性化,能够让更多人参与进来的开幕式,而且不要花那么多钱。广州本就是一个生活化、世俗化,有人性亲和力的城市。我们曾经提供建议,是不是可以把开幕式办在珠江一艘船上,或者有一个外围跟会场对接的通道,诸如此类。当然开幕式、闭幕式将由导演来定,我们只是提供一些建议,从理念上提供一些参考,算不了数。


■讲坛反响
尊重俗文化很有见地
    我对这次讲坛的几个内容印象很深,谢教授强调文化不只是阳春白雪,应该尊重俗文化,这个观点很有见地。不过我认为,文化还是需要底蕴和基础的,不是说好莱坞整了一个《指环王》出来,我们就可以做,还是要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陈刚  银行主管)

提升文化软实力可用于企业经营
    谢教授讲的一些内容很有启发,尤其是在如何提升文化软实力方面,可以运用到企业经营中去。我们今年也打算办四个饮食博物馆。(黎平  花园粥城CEO)

文而化之和天下
    成名成事说文化,传统现代论中外,高雅通俗俱兼备,文而化之和天下。(雷建华 公务员)

采写:东莞日报记者  刘燕  赵丽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02:52 , Processed in 0.06477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