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正确看待教材的“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28 10:17: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材在变脸,这是很正常的事。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哪有一成不变的教材呢?时代在变,与时代息息相关的教材当然也会变。  以前,教材变了,我们只有适应的份,根本不会去考虑它为什么要变,应不应该这样变。因为那时,教材在我们心目中太神圣了,我们丝毫不敢想一个普通人也可以对专家精心编写的教材品头论足。而现在则不同了,新课程改革中的每一次教材变脸,都会引起争论,这正说明我们的教材意识增强了,我们对教材所承担的各项功能有了更深的认识,而这也正是时代进步的表现。
  教材里课文的“进”与“出”一直是人们热议的焦点。有人认为,一篇课文从教材中“出去”了,就是社会对其重视程度有所减弱,它所代表的品质就会被削弱。前年,《狼牙山五壮士》从人教版讲读课文中换到了自读课文中。各种看法,尤其是担忧接踵而来。其实,这样的担忧是多余的。举个例子,上世纪九十年代小学语文教材有一篇叫《赶花》的课文,其中的“只有人赶花,没有花等人”的道理影响了许多读者。后来,《赶花》不在教材中继续出现了,那么,珍惜时间的观念难道就从此消失了吗?
  人们对于文章“进”、“出”教材的标准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一篇课文从教材中“出去”了,是因为与时代的特征相抵触,是“过时”了。这样的看法是很片面的。记得前几年有媒体报道,说朱自清的《背影》被删除了,原因是因为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会误导学生。笔者以为,如果真要以现代的某些标准去衡量教材,那恐怕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寥寥无几。《水浒传》不能读,因为打打杀杀的场面太恐怖。《三国演义》不能读,不说别的,只曹操的一句“宁可我负天下人”,就不知要误导多少人。《红楼梦》不能读,鲁迅先生不是说“道学家看到淫”吗?《西游记》也不能读,西天路上的各路妖魔还不把学生教坏了?不是就有学生说“最佩服白骨精,因为她很执著”而被老师表扬为“你的想法很有创意”吗?
  对于我们教师来说,不论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都会对教材进行这样或那样的解读,进行这样或那样的组合,有时会有所增加,有时会有所侧重,或者有时只是一带而过。在实际教学中,让教材“变脸”、灵活地处理教材本就是教师经常做的事。如果只固执于一本一成不变的教材,把教材当作一切文本的典范,当作不可动摇的“根本”,那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也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2#
发表于 2008-7-2 15:50:09 | 只看该作者
有新意!
与时俱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4:52 , Processed in 0.11253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