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家访谈:韩放--“80后”需要被拯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7 06:15: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家访谈:韩放--“80后”需要被拯救

     中国图书市场在“80后”与奇幻潮流之后,究竟还有些什么?近日,一位“80后”年轻作家站出来,对着市场“尖叫”——他在朝华出版社的新书,名字却恰恰叫做《不要尖叫》。
       韩放,本名韩才,1981年出生于四川泸州,写诗,写小说。有作品见《青年文学》、《美文》、《诗歌月刊》、《诗选刊》等国内外文学刊物。出版有长篇小说《不要尖叫》。第二部长篇小说也即将出版。另著有诗集和长篇小说多部。
  作品介绍:   一部“中国80年代人的心灵忏悔史”。“80后=七宗罪”,直面当前80年代人的另类生存状况。
  《不要尖叫》讲述了我(韩一漂)、暗青、秦莱等都市青年面对生活时的放纵、疯狂和沉迷,以及对理想的憧憬和追求,直到最后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时的挣扎、抗争、无奈、无力。在事业、爱情等方面失败后,他们都走向了一条无可奈何的路……一群让你目瞪口呆、心跳加速的青年,像盲目的鱼群,在自由和卑微中抖下青春的鳞片和欲望。小说揭露某些人性的大丑恶和大卑劣,再现都市青年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从社会意义上说,这是一部警世之作,一部“中国80年代人的心灵忏悔史”。
         80后不是七宗罪,我们要保持蓬勃朝气   在北京的一家咖啡厅里,四川泸州人韩放并不像其他漂在北京的诗人那么奔放,微长的头发,不时遮住他那双沉静而略显忧郁的眼睛。“80后”这个现在盛行的词汇最早就出自他们的诗歌圈子,渐渐在发散到小说圈中。值得玩味的是,80后人最开始在诗歌上取得不小成绩的写手渐渐都开始写作小说了。韩放也是这样。   “我觉得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走得很远了,比如春树、鬼鬼和李傻傻。” 问及这种普遍情况,韩放说,“诗人写小说有语言的优势。碰巧的是,我们都是在诗歌价值取向上比较先锋的。除了诗歌的写作,小说是我的另一方向。诗歌是尤其纯粹的一种艺术形式,写作时需要过滤一些东西,还身心以自由、开阔和辽远。小说则不然,生活的体验和思想的锋芒都可以在小说中得到直接的展示。与时下流于某种情调的小说写手不一样,我更愿意倾心在人性的表达上,更愿意关注人在当下的生存状况和心理状态。当然,小说首先是艺术,我以为其社会意义次之。”   这本《不要尖叫》正是韩放的最新作品,也是他的长篇小说处女作。带有朋克色彩的封面显示出作者的思想性格——不受羁绊、不甘寂寞。而看似平易的文字里,却是一种惊世骇俗的体验。其中对人情世故的描写和对生活的反思,以及小说里的朋克气质,使得他明显有别于大众所熟悉的其他80后作家。   “我说80后等于七宗罪,是警示80后人不要走向昏暗的深渊,我们要积极地拯救生活,保持一股年轻向上的蓬勃朝气。”韩放用先锋诗人特有的激情,表达了他对于80年代人的关爱态度。   同为80后先锋诗人、作家,韩放对于已走红的朋友春树、鬼鬼、李傻傻等作家并没有太过偏激的看法,“大家都在写作,这很好,这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情,而他们也写得不错。”韩放接着说,“这中间不存在确定的评判准则,只能说我们各有各的成功。”
     《不要尖叫》 叫板《洛莉塔》
  美国作家纳博科夫的长篇爱情小说《洛莉塔》堪称当代文学经典大作。而年轻的韩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经意间,已流露出他对于写作的自负和野心。作家李海洲先生称,《不要尖叫》“是一部叫板《洛莉塔》的先锋小说,这样的小说在国内还没有过。”   作为知名的前辈作家,李海洲这样评价韩放作品:“优秀而在文字上残酷的韩放只是想以混装版的《洛丽塔》形式,让我们对一代人和一个社会层面的记录和了解趋于全面。”   记者还了解到,《不要尖叫》的出版遭遇过重重挫折。韩放说,“最终是出版了,但是个别的地方远远违背了我当初的创作意图。比如,原文里一位15岁女孩就被改成了18岁,这样一来,原来的一些尖锐的东西就变得含混起来。”   细节的修改无损于小说在架构和立意上的长处,韩放笔下的故事在思想之外,叙述上的行云流水、大开大合,也显示出其出色的小说能力。小说在新浪读书频道连载之初,曾一度保持过十几个小时万余次的点击率。有网友感言:“中国80年代人的心灵忏悔史和另类生存现状调查。”   80后心灵忏悔史 韩放要勇敢“拯救”   读者在看多了郭敬明、张悦然、安妮宝贝的哀怨呻吟和蔡骏、沧月、江南的悬疑奇幻之后,对于当下的青春阅读已然厌倦。而其中的阅读空缺,类似韩放小说的实力作品恰能填补。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琼瑶为主的爱情小说与以金庸为主的武侠小说相继淡出国内主流图书市场时,著名作家梁晓声凭借其长篇小说《年轮》在整个中国掀起了一阵火爆的“知青”热。在那个时代,主流读者都是60年代生人,对于知青岁月,有一种深深的缅怀和反思。   20年后,8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浮出水面,从无忧无虑的温床中长大至今,他们需要适当的反思。而这样的时刻,韩放站了出来,这位18岁出门远行的流浪诗人,让我们看见80后人的自省、追问与忏悔,让我们看见这一代人的希望。   “为什么在大众普遍追求轻松、快餐阅读的时候,你要在自己的第一部小说里提出‘拯救’这样严肃、沉重的话语?”记者最后的问题,对于韩放第一部小说的阅读市场不免疑虑。   “文学对人性的揭示和拯救是必要的,小说家应该勇于承担这样的责任。作为一个严肃的独立写作者,真心表达是永远第一。至于其他的,我没有过多关心,只保持一些平常的期待罢了。”韩放说,“有一些东西,还是留待时间去检验。时间决定一切。”   而对此,知名的80后作家恭小兵则总结似的说:“《不要尖叫》呈现出一种困境。这种生存意识和理想气质经过犀利的文字和深刻的思辩,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新的观摩视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2:17 , Processed in 0.06685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