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城”是哪一个城? 文/梁文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8 00:30: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城”是哪一个城?

  

曾经有一段日子,每有人问起,香港有文学吗?香港有了不起的小说家吗?我就说:“有,西西。”如果有人再追问西西有什么代表作的话,我就说“有,《我城》。”但现在回想起来,我的回答很有问题。首先,什么叫做“代表作”?一部作品又能够代表什么呢?比如《我城》,它代表西西的文学技艺和成就?代表香港文学?还是代表香港呢?
曾经,《我城》被认为是一部代表香港这个城市,卸除了这个城市的特质,表现了当时正在形成的香港意识和香港身分的一部杰作。你看,这部作品没有什么显赫的政要巨富,也没有什么人人皆知的大明星,有的只是阿果、悠悠、麦快乐、阿游和阿发这伙年青人。他们只是一群普通人,是香港这个城市的“众生”。
他们都干些什么呢?例如主角阿果,曾经这么表白:“我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曾碰见过这样的作文题目:我的志愿。我当时是这样写的,我说,我将来长大了做邮差,做完了邮差做清道夫,做完了清道夫做消防员,做完了消防员做农夫,做完了农夫做渔夫,做完了做警察。当时,我的社会课本上刚好有这么多种各类职业。”以今日标准而言,这叫做胸无大志,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职业选择乃七十年代以前社会课本提供的,是一整代人的希望范围,一整代基层百姓的理想人生。
西西写《我城》,原是报纸上的连载小说,但它不是那种情节紧凑得教你天天追着故事看的连载;而是随着报上刊载的每日新闻,读者每日面对的社会气氛发展转变的一种思考。因此很多人觉得这部小说反映了香港七十年代的基层青年,反映了那个年代的生活环境。连西西后来自己也说这个活泼欢快的小说是写“年轻的一代,写他们的生活和他们的城,用他们的感觉去感觉,用他们的语言去说话”。很多批评发现这些年轻人就算是做清道夫,也总是满怀希望。那真是一个起飞的年代,一切美好正面而乐观。
不过很容易就会发现《我城》不能简单地和香港划上等号,甚至不能说它“代表”了香港。不是它忽略了失败而悲苦的另一群,更不是它在今日香港环境底下显得过时。是《我城》的语言实验,和它那种被称做“童言”的叙述语调,例如开篇第一句“我对她们点我的头”。一个成熟的汉语表达没有这种孩子气,只会是“我对她们点头”。书里贯彻的视点转换,孩童般可爱有趣的叙述语调,就算不是西西的口吻,至少也是小说叙事者的口吻和观点。这种叙述方式增添了小说的快乐气氛和活泼节奏,它未必是在说香港这座城市很快活,但它肯定是作者在说“我的城市”很快活。说《我城》代表七十年代的香港,真是可爱的误会。
现在我仍然会看许多据说代表了巴西的电影,代表了韩国的小说,但我知道那实在不是巴西也不是韩国,而是一座又一座的“我城”。反过来说,所谓的“代表”,不论是在艺术还是政治里,都不一定就是好的意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13:44 , Processed in 0.05869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