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秀”能给民间艺术一条生路吗
记者 吴晓东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1-12
自家的木凳,自制的琴弦,在几件简单乐器的伴奏下,带着几许苍凉的老腔竟营造出雄浑豪迈的磅礴气势,让人一时恍惚身之所在。很难想象,这是一群完全没有受过乐理训练的农民。 “那是一种八百里秦川喊冒了烟的豪迈。”评委司马南说。 “听不懂唱了些什么,但可以感受到那种强烈的气场。”观众说。 陕西华阴老腔、山西绛州鼓乐、山东阳信哈拉虎……就在多家卫星频道还在纠结于“超女”、“型秀”、“记歌词”等冷饭重炒之际,山东卫视一档名为《中华达人》的娱乐节目,却把口耳相传了千余年的“非遗”文化请进了演播大厅。 被称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华阴老腔,鼎盛时期,一个村里几百口人,有十几个戏班,而如今,能演唱老腔皮影戏的不过十余人。在现在的班子里,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也已年逾半百。当花儿、呼麦、锅庄舞、皮影戏、羌笛……一个个远离我们的生活,当民间艺术就像珍稀动物一样每分钟都在消亡,当很多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在担心老祖宗的技艺在自己这一代失传,很多人疑惑:是否一些民间文艺已经失去存在的土壤和价值?它们的归宿,是写进“非遗”名单铭记下来,还是送进博物馆供奉起来? 不上星,也没有赞助厂家和广告客户,2008年,一场名为“谁不说俺家乡好”的山东地方文艺大赛,却给山东电视台带来久违的成就感。面对琴书等几十种早已淡出公众视野,连专家专程采风都“采”不到的民间文艺汇聚一堂,很多老评委在现场泪流满面:没有执著的坚持,这些东西怎可能流传到今天? 开垦一块传统民间文艺移植市场的试验田,借助真人秀、平民娱乐的形式,给那些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日渐枯萎的传统艺术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中华达人》想吃这第一口螃蟹。 “纯学术类的活动可以传播文化,娱乐方式也可以传播文化,而且更让人喜闻乐见。”首次出任娱乐节目评委的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纪连海说。 然而,当民间文艺登上电视荧屏,“原汁原味”就成了一件奢侈的事。 来自山东唢呐村一家19口,原来吹得最上口的是《喜洋洋》,结果舞台上一人扣一顶毡帽,改吹周杰伦的《牛仔很忙》了;地道的绛州鼓乐,应该是头扎毛巾、赤膊肥裤地在田间地头挥汗如雨,为了上电视,小伙子们第一次被套上黑色紧身衣,在忽明忽暗的镭射灯光映衬下,原生态的“土”早就变成了另类的“酷”。 “为了争取到更多的观众,特别是让年轻观众喜欢,所有这些乡土题材都用娱乐视角和现代科技‘包装’过了。”业内人士付斌说,这是全新尝试,更是无奈妥协,“由于电视节目的短暂性和空间的局限性,很多好东西如果原封不动搬上电视根本不行。” 山东卫视借该栏目推出了总额100万元的“中国优秀民间文艺专项扶植基金”,但选手表演可获得的鼓励基金多少,除了3位评审主导生杀大权,还跟现场表演时的观众给分直接挂钩。 2009年8月初,山东省阳信县流坡坞镇前菅村7位年龄加起来超过500岁的农民,第一次把有600年历史的民间艺术“哈拉虎”带进了《中华达人》在北京的录影棚。清一色的老爷们儿,头戴鲜花、浓妆艳抹、敲锣打鼓。作为山东省滨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连当地百姓都觉得这个表演难登大雅之堂,《中华达人》栏目组更是为它的过关捏着一把汗。像哈拉虎这样的民间文艺,显然和当下的都市年轻人有着很深的“代沟”,相比之下,反而一些耍宝类的“达人”更深入人心。付斌记得,绛州鼓乐那期节目播出后,只有他们团长在论坛上发了两个帖子,就再也没有动静了。 观众参与度高了,可一切也都变得不可操控起来。“谁最终能得到基金的扶持,是华阴老腔、绛州鼓乐这样的‘非遗’,还是胖胖艺术团、搞笑大爷这样的‘纯娱乐’?现场观众的打分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但是,对于观众,我们又永远不能用‘教育’这个词。”付斌说。 是一直坚守民间文艺这块清冷的阵地,还是在收视率的进逼之下逐渐变身一档热闹的娱乐节目,《中华达人》的前途还不得而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