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11|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0虎年祝福对联大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10 11:18: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春光万道、虎威千山

◎春日春起色、虎年虎生威

◎岁是春作首、虎是百兽王

◎新年生虎气、祖国起龙图

◎虎胆英雄气、龙魂志士心

◎道祖骑牛去、赵公跨虎来

◎宏谋抒虎啸、士气奋鹰扬

◎山岚呈虎性、春色暖人心

◎春风春起色、虎岁壮虎威

◎燕飞水花俏、虎跃山势雄

◎龙引千江水、虎越万重山

◎虎跃龙腾碧海、莺歌燕舞春风

◎人间喜庆康平世、虎岁承欢幸福春

◎虎跃龙腾生紫气、风调雨顺兆丰年

◎一代英豪生虎气、三春杨柳动莺歌

◎江山一统腾龙日、岁月三春入虎年

◎虎踞龙盘今胜昔、花香鸟语旧更新

◎春光春色源春意、虎将虎年扬虎威

◎人入虎年增虎劲、门添春色发春辉

◎丑旧寅新宏图展、牛归虎跃春意浓

◎丑去寅来人益健、牛奔虎跃春愈新

◎人入虎年鼓虎劲、景添春色扬春辉

◎中华虎年虎添翼、神州龙骧龙腾空

◎龙腾虎跃人间乐、鸟语花香天下春

◎虎步龙骧,一代英才造气势鹏飞鲲击,千年古国炳新篇

◎春到人间,虎虎添生气、日煊赤县,熊熊炳壮姿

◎虎跃龙腾一代英雄造时势、山明水秀万里春色泛桃花

◎乘春风春雨播遍地春色、鼓虎年虎劲创惊天宏图

◎虎跃龙腾碧海黄山妆玉宇、莺歌燕舞春风旭日蔚神州
2#
 楼主| 发表于 2010-2-10 11:19:22 | 只看该作者
虎年祝福对联(六字联):
  虎跃龙腾碧海、莺歌燕舞春风
  虎年祝福对联(五字联):
  春日春起色、虎年虎生威
  虎胆英雄气、龙魂志士心
  道祖骑牛去、赵公跨虎来
  岁是春作首、虎是百兽王
  新年生虎气、祖国起龙图
  宏谋抒虎啸、士气奋鹰扬
  山岚呈虎性、春色暖人心
  龙引千江水、虎越万重山
  虎年祝福对联(七字联):
  人间喜庆康平世、虎岁承欢幸福春
  虎跃奇峰气势雄、人间喜庆康平世
  虎岁承欢幸福春、人民气魄如龙虎
  祖国江山似画图、人入虎年鼓虎劲
  门添春色发春辉、人添志气虎添翼
  春光春色源春意、虎将虎年扬虎威
  人入虎年鼓虎劲、景添春色扬春辉
  中华虎年虎添翼、神州龙骧龙腾空
  龙腾虎跃人间乐、鸟语花香天下春
  江山一统腾龙日、岁月三春入虎年
  虎踞龙盘今胜昔、花香鸟语旧更新
  虎跃龙腾生紫气、风调雨顺兆丰年
  丑去寅来人益健、牛奔虎跃春愈新
  户生虎气鸟争鸣、年逢寅虎群情奋
  虎跃龙腾大有年、牛肥马壮家家富
  虎添双翼会风云、牛耕绿野千仓满
  虎啸青山万木荣、牛耕沃野扬长去
  一代英豪生虎气、三春杨柳动莺歌
  人入虎年增虎劲、门添春色发春辉
  丑旧寅新宏图展、牛归虎跃春意浓
  虎啸群山大步来、千载难逢新世纪
  万民谱写虎春秋、乾元启运三阳泰
  岁朝寅虎劲更高、山明水秀风光丽
  虎跃龙腾日月新、生气联吟欣虎虎
  睁双眼照耀乾坤、新年捷报虎添翼
  虎跃龙腾大治年、迎春节莺歌遍地
  兴中华虎劲冲天、云喷笔花腾虎豹
  雨翻墨浪走蛟龙、宅后青山金虎踞
  门前绿水玉龙盘、致富脱贫添虎翼
  三春杨柳动莺歌、英雄气概如龙虎
  龙虎精神龙虎年、莺歌燕舞新春日
  千山虎啸振雄风、四海三江春气息
  千家万户虎精神、四海笙歌迎虎岁
  九州英杰跃鹏程、唯大英雄能伏虎
  虎年祝福语对联(其它):
  寅方斗指天下皆春、春风浩荡花香鸟语
  黄莺鸣翠柳辞旧迎新、虎跃龙腾创人间奇迹
  虎跃龙腾碧海黄山妆玉宇、莺歌燕舞春风旭日蔚神州
  虎步龙骧,一代英才造气势鹏飞鲲击,千年古国炳新篇
  岁月峥嵘虎跃龙腾、虎跃龙腾九州焕彩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牛奔福地普天献瑞
  红旗招展龙虎扬威、祖国富强神龙活虎
  乘春风春雨播遍地春色、鼓虎年虎劲创惊天宏图
  春到人间,虎虎添生气、日煊赤县,熊熊炳壮姿
  虎跃龙腾一代英雄造时势、山明水秀万里春色泛桃花
3#
 楼主| 发表于 2010-2-10 11:22:48 | 只看该作者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4#
发表于 2010-2-11 16:01:07 | 只看该作者
年俗


  
 虽说“春节”原指正月初一立春日这一天,可老北京的春节准备、庆祝活动早从腊月初八就开始了,期间要进行腊八、祭灶、守岁、拜年、祭财神、逛庙会等种种风俗活动,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历时一个多月。辛苦劳作一年的人们,在过年前后的这段时间里,阖家团圆、访亲探友、拜神祈福,以各种方式来祁盼来年的好运。

腊八  北京人过春节,从腊月初八喝腊八粥就算开始了。固有“送信的腊八粥”民谚流传。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 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南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至今我国江南、东北、西北广大地区人民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广东地区已不多见。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红豆、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入桂圆、龙眼肉、蜜饯等同煮的。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确实能增福增寿。

  泡腊八蒜是腊八节里另一项重要内容。饺子是年夜饭上一道必备的食物,为此,民间会在腊月初八这天,并将坛子封好,等到吃大年饺子时开食。

  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的,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

  关于这简单的物件儿的由来,据说也是有点儿说头儿的。进入腊月,年关将至。做生意的也都要清算一下收支,算算账,准备过年。这个时候不管是欠别人的,还是别人欠的,也都该了结一下了。但是快要过年了,总也不能杀将到人家家里大喊:“欠债还钱”。中国人总讲个面子和彩头。于是收债的就会泡上一些腊八蒜送人。欠债的收到了自然心照不宣:年关了,一年的债务该清算清算了。“蒜”,“算”同音吗。北京有句老话说:“腊八粥、腊八蒜,放账的送信儿,欠债的还钱。”用腊八蒜当作催债提示,倒也算是难得的苦心。

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对于灶王爷的来历,说起来源远流长。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民间则流传着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

  据说,古代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兄弟俩,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哥哥拿手的活是盘锅台,东街请,西坊邀,都夸奖他垒灶手艺高。年长月久出了名,方圆千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说来张灶王也怪,不管到谁家垒灶,如遇别人家有纠纷,他爱管闲事。遇上吵闹的媳妇他要劝,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说,好像是个老长辈。以后,左邻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大家都很尊敬他。张灶王整整活了七十岁,寿终正寝时正好是腊月二十三日深夜。张灶王一去世,张家可乱了套,原来张灶王是一家之主,家里事都听他吩咐,现在大哥离开人间,弟弟只会诗书绘画,虽已花甲,但从未管过家务。几房儿媳妇都吵着要分家,画师被搅得无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脸。有天,他终于想出个好点子。就在腊月二十三日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画师忽然呼叫着把全家人喊醒,说是大哥显灵了。他将儿子媳妇全家老小引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惊呆了。画师说:"我寝时梦见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你们平素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闹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们在闹分家,很气恼,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来惩罚你们。"儿女侄媳们听了这番话,惊恐不已,立即跪地连连磕头,忙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灶王爷饶恕。从此后,经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和媳妇们再也不敢撒泼,全家平安相处,老少安宁度日。这事给街坊邻友知道后,一传十,十传百,都赶来张家打探虚实。其实,腊月二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画师预先绘制的。他是假借大哥显灵来镇吓儿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灵验。所以当乡邻来找画师探听情况时,他只得假戏真做,把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邻舍。如些一来,沿乡流传,家家户户的灶房都贴上了灶王像。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祭灶风俗流传后,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它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拜年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四类:

  一是走亲戚。初一必须到岳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休、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到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但从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仅限于男子外出拜年,妇女则须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拜年活动要延长很长时间,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傍晚时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节”,初十以后叫“拜灯节”,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迟”的笑话。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拜晚年”。

祭财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关于财神是谁说法不统一,主要有以下几种:

  赵公明,因张天师曾命其守玄坛,故又名赵玄坛。此人来源于《封神演义》,姜子牙封他为"金龙如意正——龙虎玄坛真君之神"。赵明朗,字公明,道教中的玄武之神,俗称赵公元师。此说来源于《三教搜神大全》,圣号全称为:"总管上清正一玄坛飞虎金轮执法赵元师"。

  范蠡: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手下大臣,帮助越王打败吴国,后来经商发了大财,改名陶朱公。后人奉为财神。

  关羽:三国中的关羽是个"全能"人物,最重义气,后人把"义"和"利"等同对待,奉为财神。一般商号供奉关羽者居多,认为他对商号有保护作用。

  上述财神中,赵公天师、财帛星君和范蠡为文财神、关羽为武财神。此外还有供奉太白星者,称为"财帛星君"。因为太白星亦叫金星,附会为财神。还有以齐天大圣、招财童子为财神者。

  民间所供大多以赵公明居多,其印刷的形象很威武,黑面浓髯,顶盔贯甲,手中执鞭,周围画有聚宝盆、大元宝、珊瑚之类的图案,加以衬托,突出富丽华贵的效果。

逛庙会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这些名称,可以说正是庙会形成过程中所留下的历史“轨迹”。作为一种社会风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而庙会风俗则与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它又是伴随着民间信仰活动而发展、完善和普及起来的。 

  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同时,这一时期的道教也逐渐形成。它们互相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生存竞争,在南北朝时都各自站稳了脚根。而在唐宋时,则又都达到了自己的全盛时期,出现了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动。如圣诞庆典、坛醮斋戎、水陆道场等等。佛道二教竞争的焦点,一是寺庙、道观的修建。二是争取信徒,招徕群众。为此在其宗教仪式上均增加了媚众的娱乐内容,如舞蹈、戏剧、出巡等等。这样,不仅善男信女们趋之若鹜,乐此不疲,而且许多凡夫俗子亦多愿意随喜添趣。为了争取群众,佛道二教常常用走出庙观的方式扩大影响。北魏时佛教盛行的“行像”活动就是如此。所谓“行像”,是把神佛塑像装上彩车,在城乡巡行的一种宗教仪式,所以又称“行城”、“巡城”等。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迁都洛阳后,大兴佛事,每年释迦牟尼诞日都要举行佛像出行大会。佛像出行前一日,洛阳城各寺都将佛像送至景明寺。多时,佛像有千余尊。出行时的队伍中以避邪的狮子为前导,宝盖幡幢等随后,音乐百戏,诸般杂耍,热闹非凡。唐宋以后庙会的迎神、出巡大都是这一时期行像活动的沿袭和发展。并渐次推广到四川、湖广、西夏各地。元、明以后,行像之风才衰落,很少见于记载。 

  除了佛、道二教的“行像”,他们还在寺、观中举办道场,定期进行一些法事或佛事活动,坐等信徒俗众前往斋戒听讲,顶礼膜拜。 

  原来属于民间信仰的报赛酬神活动,纷纷与佛道神灵相结合。其活动也由乡间里社逐渐转移到了佛寺和道观中进行。在佛、道二教举行各种节日庆典时,民间的各种社、会组织也主动前往集会助兴。这样,寺庙、道观场所便逐渐成了以宗教活动为依托的群众聚会的场所了。 

  而这些宗教活动逐渐世俗化,也就是说更多的是由民间俗众出面协商举办。这种变化,不仅大大增加了这些活动自身的吸引力和热闹程度,也使这些活动中的商贸气息随着群众性、娱乐性的加强而相应增加。在宗教界及社会各界的通力协助下,使庙会活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虽然这一时期的庙会不论从其数量还是规模,在全国都已形成蔚为大观的局面,但就庙会的活动内容来说,仍偏重于祭神赛会,而在民间商业贸易方面相对薄弱。庙会的真正定型、完善则是在明清以至于近代。 

  早期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就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这时的庙会又得名为“庙市”,成为中国市集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人们的需要,又在庙会上增加娱乐性活动。于是过年逛庙会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过年内容。但各地区庙会的具体内容稍有不同,各具特色。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燃灯放火,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唐时,对元宵节倍加重视;在元宵节燃灯更成为一种习俗。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元宵节燃灯的习俗,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节日的灯式越来越多,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多,有镜灯、凤灯、琉璃灯等等。元宵节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1.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2.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3.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4.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5.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6.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7.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8.春节食俗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9.聚财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5#
发表于 2010-2-11 16:04:53 | 只看该作者
    守望与淡忘并存 江苏传统年俗文化有扬有弃

2010年02月02日来源:新华日报

  源于农耕文明的年俗,积淀着中华民族众多情感元素,成为炎黄子孙鲜明的文化符号。斗转星移,年轮滚滚,社会的转型考验着年俗的生命力。连日来,记者走街串巷追寻飘香的年味,体会传统年俗的魅力,感悟当代年俗的时尚,记录百姓辞旧迎新的个性化表达方式。

  回家与想家交融
  一曲“常回家看看”曾经让多少远在他乡的游子动容!
  不由你不信,回家无疑成为当今最大的年俗。然而,近乡情怯。回家的期待与回不起家的尴尬又让多少人雪藏情感、止住脚步,只好变回家为想家。毕竟,人情世故、礼尚往来的代价,要比给爸爸揉揉肩、帮妈妈刷刷碗沉重了许多。
  来自泗阳的庄伟骏在南京开出租车已有六个年头,去年花10多万买了辆二手出租车,临近年底正在犹豫着过年要不要回家的时候,老母亲来电话:“什么时候回来都可以,就是过年别回来。”一句话,让庄伟骏难过不已,“最盼着我回家的就是我妈,最不想让我回家的也是我妈。她知道我刚买了车,手头没有钱,才不让我回家的。回家过年长辈要看望,小辈要发压岁钱,对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我妈给我打这个电话肯定比我还难过。”
  和庄伟骏一样,对于那些经济实力不太强的年轻人来说,想回家却又不敢回成了一种特殊的年关情结。记者的同事家在苏北,他感慨道,回家过年身上不揣个万把块,心里就不踏实,人情往来实在太多。
  守望与淡忘并存
  1月23日早上7点不到,家住南京景明佳园的赵襄还在睡梦中就被电话铃声吵醒,睁眼看了看来电显示,是小孩的爷爷打来的。爷爷说:“我煮了腊八粥,问问琳琳(小孙女)来不来喝?”赵襄这才恍然大悟腊八节又到了。
  赵襄告诉记者:“孩子的爷爷是老传统,为了过年,他能忙活一两个月。家里的阳台上老早就挂满了香肠、腊肉、腌鹅等。为了炒一盆素什锦,他能提前半个月就忙着买菜、择菜。还有对联、年画、鞭炮……总之与春节有关的都一样不落地买回家。说句实话,平时我们忙于工作,过春节想到的就是休息,或郊游,或健身,懒得再忙吃的了。”
  将进入不惑之年的南京大学副教授郑安光老家在鲁西南,他在旧年俗中长大,却以年轻都市人的方式过年。他说,过去腊月二十三祭灶后,过年的气息就一天比一天浓了。“可当年是柴火灶啊!现在用煤气炉,灶君的画往哪儿贴呢?过去腊月二十四扫尘,现在大家都还在上班。随着物质条件的丰富,对穿新衣、吃鱼肉的期盼早已淡化了……”
  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周安庆说,纵向来看,年俗缘于农耕社会,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年俗依附的社会土壤已不复存在;从横向上看,五四运动后西风东渐,对传统年俗的冲击力度很大。不过,旧的年俗部分失传了,新的年俗又诞生了,比如春晚和短信拜年等,只要能有50年以上的生命力,就可能成为新年俗。
  居家与远游互现
  几代同堂,围坐一桌,举杯把盏,互致祝贺……年夜饭无疑是年俗的重头戏,称之为合家守岁。家住安徽安庆市的张志刚老人得知儿子今年不能回家过年后,提着大包小包和老伴一起赶到南京。张志刚的儿子是一位公务员,年年回家过年,就连去年老婆怀孕都没含糊过。但今年女儿才7个月,回家过年有很多不便,才决定不回的。老人告诉记者:“如果儿子、儿媳和小孩都不在身边,一顿团圆饭都吃不上,哪能算过年?”
  不过,城里人的年夜饭已经渐渐偏离了传统轨道,居家守岁演变成去饭店“联欢”,许多城市竟出现年夜饭一桌难求的火爆。在证券公司上班的南京市民康讯老早就在“吉士福”订下了年夜饭,他说:“我没有别的想法,只是想给父母减压,让他们不要再为过年忙碌。”有报道称,近年甚至催生了一个新行当——年夜饭“炒饭团”,一批人专门倒卖年夜饭,从中收取不菲的中介费。
  “到海南去,到东南亚去!”成了不少连云港市民春节的选择。1月26日上午,新浦区市民金小姐与新婚丈夫来到连云港国旅集团营业大厅,办理“新马泰”旅游手续。“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到哪里都是过年啊!春节年年过,今年就想换个过法。”截至1月25日,连云港国旅集团就接到了100多人的春节“境外游”订单,这让散户部经理王芳很高兴。她说,市民出游的愿望真是强烈,要知道,春节期间的花费比平常贵了将近一倍呢。
  社会学家指出,年俗作为一种文化传承,有扬有弃很正常。但国人过年的情结并没有淡化,淡化的只是传统的祭祀形式等。(王书明 王佩杰 刘艳元)
6#
发表于 2010-2-11 16:05:42 | 只看该作者
新华网武汉1月25日电(记者沈翀)春节不仅是一般的农业节气,还是旧历新年的开始,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正如鲁迅先生小说里写道:“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是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     祭灶、贴年画、放鞭炮等热闹的传统年俗正是这种“新年的气象”的体现,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旧的年俗逐渐式微甚至消失,新的年俗产生取而代之……     正在消逝的旧年俗     传统上,从二十三过小年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完整的一个年过下来得个把月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人们约定俗成地祭灶、扫尘、穿新衣、贴春联、放爆竹、吃年夜饭、守岁、拜年,大人们还得向晚辈发压岁钱。
    湖北作家徐鲁描绘儿时过年的情景时说,“在我的记忆里,过去的年节,简单而又热闹。只要时令一进腊月的门槛,就有点忙碌着要过年的气象了。首先是腊鼓敲响了。平日里难得听见牛皮鼓声,一入腊月,十里八村的鼓手们便忙活开了。五人一伙,八人一组,鼓、锣、钹、镲、铙……所有的锣鼓家什儿无论新旧,全都派上了用场。锣鼓一响,一群群看热闹的小孩子就疯了一般地跟着锣鼓队呼啸而去了。大人们就开始忙活着筹集东西,宰杀‘过年猪’,等着‘祭灶’了。”     刚进入而立之年的湖北少儿出版社总编室副主任黄洁回忆说,小时候,过年是大事,可以穿新衣服,可以收压岁钱,可以吃一年中菜肴最丰富的年夜饭,一个春节过后总盼着下一个春节早些到来;现在,过年更像一个需要走亲戚的长假,期盼的原因变成了多休息几天,全家有个团圆的机会。     年长的徐鲁、年轻的黄洁都见证了春节众多传统年俗逐渐萎缩甚至消失:年画、剪纸面临人们的审美情趣改变和市场萎缩冲击而急剧衰退;春联因热衷的人数寥寥变得景象萧条;炮竹因为安全和环保问题而遭禁放;年夜饭则被消费观念改变得走出人家移师酒店。     黄洁说,至于过去重要的腊月二十三祭灶活动,因为城市里已经没有了柴火灶,厨房里只有煤气炉,想祭灶也不知该把灶君的画贴在哪里;腊月二十四“扫尘”,大家都还在上班,找一个小时工帮助打扫卫生已经算对得起这个年了;穿新衣,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平常就可以购置新衣,过年时穿新衣的喜庆早已没有。     年俗也在“现代化”     随着旧年俗的式微消失,现代化的新年俗替代而起。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冯天瑜教授总结近年来出现的新年俗包括,大年三十看“春晚”、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上拜年等等。     在北京工作的武汉市民吴迪今年34岁,看“春晚”的历史已有26年,为了讲究更好的收视效果,1月24日拿着年终奖急急忙忙到家电卖场购买了一台大电视。他说,央视“春晚”已经陪伴家人度过了20多个除夕之夜,成了大年三十吃完年夜饭的固定节目,小时候电视节目少,觉得“春晚”真好看,现在年年看年年后悔,但下一年还是会看。     29岁的王小默在武汉一所高校任教,自从有了手机大年三十早上总要将两块电池充满电。她说,过去,亲戚朋友间得挨家挨户走动,花整整一天也许只为给一个亲戚拜年;有了电话,大年三十、大年初一电话铃声不断,亲戚朋友间在电话中互相说些祝福的话;买了手机,每年收发拜年短信上百条,一块电池根本不够用。     网络对年俗的改变更大。在网络上,你可以虚拟包饺子、虚拟放鞭炮,可以视频拜年,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博客拜年,通过视频看到对方的神情,互道一声“珍重”。每年春节在加拿大温哥华留学的陈婉不必再赶回家,只需给家里挂个视频电话,就可以让爸爸妈妈听到她的声音,看到她给自己做的春节大餐以及刚刚收拾一新的宿舍。     新旧年俗都承载美好心愿     从体现浓浓“年味”的旧年俗到体现快餐文化的新年俗,年轻人从容面对,年长的老人还沉浸在怀念之中。34岁的吴迪说:“只要过得幸福、舒服,何必拘泥过去的老一套”。而他的已是耄耋之年的爷爷总会提前好几天开始准备年夜饭,一定要全家围坐在一起吃个团圆饭,扫尘、放鞭、守岁样样都照老规矩办。     面对新旧冲突,冯天瑜教授解释,年俗指的是人们行为方式中约定俗成的做法,是一种行为文化。影响它的最主要因素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新的生活方式自然会产生新的年俗习惯,但是无论新旧都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体现了过节的文化气氛。     他认为,春节新旧年俗的嬗变原因还是因为在最近的二三十年里,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家庭越来越小型化,过去多是大家庭,兄弟姐妹、祖孙几代组成了一个家庭“社会”,年俗的发生有了根基,现在多是三口之家,家庭“社会”萎缩,旧年俗的发生没有了场合,自然会慢慢淡出。  冯教授说,农耕时代的旧年俗体现了家的温暖,现代社会一方面是“天涯若比邻”,另一方面却是“比邻若天涯”,与其说是怀念单个旧年俗,不如说是怀念旧时那种温暖的感觉。但是有些东西随着时代会自然淘汰,生活方式变了,要强求留住某种生活方式也没有必要,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建立健康、积极的新年俗。
7#
发表于 2010-2-13 09:34:06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16:49 , Processed in 0.09042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