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作教学中教师的诱导作用 文/李白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13 10:08: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写作教学中教师的诱导作用
第一节  写作教学中教师进行诱导的意义

诱导,在课堂教学,特别是在课堂写作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课堂教学中,不是将单纯的结论性的知识直接地传递给学生,而是通过教师自身的行为方式、通过变换课堂教学形式、通过利用时间的煎逼、运用竞争的心理或者甚至利用各种“题型”,来“诱使”学生产生知识的迁移,启发、暗示学生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去推理、繁衍、产生其它的知识和结论、获取未知的信息,以使学生出现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学习效果,这种课堂教学方法,称为“诱导”。
诱导,不似平时的课堂教学那样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诱导,是通过老师运用的各种诱导的方式或方法,借助学习者已知的知识和能力等智力因素,依靠学生的诸如自尊、自信、毅力、动机等非智力因素,让学生自行发生知识和能力的转化、扩充、扩散和迭加。
“诱导”的教学观点认为,学生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基础后,也就具有了进行自我知识迁移的能力。他们可以而且应该通过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的“资本”来“赚取”更多更大的知识量和能力度。就好像我们在教孩子们数数时,往往只是从1教到10、11,然后,让他们利用已有的计数基础,去“诱导”他们自行完成从12到19的数,此后,再教他们20,然后再“诱导”他们自行完成从21到29的数数一样。
写作教学,应该延入这种“诱导”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以培养学生运用自身原有知识获取新的知识的能力和逐步学会自学的方法。学生经过教师的“诱导”后,运用知识迁移所得来的知识和技能往往比教师耳提面命的结论性传递远为具有生命力。
写作课是一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课程。写作的完成,同样需要教师一定的“诱导”,写作教师必须在课堂上担负起“诱导”学生出现创造精神的重任,以便学生完成上述的转化工作。这样,担任写作课的教师,确实需要一种更为突出的素质,那就是善于从事“诱导”活动的素质。
写作的物质基础是文字,即使是从事初步写作的学生,也应该是掌握了一定文字基础的学生。从理论上讲,一个已经认识了二三千,甚至四五千汉字的人,就已经天然具备了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维的能力。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文字是语言的物质载体,一个具备了基本的语言文字功能的人,却不能顺利地用文字重现、复制、整理、表达自己的思想内容,是不正常的,是思维和语言文字的转化功能还未曾建立或者是有了故障、出现了衰退。
还不曾建立起思维到文字的转化机制,或者说还不会运用已经学会了学懂了的字词句去进行一种类似于排列组合的头脑编辑,以系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意识的,是一部分小学生。写作课中的“诱导”活动对于他们来说,是通过激发他们的“人来疯”,引起他们对所行事件的兴趣,暗示他们进行一系列的观察,带领他们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让他们产生表达情感的积极欲望,在大脑中理顺语言文字的表达功能,进而行诸文章。
至于出现故障或衰退的人,有的是因为长期缺乏思维和语言文字的转化实践和练习,从而使这一转化机制处于一种人为的瘫痪状态。譬如,有些人,虽然识字,但是从来不写一句话、一封信、一篇文章,自然不会写作;有的人,由于较长时期不动笔写字,也是“许多的字都忘记了,句子也写不清楚了”。
如果说,有的老年人由于生理老化的原因要恢复年轻时写作的技巧和习惯已经比较困难的话,那么,作为一个正常的青年人或是中年人,却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对于“思维——文字”的转化机制加以回忆、纠正或者弥补。
在此,写作课的任务之一,便是让每位来参加写作课的学生消除一切有碍“思维——文字”转化机制生成、发展或建立的因素,通过诱导,恢复他们曾经有过、但已被岁月的尘埃封冻的、或被自我的心理因素压抑的、或被意识遗忘的、或因长期的懒惰而锈迹斑斑的、或被客观环境割裂了的“思维——文字”的转化机制,让他们通过老师的“诱导”,以及配套的思维、语言、文字等写作规程的训练,再度回忆、健全、发展这个机制。
老师所“诱导”的不是别的什么,而是学生积极的创造性思维。只要出现了创造性的思维,大脑皮层就将处于极度的兴奋之中,大脑在此刻必然调集一切手段进行积极的运转,其中当然包括了大量的语言、文字、形象、感情信息的聚集。反过来说,大量的语言、文字、形象、感情信息的聚集,也将组成最为丰富复杂的创造性的思维。这一切,将为文章生成准备最有利的生理和心理基础。
在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时候,正是大脑处于高度紧张、又高度放松状态的时候。高度紧张,是因为高级神经系统的高效率的运作;高度放松,是因为心中不旁骛,专此一项,所以能够做到自由自在,信马由缰。
创造精神的出现,使得写作者的思维与文字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紧密的联系,不知不觉地沟通了“思维——文字”的转化机制。
在写作课上,教师应该尽量少讲,而把更多的宝贵时间留给“训练规程”去进行,留给学生们去表现。但是教师的减少发言、削减所占用的时间,并不是减少他在写作课上的作用,恰恰相反,他在写作课上的作用将显更为重要。因为在课堂上,他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结论性知识传递的教授,而是千奇百态的课堂“诱导”活动的全面主宰。他将以无数种随机的方式去引诱出更加千变万化的思维、意见、推理和想象。因此,哪怕是写作教师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都将极大地影响到创造者——学生的创造情绪和精神状态。
在“诱导”的活动中,教师还应该注意学生以下两点非智力因素。
(一)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自尊心,是对自我人格的尊重,自信心是对自身能力的估量。自尊和自信,都是学生进步、进取从而发挥创造性的重要内在素质。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中,应该用一切手段去唤起、巩固和促进学生的自尊和自信,这是我们进行诱导的一个主攻方向。有的时候,只要在自尊和自信上诱导成功,学生的知识迁移也就随之出现。
在学校里,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教师。有位幼儿园的特级教师说,如果她实在忙得很,“来不及和小朋友们一起活动和讲话,就伸出手去,只是摸一摸每一个孩子们的头。”这看来是一件极微小的动作,却使孩子们体验到,教师是注意到他的,是爱着他的,这就使孩子感到了自尊和自信。在这不起眼的行为中,实际上包含着极重要的心理学原理。
与此相反,有个别教师讨厌成绩不好的学生,教学辅导的材料不发给他,如果别的学生少了练习卷子,就把这位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卷子拿过来发给别的学生。无疑,教师的这种有伤学生自尊和自信的行为等于是在进行着一种反诱导,并向全班同学发出了这样的暗示和信号:你反正学不好!
(二)学生的自我实现欲望:
自我实现,是人的本质之一,这在学生时代,表现得特别突出。教师在进行“诱导”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掌握学生想要表现的时机,帮助和促进他们的表现得以实现;
2.发现和诱发学生想要表现的方面,让他们在这方面充分显露;
在学生想说、想写、想做的时候,教师应该及时予以发现。有时学生低着头,但并非不想表现;有时学生看教师一眼,已含无穷之意于其中。这些,教师都应该细心观察,掌握时机予以“破译”。此刻,如果给学生以表现的机会,他们往往会兴致勃勃、跃跃欲试。如果未曾注意到他,则可能使他就此泄气,再也提不起兴趣来。
学生喜欢表现的方面,必然是他所了解的、熟悉的、自以为比他人好,因而会得到教师赏识的方面。教师看到这一点,并且鼓励他予以表现,这就是“迎合他的胃口”,就是对他的表现欲望的赞赏和首肯。从意念生成的角度来说,在学生希望表现的时候刚好得到表现的机会,将会巩固他的意念,产生强烈的记忆。而这些,正是进行写作教学最需要的条件。
“诱导”虽然是一种重要而复杂的课堂教学行为,但是只要做一个有心人,入门是不难的。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各种“诱导”的方法。

第二节   教师行为方式的诱导和课堂教学形式的诱导

(一) 教师行为方式的诱导

写作者的心理状态,与写作有很直接的关系。一位很会作文的学生身边坐着一位十分严肃的先生,也许会使这位学生的头脑一片空白。相反,一位写作平平的学生,倘鹤立于一批文理不通的学生中,又屡屡被老师表扬的话,其作文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发展。
许多初学写作者因一稿件被发表而一发不可收,以至成为笔耕终身的作家的亦不在少数;被老师一再讥讽的作文蹩脚的学生再也不敢接触文字工作,乃是常有的事。
因此,写作的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与写作者的心理状态有关系,与教师对写作者的心理“诱导”更有关系。
这样,写作教师就有一种向学生进行心理暗示的重要作用。教师应该通过他的语言、表情、动作等,去诱使学生产生最佳心理状态,使学生渐渐放松紧张的情绪,把写作纯粹看作一种与生俱来的本领,树立信心,从容地、胸有成竹地、毫无惧色地进行写作创造。一旦学生被催入这种写作佳境,文章作成的先决条件就趋于成熟,创造活动的前期准备便也相应完成。
写作课一开始,教师就应该有意无意的地暗示“你们都有相当的文字功底,掌握了一系列丰富的词汇,会写文章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你们有很强的表现欲与文字表现力,你们有些文章的水平已达到了发表的水平了”等等。这种暗示不是夸奖,不是溢美,更不是阿谀奉承,这是教师对学生写作创造力的认识和激发,是教师由衷的、发自内心的褒奖。
在写作课堂上,写作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次手势,都会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起到激发或抑制的作用。
譬如:在作文题目已出,七分钟,甚至十五分钟过后,老师只要说一句:“啊唷,真了不起,坐在第一排的某某同学已经写了四五行了!”这句话看来不关痛痒,但对在座的学生会立即产生感情的波澜。有些学生因为别人已经很快而心头火急,欲迎头赶上;有的学生会因为自己也已写了四五行甚至更多而胸有成竹、脚踏实地,从而写得更游刃有余;而被表扬的学生一定会因为这句褒扬的话而信心百倍、头脑发达。
在课堂写作练习中进行褒奖,将对全体学生起到意想不到的促进效果。
如:在给小学四五年级学生上课中,为了鼓励大家写多,写长,写细,曾 一 一 发给稿纸。一般写满五百格稿纸也就符合要求。但是如果有一位学生在规定的时间中突破了五百字大关,问老师再要一张稿纸,这时,倘若老师真心诚意地予以赞叹:“啊!真是了不起,写得这么快!”这将会大大地促进其它学生的写作速度,以至于起码有五分之一的学生会因此而急起直追,直至也想拿到第二张稿纸,哪怕那第二张稿纸上最后只写了一行字!
这也许可以说是小孩的“人来疯”。但作为老师,则完全可以利用这种“人来疯”的心理竞争因素,去“诱导”他们打开思维创造的阀门。
在写作课上,如果这是位有创造性的老师,而这位老师又受到学生欢迎的话,那么,他的言行举止更能起到暗示的作用。往往他的一句评语,就会给崇拜他的学生以巨大的影响,从而引导了某学生的发展方向、加快了他前进的速度。
所以,在阅读欣赏学生的作文时,绝不能毫不顾忌地拿到好文章就读,就表场。而应该略加考虑:每一次都读同一位学生的文章好不好?写得不太好的文章能不能抓住其中某一处、某一句甚至某一二个词,表扬一番、夸奖一回?也许,这一夸奖,将使这位学生发生极大的兴趣,从而放松了紧张的神经,使他的思维开窍了?也许,已经表扬了几次的学生,某一次的不表扬,是为了暗示他这篇文章并不尽如人意,促进他再加一把劲而先抑再扬?
学生在作文时,老师的巡视是很重要的。有时略微的点拨与鼓励,一个满意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点头,都会给写作的学生以影响。从而“诱导”了他们的创造力。
所以,作为一个写作教师,在课堂上既不能“轻举妄动”,也不能“无动于衷”。他务必以自已的一切言语行动,来配合“创造精神的诱导”这一最高主题,来左右和影响学生的思想情绪。
有很多的教师都希望学生能够将学习到的知识和理论进行课堂讨论,因为积极的讨论确实是洞开认知大门的钥匙。但是,我们都不会忘记在读大学时,不少课程的教师都曾组织小组讨论的尴尬局面:上课后,桌椅重排,各小组围桌而坐。小组长先有开场白,之后便是要求大家发言:“说吧,随便说吧!”小组长总是腼腆地催促着。然而,同学们低着头,真是“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其实,讨论的氛围,并不是说来就来,而是需要教师“诱导”的。在写作课上,这种氛围似乎不难造就,而造就这种氛围的根本措施,就是教师的“挑拨离间”。
在写作课中,必定会有许多学生刚刚写就的作品。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先请一位学生朗读他的作品,然后请另一位同学口头评论,当然,最好是请一位比较能说会道的学生。无论他评论得如何,都可以再请一位学生,并问他:“你觉得这位同学的评论如何?”或者:“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也可以请被评论的同学:“你同意刚才那位同学对你的的批评吗?”或者甚至于说:“某某同学,你就心甘情愿地接受别人的批评吗?你难道没有自己的想法吗?”也许,被批评的同学本来就有点不服气,也许,被批评的同学本来倒没有想什么,待教师这么一提醒,“不平之气”即刻冒了出来。只要有了“不平之气”,事情就好办了。君不闻“不平则鸣”?
班级里只要有两三个对立的意见,立时会影响一大片,到那时,一种纷争的局面即可到来:从举手发言,到不举手就发言;从等别人说完了再开口,到等不及别人说完就急不可待;从教室里有一两个同学对话,到哄然而起,响成一片……这个时候,课堂教学和课堂讨论的“华彩乐段”就已经到来了。
教师完全不必理会课堂的几乎是喧嚣的气氛,可以在一边静观,也可以在学生中游走,学生们根本不会把你这个老师放在心上——他们的心,已经被某个问题迷住了。只有傻瓜才会去维持这时的所谓纪律,因为只有在这个时候,才没有人走神,没有人看其它书籍,没有人闲聊,全体学生正全神贯注于某个问题。而这个问题,正是教师所提出、设计出或“诱导”出来的。作为教师,一种通过自己的“诱导”而使学生奔向前途的自豪和满足感会油然而生。
当然,在这种“兵分两路”的辩论中,还可以适当地加以游戏的“调味品”,效果更佳。如,当甲方和乙方已经都有代表站起辩驳时,教师可以示意采取一种新的辩论方式,即甲方一位同学发言毕,乙方必须马上有人站起作答,如没有人反应,教师数数到十,则乙方作输论。反之亦然。
这个实险曾经在很多地方得到了成功。有一次,双方同学居然对现代派绘画的艺术性问题一来一往地辩论了12分钟,几十个回合还不分胜负!“直杀得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最后,下课铃响,又拖了两分钟后,在黑板板上画了一块“免战牌”,一场“舌战”才在面红耳赤中宣告结束。
如果每学期在课堂里多做几次上述的集体辩论,那么等到吃“套餐”时,学生们也就不感困难,顺理成章了。
课堂讨论或课堂辩论的出现,只要教师“诱导”得法,学生是十分欢迎的。而经常地给学生“吊”出“不平之气”,实在是写好议论文的一种思维训练法。待到学生们的“不平之气”能够“召之即来”后,再训练他们具有如孟夫子所说的“气盛言宜”的“浩然之气”,也就不难了。
(二)课堂教学形式的诱导
课堂,是教师的舞台、是教学的环境,是师生的实践场地,也是他们进行各种试验的实险室。课堂上的一切:从课堂四周的布置到学生课桌椅的排列;从一男一女相隔排列到男男女女排座,各成一行;从老师讲课的方位变化到老师衣冠的改换;从普通课堂讲课到梯形教室授课;从用讲台上课到抽去讲台上课,都会产生不同的讲课心理与听课心理。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年轻或年幼读书时,对课堂的任何形式变化,都会感到极大兴趣与好奇。如果在上课前,两排桌椅的走道上突然放上一些椅子,学生们便会兴奋不已。猜想今天一定是“公开教学”,一定会看到不少陌生的老师。而任课教师提问的回答人数也会因此而增加不少。或者,上课中,突然发觉前排或者后排多了一位新来的同学,也会因此而比平时兴奋得多,以至于坐立不安,课堂说话率比平时增加几倍!
如果说,在其它课程的课堂上需要的是安静、聚精会神地听来自老师的一人声音。那么,在写作课上,也许要发生一些变化。因为在写作课上,需要的是学生本身思维的积极,精神的亢奋。也即是要充分调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打开思路,活跃神经,使主观精神经常地处于不断地积极兴奋状态,以便最终出现一种利于创造的激情。
课堂教学形式的有意识地部分改变,有益于诱导学生产生这种创造性激情。“新鲜”、“好奇”、“惊异”、“惊叹”,往往是诱导这类性激情的重要心理因素。“新鲜”、“新奇”、“惊异”、“惊叹”等心理状态的产生,会大大增加血液循环、思考密度、感情波澜和表达欲望。当此时,因势利导,让他们通过文字去表达自己的激情、意愿、心态、情绪,是一种有益的“泄洪”手段——让思考的洪流,经由手中的笔,款款流入纸张之中。
基于以上分析,在上写作课时,我们应该经常地有意识地在教室里营造一些特殊的环境,构筑一些新奇的氛围,使学生在我们有目的的诱导下,产生“新鲜,新奇、惊异、惊叹”的心理或情绪,然后再导入创造精神。
因此,我们在课堂作文时,最好结合作文题目与题材,有意设计一些课堂教学形式的变异以引起学生的兴奋。
在小学《快乐大作文》中有一个经典的游戏,叫做“猜硬币”(参阅本书第二章“现场演示作文教学法”),就很好地表现了课堂教学形式的变化给学生带来的刺激。
下面请看两篇关于“猜硬币”的记叙文,是控江五村小学四年级同一班级的两个学生写的。有趣的是,在他们的文章中,几乎不约而同地都写到了课堂形式的变化。第一个叫杜雯,是个女同学,在班级里属于比较好的同学。
                                 
                               猜硬币
杜雯
下午施老师走进教室对我们说:“同学们!快把桌椅排排整齐,第一节课由李老师来给我们上作文课。”大家听了这个消息后都很兴奋。
大约过了十分钟后,李老师走进教室说:“我们写作文,老师都给我们出题目,今天不告诉你要写什么,要大家猜一猜。”
同学们都议论起来。有的同学说:“猜谜语吧?”还有的说:“猜钱吧?”这时,李老师说:“大家听我口袋里是什么东西。”说完,老师摇了摇口袋。大家一听说:“可能是钥匙。”老师说:“不对。”“钱!一定是钱!”只听一个同学说。“猜对了。”老师高兴地说。
李老师从口袋里拿出一分、五分、一角、一元、美元。老师叫我们看硬币,大家一个个地看完了。一分的样子是正面有二棵稻穗,下面还写着1971年。反面有一个国徽。五分的样子和一分的差不多,就是比一分大一些。一角的正面有一朵花,反面也有国徽。一元比一角大些,但是上面的图样完全相同。一美元正面画着个人头。反面有一只展翅的鹰。
……
   
下面是男同学张懿卿的作文。
   
(张懿卿前文已经有介绍,据说是全班最差的学生。即使如此,他这次作文还是突破了500字的关口。这是他在看到其它同学纷纷要求第二张稿纸之后,拼命赶写出来的。他最快接受了老师“要多分段”的要求,因此,语言的层次基本清楚,就是错别字很多,字也写得较潦草。但是,经过数次表场,他有了明显的进步。也许是他在班级中从来没有得到过表扬的缘故,此后笔者在该班的几次教学中,他都是最努力认真的一个,给笔者以极为深刻的印象。)

猜硬币
张懿卿
今天的语文课是李老师上。当时我们大家都不知道。因为这节课的桌椅放得不是跟平长一样。而是围成了一个方圈。大家都以伟是上主题班会呢。这时李老师说:“我们今天来上作文课。”大家都大吃一惊。然后李老师再介绍了自己的姓什么。
然后李老师从口带里摇了摇,问我们是什么我们都说:“是钥匙。”没想到李老师说:“是硬币。”接着李老师从口袋里拿出了五个硬币问我们这是几分啊!大家都异口同场说:“五分。”
李老师再接着让咱们看硬币。李老师先让王哲卿这里传过来。第一个给我看到的是壹分,它的正面是麦谷。反面是刻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接着是一个伍分钱的硬币。正面也是麦谷。反面刻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再是壹元。壹元的正面是牡丹花。反面也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再来的是壹角。壹角的正面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还有一个美元。它的正面有一个人头,反面是翅鹰。
接着老师再让我们听硬币。他叫我们到前面来听。于是大家争先恐后的跑了上去。李教师说:“别急”,可是大家还在推。等平静了下来,李老师先丢了一个美元。美元的声音是门铃的声音。接着是壹元。壹元的声音很哑的。伍分是叮呤的声音。壹角是很闷的声音。壹分是轻细的声音。
第三个是猜硬币。第一次我对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也都对了。我高兴极了。

从以上范例可以看到:
1、两位学生对这位陌生的“李老师”来上课,都感到兴奋,这是因为原来班主任老师的脸已经看惯了,没有新意。现在换了一位,有新意。这是教室形式变换之一。
2、两位学生都提到了排桌椅的事。张懿卿更是提到把课桌椅围成一圈,说明课堂形式变化对他们的感官的刺激。这是教室形式变换之二。
3、请学生们跑上台上来听硬币的声音,使学生感到轻松自如,放松了紧缩的肌肉。虽然教室未变,但学生的位置变了,教室的格局也相对变了。这是教室形式变换之三。
“猜硬币”的课堂作文之所以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使学生的作文普遍超出了一般,是与教室形式变化引起他们的创造精神分不开的。而且,这一作文形式到任何学校都屡试不爽。由此证明了一个借助于教学形式变化而激起学生创造性激情的作文题目,是具有普遍的可操作性的。
课堂形式的变化,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写作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应该时时注意变换细节,时时考虑改变摆设位置,甚至于衣着打扮,使学生产生新鲜感与好奇心。在这些看来并不在意的变换中,会隐藏着诱导学生创造精神的玄机,是万万不能疏忽大意的。
譬如,小学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最好不要穿得西装革履,而穿一些运动衫或者T恤较好,因为这样可以缩小教师和小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又譬如,课桌的排列,可以是围成一个大圆圈,也可以是放成一个个的点面,就像花瓣似的;有时,需要的话,把桌子都抬出去,全体“排排坐”,也未尝不可。座位的每一次变动,一定都会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和注意,从而达到某种诱导的结果。此外,教师的站立,也可以作为一种教学的诱导。譬如说,教师突然跑到教室的后排讲话,让学生回过头来听教师的发言,一定比教师站在讲台前发言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第三节     竞争心理的诱导和时间煎逼的诱导

(一) 竞争心理的诱导
许多人的才能平时没有显示出来,或许是因为没有表现的机会;或许是因为没有显露的必要;或者没有客观的需要;或者没有机遇。甚至于有些人的才能一辈子都不会被表现出来,也是经常有的事。
写作是一种能力,就像语言是一种能力一样。在某一种场合或情境,人们的语言会变得流畅、激烈起来。如在两个人吵架的时候,吵架双方都会调集最尖锐的语言,互相攻击,不可遏止。在某一种场合或情境,人们的语言又会变得拙讷、阻塞起来。如明明能说会道的人,一见到倾慕的姑娘,会变得一下子说不出话来。由于情绪的变化或因情境的改换,人们的语言会变得流畅或拙讷,这是屡见不鲜的现实。
写作不过是把语言变成文字实体的过程,所以存在着与语言的发生相似的大脑“兴奋—— 抑制”机制,什么情况下,语言会发达起来,写作能力也就会增强起来?什么时候语言会枯竭下去,写作能力会减弱下来?这也正是写作课要寻找的关节点。
从不少的生活中实践中我们发现,竞争常常会使人们兴奋起来,从而思如泉涌,成为汇集语言的极好手段。竞争,也能使平静的人们拍案而起,思维亢奋。当人们心平气和地步入体育场看足球比赛时,何曾想到若干分钟后变得大喊大叫、捶胸顿足、手舞足蹈,甚至于拳脚相加呢?
这不是由于激烈的竞争所诱发出来的突发情绪么?激烈的竞争,将最大限度地吸引参与者的注意力,使他们神经处于极端的紧张之中,以至在这种紧张之下,再产生出创造性的精神动力。
在写作课中,我们很自然地必须选取这种竞争的形式,通过各种手段,把学生带入一种竞争的环境。一旦一比高下、一决雄雌的竞争心理形成,写作的成功也就不远了。
这种竞争的“诱导”在中学应用时,会导致了许多很漂亮的议论的出现。
如,在当年“海湾战争”一触即发的时刻,如果就美国应不应该出兵伊拉克在教室里进行讨论,立刻会形成两派不同的意见,并且相持不下。争论的结果,是“国际短评”文章的出现。第一篇立论文章完成后,如果再把持不同意见的文章互相交换,要求学生各写一篇驳论,则这篇驳论一定写得更见出色,使我们真正感到竞争的“诱导”的好处。
竞争的心理,已经使他们暂时忘却了作文课的学习目的;而写作的困难和麻烦,也已经被冲动的论争所替代。多年来为写作而写作的作文课,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被置换了。
在小学采取竞争的“诱导”方法效果更为明显。如有一个很普遍的“成语接龙”的游戏:给出一个成语,譬如:十全十美,然后发给各个小组第一位学生一张纸。他务必写上一个“咬住上一个成语尾巴”的成语来,如,“美不胜收”,再传给下一个同学,看哪一组最快写完。
比赛完结后,再以“成语长城”为题,请学生将刚才的激烈比赛的场面记录下来。由于比赛激烈,学生投入,富有感情,因此,在做这篇记叙文时,一般都不感到困难。激烈的竞争,诱导学生进入了一种竞技状态,他们的作文,只不过是竞争参与的积极表达,在这种时候,“写作文”的行为本身,却被淡化了。
如果略略开动脑筋,具有竞赛意味的游戏是不少的。只要组织得当,都能不同程度地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使他们产生写作的冲动。
请看以下以竞争为“诱导”的作文范例:

风貌通讯的写作:
作文题目:侨乡新貌
作文形式:以小组(三到四人)为单位,分工合作
时间:两节课九十分钟,课间不休息
课堂程序:
1、略为介绍风貌通讯的写作手法;
2、告知学生:今天要写一个风貌通讯,因为是课堂训练,不能外出采访,所以要调动大家充分的想象力。请大家根据极为抽象的材料,构思、发挥、敷演开去;
3、给予一个简单的材料:
地点:晋江,侨乡
时间:今春
采访对象:农民家庭
内容:农民新房鳞次栉比,任指哪幢房子,都能说出主人姓名;因为此处乡俗喜在门楣上刻“冠头联”,嵌上主人名字。为光耀门庭,甚至请名人题字,如赵朴初等;农民客厅,皆备文房四宝,宛然书香人家。倘有人来访,还展纸磨墨让来客题诗留字;此间农民喜欢给新生孩子取高雅的名字,再不用“根”、“狗”之类了,而且每人都有名片可赠;农民还喜音乐,天睛的夜晚,总有三五成群唱戏拉琴的。他们还成立诗社,适时咏唱酬答。另外,晋江农家养鸟养花的也不少。
4、作文前,请学生为此通讯写三、四个小标题,准备将通讯分为三、四段,请学生上台板书;
5、学生一一上台,会在黑板上写出满满的大小标题。当然,有的较好,有的较差,这很自然,没有关系;
6、标题既出,可请学生讨论选择,他们喜欢哪一种标题。譬如说,第一组小标题有三段,恰好有三位学生喜欢,他们就可以组成一组;如第二组有四段,如果有八位学生喜欢,那么,就可以组成二组。当然,也会有凑不齐的时候,那可以由老师组织,“点鸳鸯谱”式把学生组成一个个小组,直到全部组织完为止;
7、每一小组的每位学生负责写一小段。譬如,三人一小组,则第一位学生除写第一段外,还应写一段开场白。而负责最后一段的除必须完成第三段外,还要再写一段结尾的话;
8、文章的形式,采取标题通讯的方式,即在大标题之后,每段有一小标题。每一小标题后的文章规定为150字左右(不许超额);
9、待每人200个字写完后,可请每一组中的一位进行“统稿”,把字句、语气理顺,把错别字及不规范的句子斧正。然后再找一位较会诵读的学生上台诵读,看哪一组写得最好,朗诵动人;
10、朗诵时,教师可请教室四角的四位学生中的各一位作“评委”,略略告之评判标准。如:每段字数较平均,语言流畅,基本完整,就能得到8分;朗诵优秀,有表情等,可得9分等等;
11、评委打分;
12、教师作总评。

以上“题型”,因为分组,要进行组际竞赛,还要评分,竞争的氛围就出现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间,把三四个、四五个人看成了一个组织。既是组织之间的竞赛,个人的面子就消失了,有的只是集体的荣誉。一旦把为自己争面子、争荣誉替换成为集体争面子、争荣誉,矜持和羞赧便不复存在。荣誉感、集体感使每个人都加倍努力地写作。竞赛的游戏性质又使学生的心情十分愉快,神经极为放松。在这样的心理驱使下,创造的大门便洞开了。以上的练习无论在任何班级,都得到极大的成功,这便是“竞争”心理带来的好处。
训练完成后,老师把原来记者所写的“晋江农家亦风流”的文章读给大家听。当老师说“你们没有采访尚且写得如此美妙,如果让你们真的去采访,会收到怎么样的效果啊!”时,学生们会怎样为自己的写作能力自豪、自信,是怎么估计也不会嫌高的。
(二) 时间“煎逼”的诱导
在写作的课堂教学中,时间是常数,是固定不变的。但如何运用好它,安排好它,却是一种科学。安排得好,事半功倍,不然,花了大量时间,却达不到应有的结果。时间,在课堂写作教学中具有巨大的作用。
按常理,写作时间花得长,可以从容不迫,悠哉游哉,可以收集数据,打打草稿,文章应该写得好一些。而时间花得少,文章必然毛糙、草率。但是,经过多年的实践发现,如果说在“我要写”的作家、理论家创作中,时间多也许能写出好文章的话,那么,在“要我写”的写作课堂教学情况下,时间与文章却并非成正比。
以往写作课后,教师经常布置回家作文,一二个星期交卷。原想因时间充裕,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构思、写作、誊抄,一定会写得好些。但调查后发现,学生几乎没有一个人肯花那么长的时间进行写作。据他们反映,如果交卷时间尚早,是怎么也坐不住的。倒是快要交卷时,甚至交卷前夕,“逼一逼”,开个夜车,也就开出来了,有时效果还很不错。
原来如此!“逼”可以把文章“逼出来”!
“逼”,确是写作的好方法,也是写作教学的好方法。
“逼”,时间急迫、刻不容缓,学生务必调动整个身心,不可能再开小差,心猿意马。
“逼”,无暇深思熟虑,不能迟迟不下笔,而需要反应快、思维疾、落笔准,而且是“落子无悔”。
“逼”,实际上是让学生背水一战:想,也得想,不想也得想;写,也得写,不写也得写。是“置之死地而后生”,没有退路;是“过河卒子”,只得拼命向前。
正是这种似乎是“无可救助”的条件,往往使学生思维处于极度的紧张之中,从而有可能打开思路,实现“创造”,在诸多的“纷纷”的思路中,尽快找出一条道路来。因此,时间的“煎逼”,往往被写作老师运用为一种具有创造精神的生成契机,一种良好的写作构思状态,一种有效的“诱导”手段。
既然学生喜欢“逼”,不习惯从从容容抒写胸臆,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更何况,如今生活节奏极快,那种贾岛式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写作方法,早已不合时宜。取而代之应该是一蹴而就的急就章,是立马可待的风范。因此,“煎逼”形式,非但是“诱导”创造思维的极好方式,也适应于现实生活的需要。
课堂的写作顺理成章地为课堂中的“逼”写文章,“煎逼”思考,打开了通路。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系统、有步骤地采取“逼”的方法,往往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为初中预备班(即小学六年级)、初一、初二同学上思维训练课时运用此法,就十分奏效。
先不告之文章题目,在请全班学生听写速记了一篇文章,如朱自清的《匆匆》后,教师宣布:这是一篇尚不知题目的文章,现在既然大家已经知道了文章的内容,那么,请每位同学为本文取一个题目,考虑三分钟。
此时,必然有的学生冥思苦想,有的学生喜形于色,有的学生愁眉苦脸,有的学生若无其事。可以先请几位已经想好了,并且已经举手的学生上黑板将题目写出来。随后,教师应该如同发现了新大陆似地说:“好,我知道每个同学都已想好题目了。从现在开始,排队到黑板上去书写,每位同学必须写一个题目。”
“啊!”这时,学生的情绪立刻激昂,整个教室像开了锅。有同意的,有反对的,有跃跃欲试的,有把头埋到桌底下的。教师可再稍等片刻。如全班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同学已准备好,就可以“煎逼”的形式,点名排队上黑板书写。
可以竖排,也可以横排,请学生一 一上黑板。如果第一个学生成功地书写了他的题目,那么,第二个、第三个也会照章办事,以至于形成全班的积极思维的局面。如果这种小学生的“人来疯”“诱导”成功,还会有不少学生一个人要求写三、四个,甚至五、六个题目。这种看似与作文无直接关系的煎逼思维训练,倘在课堂中经常运用,对学生随机应变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将来考试时审题的反应,都极有好处。
又如:在高中写作训练中,有请学生提出书籍出版选题的训练。以某一出版社将要请各编辑提出书籍选题为事由,假设在座的学生就是该出版社的编辑。教师指出:“花十分钟的时间,每一位同学提出一种长篇小说的选题,要写出大提纲和内容提要,然后书写到黑板上。”
乱七八糟,胡思乱想地找出一种长篇小说的书名不难,但是要将它兑现,写出大提纲和内容提要,就不是靠胡思乱想所能奏效的了。因此,题目一下达,学生就很紧张。据观察,每一个班级总会有一两个尖子,一两个爱表现的同学。只要有这一、二或三、四个学生打底,这种思维的“煎逼”训练就不难进行。
问题是写作教师在刚刚接触一个新的班级时,就必须留心观察学生中哪几个最积极、最善于表现,以便在诱导时作为“导火索”,作为“药引”,加以运用。
在请了三、四位学生板书成功以后,教师即可继续请其它学生上黑板,直到全班全数都书写长篇小说题目及其大纲为止。
以上这种限时限刻的“煎逼”形式,往往使课堂变得紧张而且活泼,绝无人开小差,全数席卷,为同一的思维方式而开动脑筋。
我们以往的教学中,习惯于给学生整块的时间进行习作。如用两节课、三节课来写某一篇作文,很少把时间割裂开来,化整为零地进行练习。
整块的时间,当然可以从容构思,但是却不符合实战的要求。现实生活中的写作并不是一、二节课的不动指数,而是零零碎碎的、时短时长的时间分割。学习写作的目的是为了将来的写作实用的需要,因此在写作课中,是否可以把时间分割开来,让学生适应不同长度时间的训练?
长期的一、二节课作文,使学生产生思维定势,以至习惯于两节课的作文思维及作文长度。长此以往,使学生总是在那么长的时间里写那么长的作文,不利于新思维的生成和新的写作方式的开发。
把时间割裂开来,就是不但写一、二小时的作文,也写三十分钟的作文,二十分钟的作文,甚至于十分钟的作文。将时间割裂开来训练作文,会使学生感到思维速率突然发生了变化。
首先,他们将产生“新鲜感”—— 时间长度的“新鲜感”。而“新鲜感”是一切创造思维的先导。其次,产生了一定的“煎逼”压力。三十分钟,毕竟一闪而过;二十分钟,可以说是白驹过隙;而十分钟,更可谓是转瞬即逝。“煎逼”使学生精神紧张,高能释放,从而产生创造思维。
另外,学生可以在写作过程中既培养出极强的时间观念,又培养了掌握时间、支配时间的能力,更养成了控制时间的良好习惯。这都有益于以后的考试与日常工作。
十分钟的时间,当然不可能写长篇大论。但是可以写几个题目,写一些提纲、写一段构思、写一些简略的说明、写一项创意、写一段局部描写等等。而三十分钟,如果训练得当,有较长时间的写作训练作铺垫,则可以写一些短小的评论以及三言两语的杂感之类了。
总之,时间是写作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组合要素,绝不能等闲视之。时间的控制和运用,将涉及创作者的创作激情和创造能力,怎样有效地、最大限度地发挥时间的“诱导”作用,是写作教学中应该继续探索的问题。

第四节   写作选题的诱导和多媒体的诱导

(一) 写作选题的诱导

题目,是一篇文章最醒目、最吸引人的部分。打开报纸,读者总是拣最醒目的标题看;翻开杂志,也是寻求动人的题目;就是看电影、看电视节目,也无不以题目为先导。题目、书名、电影名会起人们的关注,似乎是一目了然的事。那么,一个好的、吸引人的题目,在还未曾写出相应的文章来之前,能否给写作者以兴奋,从而促使他写出较好的文章来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好的选题,在某种意义上说,已经决定了主题和题材、结构和手法等写作的要素。如果说,一个好的选题,将给作者提供一个空前广阔的、有潜力可挖的、有充分想象余地的形象空间的话,那么,这个选题本身就已经引起了作者的共鸣和创造的意向,于是,这最初的创造契机,便已形成。
教师在写作课上给予学生们的题目和题材的选择,也具有以上的意义。好的选题和题材,将提供给学生宽广的入手角度、丰富的叙述内容,这也就是给学生以神经的触动,情绪的挑逗和感情的诱导,使学生见其题目而“情动于中”以至于展纸援笔,一泻千里而不知其所止。
可惜的是,教师出题时,往往没有考虑到题目的诱导作用。所出的题目,非但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反而似乎是把学生看成是敌人,专门出难题、出偏题,似乎目的就在于要学生们做不出,并由此而感到高兴。
譬如说,中考题目出“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就使许多考生挠首——原因是,他们确实没有吃到过所谓的“青橄榄”,不知如何下笔。
譬如说,高考题目出“责任”之类大而无当的题目,就使许多考生犯难。结果都是些“骂骂王宝琛,夸夸孔繁森”的说教,了无新意。
另外,出的题目太老套,使学生“未曾作文先嚼蜡”也很糟糕。如,“记一件难忘的事”、“一件有意义的事”等等,从小学一直写到中学,从20世纪写到了21 世纪初,实在难以引起学生的创作冲动。
可以说,诸如此类的题目,几乎把学生的兴趣、热情,消融得一乾二净,在写作这种类型的题目的时候,他们几乎得不到任何感情渲泄的快感,没有任何表达情意的舒畅,有的只是“为作文而作文”的“官样文章”,做出来交帐。
写作的最初的功能是表情达意,如果每一位写作教师把每一个题目、选题,都当成是对学生写作情绪的“诱导”手段,都像报刊杂志的编辑那样用题目和题材来吸引学生而不是压迫学生,那么,一旦学生的写作欲望“诱导”成功,可以想象,对写作的学习将会产生多么巨大的推进作用。
下面请看一个小学生作文的例子,可以引起我们举一反三的思考。
先给学生阅读科普文章《向不死的蟑螂致敬》,这篇文章通俗地介绍了蟑螂的特性,生动而可笑。文章读罢,已经使学生对这个讨厌的小昆虫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向学生布置以下的题目:“我的一家”(蟑螂的一家)或者是“我(蟑螂)的冒险故事”或者是“我(蟑螂)的父亲母亲”。要求:以第一人称;时间:半夜;事件:偷东西吃。
这是一个很受欢迎的题目,小学生们对这类题目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几乎是在两三分钟之间,已经全体伏案写作,并且积极地完成着他们的创作,作品清新可人,极富童话色彩。
与此相类似的题目还有“我(猴子)看高等动物”、“天气陛下说”等(参阅小学《快乐大作文》)。
由此看来,作文题目是否特别,是否有趣,确实是具有“诱导”作用的。少年儿童接受教育的心理机制,往往建筑在娱乐与趣味的基础之上。所以,寓教于乐,在少年儿童的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少年儿童易于以形象的而非理性的、以趣味的而非说教的形式接受或反映客观世界给予的刺激。所以,一旦“骑鹅旅行”、“梦游奇境”、“洋葱头历险”、“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浪漫神话或童话作品被学生们所接受,便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和教育作用。
因此,给少年儿童以上的类似于神话或童话的题材和题目,恰巧是拨动了他们的这根心弦,使他们在心理上蒙上了一层浪漫的、神话的、想象的、和朦胧的色彩,以至于不由自主地夸张起来,不自觉地调集一切生活的,哪怕是多么浅薄的生活素材,去构筑一个他们心中的天花乱坠的美好世界。
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他们的作品,已经带有了文学创作的意义了。学生们在以这种“浪漫主义”的题目作文时,并没有离开现实生活的土壤,正如即使是浪漫主义的作品也是扎根于现实的突然中一样。
譬如,在“小蟑螂”的自述中,我们都可以找到小作者自己生活的影子。如,“蟑螂喜欢躺在小主人的肮脏的床底下,和一只臭袜子睡在一起”;写小蟑螂看不起老蟑螂,“蛋糕盒子里的屑屑,也要倒出来吃掉”等等。
此外,给中学生的议论文题目诸如“中学生该不该有异性朋友”、“成绩是不是学生的隐私”、“能不能不用老师监考”、“高中阶段如何‘减负’?”、“我对教室里搬走讲台的看法”、“上课时应不应该举手发言”,等等。由于这些议论文题目大多没有现成答案,而又都与中学生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大多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也都写得比较成功。
一般说来,议论文的选题,最好是没有现成答案的。因为没有现成答案,才能“诱导”学生产生探索的兴奋和激情;因为没有现成答案的选题,才表达了议论文写作的初衷。
与此相反,那种比比皆是的诸如“惜时如惜金”、“骄傲使人落后”、“学习主要靠自己”、“学贵有恒”之类的“公理性”的议论题,只会倒了学生的胃口,消了学生的激情,混淆了学生做议论文的目的。这些论点,早已经成了人人皆然的道理,就像是数学中的“连接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是连接两点之间的一条线段”一样。既然这种数学中的“公理”在数学中是不必证明的,那么,那些生活中的“公理”有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证明的必要呢?学生在这种糟糕的议论题目的骚扰下,还能有什么“诱导”可言呢?
在此还想分析知识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的“上海新教材”《高三年级语文同步自测ABCD》中的一个给材料作文题目,看看我们的命题当中到底出了些什么问题,是不是我们的题目非但没有起到写作“诱导”作用,反而搞乱了学生的正常思维,破坏了学生的生活逻辑!
请看下题:     

材料:有两个爱画画的孩子。
第一个孩子的妈妈给孩子一迭纸,一捆笔,并指给他一面墙。她告诉他:你的每一张画,都要贴在墙上,让所有来我家的客人看。
第二个孩子的妈妈给孩子一迭纸,一捆笔,还有一个纸篓。她告诉他:你的每一张画,都扔在这个纸篓里,无论你自己对它满意还是不满意。
3年后,第一个孩子举办了画展,一墙的画,色彩鲜亮,构图完整,人人称赞。
20年后,第二个孩子的画却横空出世,取得惊人的成功。
(一)根据材料就第一个孩子举办画展场景展开想象,写250字左右的短文。
(二)阅读以上材料,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议论文。
(载《高三年级语文同步自测ABCD》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69页)

这样的题目,根据出题人的意思,其主旨大抵是学习不要急于求成,应该埋头苦干,才能够取得最后的也是最大的成就。
然而,这个题目本身是有不少逻辑和观念性的问题的。
首先,就题目讲,第一个孩子是3年后举办画展,而第二个孩子是20年后取得“惊人的成功”。时间就不一样,怎么有可比性呢?换一句话,你并没有告诉我,第一个孩子20年后是不是同样获得了成功啊!
第二,按照先进的观念来看,第一位孩子的母亲的教育方法是正确的,她的教育是开放型的,将自己的孩子与社会、与世界联系起来。而第二位孩子的母亲则是封闭型的,就好像多少年前,我国的篮球球员一般不许到美国NBA去打球,只能在家里瞎折腾一样。
我们的许多作文命题,特别是那些所谓的“给材料作文”中的“材料”,经常采用一些似是而非的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弄来的预言不像预言,故事不像故事的东西来考学生。但是作为题目,首先自己必须在逻辑上站得住脚才行,否则只会造成学生思维的混乱。此外,该“给材料作文”中的那些“材料”,也应该注明出处,以便教师和学生的审察。

(二) 多媒体的诱导

近年来,由于计算机的广泛运用和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多方面介入,怎样用多媒体进行写作教学、“诱导”学生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情绪,也就成了教师们普遍关注的内容。
用多媒体进行写作“诱导”活动,具有特别的功效。
首先,多媒体中展示的是制作人所预定的表现内容和表现方式,有明确的设计目的和制作手段,也有既定的“诱导”目标和操作步骤。所以,它比较多地考虑到了学生在写作中可能和必然碰到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必要途径。这样,多媒体的训练,就将是一种具有明确的针对性的训练;
第二,多媒体由独特的范围和视角来展现所要表现的对象,这样,就能帮助学生除了进行必要的写作训练外,还不经意地教会了他们对生活进行观察的视角和方法,培养了学生选取生活的特殊场景和场面的能力;
第三,用多媒体进行写作教学,生动活泼、形象具体、色彩斑斓、引人入胜,因此而具有多方面的“诱导”因素。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是多媒体“诱导”手段之最具体最重要的一条。对于小学生的作文入门和小学生观察能力的“诱导”,更有效果;
第四,多媒体的写作诱导还具有立时效应,即学生在作文之中或者作文之后,很快就可以了解自己作品的字词句是否合乎规范,构思是否新颖,自己的文章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水平,自己的文章和规范的文章之间有些什么距离等等。
在多媒体进行的写作“诱导”中,应用文的教学似乎是最早和最容易进行的一种。
多媒体应用文教材有极大的容量,几乎日常所有应用文体都有了制作成多媒体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已经创制的应用文教学多媒体,类别繁多,检索方便,有选择和互动的功能,打开以后,就以它特有的图像、动画、色彩、声音甚至于游戏的形式,给学生以极大的刺激和引诱。
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俨然是在玩电子游戏机。题目做对了,可以得分,在他的名下会出现一朵大红花;题目做错了,名下会出现一个哭脸,学生因此而被逗笑。但是就是在这微微一笑中,学生却认识或记取了自己所犯的错误,下次就不会重犯了。学生的大脑会因了视觉的冲击力和写作中的错误的同时出现而建立起一种特别的关联,使学生久久不能遗忘。
应用文文体、格式的一致性,应用文在词汇、语汇、结构上更多的求同而非求异性,是多媒体应用文写作教学和诱导比较容易取得成果的原因。因为它最符合计算机的工作方式和操作程序。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写作教学的主要心理机制就是“诱导”学生产生了兴趣和兴奋。兴趣和兴奋的出现,实际上已经导致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产生和知识迁移的实现。
正是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我们可以进行最为简单的多媒体“诱导”:解说词的多媒体教学。
只要把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电影的解说词抹去,把这种没有解说词的新闻片播放给学生看,请他们学习写作解说词,就几乎是十分方便的事情。当学生把已经写好的解说词用配音的手段重新附加在那段新闻片上的时候,解说词的优劣即刻显露了出来。
几种类型的解说词的播放,不用老师的评说,就以非常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画面和解说词风格一致的问题;解说词的说明性和文学性统一的问题;解说词播讲速度的问题;音画分离的效果问题等等,都引起了学生们的积极而紧张的思考和探索,都会给学生的素质的提高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不采取多媒体的方式,是难以快速奏效的。
用多媒体进行写作“诱导”虽然有诸多的优点,但是,正如一只手的正反两个面一样,多媒体写作教学导致了它同时又具有一种不可克服的缺点,那就是限制了学生的观察空间;取消了学生的个人体验、个人感受甚至个人错觉;忽视了他们接受事物的立体性和全息性。
上海曾经进行过一场电视作文竞赛。电视作文中当然采用的就是让学生观看电视画面的方法。画面展示了上海的市井风光和人文景观,要求学生根据这些内容命题作文。作文题是“申城的夜晚”和“美丽的申城”。结果,从小学五年级到高中二年级,几乎所有的作文都写成了措辞相似的电视风光片解说词,千篇一律。(参阅《创新大作文》第12课中的选文《“电视作文”与“欢乐蹦蹦跳”》)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原因很简单,看来丰富多彩的多媒体画面,毕竟是出现在有限的屏幕(20寸、21寸或者29寸屏幕)之中,这就阻碍了观察者(写作者)的视野,使得学生们只能在多媒体设计者的预定的主题和内容下,“螺丝壳里做道场”。
或者说,因为写作的对象 —— 事物、人物、景物都已经被计算机设置了、定型了,因此,在多媒体面前,学生已经没有了选择的余裕和投入自己感情的可能。这样,就截断了学生们自行收集信息数据的道路,使文章呈现出单调划一的局面。
写作是一种丰富复杂的心理的、操作的、创造的活动,它更需要的是作者的全方位的感受、体验和调节。我们在训练学生进行眼睛看、鼻子闻、耳朵听、嘴巴尝和手指触摸的时候,目的就是要让他们将接受外界信息的全部基础统统归因于自身的感官。让学生自行收集外界各种信息数据,是学生学习写作、学习思考乃至学习发明创造的最重要的路径,这是任何其它的手段都不能够代替的。
自行攫取生活素材进行写作,和由电视屏幕提供画面进行写作,有着极大的差别,这就好像自学各种知识技能和老师的“知识喂养”是大不相同的一样。
为什么我们不赞成家长将几乎全部的业余时间用来给孩子们请家教并且长久地跟着教师学习?就是因为长此以往,会剥夺了青少年自己攫取知识、选取生活、获得信息的能力。就像养在动物园的猛兽,长期接受喂养,会大大减弱自己捕食的能力一样。
这种情况的大面积出现在青少年业余教育中,是非常可怕的。其原因在于,家长和教师非但暂时看不到它的危害,反而满足于在今天看来,孩子的成绩还遥遥领先,名列前茅!
对于这个问题,当代著名的画家吴冠中先生有一段非常精辟的论述,可能会给我们一些启发:

据说现在学画的年轻人大都不爱写生了,方便的照相机代替了写生的辛苦。我也用照相机辅助过写生,但在拍回的一大堆照片素材中,往往选不出有用的数据,反不如寥寥数笔的速写。因高质量的速写之诞生是通过了错觉、综合、扬弃等创作历程,其实已是作品的胚胎了。许多画展不能动人,其中多数作品只是制作的图画,刻画虽工整细致,无非是照相的翻版,也许有意纠正了错觉吧,结果抹杀了艺术的性灵。我期望绘画工作者仍用大量工夫写生,写生中尊视错觉。只有身处大自然中时,才能生发千变万化的错觉,面对已定型的照片,感受已很少回旋余地。错觉,是艺术之神灵。错觉万岁。
                             (《错觉》,原载《光明日报》1996年9月25日)

我们运用的多媒体教授写作就仿佛是在用照相机拍出“照片”,学生在攫取这些照片画面时同样已经放弃了“错觉、综合、扬弃等创作历程”,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也就和画出来的图画一样了无新意了。所以,还是将学生们直接放到大自然和人类活动中去感受、去观察、去理解、去模仿然后进行写作的好。那样的作品,才真正算是打上了学生们自己的印记,才是具有青少年特色的作品。
总之,多媒体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在作文这种特殊的课程中。我们在进行计算机多媒体的作文教学和“诱导”的时候,要注意防止一种倾向掩盖了另外一种倾向。

以上对写作“诱导”的各种方式作了一些介绍,其实,在生动丰富的课堂写作教学中,需要进行“诱导”和可以进行“诱导”的地方是层出不穷的,在此,对于教师的要求则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八个字罢了。
作文教学,是使思维变为语言文字的一种训练,是帮助学生掌握从思维到文字的转化机制的一种教育。这种转换出现与其说是一种物理的技术的形态,还不如说是一种心理的生理的过程。或者说,后者将更为重要。
把写作看成是物理的技术的过程,易重视遣辞造句、篇章结构的教导;把写作看作是心理、生理的过程,则偏重于思维的训练、想象的生成、推理的进行和感情的培养。当然,在写作的教育中两者不可偏废,但也许后者更为重要,因为多少年来,后者较少受到人们的重视。
如果说,前者的教育思想将培养出一般的文字工作者,那么,后者则是在培养创造型人才,培养科学家,培养有着完美人格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写作,就不但是写文章的教育,而是培养人所必须的创造素质的教育、是培养高才的教育。
多少年来,我们总是对这个丰富生动的“教”字有着颇为狭隘的理解,更多地把“教”看成一种单一的模式,即教师的耳提面命和教室的师授生受。是的,在教学中,口头的结论式的传导是重要的,教师的言行也将最为直接地触动被教育者的思维领域,使其领受一定的知识和文化。但是,教,并非只此一种类型,凡是能给受教育者的感官有所触动的一切声音、环境、气息、气氛、活动、人物、图片……,都能成为教学的媒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3:38 , Processed in 0.08016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