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教材与教学内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13 10:21: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教材与教学内容
   
王荣生
   
一、讨论的前提
     语文教材,有“读本”、“学本”、“课本”三种类型;本文仅涉及“课本”,即在课堂里使用的语文教材。讨论语文教材与教学内容,先得辨清以下四个概念:
(1)语文课程目标;
(2)语文课程内容;
(3)语文教材内容;
(4)语文教学内容。
“语文课程目标”是语文课程标准层面的概念,它主要面对“是什么”的问题——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和学生个体的发展,国家期望学生具备的语文素养“是什么”。语文课程目标大致包括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这两个方面。理想的情况,目标应该得到明晰的表述,以使大家对目标的内涵有一致的理解。
    “语文课程内容”是语文课程具体形态层面的概念,它主要面对“教什么”的问题——为了有效地达成语文课程标准所设定的语文素养目标,语文课程研制者建议“一般应该教什么”。语文课程内容,从大的方面看,一是构成人文素养确切所指的文学文化经典作品(定篇)及其对它们的阐释,二是包括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在内的语文知识。
    “语文教材内容”,是语文教材具体形态层面的概念,它主要面对“用什么去教”的问题——为了使较为广大的学生较好地掌握既定的课程内容,语文教材编制者提供“通常可以用什么去教”的建议。理想的情况,语文教材内容应该做到“课程内容教材化”、“教材内容教学化”:一方面,课程内容要通过种种资源的运用使之具体地显现;另一方面,教材要形成可操作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走进经典的世界、建构语文能力。
    “语文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层面的概念,它同时面对两个问题:
    第一,针对具体情境中的这一班学生乃至这一组、这一个学生,为使他们或他(她)更有效地达成既定的课程目标,“实际上需要教什么”?
    第二,为使具体情境中的这一班学生乃至这一组、这一个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既定的课程内容,“实际上最好用什么去教”?语文教学内容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既包括对课程内容的执行,也包括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对课程内容创生。“教学内容是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的”,它逻辑地蕴涵着教师参与课程研制、用教材教和教学为学生服务等理念。
我们将上述四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用下图表示:
                 语文课程内容 
     语文课程目标             语文教材内容
                 语文教学内容

     二、语文课本名存实亡
   我们的语文课程与教学,依然问题重重。就教材而言,问题莫过于语文课本的名存实亡。
   先看“课程内容教材化”方面。课程内容教材化,实际上要求教材做好两件事情:
(1)要有课程内容,对“一般应该教什么”给出切实的回答;
(2)要对“通常可以用什么去教”有建设性的回答,使语文课程内容通过种种资源的运用得以具体地显现。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单篇选文的教学;那么就单篇选文而言,语文教材所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便是:这篇选文“一般应该教什么”?
    遗憾的是,我们的语文教材对此往往含混其事乃至似是而非,在“思考和练习”,现在改称“探究”、“讨论”之类的。比如《项链》,一部教材的《教师教学用书》要师生在课堂里做如下“问题讨论”:
在小说中,玛蒂尔德是个什么样的人物?是一个爱慕虚荣、追求奢华生活可厌可悲的人物,还是一个在命运的作弄中坚守自己人格尊严可悲亦可敬的人物?对于这个人物,你是悲悯同情,亦或是赞美敬重?或者只是鄙夷她?
   应该说,这道题体现了现代的阅读观念,也吸收了最新研究成果,具有相当高的水准。即便如此,这道题究竟想让教师“教什么”,还是颇费思量。事实上,这道题可能牵引出许许多多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从学生掌握的角度来表述,即“教学目标”)。随便列举一些:
(1) 得出该问题的答案——过去只允许一个“标准答案”,现在鼓励多种可能的答案。
(2) 学习人物形象的概括方法中的某一点,比如如何表述。
(3) 领会小说人物和主题的关系。
(4) 理解《项链》的主题。
(5) 感受小说主题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6) 了解《项链》的接受史。
(7) 体会阅读视野与小说阐释的关系。
(8) 感受(反思)阅读者所获得的情感体验与文本注视点的关联。
(9) 扩展对“人”、对“人生”的理解,即理解(反思)小说对读者的影响。
(10)学习文学作品的一种解读方法:系统、理性地分析阅读感受,自圆其说地阐发观点(评论)。
(11)体验小说阅读的一种方式:众人共同阅读,或者叫碰撞式阅读。
    那么教材究竟想(意图)以哪一点作为这节课这道题的“课程内容”呢?对不起,这需要语文教师在备课时“揣摩”。以上列举的,相互之间或可关联或有贯通,那么在这节课的这道题关联哪些点、贯通哪些点呢?对不起,这又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揣摩”。说“揣摩”,是在打马虎眼;真实的情况,很可能教材编制者压根就没有把哪一点、关联哪些、贯通哪些作为问题来考虑过,因而背后也就没有什么东西可揣供摩——围绕这道题的这节课“教什么”,其实是要靠老师来“生产”的。
    这等于把“语文课程内容”(一般应该教什么)的研制任务,摔给了教师。紧接着,“通常可以用什么去教”这一教材编制者的本该完成的工作,也转嫁给了教师。因为在“教什么”上不确定,“用什么去教”的设计便不会有合适的着落;而一旦教师“生产”出围绕这道题的“课程内容”,他势必要面对“用什么去教”的问题。
    上面那道题,在配套使用的《学生学习用书》,教材编制者建议用一个演说活动和一个编剧活动去教(活动要点引用时用黑体表示):
    1、在班级里举行一次“玛蒂尔德其人”大家谈。大家可以见仁见智,自由评说。每人先独立思考,然后主动站起来亮观点,找同伴,“拉帮结派”,再按观点分组,由主动亮观点者牵头,让同一观点的人坐在一起去,共同研讨,继续完善自己的观点,力求自圆其说。最后请每种观点的领头人上台演说,阐述本组的观点。
     2、试着把《项链》改编成课本剧。可以选择一个片段,也可以改编整篇小说;甚至可以通过设想,续写一个关于小说结尾的片段。然后全班讨论一下,看谁改得最有新意。选择那个最有新意的剧本请老师帮着精加工一下,最后由同学分小组自导自演自看。评出最佳剧本、最佳导演、最佳演员、最佳台词、最佳道具。
    假如某教师依照该教材编制者的“教学建议”,把这节课的“重点”设定为教“感受小说主题的复杂性和丰富性”,那么用不了几分钟他就可以断定,这两个活动显然不可取,除非对它们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
   (1)演说活动的要点在“力求自圆其说”。意思是你说你的对,我说我的对,大家“拉帮结派”。其结果很可能不是学生对小说人物、小说主题“复杂性和丰富性”的感受,而是导致对小说人物的片面肢解和小说主题的分裂。活动集中在人物形象,尽管传统小说的主题是由人物形象来承载的,但这一点学生并不了解(有些老师也未必了解),因而对““玛蒂尔德其人”的“观点”纷争,在学生那里很可能演变成与小说主题脱节的事情。
   (2)演剧活动的要点是“看谁改得最有新意”、“ 评出最佳剧本、最佳导演、最佳演员、最佳台词、最佳道具”,与“感受主题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关联不大,在这里显然没有什么正面的用处。
    这样,对这位要教“感受小说主题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教师来说,他就被迫扮演教材编制者的角色。怎么才能使学生“感受小说主题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呢?是通过学生按不同主题设定来多次阅读呢?还是通过不同学生的感观碰撞来显示?还是提供各种评论文章先让学生陷入认知的冲突,再引导学生从自身的阅读感受中去弥合多个视角的不同观照?诸如此类,显然需要设计,需要去发现并组合各种资源。
    上面的评述,实际上已涉及“教材内容教学化”这一面。“教学化”,意思是要形成可操作的教学设计。这实际上也要求教材做好两件事情:一是局部的,要勾勒出一个点的教学的主要步骤。比如上面那道题,假如教材决定教“感受小说主题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也决定用“学生按不同主题设定的多次阅读”来感受,那么教材的可能这样规划(如编成教材要填补教材内容并转化为面向学生的表述):
     1、 提供一个现成的“观点”(材料),想办法(教材完成)引导学生认同,并按这一“观点”去读《项链》。
     2、提供第二种现成的“观点”(材料),也想办法(教材完成)引导学生认同,让学生“痛感”第一次读“错”了,并按第二种“观点”再读《项链》。
     3、 再提供第三种现成的“观点”,造成学生困惑,师生共同按第三种“观点”再读《项链》。
     4、 讲解“小说人物与主题的关系”。如需要,讲解“小说主题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5、再提供其他可能的观点,或引发学生提出其他可能的观点,并尝试从这些“观点”来阅读文本,“体会小说主题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6、 延伸性讨论:
    (1)我们过去读小说事实上是按什么“观点”在读的?(引导学生反思自己过去对小说“主题”的观念)
    (2)在一次阅读中,我们是不是能感受到各种“观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阅读的经验)
   (3)各种“观点”,我们是否都要认可?(引导学生理解观点的多样性与小说主题的多元性之间的关系)。
      7、 指导学生从“主题丰富性和复杂性”的视角,重读以前读过的小说。
    “教学化”要做的第二件事情,是完成一个大单位的设计,也就是将一堂课几个点的教学连贯起来。比如某部教材在《我的叔叔于勒》这篇选文后编有以下四个题:
    1、熟读课文。用第一人称讲述菲利普夫妇在意外遇到于勒时各自的言行神态,探讨他们对于勒的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对菲利普夫妇的做法有什么评价。
    2、试根据下面的提示,从多种角度,梳理一下课文的情节结构。(提示略)
    3、和同学讨论一下,保留或删去原文中有的一个开头和一个结尾(材料略),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4、 想象一下,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会怎样?试写二百字左右的短文。
     这四道题同样存在“课程内容教材化”方面的问题,这里姑且不论。假如这四道题在“教什么”上是确定的,也补充了“用什么去教”,对“教学化”也分别进行了方案设计,那么在预设的课时里,如何连贯这四个点的教学,教材也需要体现出通盘的规划,而不能像现在这样全靠教师去“创设”。
    “课程内容教材化”要由教师“生产”,“教材内容教学化”要靠教师“创设”;我们的语文教材,乃是“选文的集锦”。名副其实的语文课本,尚需努力建设。
      三、 语文教学内容的生产和学理审议
   “选文集锦”,意味着本来是教学专家的语文教师,现在被要求同时还要充任语文课程专家和语文教材专家。这造成了语文教学内容的种种复杂情况,也给语文教师带来了莫大的负担。
    语文教师服务于具体情境中的具体学生,所关注的本来应该是学生在现场的学习情况,并提供切实的指导和帮助。所谓“备课”,按道理讲,主要是“备学生”。当然,语文教师要参与课程,要大张旗鼓地动用教材的选用权,他也有“备教材”的任务,在必要时对课程内容也要有所创生。在理想的情况,“备学生”和“备教材”是统一的,正是在“备学生”的过程中完成了“备教材”——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课程专家提供的“一般应该教什么”转化为“实际上需要教什么”,将教材专家建议的“通常可以用什么去教”转化为“实际上最好用什么去教”。关注与学生实际的契合,这是“语文教学内容”的本来含义。
但是,“选文集锦”式的教材,使“备”教材很大程度上变成了“编”教材、“参与”课程很大程度上变成了“研制”课程。这样,语文教师的备课重心,就被迫从“备学生”扭转到“备教材”乃至“备选文”;语文教学内容,从“实际上需要教什么”、“实际上最好怎么教”的关注,就被迫退回到“一般应该教什么”、“通常可以用什么去教”的“生产”。
     只要看一看普通语文教师是如何备课的,就会知道上面所说的是怎么一回事。我们语文教师备课的主要精力花在:
(1)按教参所提供的结论去“理解”选文;
(2)“揣摩”教材编撰者的“意图”(即“思考和练习”题);
(3)“想出”具体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说,精力主要花在“教什么”的内容“生产”上。而这里的所谓“教学内容”,很少是针对具体情境中的这一班学生乃至这一组、这一个学生。我们的语文教师在备课时所面对的问题,尚不是(1)为使具体情境中的这一班学生乃至这一组、这一个学生能更有效地达成既定的课程目标,“实际上需要教什么”?(2)为使具体情境中的这一班学生乃至这一组、这一个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既定的内容,“实际上最好用什么去教”?而是(1)“一般应该教什么”?(2)“通常可以用什么去教”?
    光顾着“备教材”这一头,语文教师就要应付不暇,因为“备课”所做的工作,类似于编制语文教材、研制课程内容。语文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契合,在语文课本名存实亡的情况下,在专业化建设才刚刚起步的现在,对广大教师来说,是一个近乎奢侈的要求。
     一方面,语文教师对因别人玩忽职守而造成自己被迫地越俎代庖,理应表示出正当的愤慨。另一方面,既然已经越俎代庖、既然现在不能不越俎代庖,那么对自己持以“庖”的要求,虽然近乎残忍但也不是不在情理之中的事情。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在备课中所“生产”的“一般应该教什么”、“通常可以用什么去教”,需要有自觉和反思。
    “教”的是“什么”?“教”的那个“什么”正确吗?“用什么去教”的?“用”那个“什么去教”对路吗?大量的事实表明,语文教师所生产的“教学内容”,在“教什么”正确性和“用什么去教”的对路这两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同样大量的事实证明,许多语文教师对教学内容上存在的种种严重问题,缺乏反思;有的甚至对“教什么”的正确与否、对“用什么去教”的对路与否,缺乏自觉。这种状况亟需改变。
    笔者以为,在语文课本名存实亡的情况下,语文教学研究的导向,应该促使教师对所生产的教学内容正确与否、对路与否进行学理的审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17:57 , Processed in 0.07679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