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遭遇“写作学”——读马正平先生的《高等写作学引论》[zt]
《动机—立意——开笔—修改—发表—动机—立意——开笔—修改—发表——动机……
《高等写作学引论》是我参与苏教版教材修订小组后获得的一本书。说来有意思,修订小组的负责人沈高明先生,每次活动,都会送给我们几本有关写作方面的书,我也得以见到了一些没见过的书,马正平先生编著的《高等写作学引论》即是其中之一。
对于像我这样一位立足于一线实践的小学语文老师来说,读这本书还是感到吃力,这使我深感学术素养的匮乏。我本以为读完这本书,会是一件很痛苦的事,这个预想不久就被我否定。我发现,书中的一些观点,恰如其分地解开了我实践中的“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地方,而读每到此,我就兴奋不已,这种兴奋足以将我一路读来的疲乏通通赶跑。
首先遭遇的,是马正平先生关于写作能力问题的消解。马正平先生认为,写作能力是一个“虚无”,它必须黏着于写作动机、写作意志、知识信息、潜能、人格、文化上面,这几种因素既是形成写作能力的原因、前提,又是写作能力本身,不存在抽象的写作能力。我的作文教学实践,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培育学生的写作意志、发展写作的那个“人”为最基本的特征。我发现,当我和我的实验团队这样做的时候,学生有兴趣写了、有意志写了之后,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了。但,一直有人质问,你的作文教学是怎么训练的?你是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的?言下之意,这些才是作文能力的核心,没有这些,你所做的是作文教学的一个边缘工作而已。读到马正平先生的论述,我的内心十分欣喜,我至少可以从这一家之言——当然也是非常权威的——中得到证实,我学生的写作能力之所以长进较快,原因正是,写作动机、写作意志、写作兴趣等本身就是“写作能力”,或者说这些本身就是写作能力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写作技巧只是“写作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它似乎是一个可以无师自通的能力,是一个可以从阅读中获取,伙伴间碰撞获得的能力,而并非一定要在教学中训练的。当然,我也需要申明,写作教学中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进行适当、适时的技能训练,还是有效的,我在后来,也在自己的教学体系中放入了技能训练。但是,单纯地提技能,进行写作技能训练,这个能力是枯燥的、无力的,没有可持续发展力的。马正平先生将“写作动机”“写作意志”放在所有的能力之首,我深以为然。
我又遭遇了马正平先生的写作分形生长论。写作分形生长论认为,文章胚胎即最先使作者产生写作冲动的情节、形象、感受,它浓缩了后来文章整体的主要信息,文章整体上是这个文章胚胎的生长、展开、放大、变形,也即是分形论所谓的自我复制。作位一个经常写点小文章的人,这个时候很自然地与自己的写作经历联系起来,还真是这么回事。写作,并非是在心里什么都想好了才写的,心中有一个情绪,有一个形象,有一种感受,要表达出来,于是写啊写,写了上一句,下一句就流出来了,生长出来了,直到凭着最初的那个感觉,那个词,文章成形了。我在作文教学中有一个小招:学生每天用三五句话,写下一个材料;写材料之前,要画心情指数。这个招儿很有效,以前一直停留于写作素材的积累,读到这儿,我恍然明白,原来,它的有效的机制在这儿!我也很欣赏马先生的论证,他说,科学家研究生命进程,先用拆卸法,把生命拆成组织、细胞、基因,后觉得这方法到了一定的高度,研究不下去了,于是转入从基因、细胞发育成生命的过程的研究。以往的作文教学就是将作文拆卸成采集、构思、表达、修改,这个研究到了一个阶段是上不去的,那就必须要关注文章是如何生长发育成的。如此形象的阐述,读来哪还有疲惫之感?
马先生认为写作行为微观系统的历时结构应该是:动机—立意—开笔—修改。对这一认识,我是有看法和想法的,这个看法和想法不是想出来的,而是实践告诉我的。我在作文教学中很注重学生作文的发表,为了使每一个同学都能不断发表,我和学生一起办班级作文周报,每一期周报发表三分之一同学的作文,学生在反复发表的刺激与鼓励下,不断获得写作的力量和意志。我赞同叶圣陶先生的观点,写作就是用笔说话,这个说话,一是说给自己听,就像人的自言自语;二是说给别人听,与别人交流。自言自语的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的情况,我们说的话是讲给别人听的。写作本质上是要用文字的形式将意思、情感、观点传达给别人——读者。写给自己看的写作,更趋向于给自己留个生命的痕迹,不是很在于写得怎样。写作研究应该主要着力、着眼于“用笔写给别人看的话”。写作是用笔写话给别人“看”,这就必须将文章发表出来。马正平先生也专门谈到了写作中的“读者意识”,“读者意识”来源于“发表意识”,没有“发表意识”的写作就是一个封闭的写作,是不能真正实现写作的交往与交流、展现和展示的。由此,我认为,写作的历时结构应该是一个球型结构:
(此处应是一个球型模型,可惜发不出来)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相互促进和制约的循环往复的球型写作结构:发表既是一次写作的暂时结束,也是写作动机的一个重要的源动力——将写好的文字发表出去,让别人通过文字知道我所要说的话,这不是写作最基本的动力基础吗?
一本理论书只要有几个地方能够与我们的一线实践心贴心、肉贴肉地联系起来,那么阅读的枯燥就会被改写。我在读了此书后,忍不住给沈高明先生发了条短信,感谢他给我提高这么令我兴奋的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