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香故里考辨》之考辨——与张昕先生商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13 15:14: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黄香故里考辨》之考辨——与张昕先生商榷
  

作者:彭斌武
  古安陆县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大县。《湖北省建制沿革·秦汉郡县》称:“汉之安陆,包括:汉川、孝感、黄陂、汉阳、安陆、云梦、应城、京山等八县。”⑴这就告诉我们:云梦县与今安陆市公元550年以前同为古安陆县的辖区,而且云梦城正处古安陆县的中心所在。东汉孝子黄香是古安陆县人,人们对此没有任何异议。但必须指出的是,今安陆与古安陆必须严加区别,不能混为一谈,如果把古安陆历史上发生的一切全部囊括在今日的安陆市,那就违反了历史事实。1993年张昕先生主编的《安陆古代人物传》一书,把斗子文、钟仪、斗辛、黄香、黄琼、黄琬等名贤收录入书,甚而把云梦睡虎地十一号墓主人喜也收入该书,这是把古安陆和今安陆混为一谈的具体表现,未免有些滑稽可笑。然而张昕先生并未就此止步,居然在2005年7月和10月的《孝感学院报》、《孝感晚报》上发表题为《“黄香故里”考辨》(以下简称《考辨》)的文章,又是贬责张积翰先生所写《黄香》一文“缺乏历史地理知识”,又是无理指责“云梦人硬要强行把黄香拉入本土”、“强行附会本土”等等。张昕先生博引群书,振振有词,但立论理据却失之偏颇,值得商榷。
  云梦和今安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同为古安陆县,由于年代久远,今人对古安陆的历史文化有不同的认识,这是可以理解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以科学、求实的精神,进行研究探讨,以便作出正确的结论,决不能从书证到虚证,从道听到传闻,牵强附会,篡改历史的本来面目。尤其是在考古成果如此丰硕的今天,我们应该将考古研究所得与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古文献互证互补,去伪存真,只有这样,才能把纷繁的历史问题弄个水落石出。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云梦城郊相继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特别是睡虎地和龙岗出土的秦代竹简、木牍,不仅填补了国内历史文献的重大缺失,而且解开了秦汉时期历史的许多迷团,匡正了史书中的诸多错讹。其中不乏有关古安陆历史的重要信息,为今人研究古安陆的地望及相关问题提供了可靠的物证。笔者愿以出土文物、现存古城遗址等物证,结合传世文献等书证,与张昕先生共同探讨黄香故里这一问题。
古安陆县城即云梦城
  对于古安陆县及其治所的地望问题,文物工作者经过多次文物普查和几十年的文物发掘,已经对此划上了句号,坚持理性思维的人是不会有疑问、持异议的。只要看看今云梦城和安陆城近郊的古墓葬便清楚明白。历史地理学术的权威机构、国家文物局主编的《中国文物地图集·湖北分册》下册载:云梦城近郊的五大古墓群都是春秋、战国、秦汉、魏晋时的古墓葬,而今安陆城近郊的六大古墓群,多是南北朝、唐宋至明清的墓葬,这就充分说明东晋以前今安陆无城,东晋以后才有今安陆城。该图集《湖北省文物单位简介·孝感市·安陆市》,共载有104处古遗址、古墓葬和古遗迹,但没有一处古城遗址,而将东晋以前的古安陆县城,一直都标示在今云梦城的位置上,⑵直到南朝时的“南司州安陆郡”,才标示在今安陆市的位置上。说明今安陆城始于南朝刘宋时期。应该说,这是经过专家学者研究考证得出的科学结论,是不容置疑的。可是《考辨》的作者,置此而不顾,既不承认云梦县是古安陆的一部分,更不承认云梦城即古安陆城,其用意让人不可捉摸。
  证明古安陆县的治所在云梦城的文物实在太多。如睡虎地十一号墓主人喜,曾任安陆县御史、令史,40多岁时死在任上,⑶葬在云梦城郊,连张昕先生也肯定他是安陆人,这就足以证明古安陆县城就是云梦城。还有盖有“安陆市亭”戳印的陶器,⑷也可证明云梦城就是古安陆县城。秦简《编年记》中记载秦昭王二十九年攻安陆,秦始皇二十八年过安陆,⑸以及睡虎地4号墓出土的木牍家信,⑹都清楚地说明古安陆县城就是云梦城。
  或许有人会说,“云梦出土的文物有‘安陆’字样和关于‘安陆’史事的记载,这只能说明云梦是古安陆的辖区,而不能说明是古安陆的县城。”为了释疑解惑,不妨随手拈取一两件文物进行深入剖析,看看古安陆县城究竟在何处。
  睡虎地和龙岗的多座秦墓出土了20多件盖有“安陆市亭”戳印的陶器。“安陆”无疑是指安陆县;“市”,《汉语大词典》释义为“做买卖,贸易”;“亭”是秦汉时的基层行政组织;“安陆市亭”,就是安陆县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陶器上为什么要加盖安陆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戳印呢?《秦律十八种·工律》规定:官营手工业“制作同一种器物,其大小、长短、宽度必须相同”。⑺加盖了“安陆市亭”戳印的,表示合乎官方规定的标准,是经过批准生产的合规产品。秦代安陆县的制陶官窑只会设在城郊,不会设在远离县城七十里的乡里。原因有三:一是官府为了便于对官窑的领导、管理、监督,必须把官窑设在县城近郊;二是秦时湖北地区人口密度小,据有关资料推算,每平方公里只有6-7人,⑻乡里不可能有集镇和市场,购买力太低,只有把官窑设在县城近郊,离市场近,商品有销路,运输方便,成本低,才有利可图;三是陶器容易破损,不易转运,为降低商品损耗,官府决不会把官窑设在离县城遥远的地方。所以,只在云梦城郊出土了盖有“安陆市亭”戳印的陶器,而别处却没有。云梦出土盖有“安陆市亭”戳印的陶器,这就雄辩地证明云梦城就是古安陆县城。
  睡虎地4号墓出土的两件木牍,是在前方淮阳作战的两名战士寄给母亲的家信。他们是兄弟俩,一个叫黑夫,一个叫惊,一人写了一封家信。黑夫家信的大意是:母亲,赶快寄钱来,寄夏衣来。母亲看看安陆的丝布贱(价格便宜),可以做单衣、短衣、裙子的就买,做好后和钱一同寄来。如果安陆丝布(价格)贵,就只寄钱来,由黑夫自己在淮阳买丝布做。惊的家信大意是:惊急着要钱和夏衣,希望母亲赶快寄钱五六百,买质量好的丝布,不能少于二丈五尺。不寄钱来就会死啊!急急急!
  黑夫要他母亲看看安陆丝布价格的贵贱,这里所说的“安陆”显然不是别处,正是他母亲的住地——今云梦城。假如古安陆县城果真在今安陆市,离云梦城近70华里,如果仅为看看丝布的价格,就要母亲往返140华里,这就太不近人情。而将秦时货币的币值及劳务的价值作一比较,就知道那是大大不合算的。
  秦的货币有两种,一是铜钱,每枚半(市)两重,俗称秦“半两”;另一种就是“布”,也叫“帛”,是丝织品。《秦律十八种·金布律》规定:货币布每八尺价值十一钱,⑼平均每尺单位价值0.1375钱。惊要他母亲买质量好的丝布,不少于2丈5尺。质量好的布就算比作货币流通的布的价格高出10%,每尺丝布的单价才0.15钱,25尺丝布共需37.5钱。黑夫要他母亲以丝布的贵贱决定取舍,在正常情况下,价格波幅不会超过10%,就是说25尺布的贵贱差价也不足4钱。如果让一个普通劳动者从云梦赶到今安陆市,往返需要两天时间。《秦律十八种·司空》规定,秦时一个普通劳动力每劳作一天抵偿8钱。⑽以此计算,一个人往返两天的劳动价值为16钱,住宿费只算1钱,为取得不足4钱的丝布贵贱差价而付出17钱的代价,太得不偿失了。黑夫的信,反映出他为人精细,遇事精打细算的性格,是个节约型的人。作为处事节约的黑夫,是决不会要他母亲以4倍多的付出去谋求不足4钱的蝇头小利的。由此可知他只能是要求母亲在所居住的安陆城,走出家门看看商家的价格,决定买或不买。这就可以证明黑夫信中所言“安陆”正是今之云梦城。

郧城即云城
  《考辨》在谈到汉代安陆县城址的位置时说:“从现在能查到的资料看,古代的历史地理文献上,大都主张古郧国都城是在今安陆市城区”。并引用《水经注·涢水》:“辽水又西南流,至安陆县故城西,故郧城也。因冈为墉,峻不假筑”。接着又引用了《括地志》、《元和郡县志》、《读史方舆纪要》、《春秋大事年表》等书的同一内容;其实这些书的说法都是因袭《水经注》的。这是张昕先生把今安陆与古安陆混为一谈的理论基础。可以断言:《水经注》的这条记载是不当的,这个理论依据是靠不住的。因为它所记载的“因冈为墉,峻不假筑”的地形地貌,与今安陆城完全不符合:今安陆城地处平原,根本没有“因冈为墉”的任何迹象;在城南约一华里处倒是有一座名曰“凤凰山”的土冈,但它与今安陆城却是遥相对峙的,根本不可能“因冈为墉”。
  那么郧子国都城在哪里呢?在云梦城。《左传·宣公四年》载:斗伯比在郧国时与郧子之女私通,生下了斗子文,郧夫人“使弃诸梦中”。西晋学者杜预在注释“云卩”和“梦”时写道:“云卩或郧。梦,泽也。江夏安陆县城东南有云梦城”。⑾杜预的注释是有根据的。杜预人称博学多通的“杜武库”,又是《左传》专家,他长期担任湖北地区的军政领导,有机会实地考察他所关心的历史名胜古迹,所以他的注释是可信的。杜预所言江夏安陆城和云梦城就是今云梦楚王城。楚王城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文物部门的考古专家鉴定该城为“西周至魏晋沿袭使用的古城遗址。”该城风雨沧桑,屡毁屡修,形成了层层叠压、重重穿套的丰富的文化层。现在可见到的残存夯土城垣,是由东西二城组成的,⑿西晋时东城已经废弃,江夏郡治和安陆县治均设在西城。因东城的南垣沿着涢水东支向东南延伸了近一公里,所以杜预说“江夏安陆县城东南有云梦城”。意思是说这个城就是斗子文出生的“故郧城也”。《春秋大事年表》指出:“‘云卩’、‘郧’、‘云’三字通用。”因此郧城也称云城,“云梦”就是“郧国之梦”的简称。1989年底,楚王城东城南边的龙岗出土了一批秦简,主要内容是关于云梦禁苑的律文,在秦简中出现关于“云梦”的记载仅此一例,证明杜预所言云梦城是正确的。当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在他的力作《云梦与云梦泽》一文中强调说:“杜预所指出的云梦城是靠得住的。此城地当南北要冲,上文提到的秦始皇南巡所至云梦应指此,东汉和帝、桓帝两次南巡章陵(今枣阳东,东汉皇室的祖籍)之便所到云梦亦应指此(《后汉书·本纪》永元十五年,延熹七年)。到了西魏大统年间,便成为从安陆县分出来的云梦县治所”。⒀谭老还在文中附了一幅《古云梦泽位置图》,在今云梦城的位置上标示着四个地名:“宣四年之梦”、“云阝”、“安陆”、“云梦城”。这就证明,郧城在云梦,不在今安陆。还表明云梦城一城多名。
  《考辨》还引用了《三国志·吴志·周鲂传》的一段话:“孙权遣从弟孙奂领江夏太守,治安陆城,修立邸阁”。这条引文帮不了《考辨》的忙。《三国志·魏志·王基传》载:“安陆左右,陂池沃衍。”⒁陂池,《辞海》释为“池沼”。今安陆何来池沼?显然这里所言安陆即今云梦城,云梦城以南湖网纵横,非池沼而何?可见孙奂所修的安陆城也是今云梦楚王城。
  到此,应当把古安陆县的建制沿革梳理一下。郧子国建于西周末年,都云城,云梦和今安陆都是郧国领地;春秋中期楚灭郧,设郧邑,治云城,今云、安两地同属郧邑领地;战国中后期楚改设郧邑为安陆县,治云城,云梦和今安陆都属古安陆县的辖区;南朝刘宋时设郢(司)州安陆郡,治今安陆城;西魏大统十六年从古安陆县析出云梦县,治云城即古安陆城。云梦安陆合一的古安陆县的辖区约1万平方公里,从战国中后期建县到南北朝解体,存在了800多年,而今安陆仅为古安陆县的十分之一,所以我们在治史时,必须把古安陆和今安陆区分开来,否则就会造成认知上的混乱。

(未完)
链接地址:http://ymwh.blogchinese.com/0603 ... /1#MAILLISTCONTENT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20:23 , Processed in 0.11323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