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张扬起每个孩子的天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9 17:07: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国:张扬起每个孩子的天赋[z]

   现在,孩子压力大,考不下好成绩无法向父母交代;教师压力大,绩效工资先拿教师“开刀”,个别地方觉得不拿成绩排队就无法“绩效”;家长压力大,压力不大的话,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光华村的9岁小学生小龙就不会因为拒绝到补习班上课被父亲当街暴打致死。传统教育观念就这么根深蒂固。那么,美国的孩子压力大不大?
    我们忽略了一点,就是十个指头不一般长,每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天赋。我们只承认一种,那就是把课堂上灌输给他们的知识、写在试卷上的天赋;美国的学校则承认孩子各有各的天赋,并且在教育中让他们竭力张扬他们的天赋。这就是美国的天赋、天才教育,就是这种教育制度,共培养了4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近200位知识型的亿万富豪,而我们还没有哪一所学校培养出一名这样的人才。
    美国的天赋教育主张创造一种适当的环境,让孩子的才能自然流露,自长自成,完全不同于加压负重式的开发智力的教育。它的宗旨是:每个孩子有权得到适合自己能力的教育,就像为伤残儿童提供特殊教育一样,那些具有天赋能力的孩子,也应该得到适合于他们能力的特殊教育,以满足他们的智力发展需要。
     具有天赋的孩子往往不容易被发现。他们经常并不是课堂里最聪明、最听话的孩子。有时候,他们会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取笑老师,哗众取宠。有时,他们又会坐在教室的角落一声不吭。美国俄亥俄州AGATE组织对“天赋儿童”的描述很有代表性:与那些只具有一般智商的孩子一样,天赋儿童也有着千变万化的个性和爱好。但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他们表现出自己的特点,他们可能——很快地解决难题;喜欢有计划、有条理;有着非凡的记忆力;喜欢同成年人或年纪比自己大的孩子交朋友;喜欢质疑权威;喜欢开开轻松的玩笑;经常做白日梦;想些与众不同的东西;容易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看得到事物之间的关系;具有幽默感;看起来比同龄人早熟;投入比别人少的努力,但得到比别人多的成功;天才儿童会有不同一般的好奇心……
    各国的天赋教育不尽相同,有些地方称为ETC(Extended Total Curriculum ),意思是“超越所有课程”,而在有些地方,则称为SCOPE,意思是“发挥能力的机会”。比如,德国家长认为培养孩子拥有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会为以后的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数字类游戏、下棋、走迷宫、搭积木、玩魔方等是德国家长培养孩子抽象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绘制地图是德国人的独创,常可以看见在海滨的沙滩上,幼儿在父母的启发下用小木棍画出记忆中的家宅。在加拿大,孩子稍大一点时可以送其到“playschool”(幼儿园),那里有美术、劳作、音乐及唱游等活动,但没有写字、计数等功课。加拿大早教专家认为,幼儿期是动作能力均衡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时期,若过早认字、写字和计数,会耗费幼儿的体力和脑力,延缓他们的动作发展。韩国汉城延世大学医学院小儿精神科的申教授因为每天接诊数十名因过度早教而患病的孩子,写下《明智的父母使孩子慢慢成长》,主张等到孩子想学的时候才让他开始学习,先旁观孩子所做的一切,发现孩子对某些事情感到好奇时,在后面轻轻推他一把即可。此外,要多让孩子接触无所不包的大自然。在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了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着力培养孩了自食其力的精神,十六七岁的姑娘,从初中一毕业就去有教养的人家当一年左右的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锻炼劳动能力,寻求独立谋生之道;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也有讲法语的地区,所以一个语言地区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于语言地区的人家当佣人。其中也有相当多的人还要到英国学习英语,办法同样是边当佣人边学习语言。掌握了三门语言后,就去办事处、银行或商店就职。长期依靠父母过寄生生活的人,被认为是没有出息或可耻的。在日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一个小背包。要问为什么?父母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上学以后,许多学生都要在课余时间,在外边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挣自己的学费。在原西德,从小就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从不包办代替。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了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农民家庭要孩子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出卖体力,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帮人铲雪,秋天帮人扫落叶等。就是在这些教育和培养中,孩子不但得到更多的锻炼,更为重要的是孩子生活得更健康、更轻松、更快乐。
    经过专家潜心研究,发现我们教育培养的是聪明的孩子,美国天赋教育培养的是智慧的学生。两者是有很大差别的。比如,我们的老师讲完史实后要求学生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以“学会”为目的,满足于考试结果;美国的天赋教育则八仙过海:如什么都不教,让孩子们分成几组,分别制做一份当时各党各派报纸;或者只给几个辩论题让孩子组成正、反方进行辩论。即便是常规教学,老师也会启发孩子的发散性思维,甚至让学生自己设想发散性思维的问题。无论哪种方式,学生都在收集材料、研究材料、组织观点的过程中培养了“会学”的能力。美国学者贾尼丝·萨博把培养“聪明的孩子”培养“智慧的学生”概括为两种教育:一种是聪明的孩子:1.能够知道答案,2.带着兴趣去听,3.能理解别人的意思,4.能抓住要领,5.完成作业,6.乐于接受,7.吸收知识,8.善于操作,9.长于记忆,10.喜欢学习;一种是智慧的学生:1.能够提出问题,2.表达有力的观点,3.能概括抽象的东西,4.能演绎推理,5.寻找课题,6.长于出击,7.运用知识,8.善于发明,9.长于猜想,10.善于反思、反省。培养聪明的孩子还是培养智慧的学生,确实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
    【点灯心语】只有把学生放在心上,学生才能让你站在讲台上魅力四射,不让你“下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6 08:04 , Processed in 0.09973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