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的生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zt]
父母的陪伴之所以重要,那是因为父母在家庭所营造的环境构成了孩子的后天遗传。家长的责任是为孩子提供两个“遗传”:一个是先天遗传;一个是后天遗传。
教育者可以对教育持乐观的态度,但不要乐观到不考虑遗传的程度。先天遗传是重要的。孩子出生之后,他的“先天遗传”已经确定。姚明长得高,是因为他的爸爸妈妈高,主要不是姚明努力生长的结果。不要恨铁不成钢,铁有铁的用处,钢有钢的用处。不要以为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是丑小鸭努力学习的结果,真实的原因是:丑小鸭的妈妈生了一个天鹅蛋而不是鸭蛋。
可是,孩子出生之后,父母还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可以让孩子接受较好的“后天遗传”。重视“后天遗传”,就是为孩子提供一个适合成长的家庭环境,把家庭环境的重要性提到类似“遗传”的高度。
一、父母的教育方式和生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
给孩子讲故事并邀请孩子自己讲故事——和孩子一起游戏、游玩——邀请孩子参与家庭决策,参与家务劳动,参与破损的玩具、家具或衣物的修理或修补——夫妻关系影响孩子的性格。如果夫妻相互尊重,孩子也从这里学会了尊重他人——如果没有特别的困难,父母最好每天赶回家和孩子一起进餐。家庭的共同价值观,就在全家人围着一个桌子吃饭的过程中建立起来——为了孩子养成早睡早起和坚持运动的习惯,全家人最好少看电视,并尽量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一个家里有一个看电视的“小东西”,这个家里一定有几个看电视的“老东西”。
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是为孩子提供“后天遗传”。对孩子来说,家庭环境类似母亲的子宫。母亲的子宫是孩子的第一宫殿,家庭环境是孩子的第二宫殿。父母的使命,就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家庭环境。事实上,父母真正要做的事并不太多,只要为孩子提供并维护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就行。成为好父母,就是成为家庭环保主义者。
家庭环境好,孩子的长势就好;家庭环境坏,孩子的长势就坏。家庭环境出了问题,孩子就会成为问题儿童。有时候,孩子生病了,需要吃药的并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1、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
对父母来说,陪伴不仅只是“和你在一起”,更重要的是为孩子提供教育影响。父母的责任就是经常和孩子一起,做三件事:一是给孩子讲故事并邀请孩子自己讲故事;二是和孩子一起游戏、游玩;三是邀请孩子参与家庭决策,参与家务劳动,参与破损的玩具、家具或衣物的修理或修补。
第一,给孩子讲故事并邀请孩子自己讲故事。给孩子讲故事,这是一个古老的传统。从来不给孩子讲故事的父母,是不负责任的父母。我们小时候都是在听父母讲故事的过程中长大的,现在,我们做了孩子的父母,也必须承担这个责任,让孩子听我们给他讲故事。故事除了给孩子提供主流的核心价值观之外,它也让孩子从听故事开始建立阅读和写作的习惯。父母陪伴孩子的重要任务是让孩子尽早学会独立地阅读,尽早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尽早养成自由想象和自由创作的习惯。
给孩子讲故事并听孩子讲故事的最后结果是让孩子成为倾听者、读者和作者。让孩子成为倾听者、读者和作者的好处不只是为孩子的“入学”做准备,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因此而成为拥有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精神。“只要还在读书的人,就不会彻底堕落,彻底堕落的人是不读书的。”同样,只要还在写作的人,也不会彻底堕落,彻底堕落的人是不写作的。
第二,和孩子一起游戏、游玩。孩子希望父母给他讲故事,孩子更希望父母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孩子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可能因此领会主流的核心价值观并因此而学会了阅读和创作,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则可能因此而变得心灵手巧,学会对竞争对手的尊重,学会服从游戏规则,并在争取获胜的过程中学会接受可能的失败。
除了和孩子一起做游戏,父母最好安排和孩子一起“游玩”的机会。游玩包括带孩子一起去亲戚家,一起到远方旅游。离开了熟悉的家庭之后,孩子在游玩的路上以及游玩的目的地会因陌生感而变得更加独立。又因为身在异乡,孩子会因此而学会适应并理解公共生活的公共规则。
第三,父母最好经常邀请孩子参与家庭决策,参与家务劳动,参与破损的玩具、家具或衣物的修理或修补。
父母最好让孩子尽早参与家庭决策,不让孩子成为可有可无的冷漠的旁观者,让孩子在参与家庭决策的过程中建立自信心和责任感,让孩子成为独立思考的、有主见的人。有修养的父母是“伏尔泰主义者”:“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从孩子出生的那天就开始跟孩子讲道理,耐心地征求孩子的意见。不要指望打骂孩子就能够让孩子学会服从。杀鸡给猴看的结果是,猴子也学会了杀鸡。
有修养的父母总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已经开始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声音。如果父母带3岁前后的孩子出去吃饭,即使孩子并不了解酒店文化,也要指着菜单的图案,询问孩子:“小家伙,你想吃什么。”如果家里购买家具,要征求孩子的意见,不要以为孩子不懂事。孩子对世界一直有自己的看法,只是孩子的看法和“大人”的看法不一样。有修养的父母是那些习惯于征求孩子的意见的人,这样的父母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意见很重要。如果孩子从小就有机会参与“家庭计划”和“家庭决策”的商谈,他从小就有机会在家里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会积累经验,形成主见。他将知道如何凭自己的头脑,做出自己的决策。
不仅让孩子参与家庭决策,也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让孩子在家务劳动中珍惜父母的劳动并因此而对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心怀感恩,也让孩子在家务劳动中形成独立生存的技能。
如果家具、玩具或衣物出现破损,父母最好邀请孩子修理家具、玩具或衣物。在修理玩具、家具或衣物的过程中,孩子会变得细心、自信、乐观、勤快,动手能力强,有生活的激情。西方人把那些善于修理玩具或家具的人称为“多面手”(All hands of Jack),这是一个有趣的说法。
如果孩子的衣物或玩具破损到不能修复的程度,父母亲当然可以为孩子买新的,但是如果破损的衣物或玩具可以修补,如果父母拿出足够的耐心克服困难,和孩子一起把衣物和玩具修好,那么,经过耐心和努力之后修补好的旧衣物或旧玩具是给孩子提供的最好的礼物。孩子会从父母帮自己耐心地修补衣物或玩具的过程中体验到父母的爱与责任。
邀请孩子缝补衣物、修理玩具和家具的好处不只是培养孩子和父母的亲密关系,更重要的是,孩子如果小时候养成了缝补衣物、修理玩具的习惯,长大之后,他就学会了“缝补生活”和“修理生活”。
当孩子的玩具坏了,衣服破了,孩子会面临三种选择:一是扔掉破损的衣物或者玩具,从此再也不要类似的衣物或玩具。这是比较笨的小孩。他可能做事缺乏专注,注意力容易分散。二是不仅扔掉破损的衣物和玩具,而且不惜代价地购买新的衣物或玩具。这是比较不负责任的、喜新厌旧的小孩,他可能不珍惜生活的资源,不尊重父母的劳动。三是尽快地缝补衣物或修理玩具。如果孩子从小养成了缝补衣物、修理玩具的习惯,那么,这个孩子不仅学会了爱惜衣物和玩具,而且长大之后,他还学会了“缝补生活”和“修理生活”。他会用自己的耐心和细心去对待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种种裂缝、暂时地中断或人际交往中的不愉快。
孩子对待破损的衣物或玩具的态度预示了他将来对待生活的态度。一个不会缝补衣物和修理玩具的孩子长大之后就无法容忍生活中的任何冲突、障碍或不愉快。他在婚姻中,一旦出现小的分歧或波折就可能因缺乏耐心和细心而拒绝感情,厌恶婚姻本身,选择独身。或者,他会抛弃旧的婚姻选择再婚。小时候不断抛弃旧玩具购买新玩具的生活习惯和成人之后的不断再婚这两者之间存在某种隐秘的关系。在经济困难时期,人们对待衣服的态度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他们也会用这样的态度对待他们的婚姻。那时候离婚率较低。后来经济发达了,人们没有必要更没有了耐心和细心去补衣服。补衣服的人少了,离婚的人多了。
2、父母的生活习惯对孩子的影响
2007年,日本人三浦展发表了一份调查报告:《阶层是会遗传的:不要让你的孩子跌入“下流社会”》。三浦展的调查报告显示了父母的生活习惯与孩子成绩之间的某些微妙关系:
成绩好的孩子,母亲比较有条理又有趣。……有条理却也有趣的母亲,比较能养育出成绩好的孩子来。成绩好的孩子,妈妈通常是有计划且动作利落的人。……父亲越认真、越有条理、越有礼貌,孩子成绩就越好。……成绩不理想的孩子,饮食状况也比较混乱。……成绩越差的孩子,越依赖便利店的食物。
三浦展的建议是:“父母能做的就是改善孩子的生活习惯。……要父母突然之间大量增加收入或许不太可能,更不用说突然提高自己的学历。既然如此,身为父母唯一能努力的,就是设法改善孩子的生活习惯。”孩子的生活习惯将影响孩子的成绩:“成绩越好的孩子,个性越主动,同时比较会运动,朋友也比较多,但成绩越差的孩子,不仅个性较被动,也很不擅长运动,同时朋友也比较少,基本上很爱打电玩。”
父母的生活习惯主要包括日常的起居生活和夫妻之间的情感生活。为了给孩子提供适宜成长的环境,父母需要特别留意三件事情:一是夫妻之间的情感生活;二是“吃饭的习惯”;三是“作息习惯”尤其“早睡早起”和“坚持运动”的习惯。
第一,夫妻关系影响孩子的性格。如果夫妻相互尊重,孩子也从这里学会了尊重他人。如果夫妻相互宽容并欣赏,孩子也从这里学会了宽容并欣赏他人。一个男人如果不尊重他的妻子,那么,他的儿子就学会了在学校不尊重他的女同学。一个女人如果不尊重她的丈夫,那么,她的女儿就学会了在学校瞧不起她的男同学。有些夫妻之间关系不和,孩子夹在中间很难受。夫妻之间如果经常吵架,孩子就会有“神经质”,他长大后对异性、对婚姻会持怀疑的态度。
第二,慎重对待“吃饭的习惯”。如果没有特别的困难,父母最好每天赶回家和孩子一起进餐。家庭的共同价值观,就在全家人围着一个桌子吃饭的过程中建立起来。全家人围着一个桌子吃饭,彼此牵挂着对方的饮食习惯,聊一些轻松愉快的话题,杯盘之间偶尔发出清脆的响声,这就是最好的教育。父母和孩子没有共同语言,常常是因为父母长期不和孩子围着一个桌子吃饭的缘故。很多人是在家庭的餐桌上学会了怎样做一个风趣的讲话者和一个好听众。
第三,形成“早睡早起”和“坚持运动”的习惯。让孩子“身体好”的最古老而经典的办法是“早睡早起”。富兰克林的说法是: “早睡,早起,使人富有、健康和聪明”(Early to bed, early to rise, makes man wealthy, healthy and wise)。
除了“早睡早起”,让孩子“身体好”的另一个古老而经典的办法是“坚持运动”,尤其需要让孩子多接近自然,让孩子有足够的户外活动。
为了让孩子建立早睡早起和坚持运动的习惯,父母最好亲自示范。如果没有父母的示范,孩子很难形成持久的早睡早起和坚持运动的习惯。孩子睡懒觉,常常是因为整个家庭的作息时间比较混乱。
为了孩子养成早睡早起和坚持运动的习惯,全家人最好少看电视,并尽量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最好将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控制在一个小时或半个小时以内。
父母有时抱怨自己的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太多。其实,一个家里有一个看电视的“小东西”,这个家里一定有几个看电视的“老东西”。有些人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电视机打开,下班回家后的第一件事情也是把电视机打开。这些人没有别的兴趣和爱好,没有别的主题,电视是他们唯一的依靠。有些年轻的夫妻最初感情还不错,俩人经常聊天,后来没什么可聊的了,只能过无聊的生活,只能过着看电视的生活。电视就有这样的功能,它能够让全世界那些不想交流的、没有情趣的人默默无语地守候在那个“黑匣子”面前。他们不愿意去跟同伴交往,他们不愿意去阅读,他们不愿意去运动,他们只想看电视。
电视机的发明对人类的生活习惯是一个破坏,接下来更严重的问题是,后来又发明一个遥控器。遥控器意味着人可以在离开电视很远的地方,像个土豆一样蜷缩在舒适的沙发里。有些人实在没什么出息,每天蜷缩在沙发里,手里拿着遥控器,不断地抖动,不断挤压按钮,不断地转换频道。人们无法确切地知道他究竟想看什么节目。其实他对哪个节目都不感兴趣,他唯一感兴趣的就是表示自己还活着,还能够活动。
美国育儿教育专家斯波克说:“我强烈反对的一件事情就是看电视。即使是高质量的儿童电视节目也会束缚孩子的想象力,因为电视为孩子做好了一切,几乎不需要孩子做什么努力。”如果孩子离开了电视机之后就无法过正常的生活,则说明这个孩子的阅读能力比较低下。
“那些从来没有养成看电视习惯的孩子就不会思念电视,他们会用其他的活动来填补自己的生活。”如果家里的电视机坏了,不必急着修理。偶尔过几天不看电视的生活,可以为家庭带来新生活的乐趣。那样的话,孩子和家人就不能依赖被动的娱乐方式,而学着人类几千年来的做法,通过读书、写作或者交谈来积极地创造和发展他们的兴趣。“如果你的孩子的卧室有电视机的话,最好把它撤掉吧。”
不过,无论电视有多少坏处,毕竟它能够给人带来娱乐和消遣。即便电视使人堕落,人有时倒需要“偶尔堕落一下”。“不做无益之事,难遣有涯之生”。如果为了孩子的成长而完全不看电视,既不必要也不正常。
父母可以让孩子接触电脑游戏,但必须严格限制玩游戏的时间并监视游戏的主题。“电脑游戏是理想的教学工具。不幸的是,这些游戏教给孩子的常常是如何快速而准确地射击。”“在电脑游戏中开枪射击的次数越多,孩子们想到杀人的时候就越不害怕。” ②如果孩子不幸染上了“网瘾”,要么因为父母没有为孩子制订上网的规则,要么因为孩子在电脑游戏之外找不到足够的成就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