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云晓:将以人为本落实在教育的每个环节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 孙云晓
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如何做到以人为本是全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和任务。中小学教育作为促进和保障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最重要的力量,更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完成好这一任务。
《规划纲要》文本各个方面的内容都已经鲜明地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如,第一部分总体战略,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的工作方针和“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关心每个学生”、“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等。《规划纲要》文本中的这些精神对于指导我国今后的教育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发现,相当多的儿童因考试或学业压力而心情不好(76.2%)、郁闷(55.4%)和烦躁(54.2%),部分儿童因此睡不着(38.2%)、不想学习(25.1%)、自卑(24.5%),还有少数儿童甚至对生活绝望(9.1%)。巨大的学业和发展压力扭曲了儿童的学业动机和人格发展,容易使他们对未来产生不可预知的疑惑和恐惧,致使儿童厌学,厌恶生活,甚至采用极端手段来逃避压力。为了所谓“幸福的成年”,相当多的孩子被剥夺了快乐的童年。儿童因面临巨大压力所导致的一种较强烈、较持久的焦虑心态,我们将这一现象称为“童年恐慌”。令人不安的是,“童年恐慌”现象正呈愈演愈烈之势。因此,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是非常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那么,如何在中小学教育中做到以人为本呢?我认为,首先要深化认识,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把握以人为本的内涵。儿童观和教育观是决定教育工作质量的内在因素。以人为本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的核心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儿童是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和精神需求。儿童的成长是由自然人变为社会人,并建立自己独特精神世界的过程。由于儿童具备人类所特有的主动性,儿童成长不是简单地通过外在作用“塑造”和“训练”的,而是在儿童自身与环境不断互动的过程中逐渐“生成”和“提升”的。因此,在此过程中,必须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中小学阶段正是少年儿童形成自我意识、获得自我认同的关键时期,只有满足儿童的精神需求,才能使儿童理解和获得生存价值,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第二,儿童是发展的人,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身心成长规律。现代心理学认为,在人的一生中,人格都在不断地发展,而且不同阶段有不同阶段的任务。例如,幼儿期主要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意志的实现;学前期主要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小学期主要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青少年主要是建立自我认同感,防止认同感混乱,体验忠实的实现。教育要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帮助儿童解决成长和发展的矛盾,帮助他们逐步形成积极的品质。
第三,儿童是独立的人,教育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儿童是独立的人意味着,虽然在生活、情感和精神上儿童对成人都有很强的依赖性,但他们的体验、感受和思想都是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儿童是独立的人还意味着,童年是成年的基础,但并不是简单的成年的准备阶段。童年生活是人生独特的成长阶段,教育必须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
第四,儿童是独特的人,教育要体现儿童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儿童是独特的人,每个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独特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
以人为本应该体现在中小学教育工作的每个环节。在此,我想特别提出的是,在孩子个性化成长中存在一个被人们忽略的根本角度——性别差异。也就是说,在小学和中学阶段,男女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模式的差别是巨大的,而我们的教育严重忽略这些差别,尤其是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倾向,对所有学生特别是对于男生造成较大的伤害。因此,我们建议将“因性施教”确定为与“因材施教”并重的教育原则。
贯彻落实《规划纲要》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但首先要完善教师培训制度,为儿童创造更多的支持性人际关系。最新的研究发现,缺乏支持性的人际关系是中小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原因。教师是影响儿童成长的重要他人,教师自身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知识更新能力决定其教育能力。同时,师生关系也是影响儿童成长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中国教育报》2010年3月17日第3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