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孙云晓:将以人为本落实在教育的每个环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2 08:24: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孙云晓:将以人为本落实在教育的每个环节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 孙云晓

  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如何做到以人为本是全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和任务。中小学教育作为促进和保障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最重要的力量,更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完成好这一任务。
  《规划纲要》文本各个方面的内容都已经鲜明地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如,第一部分总体战略,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的工作方针和“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关心每个学生”、“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等。《规划纲要》文本中的这些精神对于指导我国今后的教育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发现,相当多的儿童因考试或学业压力而心情不好(76.2%)、郁闷(55.4%)和烦躁(54.2%),部分儿童因此睡不着(38.2%)、不想学习(25.1%)、自卑(24.5%),还有少数儿童甚至对生活绝望(9.1%)。巨大的学业和发展压力扭曲了儿童的学业动机和人格发展,容易使他们对未来产生不可预知的疑惑和恐惧,致使儿童厌学,厌恶生活,甚至采用极端手段来逃避压力。为了所谓“幸福的成年”,相当多的孩子被剥夺了快乐的童年。儿童因面临巨大压力所导致的一种较强烈、较持久的焦虑心态,我们将这一现象称为“童年恐慌”。令人不安的是,“童年恐慌”现象正呈愈演愈烈之势。因此,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是非常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那么,如何在中小学教育中做到以人为本呢?我认为,首先要深化认识,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把握以人为本的内涵。儿童观和教育观是决定教育工作质量的内在因素。以人为本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的核心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儿童是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和精神需求。儿童的成长是由自然人变为社会人,并建立自己独特精神世界的过程。由于儿童具备人类所特有的主动性,儿童成长不是简单地通过外在作用“塑造”和“训练”的,而是在儿童自身与环境不断互动的过程中逐渐“生成”和“提升”的。因此,在此过程中,必须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中小学阶段正是少年儿童形成自我意识、获得自我认同的关键时期,只有满足儿童的精神需求,才能使儿童理解和获得生存价值,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第二,儿童是发展的人,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身心成长规律。现代心理学认为,在人的一生中,人格都在不断地发展,而且不同阶段有不同阶段的任务。例如,幼儿期主要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意志的实现;学前期主要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小学期主要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青少年主要是建立自我认同感,防止认同感混乱,体验忠实的实现。教育要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帮助儿童解决成长和发展的矛盾,帮助他们逐步形成积极的品质。
  第三,儿童是独立的人,教育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儿童是独立的人意味着,虽然在生活、情感和精神上儿童对成人都有很强的依赖性,但他们的体验、感受和思想都是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儿童是独立的人还意味着,童年是成年的基础,但并不是简单的成年的准备阶段。童年生活是人生独特的成长阶段,教育必须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
  第四,儿童是独特的人,教育要体现儿童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儿童是独特的人,每个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独特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
  以人为本应该体现在中小学教育工作的每个环节。在此,我想特别提出的是,在孩子个性化成长中存在一个被人们忽略的根本角度——性别差异。也就是说,在小学和中学阶段,男女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模式的差别是巨大的,而我们的教育严重忽略这些差别,尤其是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倾向,对所有学生特别是对于男生造成较大的伤害。因此,我们建议将“因性施教”确定为与“因材施教”并重的教育原则。
  贯彻落实《规划纲要》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但首先要完善教师培训制度,为儿童创造更多的支持性人际关系。最新的研究发现,缺乏支持性的人际关系是中小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原因。教师是影响儿童成长的重要他人,教师自身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知识更新能力决定其教育能力。同时,师生关系也是影响儿童成长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中国教育报》2010年3月17日第3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1:04 , Processed in 0.08501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