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鸣:重识“五四”(组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5 18:45: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鸣:重识“五四”(组图)2010-04-29  来源: 南方周末(广州)
  秦蓓蓓

  很快又到“五四”了。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兴起,“五四”对传统文化的影响问题,再次引发人们的讨论。你的新著《北洋裂变———“五四”与军阀》(广西师大即出)讲述的就是这一段历史,可否请您谈谈“五四”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张鸣:谈“五四”,有两个层面,一是新文化运动;一是1919年5月4日爆发的学生运动。学生运动发生前,新文化运动已经发生,在此之后又得到进一步推进。忽略了作为政治事件的“五四”,仅从文化方面来论说,肯定是有欠缺的。“五四”学生运动从思想和文化方面讲,与新文化运动是一脉相承的。整个新文化运动的确是和传统相背离的,它是一种思想和伦理的改造。中国近代的变革之路,就是按照由器物而制度、由制度而文化这个模式往下走的。

  近来有些人反思,“五四”反传统是不是过了头?有些人甚至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整个就错了。在我看来,说“五四”新文化运动反传统没错。中国走入现代化的过程中,对传统不仅需要继承,也需要反思,甚至是革命性的反思,尽管这个过程中有过分的地方,但不能抹杀其必要性。

  我们的问题是每一个阶段的变革都不够彻底。你比如说在器物层面,经济上的变革就很不彻底。洋务运动时期,大机器工业的发展应该是由官办到官督商办,再到商办,但是我们走到官督商办这个阶段就停下来了,始终没有走到商办这个阶段,只引进了它的器物,没引进它的管理方式和思想,没有把市场经济制度和工业文明引进来,这是一个问题。

  然后就进入第二个层面开始变制度。实际上制度这个变革也不成功,无论是晚清的新政,还是民国的民主制度都还是半成品,我们没有这个制度所需要的政治文化。然后我们就进入下一个改革阶段。我们总是想找到一个钥匙,或是器物,或是制度,或是文化来解决中国问题。其实没有这样的金钥匙。“五四”运动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张鸣:其实“五四”对社会的影响不是很大,它不是一个波及底层的运动,它只对上层有影响。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的教育才完成了学科分类和大学的建构,我们今天称道的西南联大,实际上是“五四”以后的成就,文化、诗歌方面取得的成就也很大,我们后来称之为大师的作家、思想家、戏剧家等等都是“五四”以后出来的,必须承认,如果没有这个运动的话,这些大家是不可能出现的。但对于中层和下层社会的影响就很小。余英时先生在抗战时期在老家安徽的潜山避难,他说那时那里还在教文言文,由此怀疑“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五四”运动引进了马克思主义,这对社会的影响大不大?

  张鸣:确切地说引进的不是马克思主义,而是列宁主义。列宁主义的引进,确实使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共产党成立以后,群众运动才真正在社会底层展开,在此之前,都谈不上发动群众搞什么大革命。只有中国共产党人愿意到底下去动员群众,才能真的改变社会。

  余英时先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思》一文中有个说法:“五四”运动中的领导人对于所倡导的马克思主义,没有领会其中含义。好比我们盖一个西式的建筑,用的是西式的材料,但是建筑师却从来没有去过西方,最后盖出来的也只能是中式的房子。这个说法你同意吗?

  张鸣:我基本上同意,但“五四”的后期陈独秀、李大钊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后就想搭一个新“房子”,他们也不知道这个“房子”盖好之后是什么样,到了土地革命以后,形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虽然推倒了旧“房子”,新建的还是中国式的“房子”,但由于这个“房子”的结构已经大不一样了,把中国文化的载体———士大夫阶层彻底扫除,所以,新的“房子”里文化传统没有了。这才是真正的反传统。

  土地革命与其后发生的一系列政治运动无论从时间上看,还是从形式上看都与当时“五四”运动有相当大的距离,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和传承呢,能不能说“五四”运动直接决定了中国后来的发展方向?

  张鸣:“五四”后期发生了强烈的左倾,中国人在巴黎和会上受的打击太大了,突然之间苏俄发表声明,愿意放弃一切在华特权,以平等的面目对待中国。这一下子就使得刚刚受过委屈的中国人,感到莫大的安慰。虽然苏俄说的是空话,只是“忽悠”了我们一下。但是这个“忽悠”已经很起作用了,骗得了很多激进青年的信任。当然,“五四”后期,参加运动的人分成左右两翼,右翼走了另外一条道路。新文化运动中有很强的全盘西化的倾向;“文化大革命”更是使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有人说这种全盘否定中国文化的传统源于“五四”,你对此有何见解?

  张鸣:我不同意,这种全盘否定传统的思想只是“五四”精神的一个分支,整个“五四”精神并不是导致后来文化浩劫的主要原因。鲁迅是全盘西化的典型,他曾号召青年少读或不读中文,多读外文书,但我对他的批判精神一直有一点怀疑,他的文体、理念、文化资源都是传统的,他看得最多的书,不是译著也不是原版外文书籍,而是中国的传统书籍,从经史子集到佛经。可见实际上他反不掉传统,原本打算“掀房顶”,其实最后只是“打开了一扇窗”。

  至于说新文化运动反儒家文化,太过大而化之,新文化运动提的是反对旧伦理,主要指三纲五常,我觉得这个就应该反掉。就拿孝道来说,各个民族都讲究孝顺父母,但把孝顺变成孝道,变成一个僵化的东西,并用国家法律固定下来,只准子女孝顺父母,父母把孩子杀了都可以,这样的纲常伦理当然不对了,应该受到批判,不然怎么可能进入现代文明,怎么会有民主制度?但它并没有反孔子原初的思想。所谓“打倒孔家店”,是后人的演义,当时只有胡适提到过吴虞是“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没有“打倒”一说。“五四”过后,先生教什么书还是教什么书,宗族文化、祠堂都和原来没有什么变化。民间传统被摧毁是以后的事。

  说到新文化运动,为什么大家只知道从西方请来的“德先生”、“赛先生”,却很少有人知道“费小姐”(freedom)?那个时代的自由与今天我们提倡的自由有何不同?

  张鸣:其实在“五四”运动后期,费小姐就已经失踪了。在“五四”前期很大的一个主题就是自由:提倡个性解放、个人自由、反对包办婚姻、反对大家长等等,“五四”青年都是先从小共同体解放出来,然后才有了个人精神上的自由,但是这种自由仅限于生活方面,没有进一步上升到政治层面,所以到了政治运动为主的时候,大家都为了国家利益顺理成章地牺牲了个人自由,成全民族国家。

  在民族国家中,爱国主义的含义经常发生变质,走向暴力和极端,这与当初由“五四”运动发端的民族主义运动有关系吗?“五四”运动是不是极端民族主义运动?

  张鸣:发起爱国运动这没问题,但爱国主义后面往往缺了自由,甚至把以前追求个人自由的权利都收起来了。比如说抵制日货的时候,如果有人继续卖日货,就会被抓、被打,货被烧。这就成了公然剥夺人的自由了嘛。但是剥夺者却是正确的、合理的。

  一旦一种爱国主义可以侵犯任何人的自由的时候,就走向了民粹甚至是纳粹,“五四”期间就发生过大规模的查抄日货事件,并不合理。从这个意义上,“五四”运动应受到批评。但“五四”还算不上是极端民族主义,因为运动还比较有理性。没有像义和团那样盲目排外。

  以往人们说起“五四”,更多想到的是学生和知识分子所起的历史作用,但你在这本书中却对军阀着墨甚多,他们与这段历史有什么样的关系?该怎么评价他们的功过是非?

  张鸣:很多事情乍一看似乎没什么关系,但其实有很多有意思的事值得挖掘。“五四”运动作为政治事件有非常独特的历史背景,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正在走向军阀主义,各个派系的军阀你方唱罢我登场,他们在这个历史变动中的争斗,往往使这一时期的政治事件,呈现很吊诡的色彩。吴佩孚就思想而言,他是一个传统主义者,而“五四”是反传统的,但他却曾多次通电反对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并在“五四”运动发生后支持学生运动,军阀与学生之间,思想并没有共鸣,他为什么这么兴奋?“五四”运动在民族主义的大旗下面,弄臭了皖系,却给了直系一个机会,直皖开战,皖系倒台。这就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这些都应该好好梳理清楚。

  你以历史为题材的文章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很关注那些通常被人们所忽视的小人物、小事件,这是由你的历史观决定的,还是为了在创作题材上另辟蹊径?一篇篇历史小故事写出来有没有一个共同的指向?本书中你还是选取了一些比较细碎的题材,算是小中见大吗?



  张鸣:当然,有些大的方面都让别人说完了,“大鱼”都给捞走了,我只好“捞小鱼”。但“五四”这本书,跟我以往的小故事有所不同。不存在“小中见大”,其实我探讨的都是大问题,只不过是被人家忽视了,“五四”运动的文化性和政治性总被割裂开来,而运动的政治环境又很少被人提到,很多事情大家都不追问,认为没什么可说的,我认为这很可怕,就拿“五四”运动为例:这个运动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发生?这与当时走向军阀主义的政治制度有没有关系,中国是不是到了最危险时刻,到了民族存亡的边缘了?运动到底是怎么发动的?这里有没有权力的操作和“悲情制造”?都有谁参与进来了?抵制日货运动中想象洋人下毒是怎么回事,当时的市民百姓对这些事有什么反应?这些被人们忽视的事件,实际上都反映出了一个时代的特征,尽管“五四”是一个文明的运动,却也包含一些不文明的东西。为什么?要回答这些困惑,就要尽可能地客观地去贴近历史的真实,然后设身处地地为古人着想,不管他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我一向认为,要平静地看待中国历史,即便是不那么光荣的历史,也不用悲悲切切的,尽量把历史这门学问弄得好玩一点,让人微笑着看完这篇文章后有所感,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他们对事物的看法,有时候一些常识性的东西都被忘记掉了,人们的思想也会扭曲,我就是用这种方式来回归常识,回归到一个正常理性的层面上来。

  作者:秦蓓蓓 (本文来源:南方周末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6 07:58 , Processed in 0.06186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