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筷箸文化意趣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28 20:41: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筷箸文化意趣多作者:蓝 翔
  筷子古称箸。古籍《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纣王为商代末期的君主,也就是说,我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三千多年。此外,民间关于筷子的传说也不少,一说姜子牙受神鸟启示发明丝竹筷,一说妲己为讨纣王欢心而发明用玉簪做筷,还有大禹治水时为节约时间以树枝捞取热食而发明筷子的传说。
  中国是筷箸的发源地,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国的用箸习俗皆由中国传入。我国乃世界用箸进餐国家和民族的母国,千百年来一日三餐筷不离手,习以为常。可是如今,人们仅把它当成吃饭的工具,并未把这小小的筷子看作是我国四大发明之外的又一大发明。尽管是一双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筷子,但它能同时具有夹、拨、挑、扒、撮、撕等多种功能;与看上去“动刀动枪”式的西方餐具相比,成双成对的筷子又多一份“和为贵”的意蕴。适逢金婚和银婚的老夫妻,会获赠镀金筷和镀银筷,意喻“情牵久久”、“快快(筷)活活”,像筷子一样成双偕老。
  筷子虽为寻常物,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蔡元培曾经在法国里昂设中餐宴会招待客人时说:“早在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也用过刀叉,不过华夏民族是酷爱和平的礼仪之邦,宴会上出现刀叉会被人视为凶器,影响友好欢乐的气氛。”
  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在日本接受采访时说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高妙绝伦地应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且不怕高热,不怕寒冻,真是高明极了。”真是三句不离本行。
  教育家陶行知1939年创办育才学校后制定了卫生教育条例,其中有规定“用公筷分菜”。丰子恺先生因嫌洗筷麻烦,喜爱不登大雅之堂的剖筷,50年前他就说过:“我在日本留学时在饭店里用过一种消毒剖箸(一次性筷子),就餐前用纸袋套好,吃后一扔了事。”但丰先生有所不知,一次性筷子近年来发展迅速,对林木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目前,北京一个城市每天约用300万双一次性筷子,要消耗100立方米木材。环保专家已发出建议,要保护环境,节约木材,应采用生长迅速、资源丰富的竹子来制造一次性竹筷。
  日本虽不是筷箸发明国家,但多年前已经将8月4日定为筷箸节。每年此日,主妇纷纷购买新箸,焚烧旧筷,以感谢筷箸为人类进餐作出的贡献。筷箸节那天,家长和老师还教小朋友用箸方法,大力提倡从小用箸,以免受西方刀叉影响而渐失用箸的优良传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21:49 , Processed in 0.06771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