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教师迁移能力的内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9 10:02: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教师迁移能力的内化                    冯为民


    迁移能力的形成是需要不断实践迁移的各种策略与技能并逐渐内化的过程。语文教师一旦形成了迁移能力就应能在新的教学情境中灵活地运用迁移策略和技能进行有效教学,其迁移策略和技能的选择、运用又完全是具有创造性的,且能使自己获得新的信息、得到新的启示,从而使自己的迁移能力不断发展。可见内化性越强则迁移能力也就越强,迁移一旦缺少内化性就不会形成迁移能力。
       迁移能力的发展遵循着由被动到主动、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而要完成这一过程的转化,需要经过一个将外在的规则加以内化的过程,并且这一内化过程必须通过具体的学习活动来实现。对语文教师而言,就必须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来进行。如果语文教师仅仅是简单了解迁移的要素和规则,而不能内化,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就不能灵活运用,教学就会显得死板、封闭。内化性强弱是语文教师迁移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迁移能力强的语文教师总是内化性很强的,能根据教学情境的差异及时调整自己并恰当地选用迁移策略和技能。
       迁移能力的提高存在着实践上的延迟效应,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迁移中内化过程的必然性。语文教师的原有知识状况即认知结构是决定其新的学习的最重要的一个内部因素,迁移是已有的知识背景与有关活动的新认识的相结合,即通过已有的理解对新内容进行过滤,在这过滤过程中须借已知来了解未知,重组新内容,并完成对新内容的认识与把握,使之成为打开新知识之门的重要钥匙。由于迁移要根据已有的来认识新知的,不可能立即就能掌握各种迁移的策略,总要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故而迁移能力的提高常表现出延迟效应。
       具有内化性的迁移能力是语文教师能逐渐学会运用迁移策略和技能去调控自己的学习活动、去创造性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迁移是实践性很强的,而缺乏内化性又是很难做到用以旧知新、以旧悟新等方式重组形成新的认知的。语文教师迁移能力的内化性不是轻易获得的,需要语文教师在学好迁移理论的基础之上反复应用于教学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有目的、有步骤、有系统地培养和训练自己的迁移应用能力,不断丰富、积累自己的迁移策略和技能,使之达到相当的熟练程度,在此基础之上才可达到迁移内化的目的,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左右逢源、驾轻就熟、触类旁通,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并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发挥长期的效应。内化性是语文教师迁移能力的特征之一,迁移的内化性是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及时做出敏锐判断,使语文教学真正实现“为迁移而教”高级境界的重要条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20:21 , Processed in 0.06316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