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书法艺术里的教育元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17 15:25: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书法艺术里的教育元素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 唐金龙 

传说里,那个创造文字的仓颉,有多只眼睛,用来“仰观天象,俯察地理”,把天上众星的排列,地下的虫鱼鸟兽之迹,都一一转换成了文学。“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似乎天地鬼神都被震动。华夏儿女因文字而远离了蒙昧,有了思维,从混沌进入清明;人类在有文字之前,被称为“史前”,有了文字,才进入真正的“历史”。而在这长长的历史进程中,由文字而衍生出的书法艺术更使我们的文明层次上了一个台阶。
书法艺术其妙无穷,其中所蕴含的学问更是博大精深。细细品来,其间还有诸多教育元素值得我们借鉴呢。
我们强调对学生进行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如果只是跟学生空讲大道理,学生即使就是听也会觉得无趣,其育人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而要通过具体的载体有所附丽就不同了。比如说甲骨文,可以说是最早的极为精美的书法艺术作品,其实也就是当时人祭祀、占卜活动的记录。而甲骨十分坚固,当时尚无冶铁技术,用什么样的坚硬尖锐的工具在甲骨上刻下如此精美的文字呢,还有青铜器上的金文使书法艺术进入了新的时期,同时也标志着青铜冶炼技术的成熟和高超。这些都是我国劳动人民用智慧汗水创造的物质成果,其先进性足以让我们倍感骄傲和自豪。由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历史,热爱我们的母语,热爱我们的文化。
在书法艺术中有“字如其人”之说。凡是流传下来的被后人称道的书法家,大都具有高尚气节、壮伟人格和美好德操,他们的书法作品和他们的人品、人格,同时被人民喜爱、肯定和颂扬。学书当学颜。人们喜爱颜书,不仅因为字好,更看重他的人格。颜真卿立朝为官,刚正不阿,敢于秉义直谏。相反一个例证就是,秦桧字也很好,但没有人喜欢和赞扬他的字,他的书法连同他的为人一同遭到后人唾弃。在一定程度上说,传统的书法艺术其实也是我们育人的资料库,大量鲜活的故事,都可以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
书法艺术通过线条、布白等手段来展现各具风格的潇洒之美、险劲之美、粗放之美、古朴之美、秀逸之美、醇和之美、文静之美、清雅之美等等,应该说风格是多样化的,真草隶篆各有其妙。这也让我们有所启示。
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因为我们所欣赏的风格就来要求高度一致化。从当代多元智能理念来说,学生所具有的潜能也是综合的,只不过在现有教育体制内没有发现而已,我们可能因为受应试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意无意之间在风格上趋于雷同了。因为要分数所以就关注应试成绩好的学生,所谓好学生的标准也就渐渐异化成考试成绩高。如果将其比喻成“正楷”的话,那么其他的任何“书体”都被边缘化了。这当然是荒唐的,书法艺术要是这样的话,那早就没有生命力了。
书法艺术是突出整体美感的,以整个一幅字来说,你必须从整体上去把握欣赏。有时,你单看一个局部的笔画会觉得很不到位,单看一个单独的字会感到有缺陷,而要是放到整个一幅作品中来看时,就顿然觉得原先局部的缺陷没有了,甚至还会觉得看似缺陷处还别有味道。
对学生的评价也是这样。如果不能基于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整体性评价,往往会得到片面甚至是错误的结论。对上课特别爱讲话的学生,你可以认为他不守课堂纪律,但你要是从发现长处方面理一理,你可以看到他思维活跃,爱动脑筋。再放大一点,他人缘好,组织能力强。
书法艺术还非常讲究“留白”的艺术,一幅字不可能写得满满的,总要有留白的,在一定程度上,留白的那一部分绝不是真正的没有,而是整个作品的有机组织部分。这一点让我想到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给学生灌的东西太多了,现在更是不得了,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进行电灌了。我们能否给学生一点点时间,让他们自己深入文本,悟出点什么,哪怕只是一点点心得哪怕还不够成熟,那毕竟是他们自己悟出来的,其效果远远要比老师灌来的要好得多。在实施新课程后,有的课堂老师也组织学生讨论什么的,还有表演什么的就更热闹了,但细细想来还是老师设计好了的,依然是将学生的学习时空填得满满的,学生并没有独立思维的空间。
所以说,书法艺术中所蕴含的教育元素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从操作层面来说,也是有我们借鉴之处的,适当让学生练习一点书法也是有很多益处的。
     可以培养学生“静心”的习惯。写字是一件细致活,学生在练字过程中往往会戒除浮躁、好动的心理,静心于点、横、竖、撇、捺之中去,这就是书法能使人“致静”的效果。而浮躁、好动又是当今青少年意志品质的一个重要特点,通过写字训练,学生会逐步体会到宁静致远的意境。
     
还能有效培养学生“认真”的习惯。认真在学生的意志品质中可表现为自觉性强和自制力强,学生为了把字练好,为了使自己的书写整洁美观,就必须要求自己自觉地反复练习,掌握字的结构特点。这种保持页面整洁,不写错别字,把字写美观的意识,自然会形成一种做事认真,力求完美的好习惯好作风。

     
此外还可以让养成坚持不懈的品格。学生学习刻苦往往是其意志品质坚韧性强的表现,许多学生对于学习总是浅尝辄止,不能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而练字过程可以让学生不断地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信心,从而为一个具体的目标更加努力地练下去,自然培养起韧性,培养起吃苦耐劳的精神。

我注意到有些地方已经将书法列为地方课程或校本教材,借此利用书法艺术里的育人资源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教育。作为课程资源,书法艺术的育人功能是明显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5 13:50 , Processed in 0.17493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