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江湖风景作者:黄集伟 王灏铮
①《危险的脚步》一书的作者王灏铮北京某报记者,我估计这是作者的第一本书。
②全本书都写得很憨笨,很老实,是一种踏踏实实的技术状态。书中记述的,是国内大名鼎鼎的两位登山家李致新、王勇峰的登山历史。文学青年或白领小资们对这样的书会有“实在”之嘘:它没梦幻色彩,也不是书斋里的理想清谈,它是脚步,是一步一步,是缺氧,是窒息感……还有比如此实实在在更实实在在的吗?
③假定北大山鹰社那些壮志凌云的登山爱好者对如此“实在”早有心理预期,2002年暑假,在各报头条,就会少掉一则耸人听闻的新闻——与此同时,也就少掉数位晚年心境暗淡的老爹老娘。去年“9·11”前后,法国的两个年轻人赶巧拍下了纽约市几个消防队员的日常生活,其中包括在“9·11”灾难事中、事后他们的感慨。他们绝望地不分昼夜去寻找一切与遇难者相关的物件、残肢。他们说,哪怕仅仅找到一根手指,遇难者家属也就有了一个正式的葬礼……北大的那些孩子们没这样去想。他们走了,却对父母欠下一个永无兑现之日的正式的葬礼。
④生活残酷。所以,很多技巧很高的文字,本身就带有对生活的误解、逃避或粉饰。所以,那些以脚为笔的记者作文,憨笨之外,表达的,是对生活更本质的敬意。
⑤当然,无能如我者,阅读如此大作其实是一种理想、梦想之补偿,即所谓“身虽不至,心向往之。”我读过的登山主题读物中,诸如《走进空气稀薄地带》、《山野之旅》、《没门》等等,都至少补偿了无能者对生活所最欠缺的诚意与朴素。如此“补偿”当然无法改变我站在“鬼见愁”山脚依旧对有缆车的那个方向张望不止,可它至少告诉我,短暂人生中,更核心的快乐与“凭借”或东张西望全无关系……它其实在你脚下。一步一步地走过去,赢得它。
(《危险的脚步》游记王灏铮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村上春树
(畅销书作家)
①香港记者对“松霞恋”的每个细节都不放过,包括二人共进晚餐时的菜谱。较近的消息说,二人新近用过的菜肴里,有“极品黄油蟹”、“原炖杏汁燕窝”、“翡翠苏眉球”、“清灼郊外时蔬”、“杨枝甘露布甸”等多款。这些美味佳肴我基本无从揣摩,但却不妨碍我从那些优雅的菜名中想像出一整碗口水。
②与之相关,韩国总统金大中最近肝火很旺。细节之一是,日前,他刚把自己诸多厨子之一给开了,理由是:泄露饮食情报。对此我很好奇,用“狗哥”到处搜,结果发现,贵为一国之君,金总统食谱里的最爱,也不过就是些“白萝卜泡菜”、“清炖排骨”、“虾酱”之类。比之松霞伉俪,可算艰苦朴素了。
③其实,不管是风华绝代般地吃,还是紧咬菜根式地吃,媒体对此如细节强迫症般的“过度关注”,与“窥阴癖”也不过五十步笑百步之别。而相对纯粹的,是诸如《村上春树RECIPE》一书——它借村上在《寻羊冒险记》、《舞舞舞》、《奇鸟形状录》、《世界末日与冷酷仙镜》、《挪威的森林》、《听风的歌》等小说中提及的菜肴为由头,半真半假、亦假亦真地给出诸如“莫查列拉沙拉”、“火腿意大利面”、“醋拌菠菜小鱼”、“君度橙酒烧榛子冰激凌”等各种吃食的材料、配方、操作方法等,虽如醉似梦,可却将连锁店、招牌店的地址、成品价格之类也交代得清清楚楚……这样,村上春树当然没摇身而为一名厨子,但却如一位“领位员”,带着各位找到自己所爱。
④文前,我曾言及纯粹。我的意思是说,甭管请谁做托儿,也甭管是吃出花儿还是吃出臭虫,吃仅仅是吃。如《村上春树RECIPE》那样,到处都是“东京新宿区新宿3—15—12地下一层有售”之类的“告之”,就实在。在我看,实在,也是纯粹。
⑤当今社会,角儿之种类可谓千万千万,可如“fans”一样纯粹者,不是多了,而是稀罕。
(《村上春树RECIPE》另类食谱村上春树美食书友会编南海出版公司出版)
黄灿然
(诗人,译者,文化学者)
①黄灿然是我个人喜欢的作者,他出的所有书我都买,买不到就到网络上去找。再找不到,就托人向作者索要。
②《必要的角度》一书严格说,是黄灿然有关翻译技巧尤其是诗歌翻译技巧的心得之作。书中P223页文章名为《一部失败的布罗茨基中译本》,文中条分缕析,焦灼于一字一句一段一篇……我的感想是,所有媒介从业者或广言之文字工作者其实都可以将本书列入学习范围。
③常言说,功夫在诗外。在一个就连手机短信息都百般追求“文采斐然”的年代里,这句老生常谈的重要性远未引起足够关注。对一篇论文而言,长句好?短句好?对一个编辑而言,来稿合乎要求后,作者行文中的那些个人趣味与个人习惯该删不该删?对于一篇刊论而言,大是大非确认无疑后,要不要锋芒毕露句法奇崛?凡此种种,黄都给出自己的独到意见。
④尤其给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黄灿然对语文技巧全方位的研究、分析、捏拿。在黄看来,倒叙还是顺叙,横切还是纵劈,低密度还是高繁复,其实不仅仅是技巧,而且是作者综合状态的综合体现。“为什么需要活力?其中一个原因即是为了避俗。模式化的句法、词语与模式化的思想和思维方式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敏感的写作者往往思想、思维超出一般模式……而平庸的意思是,你挑不出他有任何语病,可是也看不到他有任何真知灼见”……
⑤在黄的提示下,再去看日出一刊的那些狗屁杂志、狗屎文章,端的“足以构成一个完整的噩梦”!
(《必要的角度》学术随笔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
橡子
(诗人,小说家,记者)
①人老了,读橡子的小说已有明显的智力障碍。不过,读《王菲为什么不爱我》一书中诸如“我的父亲是个酒鬼”之类忆旧、怀人之文,反倒百般受用。那感觉有如雪夜昏灯下,半碗豆粥就酱豆腐:一种老土的踏实,一种静止的倾听。
②那踏实其实是从作者的文字中洋溢而出的。忆旧、怀人之类的题目本身不仅让作者放慢回忆节奏,同时,也催眠般地让读者心情变得松弛而慵懒。此时,作者写诗、写文论、写长篇小说时那种睥睨万物的麻辣滚烫早已退避三舍,而代之以自由散漫的倾听。在“你的苍发,你的皱纹,你的白内障”一文最后,作者怀念祖母的情感已有绝望之态,可行诸文字,却“一片冰心”:“奶奶,也许是海水太苦、太辽阔,你从未见过,也许是霜气浓重,你找不到我,也许你曾在我的身边流连。而现在,我能看到你的翅膀是透明的。像一只绿色的蛾,你在树叶的背阴面活了一辈子,但你的翅膀是透明的。奶奶,你的飞动没有惊扰任何人。”
③由是我想,全球化语境如今已可将我们轻松引领到遥远、陌生的任何一个喧哗之地,可每当我们想起祖母、父亲、母亲、三舅、二婶或外祖父,仅记忆里那缕熟悉气息便可保证我们重新踏实下来,沉静而朴素。“门框、雨水打湿的砖墙、树干坚硬的枣树,我只要接触到那些熟悉的杂草,我就会安恬下来,像一头愤怒得太久的畜生,像盲目的大海(《王菲为什么不爱我·还乡》)。”
(《王菲为什么不爱我》随笔新世界出版社出版)
恺蒂
(作家,文化学者)
①假如文字也自有其生命,一个作者的文字应该就像他的“孩子”。
②笼罩在如此假设中,我一直想搞明白的是,恺蒂对自己的文字施行何种调养、照料、呵护,其文字才有了现在也清澈、也沉潜、也丰富、也单纯的模样?我一直也没想明白。
③在我看来,在现有汉语写作者中,如恺蒂一样稳健灿烂兼有、资讯识见俱佳者,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④说中年别恋,恺蒂说:白头到老不难,烂漫很难,而现实最多的,是那种“努力着的不愿宣布失败的婚姻”(P93)。
⑤说窥视情结,恺蒂说:隐私有市场价值,远非媒体一厢情愿可以解释,“所谓尊重别人隐私只是一个道德上的梦想,是一个大家为了礼貌而遵守但是内心里又时时刻刻想打破的神话”(P168)。
⑥说英国文化的内敛,恺蒂说:英国文化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在于,它有一种“表面上的温文尔雅”,“大家喜欢的是有话憋在肚子里的礼貌”(P266)。
⑦说男女平等的虚空,恺蒂说:“三十之后,男女之间的游戏规则就变了”,“有人讥讽三十多岁的女人就像是一个急着等待受精的卵子,想的就是找老公,生孩子(P248)”……
⑧逐字逐句读完《书缘·情缘》,发现恺蒂文字之干净,仅止表象。其内里品质,应为“妥帖”与“确切”。没有妥帖、确切,所谓“干净”的美学境界也便无从说起。
⑨某日与恺蒂fans交流阅读《书缘·情缘》心得。出乎预料,该fans摇头再三。问及因由,他直抒胸臆: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了,恺蒂已经去南非了……这等于说,很多读者对恺蒂的喜爱,其实也是对沉潜着、清澈着、冷峻着、幽默着的英国散文的喜爱?
(《书缘·情缘》学术随笔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