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教学的田野中“长”出思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17 14:57: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魏星
从教20年,我参与了数个课题实验。对自己做过的课题,我是充满着感情的。但我必须要说,结题证书并不能代表成功,在做过的语文课题实验中,有些做法是伪科学的,甚至是反科学的。在以人为本的时代,“生命”是语文教育真正的“家”。而一些做法像盲人骑瞎马——乱撞,迷失了“家”的方向。这些做法仅仅局限在“技术”的层面,缺乏理性的思维,缺乏对生命的真正关怀。现在,我正花大力气探寻“语言规律性”的问题。回望过去走过的路,有一点感悟最深:语文教学研究必须尊重规律,尊重语言学习的规律,尊重生命生长的规律。
汉语拼音直呼实验。这项教改是中央教科所牵头做的,全国都有实验基地。一年级学生要在六周之内,完成400个音节的训练。这真是一种煎熬啊!学生带着梦想走进校园,他们对识字充满着憧憬,对言语世界无限向往,却被硬生生地塞进了拼音符号世界。老师也累得苦不堪言,尤其是一年级的老师,晚上自学直呼、制教具、找阅读材料,白天指导学生练习,累得话都说不出来了。学校被授予了先进实验单位的牌子,我们却毫无成就感。拼音的功能是帮助阅读,学习普通话,为什么套上那么多的“紧箍咒”呢?
小学语文学法指导实验。中央教科所潘自由先生亲自来校指导。实验的出发点是好的,“一课一得,得得相连”,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实现自能阅读、海量阅读,发展阅读能力。但做法上出现了问题,由专家提供的“学法知识清单”,根据课文对号入座,上课时把“学法”当作知识去教,机械地操作、训练。在技术理性面前,好端端的课文被肢解了,文学的情感力量削弱了,语文学习不能像呼吸一样自然了。当时还没有“策略性知识”这个概念。现在有了,但时间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语文讲练工程实验。这项改革是不知是从什么地方移植来的,课堂教学必须精讲多练,做到“堂堂清”。一堂课讲多长时间,练多长时间,教研部分都有明确的规定,给出了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的模式。错了,从根本上错了!因为“教育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不是什么已经完成的和完善的东西”(第斯多惠),哪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哪有适用于任何教学内容和任何班级的教学套路?每堂课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每堂课都是教师和学生生命的不重复于过去的发展和成长!教学本身就是一个过程,一种动态,一种求索、努力和挣扎啊。
语文分层参与教学实验。以前的实验是外铄的,不是自己的兴趣、爱好。这项课题是江苏省立项课题,而且我参与了实验的设计,所以投入了很大的热情。起初没有真正理解“分层”的含义,根据学科成绩把学生分成A、B、C三个等级。这和给商品贴上标签有多少区别呢?没有站在“人”的高度关注教育,没有站在“教育”的高度关注课堂,结果伤害了学生。后来系统系统学习了新课程的理论,思考了诸如“教育是什么,语文教育是什么……”等“原点”问题,修正了课题试验的航向。
语文探究学习模式实验。按照试验的设计,在语文学科实施“研究性阅读”。实验初期,学生每学一篇课文,都要提出问题,然后分成小组去探究。如教学《九寨沟》,在学生大体了解课文内容后,教师问:“要想深入了解九寨沟可以用什么方法?”同学们说出了读课文、查阅课外书、上网、看影碟等方法,接下来就进行信息交流。这样教学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忽略了基本的言语学习,有时伤害了文字自身的美,造成了“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
多年的课题试验让我对“科学”产生了敬畏。我们需要人文情怀,又多么需要科学的素养啊!现在,好多课题都是精心“打造”出来的,科研的成果也是刻意“打造”出来的,甚至是补材料补出来的,这是一种虚热的表现。我看到一份“课堂观察检核表”的材料,这份材料的立意很新,它是从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是否认真(听讲、作业、讨论)、是否积极(发言、提问、询问、讨论、交流、阅读)、学生是否自信(提出与别人不一样的问题,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是否善于合作(听别人的意见,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记录、评价。耐人寻味的是,这份材料显示的是同一班级、同一节课,由同一教师对全班50名学生作了评价。这怎么可能呢?教师一边上课,怎么可能对所有学生进行观察、记录呢?显然这份材料是“补”上去的。
我越来越觉得,教师最适合做“草根化科研”。不求做什么级别的课题,但求能为自己的教学服务,以自身发展为本,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研究的“田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自然地“长”出课题,“长”出成果,“长”出自己的教育精神,“长”出精彩的教育人生。
“草根化科研”的目光应投射在哪儿?当然是自己的课堂了。如果我们的目光仅仅放在课堂技术性的问题上,只考虑“怎么教”,那么,我们仍然与“草根化”有很大的距离。草根化,首先意味着“教学的田野”,意味着“教师的存在”,意味着“思想的在场”,意味着“批判的意识”、“理性的精神”和对真理、对自己追求真理意愿的信心。所以,“草根化科研”首先应该把目光投射在“自我精神”的建构上。没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想,没有“大教育”的视野,画地为牢,是不能突破旧有的思维习惯的。
草根化的实践形式有哪些?“行为跟进”是个有效的做法。它强调研究的“日常生活化”,强调“问题意识”、“过程”、“对话”,注意呈现“不加修饰”的研究环境,让教学智慧自然地“长”出来。“行为更进”的主要操作流程是“生成主题—围绕主题的文献资料研究—第一教案—教案研讨—第一课堂—二次研讨—第二课堂—三次研讨—第三课堂……”式的循环往复,个体反思与群体反思相结合,一次性反思和持续反思相结合。这样的研究方法很“朴素”、甚至有点“拙笨”,然而就在这种“折腾不休”的研究中生成教育的智慧。语文教学的内容天然地依附在课文上,通过“行为跟进”、“同课异构”,拉着志同道合的合作团队一起走、一起听、一起讲、一起改,可以建构科学的语文教学内容。
有人把教学过程分为前教学、教学和后教学。前教学是教学的准备阶段,教学是教学行为的实施阶段,后教学“是教学的反思、总结、研究、深化、升华阶段,在课后,教师对前教学、教学过程及其得失,通过回忆、内省,进行梳理、分析和评判。”
建立“行为跟进”的实践形式,就是强调“后教学”的自我追思和反思。“行为跟进”的前提和关键是“发现问题”。当前的教育科研普遍缺乏问题意识,问题意识的缺乏,关键在于不能正确对待自己,不敢自揭自家不足,缺乏“否定旧我”、“超越自我”的勇气和“批判”的精神。学生和教师的身上都存在着“蔽”,把师生的那种“旧图式”和“惯有思维”打破,养“明”去“蔽”,发生新的变化,学生有了自己的学习,教师有了自己的教学,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
2005年,《中国地理》杂志做了一件史无前例的事,就是开展了“选美中国”的评比活动,结果发生了“革命性的颠覆”,一些传统的名山名川纷纷落马,而西部一些人所未知的风景浮出水面。“发现”是有诱惑的,它是我们持久的愿望和原动力。在教育科研中,让我们开放点,再开放点,换个思路,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智慧去打开“发现”之门,并通过“行为跟进”提升内涵。
草根化研究的成果如何呈现?这要根据教师实际来选定。最重要的是要有“生命留痕”的意识,一边研究,一边进行教育反思,走向“建言立说”。科研成果要“真”,搞课题研究的资料要“实”,不能“仿造”出来。没有实践的检验,补上去的材料自然就会漏洞百出了。我们还发现,实验中“后测”的成绩总比“前测”好,好得不得了,研究效果总是显著的。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课题研究是一项科学,想一想,我们是不是做了一些违背科学的事呢?如果教师“伪”下去,何来真正的民主与科学呢?这样的成果有什么作用呢?
愿每一个教师都能成为研究者,在平凡的岗位上,在执著的求索中,升起精神生命的太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6:46 , Processed in 0.06823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