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0-6-26 13:47:33
|
只看该作者
影响地域文化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自然地理环境;一个是移民
主持人:那么,地域文化的成因有哪些呢?
张京华:《慎子·外篇》中说:“两山并驱其中必有水,两水夹行其中必有山”,地域文化的特性就在于这种大致由自然山川限定边界的划分,这往往比人为的行政区划更能体现出文化的传承延续,亦即人群社会的生存模式。
葛剑雄:地域文化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环境限定和人口变迁有关,也与行政区划和民族分布有一定的联系,甚至制约于外来文化影响。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自然地理环境,特别是在交通运输条件不便的情况下,不同的自然环境,所产生的文化上的差异就很难消逝,会长期保存。中国是一个大国,那么大的面积里面,包含了很多完全不同的地理环境。在不同的地理条件下面,它的物质条件是不同的,气候和自然条件也不同。一种文化的产生,主要还是它的物质基础。自然条件不同还把中国天然分成了很多不同的区域,比如太行山地区,一边是绵绵的太行山;一边是大平原。历史上说山东、山西,就是根据山来分的。又比如黄河、长江,也是天然的障碍。黄河把山西跟陕西分开,长江天堑,南北就分了江南、江北。各个区域里面,它的条件不同,加上交通不便,长期住在里面,就慢慢形成了很多不同的地域问题。现在很多名词,就是与这些文化现象有关。总之,中国由于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提供了不同的物质基础,所以形成了不同地域的物质文明,那么在这个基础上就会产生不同的精神文明。
另一个方面就是人的因素。一个地方的文化说到底还是当地的人在起作用。某个地方的文化变化,最重要因素就是移民。移民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流动。移民把自己原来所拥有的文化,带到了他们定居的地方。移民还不仅仅是把文化带到那个地方,因为他已经定居了,归属于这个地方了,那么就要积极地发挥自己的作用,或者说要学习当地的文化,这样就有了文化的交流,也有了再重新形成新文化的可能性。历史上,如果说外来的移民占有主流,是强势的话,那么很可能就把外来的文化取代了当地的文化。这个强势有多方面的含义,一种是移民多,还有一种是移民并不一定数量多,但具有政治上、文化上和经济上的强势。那么这种强势文化的结果,就是强势文化取代了当地的文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土客相当,土著文化也很厉害,那么外面迁进来的移民、客民,他们的文化也很强,双方势均力敌,那么就会出现两种文化的碰撞,以至于最后融合,这样就会形成一种跟原来不同的新文化。如果这几种情况都没有,就是一个地方人口不流动,一般来讲这种文化就会凝固,会长期延续下来。其好处在于把以前的文化保存下来了,所以我们现在到一些经济落后、交通闭塞、人员几乎不流动的地方去,往往发现那里古风犹存,一百年甚至几百年以前的文化还保留着。
“海派文化”是移民对地域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个典型案例
主持人:可见,移民对地域文化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那么,能否举个这方面的例子说明一下?
葛剑雄:比如“海派文化”。上海是一个五方杂处,华洋混杂的地方。“海派文化”是一种中外移民共同的产物。在1843年开埠的时候,上海还只是南方一个普通的县城,它本身在文化上并没有太多的特色,更主要的是开埠以后所建立的英租界、法租界,并不是原来的县城,而是在县城外面的荒地上面。当时上海人口仅五十万多一点,但是它发展得非常迅速。到了1900年,人口突破一百万,然后两百万,三百万,四百万,到新中国成立时号称六百万人口,这些人主要是从外地迁过去的。这样一个城市,本地人很少,对文化形成的影响并不很大,相反外来的各地移民占了多数。而且总的来讲,素质要比较高,因为江苏、浙江长期以来都是中国经济发达地方。这批人迁移过来以后,在上海就不是原来文化的延续,而是创造了新的文化。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外国人。上海刚刚开埠时候,仅有二十六个外国人,以后外国人的人口增加很快,其中不乏高素质的外国移民,并且直接带动了很多新兴的产业。此外,侨民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到1942年,上海外籍侨民多达十五万人(不含流动人口),是侨民汇集的高峰时期。这些高素质的移民还包括一些特殊的群体:一是“十月革命”后俄国的流亡贵族和知识分子,登记住下来,成为了侨民,并把上海作为第二故乡。二是犹太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在欧洲迫害犹太人。犹太人来到上海,就像找到人间的乐土一般。所以,大批犹太人纷纷迁移到上海,他们自己造了教堂,甚至出版了杂志,建立了各种社团。这批犹太人在上海的时间尽管不是很长,但是对上海的文化却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所以上海这个城市,就成为这样一个东西文化、中国各地的文化汇聚的地方。它比较开放,西方和日本都在上海输入他们的文化。所以,像上海的地域文化受移民影响之大,在中国很难找到第二个。
“慷慨悲歌”是燕赵文化的鲜明特征
主持人:燕赵文化是北方平原文化的代表,俗语说“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那么,能否具体介绍一下燕赵文化的形成及其特点?
张京华:燕赵文化是在燕赵区域内产生的一种地方文化,燕赵区域的划分应当以今黄河为它的南界,以太行山和燕山山脉作为燕赵区域的西界和北界。从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上看,燕赵文化是一种平原文化、农业文化、旱地农耕文化。在民族特点上,它是一种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
燕赵区域在其兴盛时期曾经是整个北方基本农业经济区的一部分,在其衰落时期又是北方各民族融合与冲突的一个窗口,是元明清时期政治重心北移和经济重心南移中一个敏感的焦点。燕赵区域伴同整个中国古代文明的兴衰,是中国古代文明由盛转衰、再由古代开始向近代、现代化转变的一个缩影。
从文化特征上看,燕赵区域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这就是慷慨悲歌、好气任侠。“慷慨悲歌”一语可以用来形容各个地区的人物和现象,但是在历史上,它是由燕赵区域而产生的,是以燕赵区域为典型的。在其他区域,慷慨悲歌并没有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从时间上,慷慨悲歌文化的特征在战国时期形成和成熟,在隋唐时期仍然为人们所称道,到明清时期其余音遗响不绝如缕,前后持续二千余年,确已形成了悠久而稳定的传统。所以,燕赵区域的文化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慷慨悲歌。
历史上流传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体现了燕赵人“慷慨悲歌”的文化性格。燕太子丹的精诚与荆轲的奇志契合在一起,就完成了燕地文化由苦寒和局促而产生出的激变,就形成和成熟了燕地文化“慷慨悲歌”的独特风格。“慷慨悲歌”或“燕赵悲歌”自战国秦汉以来已经成为固定的成语,人人皆知,但是对它作深一步解释的人并不多。唯有袁褧《枫窗小牍》中说道:“秦威太赫,燕怨太激,威怨相轧,所为白虹贯日,和歌变徵”。这个解释准确而深刻地道出了燕地文化慷慨悲歌的真意。
燕赵文化又可具体分为燕文化和赵文化。赵文化武勇任侠的特征也形成于战国时期,以赵武灵王的胡服尚武为最主要标志。赵国的文化源出三晋,而晋国正是中国古代法家智慧与武勇任侠风尚的发源地。赵文化的勇武任侠是具有传统的,它的豪奢冶游也是全国闻名的。战国结束以后,原赵国版图划为郡县,赵地也和燕地一样都具有近边和尚武的特点,二者更加趋同,在地域和文化上都更加成为一个整体。通过《史记》、《战国策》、《燕丹子》等书的叙述,定型于战国时期、以慷慨悲歌为特征的燕赵文化被历史地记载下来了。
中华文化传播呈现出“东西交流、南北并峙”的格局,不同地域人的性格差异就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主持人:“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地域人的性格鲜明地体现着地域文化特点。林语堂在《吾国吾民》中有言:“中国人在我们心目中仅仅是一个抽象物。南方与北方的中国人被文化纽带连在一起,成为一个民族。但他们在性格、体魄、习俗上的区别之大,不亚于地中海人与北欧日耳曼人的区别。”那么,从大的方面来说,“南人”、“北人”的文化性格具有什么特点?
刘德增:实际上,中国南、北的分野以“淮河——秦岭”一线为界——这是中国自然环境也是文化传统的分界线。在中国文化史上,文化传播呈现出“东西交流、南北并峙”的格局,“南派”与“北派”相持不下:戏曲之“南曲”与“北曲”,文学艺术之“京派”与“海派”,道教之“南宗”与“北宗”,佛教之“南宗禅”与“北宗禅”,等等。不同的地域文化造就了国人的地域性格。南北方人的文化性格差异还可举出以下几点:
一是南人诸业并重,北人重农贱商。历史上,重农成为北方人的传统,工商被视为“末业”而横遭贬斥。南方人从来没有像北方人那样囿于稼穑一行,能农者农,能工者工,能商者商。对此,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16《江南四》表述曰:“农事之获,利倍而劳最,愚懦之民为之;工之获,利一而劳多,雕朽之民为之;商贾之获,利三而劳轻,心计之民为之;贩盐之获,利五而无劳,豪滑之民为之。”
二是南人奢侈,北人俭约。南人嗜尚鲜衣美食,北人崇尚俭约。一南一北,奢俭如同泾渭。颜之推《颜氏家训》卷1《治家》曰:“北土风俗,率能躬俭节用,以瞻衣食;江南奢侈,多不逮焉。”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编说:“北地风俗,较南省为纯朴。”历史上如此,迄今亦然。尤可注意的是:南方人之奢,乃自奢,他们自己厚滋味。北方人之俭,乃自俭,他们自己省吃俭用,对他人却慷慨大方,热情好客。这一差异表明:南方人注重自我,北方人在意他人。
三是南人开新进取,北人持重守成。北方人持重守成,墨守成规。翻检史籍,常见北方人“迟重”、“滞固”一类的记载。“迟重”,谓迟钝谨重;“滞固”,指拘泥固执,都是说北方人持重守成。只有到了万不得已之时,北方人才会奋然而起。拿北京人来说吧,他们有句谚语,叫“不到火候不揭锅”。此谚语颇能展示北京人性格的特征。南方人富于进取精神,不墨守成规。《宋史·地理志》所说的“善进取,急图利”,是南方人的传统。
四是南人文弱,北人粗犷。南方人文雅,文胜乎质。他们有才子的风流,乏武士的彪悍,凄婉文弱,能言善辩。北方人体魄强悍,粗犷刚烈,嗓门粗大,不善言辞。即便是一桩与人为善之事,明明一片好心,可话从山东人嘴里说出来,就平添了几分粗犷,几分火药味。北方人的行为深受中国传统社会的整合,他们是正统的中国人;南方人的行为较少受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有些“离经叛道”。从行为指向来看,北方人注重社会进取,行为指向是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和人际关系的调整,他们是“社会功利主义者”;南方人注重自然进取,行为指向是物质利益的获得,他们是“自然主义者”;北方人锢抑自我,贬抑个性,是一种“非我主义者”;南方人释放自我,强调个性,是一种“自我主义者”。南、北方人的这些差异,制约着南、北中国的发展,最终影响着南、北中国地位的转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