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说方言口语中的量词
老外学中文感到“量词”太难掌握,头痛!
中文量词不同于英文,它有描绘事物形态的含义:一枝笔、一刀纸、一员大将、一尊铜像、一领披风、一袭长裙、一泓清泉、一眼水井、一弯新月、一缕炊烟、一轮红日、一抹晚霞,,,,向老外炫耀这些绚丽多彩的量词展现出中文魅力时,也让我指手画脚给他们讲解很长的时间,,,
中文的量词用得准确,恰当,可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这个“段”就是个量词,它把“香”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表现了出来,仿佛可以看见,可以触摸。“段”用得如此巧妙,方能引读者进入诗所描述的佳境。
有的量词没什么好讲的,约定俗成:说一条狗、不说一条猫;说一对情侣,不说一对父母; 说一只羊,偏要说一头猪;说一棵树,硬要说一根电线杆。这些没有道理可讲的量词,只能要老外死记硬背了。
方言口语有量词吗?我看是有。方言口语中的量词更有趣味,提起孝感乡里话,就感觉方言口语中量词的活泼可亲: 一担谷,一簸箕糠,一缸水,一捆柴火,一身汗,一笎箕(ruan ji)牛粪,一屋里哈巴,一畈里人,,,,这些量词是直截了当以具体的事物描绘事物的形态,完全是约定俗成, 而且,这个约定的时,空的“度”似乎不大,即便是孝感人,相距十来里路,说法也不同,过个十来年,又有更新。所以,语言里最鲜活的成分还是蕴涵在方言当中!
如果给这些学生讲“一箪食,一瓢飮”,这两个量词才更让他们头痛,够他们去想象了。二千年前的物件,我也没见过,说不清,道不明,由他们去乱猜,,,
还是我们孝感话来得直白:腌一“坛子”盐蛋,用半“戳瓢”盐,叫一“湾里”男将,耕一“巴掌”田,,,,形象具体地描绘了事物,又界定了量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