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叹韶华容易逝,风拂水木湛清华 管清友 不知不觉,已是秋天了。屈指算来,离开清华园已近半年。工作之余,我时常想起在清华大学度过的近两年时光:那荷塘的月色,那“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的景致,还有那清华园里晨读的书声……
来清华大学做博士后工作是我人生中的重要选择,也是我明确发展方向、提高个人学术素养的重要机遇。博士后时期是一个学者的多产期,但也容易走弯路。因此,选择一所好的学校,一位好的合作导师对于博士后工作至关重要。清华大学是中国博士后制度的发源地,也是目前国内高校对博士后最为重视,管理最严格的学校之一。2007年7月初,我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到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合作导师是著名国情专家胡鞍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经济学(能源政策、石油市场、气候变化)。
与许多人一样,最初的几个月,我也有些漫无目的,茫然若失,找不到方向。不过,这正是最初的这几个月,我有了充分的时间去思考自己的学术道路和人生道路。我觉得博士后期间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是客观审视自己,明确自己的发展之路。
时间过得很快,2009年4月,我提前三个月出站。我能够顺利完成科研任务并提前出站,特别需要感谢胡老师在一开始就给我指明了方向。那时,胡老师就给我们提出了自己的期望和要求。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有两点:一是选择前沿研究课题,直接与国际高手过招;二是完成第二篇博士论文,博士后期间的研究要相当于再写一篇高质量的博士论文。胡老师的言传身教让我获益终生,他的人品让我尊敬,他的敬业精神和严谨作风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他对博士后的指导思路也让我直接站在学术前沿与国际国内一流学者对话。
关于选题,我个人体会是,首先是要选择前沿性的问题。对于此,在我和胡老师即将出版的《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一书的后记中,胡老师对此进行了描述:“气候变化问题是学术界研究的前沿问题,需要真刀真枪地练,既要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和学术能力,又要提高公共政策分析水平与应用能力。要把我们的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一定要克服狭义的利益观,从全球视角、长远地考虑国家利益”。此外,选题一定要集中。博士后两年的时间非常短暂和宝贵,要把时间放在一两个题目上而不是更多。我与胡老师的合作研究主要集中在气候变化政策问题上。在站期间,参与和主持课题研究5项,包括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CIDEG)、清华大学低碳经济研究院、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美国能源基金会等委托的课题研究。有些课题研究一直持续到现在。
关于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我也没有放弃。基于以往我对国际石油市场和油价的研究,我本人还先后获得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一等资助和首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首批获得该资助的博士后全国仅有500名,清华大学是获得该项资助最多的高校,仅有28名),并承担了国家能源办等部门委托的研究项目。
参与重大问题的学术讨论和公共讨论也很有必要。针对能源与气候变化政策,我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和媒体访谈,多次受有关部委或机构之邀发表演讲并主持议题讨论,并成为多家媒体特约撰稿人,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成为《世界经济》、《当代亚太》等国内多家权威学术期刊匿名审稿人,形成了一定的学术影响。
在2008年10月下旬举行的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中期考核中,我被评为优秀(17名博士后,评优比例为10%,现场打分成绩排名第一)。在2009年4月下旬的博士后出站报告会上,也被评为优秀。
必要的科研组织和交往能力也不可或缺。我很幸运在国情研究中心这个团队,能够在合作导师的支持下“独当一面”。在清华期间,我担任国情研究中心能源与气候项目主任,负责这一领域的研究、课题组织和对外交流,协助胡老师开展有关工作。与国际能源署、布鲁金斯学会、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查塔姆研究所)、瑞典能源署等国际机构以及相关专家进行了多次学术交流。期间,还多次参加国家能源局的咨询工作,为国家对内对外能源政策的制定提供智力支持。
我很庆幸自己在两年前选择来清华,来胡老师身边工作。清华大学优良的学风感染着我,公管学院良好的学术氛围给我提供了优越的学术研究环境。两年来,我感到自己像处于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学术氛围浓厚,催人奋进。清华给了我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我也融入了这个舞台。
两年时间,匆匆而过。回首往昔,感慨良多。尽管转换了工作岗位,但我依然怀念那些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日子,我依然能够感受到苦心钻研的乐趣和兴奋。我可以无愧的说,我没有虚度这两年的博士后生活,我为自己当初的选择感到自豪。
——2009 年9 月,应清华大学博管办之邀而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