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班主任认识学生之我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24 11:16: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班主任认识学生之我见


孝南区三汊镇中心小学区  丁新桥


    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习惯于把学生分为优生和差生,划分的依据主要是考试分数,这种单一评价学生的方法,不仅使老师对学生认识容易走入误区,而且还会在不知不觉中扼杀学生个性,造成优生片面发展,“差生”畸形发展。
    实践表明:一个所谓的“差生”,只要在智力上无障碍,如果受到教师的关心、帮助、热爱,那么他定会有所发展。不久前的一天,我找到一位大家认为的“差生”,对他说:“你在学区举行的田径运动会上,得了好几个冠军,为学校、为班级赢得了荣誉,看来你在体育方面很有天赋,而且,也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所以,我们希望你来担任我们班的体育委员,相信你一定能把我们班的体育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同时,老师也相信,在其它方面,你也会取得好的成绩。”这之后,那位学生从我这里领受到了从别的老师那里没有得到的鼓励和尊重,犹如脱胎换骨一般,对班级体育工作,对学习迸发出从未有过的热情,大多个方面果然没有辜负我的期望,不仅班级的体育活动搞得有声有色,而且学习成绩也直线上升。
   由此可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不必抱怨某一个学生怎么的差。如果他们没有获得成功,是不是我们没有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是不是我们还没有发现学生获得成功的优势因素;是不是我们还没有找到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有效方法。从生理学角度来看,人的脑细胞受遗传因素以及后天的外界剌激,产生了不同的智能优势和智力差异。智力类型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发展优势,许多伟人的成功越来越证明了这一点。爱迪生小时候学习成绩差,被老师视为不可救药,但他成为了伟大的发明家;鲁讯青年时代学医,成绩平平,而成为一代文豪巨匠;比尔·盖茨没有读完大学,但他创办了世界顶级企业——微软公司。许多实例证明,学生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是他们聪明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时机不同而矣。每一个人都可以获得成功,我们要全面地认识学生,教育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学生。班主任要坚信每一名学生都会成功,用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方式去促使每个学生成功。
当学生犯错误时,班主任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批评。不妨留点时间,留点空间让学生去反思,去自责。曾听过这样一个案例:上课铃响了,可有一位学生似乎未听见铃声,仍然操场上找篮球。这时,班主任走来了,站在那里,一声不吭,只是用严厉的目光望着他,那学生收起球,跟在班主任后面。他们走到了教室门口,班主任示意他上座位去自习,然后,班主任离开了教室,连续几天,班主任都未找他谈话。有一天,那位学生突然憋不住了,就去找班主任说:“老师,你怎么不批评我?”班主任笑着问他:“批评什么?”“您忘了?我找球耽误了上自习课。”“你现在不是已经改正了,不再因为打球而耽误上课吗?”这种无声的批评惩罚学生,它会比那暴跳如雷更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奇效。
    班主任不害怕学生出错,要明白,课堂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如果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答如流,处处正确,那要么是教学目标太低,要么是排练后的表演,不能真正达到教育目的。我们不要怕学生出错,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思考和表达,要注重学生思维过程的启迪,使教学水到渠成。有一次我在课堂上,发现一个素有“瞌睡虫”之称的学生双眼惺忪,脑袋一摇一晃。我很气愤,大声说:“滚回家去睡!“那学生抬起头,愤怒地瞪着我。过了一会儿,他同村的一个学生对我说:“他父母不在家,奶奶生病了,他看护了一宿”。正是因为我对该生有成见,才作出了错误的判断,让学生感到委屈、气愤。所以我们必须克服偏见,克服成见,不要用“老眼光“看学生,尽力避免对学生的伤害。学生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犯错误并不断改正的过程,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就是在学生出错时,不断为他们找到出错的根源,同时还要尽量减少自己出错。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一般都特别喜欢那些守纪律,成绩好的学生,这些学生在上课发言,参加竞赛活动,当干部,评优等方面受到激励的机会更多一些。这就是“用人之长”,但是,我们对那些调皮、闹事、成绩差的学生,往往是批评多,好事不让他们沾边,使其个性受到扼杀,促使“短”变得更短。
    现在有些宾馆,酒店请有残疾、侏儒的人来当服务员,其原因是变“人之短”为“人之长”。同样的道理,有些学生的“短”,在某些方面也许就是学生的“长”。例如:我们班有个学生在教师讲课时,随意插问,不举手就抢着发言,老师往往对他厌烦,当作学生的“短”,予以制止纠正,殊不知,这样的学生听课最认真,最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在教育中要善于用学生之“短”,敢于用学生之“短”,树立全面,正确的学生观,这样学生的“短”便能变为“长”。


[ 本帖最后由 李学高 于 2008-7-24 11:48 编辑 ]
2#
发表于 2008-7-24 18:02:10 | 只看该作者
欢迎原创!
3#
发表于 2008-7-29 19:51:50 | 只看该作者
学生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犯错误并不断改正的过程,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就是在学生出错时,不断为他们找到出错的根源,同时还要尽量减少自己出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3:55 , Processed in 0.06732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