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设计’教学”成就名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8 14:28: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设计’教学”成就名师
特级教师
熊生贵

◆名师是怎样造就的?
简单地说,名师或是“自然而成”的,或是“打造而成”的。前者是作为教师没有成为名师的主观欲求,只是恪尽职守地努力着,经年累月,成绩斐然,“无心插柳柳成荫”,名气出来了,就成名师了。后者与前者最大的区别是,作为教师有主观成为名师的欲求,或者经过外部环境作用,唤醒了教师这样的欲求。“自然而成”的名师,存在着“名”的有限性,或许他的名气层次性不高,影响力极其有限;存在着“实”的欠缺性,由于教师其“名”是他“顺其自然”而来,其理论内涵与学识主动建构不够,使其“名”背后的“实”难免肤浅与不完善;存在着成名速度的缓慢性,自然而成显然不如有意打造那样有利于教师尽快成名。名师打造分为自我打造和外部打造。而这两者常常是结合的,两者的有机结合是名师打造的理想状态。教师为使自己成为优秀教师、名师,积极努力学习,勤于实践探索,加强反思总结,建构自己的“实”而成名,这就是自我打造。外部打造主要是教师自我之外的环境、氛围、机制、体制、机遇等因素对教师成名的积极作用。当然,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本。
“打造而成”的名师,外在标志是有自己的教育教学品牌,名师的品牌是他的代名词,想到某位名师的名就自然会想到他的品牌,如李吉林的“情境教学”,邱学华的“尝试教学”等,反之,想到某一种教学品牌就会想到某位名师的名字。“打造而成”的名师,内在含蕴是他所学、所做、所思、所创而建构的一套体系,是一种学术功力,有学者把这样建构的状态分为四种类型:一是综合型,即学科知识、教学能力、管理水平、思想修养等素质都比较好;二是“T”字型,即在具备一般教师的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前提下,在某些方面有个人专长;三是教研结合型,即教研一体,成果丰硕;四是三栖式,即精于教学的能手,善于创作的好手,长于科研的高手。
“打造而成”的名师,是“名”“实”统一的,是外在品牌与内在含蕴的和谐建构,这样的名师是具有学者化特征的。有专家揭示出名师学者化特征有:不凡的学术勇气,强烈的课题意识,执著的探究精神,全面的信息素养,较强的创新能力,丰硕的研究成果。

◆打造名师的有效路径何在?
打造名师的通用路径就只有一条,就是学者们研究的教师成长的一般途径:学习——实践——研究。这包含着教师主体自我和外部条件相互作用下的学习着、实践着和研究着,但终归是要靠教师自我充分的主体觉解和有效的自觉行动,才能将教师自我打造成名师。所以,学习——实践——研究,实在是太普通的教师成长模式,可以说几乎所有教师都在经历着这样的路径,都在用这样的模式来促进自我的专业化成长,但造就的名师却寥寥。
于是,我们不禁要对学习——实践——研究的各个环节进行追问,即,教师在主体完全觉解(有充足的成为名师的愿望)的前提下,如何学、如何行、如何研,围绕什么来学、行和研,才能尽快促进自我的成长,将自己打造成名师?
笔者通过实践操作和思考认为,针对上述问题解决的“‘我设计’教学”,是实现名师打造的有效路径。
“‘我设计’教学”是指教师在生命教育理念指导下,在强烈的专业化成长需求驱动下,遵循学生发展目标和课程标准要求,自主化、个性化地设计教学的理念、目标、内容与实施方法等,并将“设计”自觉化实施,并在实施中进行行动研究形成大量的教学成果,从而充分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我设计’教学”,承载着教师的学习、实践与研究,是教师在充分学习基础上的规划着再学习,探索创新和反思研究,是将学习、实践与研究融会于自主建构的过程中。这其中的关键点就是教师“有规划地教学”,教师在发觉自己已有一定的学识积淀和经验累积后,就不能再满足于一般意义的教学,而是精心设计自己的教育教学品牌、理念、教学(教育)愿景、操作模式与方法,甚至提炼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勾画出自己的“行动图谱”后,再依“谱”行动,同时伴随着真正属于自己的行动研究,条理化地真正建构化地总结自己的经验体系。
优秀教师、名师是怎样炼成的?是靠建构化的经验累积而成的。如果一个教师只教不思,是注定不能成为名师的;如果一个教师精思而教、深思而教,并伴随着有效的总结,那是大有希望成为名师的。经验怎样才能垒筑?那就是在教学行动中及时地反思、总结包括写作,固化成教学经验的“点”,较多教学经验点的累积,可凝结成经验的“线”,一段时间对经验点与线的梳理,可构成经验的“面”,成熟的、优秀的教师是靠自己探索而构筑的经验点、线、面所铸造的。如果伴随这样的教学反思,教师又加强自身理论素养的提高,加强操作经验的理性化梳理(经常写经验性论文),这样经验线与经验面就会累积、勾连,形成相互联系、融会贯通的经验“体”(经验系统),当一个教师的经验体变得博大,变得充满灵性,能够对任何教学情景应付自如时,那他就成为专家型教师了。
教师自主设计的教学“行动图谱”,不仅是他自己的行动指南,也是他自主建构的基本线索,还是他经验垒筑的基本框架。有了这样的“行动图谱”,意味着教师有了属于自己的课程,是在真正实施着有设计的课程。有了这样的“行动图谱”,教师明白了自己的职业生命将走向何方,不再是方向朦胧,脚步迷茫了。

◆教研培训者(机构)为教师“‘我设计’教学”可以做些什么?
通常说的名师外部打造,实际上是一种“软打造”,真实的“硬打造”是引领、促成教师“‘我设计’教学”。这一块的工作按照《名师成功论》一书的说法,就是打造教师教学品牌,锻造品牌教师,这里面包括“抓包装、搞商标、做广告、善推销”等。
其实,在我看来,这里面,我们需要做的是一系列工作:
首先,对教师是否可以进行“‘我设计’教学”的诊断。这种诊断从教师主客观状况上进行审视,主观上,教师按照“需要层次论”,已经进入或接近到“成就需要”的层面;客观上,教师按照专业发展历程“新手阶段——优秀新手阶段——胜任阶段——熟练阶段——专家阶段”,已经进入到“熟练阶段”为宜。理论上讲,这两方面要和谐统一,才有可能进入到“教学品牌、品牌教师”打造的层面,否则,拔苗助长是无济于事的。
其次,唤醒教师的成才欲,激发其自我打造动力。教师主体觉解是需要外部作用的,我们可以通过有效措施对其主体精神、“成就需要”进行激发与唤醒。研究表明,甘于平凡,不甘平庸,追求卓越是名师成功的重要心理特征;在事业上有强烈的成就欲,是名师成功的基本条件。而这一切,教师是可以自我觉解的,但是很多有可能成为名师(潜质佳)的教师,也因为种种原因,成就欲始终处于蒙昧状态,或者觉解时日太长,这就需要我们作必要的积极的外部动因,促成其早日觉醒,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打造,那样就会缩短他的成才周期。
再次,对教师进行“‘我设计’教学”的指导。这种指导要求得有效,是需要面对面的,带着对教师个人发展诊断而进行的。这种指导实际上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品牌教学设计指导。“‘我设计’教学”的指导主要就是品牌教学设计指导。这其中第一位的是让教师确立教学品牌意识。品牌意识就是让教师在内心深处树立“我是品牌”的观念,品牌意识是精品意识、创新意识、特色意识和服务意识。指导教师“‘我设计’教学”要指导教师设计自我的教学品牌,将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模式系统进行概念化、条理化。要指导教师命好自己的教学品牌名、明晰其品牌内涵、提炼出自我的教育教学理念、梳理出自我的一套操作系统(模式与方法)、总结出自我的教学风格等。教师设计出这一套后,我们最好要进行审阅,与教师进行切磋,最好让这一套“我设计”真正对于他是量身定做。越个性越自我,才越容易成为品牌。
接下来,教师在实施“‘我设计’教学”中,我们要督促其学、行、研。总的来说,要让教师真正成为自主化的行动研究者。学,针对性地充实自己,切实建构自己的学识;行,务实地实施“我设计”,验证其假设,在创造性实践中完善设计,累积自己的经验系统;研,“我设计”计划、实施中的反思、总结、写作,固化经验而成成果。
最后,要对教师的教学品牌进行必要的包装,对其品牌产品进行必要的推销。包装是我们与教师互动着进行成果的总结、提炼,让教师形成一篇篇的论文,甚至构筑成一本全面展现成果的专著。这种专著并不难写,无非是将其“设计”变成“所做”的条理性“记录”,这样的专著总体风格是叙事性的,其中有思考,更有大量的案例,生动形象,叙写者有乐,阅读者有趣。我们还要努力建设一种机制,让名师的专著能够出版,能够有人阅读;当然,还要创造一切机会,让名师登台做课、讲学,推出自己的成果——这就是推销了。包装和推销是对名师成果的推广应用,有效的推广应用是成就更多名师的良好氛围。
当然,指导教师进行“‘我设计’教学”,是打造名师的一条有效路径,孤立地进行这一工作,也可能是无效的。要有效地打造名师,需要教师自我、学校以及县区以上教研部门、教育行政部门相互整体联动,特别是区域性的名师打造工作机制、激励机制等的建立与运行,才能较好地促进教师成长,催化名师的诞生。

(发表于《师资建设》杂志2010.02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9 23:00 , Processed in 0.09315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