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习作就是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9 14:03: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习作就是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转载自:http://www.wxqyxx.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698

许多学生习作时常感到无内容可写,无话可说,勉强凑合成篇,也干瘪无味、空洞无物。这是什么原因呢?叶圣陶老先生说得好:“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叶老的话精辟地道出了习作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生活是习作的源泉。要写好习作,应注意从下面几个方面发掘和积累写作的素材。
    一、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
    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景、物。可是学生没有留心观察,只留下一个空泛的表象,所以习作无从下笔。作为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让观察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
    第一,要善于捕捉学生生活中的感兴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题材,例如:一棵草,一种动物、一处景、一件事等,及时把它写下来。二年级时,我班一学生在日记中写道:“猫是一种可爱的动物。我家有一只灰白的猫,非常逗人喜爱。”我发现这位学生已经在注意生活中的事物了,但观察不细。我给他写了如下的评语:“朋友,回家后请再仔细观察一下猫哪些地方可爱?然后把它写下来好吗?”在第二天的日记中这位学生写道:“我家有一只可爱的猫。头上竖着两只耳朵。脸上长着一对又圆又亮的眼睛。嘴的两旁有长长的胡须。一身灰白相间的毛,用手一摸,非常光滑。脚掌下有肉垫,走起路来一点儿声音也没有。我们全家人都很喜欢它。”显然,两次迥然不同的结果,说明我们的学生不是没有题材可写,也不是不会写,而是没有仔细观察。
    第二,要坚持把定向观察与随机观察结合起来。所谓定向观察,就是要求学生根据某次习作的要求,有目的地参观、游览、调查、访问等,或把要观察的事物带入课堂进行观察,使学生获取直接的习作素材。所谓随机观察,就是要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摄取生活中的特写镜头,组织学生观察、议论,让学生从中养成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反映生活的习惯。学生一旦养成习惯,他们发现和捕捉生活的能力就会增强,习作也不会无话可写。
    二、要引导学生用心积累生活中的素材
    留心观察了生活,并不意味着积累了丰富的作文素材。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遇到的新鲜感受,及时地记在专门的记录本上,为习作提供了广阔的智力背景。坚持写日记就是一种很好的积累素材方法。写日记既可以写自己亲身经历,也可以写自己身边发生的事,记日记的时间长了,不仅积累了生活素材,以后习作时可以直接从里面去提取;还能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就小学生的知识、经验而言,大量的还须由间接的渠道而来。吕叔湘曾经做调查,发现语文能力好的学生都会得益于多读课外书,正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因此,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开拓写作思路。首先,教师要为学生阅读提供丰富的源泉,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板报、报纸等阵地作用,给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还要鼓励学生自己多买课外书籍、订报刊杂志,然后互相传阅。比如我班就利用教室靠右上的墙角建立了班级图书角。图书角的书是同学们自愿捐出来的,也有从学校图书室借的,还有是我个人为班级买的书。每周一下午专门有节阅读课,同学们就从图书角借出自己喜欢看的书,津津有味地阅读。平时,同学们就看自己的课外书,并且鼓励他们互相交换看。这样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其次,看了课外书以后要互相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每次阅读课我都把它分成两段进行,第一段30分钟先自由阅读,第二段10分钟交流心得体会。如果是看了写人的文章,就说说他(她)的外貌、动作、语言等,他(她)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觉得哪些词句用得好;如果是看了写事的文章,就可以说说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等;如果是看了写景的文章,就可以说说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些地方的景色,有哪些优美词句;看了伟人的故事,说说你受到了什么启发;看了有关科学知识的书,就说说你懂得了什么知识;看了世界名著,就可以说说你喜欢读吗,为什么?有没有看不懂的地方……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使得学生看书时并不是漫无目的看,看了后有一定的收获。第三,要求学生作读书笔记。边阅读时就边摘抄优美词句、精彩片断;也可以写读后的感受体会。摘抄本上的优美词句、精彩片断要经常翻来复习;并鼓励他们大胆地用,不要怕用,哪怕第一次用错了也没关系,一回生,二回熟嘛,多用几次也就得心应手了。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离不开生活。留心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写出来的习作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才能充满情趣和活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7 10:46 , Processed in 0.10009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