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建设新农村背景下教研员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8-28 08:34: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建设新农村背景下教研员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奉贤区教师进修学院   杨连明
      教研员作为地区课程教学研究者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者,对地区教学改革和新课程的推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郊区的教研员相对市中心城区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就我区而言,我区是典型的农村地区,学校数量多分布面广,边远学校的教师教学理念和方法相对滞后,同时由于前几年教师流动性大而带来结构性矛盾突出,即职初教师和中老年教师的比例相对偏高,骨干教师和教学领军人物严重不足,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离实施新课程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市中心城区的教学质量尚有较大的差距,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均衡化目标任务艰巨。
      因此,加强教学研究、指导和管理,努力提升广大教师尤其职初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成了教研员的首要任务和重要职责。这一方面需要教研员勤下基层学校加强指导和服务,以满足学校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的需求;另一方面打铁须要自身硬,对教研员自身的教研素质和指导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果教研员没有具备相应的教研素质和指导能力,就不可能完成指导引领一线教师实施新课程的使命。因此,教研员如何正确处理服务基层与提升自身素质的关系?这是一个关乎提高教研工作和指导服务有效性的重要问题。
      当前,在基层学校对包括教研员在内的优质教育资源的强烈需求的背景下,在教研工作重心下移、阵地前移的理念和策略驱动下,教研员往往将一周的4至5个工作日都下基层学校,形成了蹲点指导、常态检查、教学示范、质量监控、结对带教等各具特色的教研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发挥了教研功能,有效地促进了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的发展。但必须注意的一个倾向性的问题是,教研员由于忙于下基层学校指导,很难静下心来学习研究。试想,教研员缺少应有的自我研修的时空,其专业素养不能与时俱进地得到丰富和提升,更何况,新课程实施的新理念、新方法、新举措不断生成,教研员不及时进行充分地把握和领会,怎么能有效地引领基层学校教师实施新课程呢?怎么能成为平等中的教师的首席呢?
      磨刀不误砍柴功,教研员必须注重自身的学习研究,不断扩充学科知识、优化智能结构、提升研究能力。这就要求教研员合理安排学习研修和指导服务的时间,形成既为自身的主体发展留有足够的余地,又为下基层指导服务提供充分的时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笔者认为教研员应实行“3+2”的工作模式,即:每周3天下基层学校指导,2天在本单位研修提高。当然,“3+2”的工作模式不是绝对的,随着每周工作重心或任务的不同可能会打破该工作模式,但从长远来看,“3+2”应该是最合理的指导服务与研修提高的时间分配。那么,教研员怎样实施“3+2”的工作模式呢?这里笔者主要谈谈教研员2天在本单位的研修想法。
      一是结合新农村教育特点,加强课改理论学习和研究。课改理论是课改的指南和导向,蕴含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教研员首先要深入学习课改理论,理解和把握课改的真谛,并把课改理论内化为自身的教育理想和信念。同时,教研员还要思考如何针对农村教师的特点,在开展教研的同时深入浅出地宣传课改理念,让广大教师不仅能普遍接受,还会灵活地贯彻和运用。其次,认真学习了解与新农村建设密切相关的信息和知识,并以此作为学科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在教研活动中引导教师给予关注和重视,为教师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富有农村特色的研究性学习奠定基础。
      二是重视人文知识的学习,提高人文素养,培育人文精神。十七大报告倡导的人文关怀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重要理念,在推进新农村教师教育工作中必须更加重视人文关怀,以激发广大教师提升专业水平的内驱力和自觉性。教研员直接从事教师教育工作,在研训一体的工作实践中,要以丰富的人文素养来影响和感染广大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亲和力和人格魅力。因此,教研员要善于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以及教育史、哲学、政治和历史等人文知识,夯实人文知识基础和底蕴,并在努力加强自身的品格修养过程中,把人文知识内化和升华为人文精神,为积极推进人文的教师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加强研究,积极探索教学规律。研究是教研员重要的工作特质,也是区别于一般教师的显性标志。在调查分析新农村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教研员把学校教师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或专题,通过研究形成对策措施;也可以对在教育教学指导、


2#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08:35:10 | 只看该作者
服务和质量监控中发现的一些具体问题展开研究,如命题研究、学生作业研究、教学设计研究等;还可以反思自己的教研工作,梳理教研工作思路和方法,提炼出成功的经验,找出今后尚需改进的问题或不足等,积极撰写教学论文。
      四是充分利用教育信息技术平台,加强优质教学资源库建设。承载着优质教学资源库的教育信息技术平台,为农村教师跨越时空及时获得教学所需的优质资源提供了便利,同时可以有效解决由于学校偏远接受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因此,教研员要深入开展教学研究,针对农村教师教学需求,建立教学资源库,优化网络教学资源,如可建立教育博客,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宣传教学改革动态信息,引领教师及时更新教学观念;设计和展示优秀教案和教学参考资料,供教师参考,扩大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效应。
      五是注重系统思考,大力提倡著书立说。有一定农村教研工作经历或取得工作成就的教研员,在全面审视和系统研究教研工作的基础上,总结指导服务和教学管理的特色或亮点,构建比较完善的自成一体的教研体系,静下心来著书立说。贯彻用研取来,用训送去的原则,把著书立说的成果转化为培训教师的教材,使研训一体由理想变为现实,既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师培训资源匮乏的问题,又使培训紧贴农村教育实际,不断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值得指出的是,教研员不要去编写毫无学术价值的所谓的试题精选和习题集。
      六是加强团队合作,打造教研共同体。教研员因具有相同的工作性质和任务要求,为共同进行学术探讨,交流工作经验,促进相互借鉴和相互学习提供了可能。因此,教研员之间可以经常性的举行沙龙活动,针对教研活动中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比如,如何提高区本教研和校本教研的有效性,如何加强教育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如何开展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如何帮助教师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正确的教育行为等问题,大家可以坦诚交流工作心得和实践感受。在互相启发、互相交流中,使优质的教研资源和丰富的默会知识得到共享。同时,也可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就某一新的教育理论或科研成果,指定一个中心发言人进行具体的解读,让大家分享理论成果。
      在“3+2”的工作模式中,教研员不仅要利用好有限的时间,加强自我研修、小组研修和集体研修,还需要所在单位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构建学习型组织,探索有利于教研员成长发展的长效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研员专业素质的可持续发展,真正承担起服务区域课程教学改革均衡发展的历史重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8:28 , Processed in 0.06293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