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国家和省的部署,九江市2002年秋启动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历经五大阶段。目前,全市义教阶段中小学100%进入课改,进入课改的初中学校317所,298438人;小学1344所,376229人。全市各县、区学校按国家和省级要求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各实验区正在努力实现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努力完成实验推广工作的各项任务。全市课改实验顺利启动,稳步推进,全面进入,健康发展。
一、前一阶段课改工作的回顾
在省教育厅以及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经过课改县(区)教育局、教研室以及课改学校的共同努力,前一阶段的课改工作可以说是平稳有序、卓有成效。现在,我们将我市课改工作的主要措施、工作特点、实验成效、基本经验作一个简要描述。
(一)我市课改工作的主要措施
1、组织领导得力。市教育局非常重视义教课改工作,2002年出台了《关于我市义教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案》和《九江市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方案》,成立了课改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小组。课改县(区)教育局、学校分别成立了以教育局局长、学校校长为组长,以分管领导、相关股(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加强对课改工作的领导和协调,为课程改革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师资培训到位。首先是组织新课程通识培训。2002年7月,我市专门邀请北师大两位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专家芦咏莉、伍新春博士来浔讲学,组织了1100多名骨干教师参加新课程通识培训,并选派300多位骨干教师参加新课程国家级和省级骨干培训。其次是狠抓新课程学科培训。2003年年初,以九江师范、九江教院、九江师专和市教研室为基地,举办全市新课程学科培训班,全市有800名教师参加培训,其中有783名教师获得了《九江市基础教育新课程培训上岗证书》。2003年暑期,市教研室组织市学科中心组成员学习班,到会150人,人教社刘捷博士作了专题报告,全市14个课改学科2300余名教师接受了教材教法培训,先后请来省级、国家级的21名专家来浔授课。截止目前,我市共有10000余人参加培训,其中,国家级200人次,省级1000人次,市级5000人次,县级10000人次。
3、教研风气浓郁。一是深入基层,到学校听课调研。为了及时了解课改进展情况,指导各地学校课改工作,市教研室教研员下基层听课达3000余节,人均300节以上。在此基础上,教研员撰写课改调研文章,总结经验,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二是通过课题研究来推进课改工作。根据课改需要,积极推动校本教研制度的实施,鼓励、指导学校教师从课改实际出发,提炼课题,通过探索研究来解决课改中的困惑与难题。三是及时向上级反馈课改信息。2002年以来,市教育局普教科、综合科、市教研室有关人员先后陪同省教育厅课改专家组成员、省教科所、省教研室有关专家、教研员以及人教社、北师大有关教材主编下县、校调研16次,及时获得了专家的指导,使课改工作有序推进,稳步发展。
4、教学活动多彩。2002年以来,市教研室中小学科教研员以学校为依托,广泛开展教学交流活动,其中,市级学科教研交流活动500余次,优质课评比活动30余次,展示优质课620节,主办学校近200所。这些活动事前有周密安排,活动中有交流研讨,活动后有总结反馈。通过不间断、有节律地开展教学交流活动,为教师搭建了观摩学习、切磋研讨的平台,促进了各地各校课程改革工作。
5、送教下乡频繁。为了推动课改县(区)的新课程改革,市教育局大力组织开展明星教师送课下乡活动。2002年以来送课下乡60余次,送课300余节,尤其是2004年市教育局实施“十百千”送教下乡工程以来,每年组织了10个学科,送100节优质课到农村学校,为农村中小学培训1000名骨干教师。市教研室组织了市区教学明星和学科带头人80名赴各县(区)送课252节,各县(区)参加听课教师达10000多人。送课下乡活动推动了农村课程改革的广泛开展,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教改工作的距离,融合了城乡教师的教学视界,为城乡教育改革的平衡发展作出了贡献。
6、经验推广及时。2003年11月21日,举行了由浔阳区文教局承办、浔阳区柴桑小学和市双峰小学担纲的“九江市省级课改实验区实验工作汇报会”,会议有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教研部门的负责人和中心小学校长等170余名代表参加,展示各科观摩课20节,展示宣传栏20块,出版了《一切为了孩子》论文集一本,交流了九江县教研室编印的课改简报等会议材料20份。2004年4月12日,在瑞昌市召开全市农村小学义教课改现场会,会上瑞昌市、永修县、九江县提交了经验报告,出席会议的有县(区)分管局长、教育股长、教研室主任以及全市小学校长代表200余人。2005年4月19日在九江市同文中学召开全市初中课改现场会,参加会议的有各县(市、区)教育部门领导和全市初中学校校长代表200余人。会议总结了我市初中课改工作基本经验,展示了我市初中课改的工作成果。
(二)我市课改工作的重要特点
1、科学论证、整体规划、逐步推进。21世纪初我国实行的教育改革,是我国教育史上一次革命性的变革,它几乎全面地颠覆了传统的教育理念,是一项全新的事业。为了将这次教育改革的冲击力转化为教育发展的动力,避免出现混乱局面,我市教育决策层决定在我市实施教育改革之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工作。首先,组织我市教育改革引领者(市教研员、学校骨干教师)认真学习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课程理念,组织市教研员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名著,从源头上把握现代教育理论的精神实质,为我市教育改革做好充分的理论论证工作。其次,组织相关人员赴国家教育改革实验基地进行细致考察,积累教育改革的第一手材料。然后,在理论与实际相互参照的基础上制订我市基础教育改革实验方案,成立课改领导小组和课改专家指导小组,对我市教育改革作整体规划和动态管理,并具体策定全市义教课改工作的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时间为2001年秋季—2002年夏季;第二阶段为启动阶段,时间为2002年秋季—2003年夏季;第三阶段为推广阶段,时间为2003年秋季—2004年夏季;第四阶段为全面进入阶段,时间为2004年秋季—2005年夏季;第五阶段为普及推广阶段,时间为2005年秋季—2006年夏季。这一系列决策和措施,促使我市基础教育改革逐步推进,健康发展。
2、理论联系实际,突出教育改革的探索性。教育改革本质上就是实施新课程教学实验,这就决定了它的探索性,决定了我们的基础教育改革必须特别关注教育实践。我市基础教育改革之初,市教育局领导就突出强调先进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融合性,鼓励广大教师直面实际,独立思考,勇于创造。市教研室加强听课调研工作,倾听一线教师的意见,及时从教师困惑与疑难中提炼教研课题,集中教研力量攻关破解,严加防止理论本位主义,压抑真实声音,搞热热闹闹的形式上改革。当然,我们坚持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分清问题的真伪,区别什么是理论上的偏颇,什么是传统力量的反阻。在坚定转变教育理念前提下,不断推出教育改革新人物,以他们成功的教育实践作为生动教材,为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提供样板。同时,对于将新课程理念形式化、浅薄化的做法予以坚决纠正。
3、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扎实做好课改工作。基础教育改革其指向目标就是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受教育者的素质。在课改中,有一种偏见,以为应试教育是现实地抓质量,素质教育是务虚地讲素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矛盾被简单化为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其实二者的区别在于方法论和认识论的分歧,而不在于目的。针对这一点,我市在轰轰烈烈推进教育改革的同时,总是努力凸现教育质量这个中心点,并将之作为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一个标准。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标的,化解应试与教育的矛盾,从而催生基础教育改革的增长点,是我市课改工作的一大特点。
4、以提升教师素质为重点,强化教育改革的人本色彩。教育改革看起来是一种由外而内自上而下的运动,但它成功与否最终决定于基层教育者的力量。我们认为,教师不仅是改革方案的执行者,更是改革方案的参与者和筹划者。教师专业发展本身属于改革的内容之一,因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接受并转化为教育实际成果。鉴此,我市基础教育改革由过去对体制等外在因素的强调转到对于课程教学等教育核心因素的关注,特别注重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突出教育改革的人性色彩。我们在抓教师培训、抓教育理念转换同时,十分注重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着力建设“一·二·三”名师工程,在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上狠下功夫,以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促进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
(三)我市课改工作的初步成效
经过两年多的课程改革,全市课改实验区学校的教学现状正在发生深刻而喜人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师的教育观念正在发生变化。通过两年多的课改,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理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和学科观正在逐渐形成。课程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经验世界,关注学生的现实存在,把更加人性化的课程还给学生,这已经形成课改教师的共识。教学不再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简单拼合,而是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已是课改教师的共同行为。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学习的主体、主人,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是期待点燃的“火把”。重视学科之间和知识点之间的综合贯通,做到打破学科间界限,融合学科;延伸课堂,打破课内课外的界限;走出校园,打破校内校外的界限,这已经成为课改教师践行的目标。
二是学生学习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在大多数课改实验学校中,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局面逐渐改变,课堂上开始呈现的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学生恢复了活泼好动的天性,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师者形象,成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堂上出现了师生平等、其乐融融的场面,学生更喜欢学校和教师,更爱学习了。
三是课堂教学行为正在发生变化。教师充分认识到了学生的重要,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轻松、自如地学习。现在的课堂,老师的指令性语言越来越少,而与学生商量、征求学生看法的语言越来越多,激励性评价已深入人心。课堂教学已摆脱了原来那种严肃、死板的模式,一种活泼的、充满童趣的、更为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模式正在形成。
四是教师工作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原来的课堂教学,教师更多地思考知识如何传授,强调知识的完整,是以教知识为目的的。现在,大多数教师都能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绝大多数教师能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特点出发,能从本班学生以及个别学生情况出发来设计课堂教学。
五是师生关系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蹲下来跟孩子说话”,这是参与课改的教师们都认同了的真谛。在课改实验校,老师们能把自己看作是学生的一员,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发现,努力营造课堂上和谐宽松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发展。在开掘学生创造潜能的同时,开始注意向学生学习,把自己当作和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
六是教师开始注重多元化评价。评价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七是教师教研成果丰硕。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在我市深入发展,随着广大教师将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结合能力的提高,我市教改教研的风气日益浓厚,优秀教学论文大量涌现。特别是在课题研究上,选题与教学实践的结合越来越密切,课题申报层面越来越高,课题覆盖面越来越广,仅就可统计情况来看,课改以来,我市通过立项的市级课题有495个,结项的有55个。
八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应运而生。教学科研促使我市教师专业素质不断发展,同时也促使他们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也越来越强。2005年8月,九江市第一部大型地方教材《山水家园》出版发行,标志我市教育工作者自主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校本课程也如雨后春笋不断成长,许多初中和小学都相继开设起了校本课程,2004年10月和2005年12月在浔阳区和庐山区相继召开了校本教研现场会。
(四)我市课改工作的基本经验
几年的课程改革,为我市下一阶段深入推进课改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
1、立足课堂,紧盯质量,务必使教育改革实在化。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课堂教学改革,没有课堂教学改革,一切无从谈起。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市教研部门广泛开展听课调研活动,力促学校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学习方式上彻底转变,密切关注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具体成果,初步创立“九江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估体系”,使课堂教学评估有据可依。我们一贯强调,教改教研工作必须与课堂相联系,教师的教研成果必须获得课堂的检验,教师职称晋级、荣誉获得必须有课堂教学的支撑。抓课堂教学改革,就是力促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是使我们的教改工作脚踏实地,富有说服力。
2、以教师为本,注重教研,壮大课改力量。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教师的素质关乎课改的成败。经过实践探索,我们总结了几条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一是以校本教研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让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来促使校本教研的开展。二是以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通过教育科研,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3、及时总结、普及推广、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新一轮课改是全新事物,需要样板,需要具体生动的榜样引领。课改伊始,我们就高度重视本地区先进的课改经验,并将之作为本地教改资源来看待。几年来,我市通过召开和举行课改现场会、优质课竞赛、优质课交流、送课下乡等活动,不间断地推出本地区先进课改经验和课改优秀教师,产生了良好的效应。
二、关于课改工作的几点意见
1、投入严重不足,教育资源较匮乏。
2、班额普遍过大,教育生态环境呈恶化趋势,制约课改实验。
3、教师只依据课程标准难于准确把握对双基的项目与程度要求。
4、教学实施中三维课程目标与学科知识之间的关系有待在理论上进一步澄清,三维目标与学科知识的有机整合有待在实践中继续探索。
5、教学中过分依赖所选教材,忽视使用多种课程资源的现象普遍。
6、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的程度与速度不尽如人意。
7、课程评价改革,尤其是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改革大多数学校处于被动、等待状态。
8、按国家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要求,部分学科课程设置中存在以下问题:
(1)学科课程课时比例超出或不足。
(2)综合实践活动没有完全保证。
(3)地方与学校(校本)课程没有或没有完全保证。
三、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
下一阶段课改工作的大致思路:一是继续以转变教育理念为重点,对课改教师实施再培训,培训的主要途径是校本教研;二是突出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在课堂上让师生真正体味到教学行为的变化,角色的转变,把新课程理念真正渗透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三是进一步抓好课改经验成果的总结和推广;四是逐步启动与新课改相配套的教学评价机制和教学管理机制的改革,以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和巩固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