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华文教育溯源 | |
| | 林蒲田 | | | | 阐述华文学校在世界各地的发展轨迹;分析华侨学校转变为华文学校的政治、社会原因;比较东南亚华文教育与欧美华文教育的异同点,提供了华文教育史许多可贵的史料。 海外华文教育指的是海外华侨华人的汉语与中华文化教育,它产生于华人社会,并且成为华人社会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溯源华文教育,必须先追溯华人社会的起源。
一 海外华人社会的形成、发展和变化 (一)中国人与外国人的交往,有文字记载的,起于秦汉时代。传说徐福漂流到日本,至今有徐福村,许多人自认为是徐福的后代。到汉代,据《后汉书》记载:“会稽东冶县人有入海行遭风,流移至澶州者”①,东冶即指福州,澶州为菲律宾一带。到唐、宋、元,中国的社会生产力有很大发展,航海技术进步,商业和陆海交通十分发达。长安、广州、扬州,外商云集,泉州成为繁忙的港口和外留中心,“闽越之间,岛夷斯杂”,很多阿拉伯人定居泉州。具体分述如下: 唐代的官方朝贡关系有进一步发展,僧侣的互相来往成为时尚。扶南、印、锡兰、佛利佛逝的僧人到中国讲学,中土也有不少僧侣前往印度锡兰取经。著名的如东亚高僧法显和唐贞观间玄奘到印度等地取经。《唐会要》记天元年,三佛齐使者到福建,闽王王审知也派人到三佛齐。由于贸易往来,唐代已有中国人在海外定居。阿拉伯人马纱提在《黄金牧地》一书提到,他在公元943年经过苏门答腊时,看到许多中国人耕种于岛上,尤以巴邻帮(旧港)为多。他们是避黄巢之乱而至者②。 宋代,由于北方几个少数民族割据,互相混战,中原动乱,宋王朝权力南移,南方经济发展,造船技术改进,使南方海上交通十分发达。船大者可载千人,使用指南针、推进器。南方民众随船到东南亚各国贸易者,比比皆是。有的当水手、有的住蕃经商、有的受雇、仕禄于当地,留居海外的人数大为增加。 元初忽必烈发兵二万,战船千艘远征爪哇新柯沙里王朝,虽然师劳无功,士卒死伤三千余人,但仍有一部分伤病士卒留居当地。 (二)明代初期,海外已出现华人社会。尽管明代长时期实行海禁,出海贸易受到限制,但当时海外华人社会已初步形成。他们在海外聚居成村落,并有自己的组织机构,形成共同的民族心态和生活方式。据史书记载,爪哇的杜板、新村、苏鲁巴益等地的聚居华人都达千家。杜板设二个头目管理华人;新村原为沙滩,由于中国人的聚居开发,成为新村,村主为广东人,各地番人多来此作买卖;苏鲁巴益番华杂处,有千余家,亦设有村主。在苏门答腊的旧港,有两股华人,多系广东、福建闽南人,聚居成市,其中一股以广东人陈袒义为头目,一股由南海豪民梁道明窜泊至此而被推为头目。 明代中后期,欧人东来,因开发东南亚需要劳动力,吸引不少华侨移居海外,菲律宾、印尼、马来亚、暹罗都有许多华人前往当劳工。明代后期菲律宾马尼拉有最大的华人社会,华人人口约2?千人。在日本,由于日本欢迎中国商船前来贸易,平户、长崎已出现聚居的“唐市”。到万历年间,在日本诸岛,已有华人2?万人。 清代同样实行海禁,视华侨为弃民,不准华侨回国。清初还一度实行迁界,把东南沿海居民内迁,但都阻挡不了华侨因生活所逼前往东南亚一带谋生。 (三)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华侨继续前往东南亚,并且迅速扩展到美洲、澳洲一带。他们中有许多是被诱骗甚至被拐卖“猪仔”的契约劳工,都有一部辛酸的泪史。此时华侨社会遍布亚、美、澳各洲,许多地方出现了“唐人街”,华侨的职业开始多样化,有开矿矿工、铁路工人、农场种植工人、商贸等职业。在东南亚,已有华侨办矿场、种植场和工厂、商店。华侨人数的增加和华侨经济的发展,为华文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海外华侨社会转化为华侨华人社会。由于海外许多殖民地国家走上民族独立的道路,东南亚诸国对华侨归化入籍,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实行限制,华侨为了在居住国立足,纷纷加入当地国籍,心态由“叶落归根”转变为“落地生根”。
二 海外华文教育的诞生、发展和变化 这里所说的华文教育指华文学校教育。从有文字记载算起,海外华文教育已有300年历史,它起源于印尼,大量存在于东南亚,美洲、澳洲和非洲发展较迟,普遍以补习教育的形式,有别于亚洲的全日制学校为主要形式。为此在论述上以东南亚为主,美、澳、非和欧洲则在最后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综述。 (一)华文教育的诞生,旧式学校教育时期 文字记载最早的华文学校是1690年荷印尼巴达维亚华人甲必丹郭郡观倡办的“明诚书院”,它附设在“病厝”内,属义学性质,教识字。印尼的私塾、书院等旧式学校,发展较早,1672年巴达维亚养济院内设义学,不久华人雷兰珍高根观办江南书院,18世纪下半叶巴达维亚又有明德书院创办。在爪哇岛以外,华人也开始办学,这时婆罗洲发现金矿,招引了许多中国人南来开采。他们成立开矿公司,负责矿务和华人的管理,最有名的是罗芳伯为大统制的兰芳公司,它设立于1777年。公司不仅责任开矿、纳税,发展其他工商业,而且还负责办教育,各地遍设汉文学校,倡导读书识字,学校不收学费,兼收当地土著子弟入学。此后印尼许多岛屿,凡有华侨居住的地方,都陆续办起了私塾或书院。 在越南,明末雷州黎部族人莫玖父子率众400多人南投越南,被真腊王任命为河仙总兵之后,他建孔庙,令华人子弟读识书字和读经史。在新加坡、马来亚和泰国,19世纪初也先后办起了旧式学校。办于1819年的马来亚槟榔屿五福书院是马来亚首所华人学校。1849年新加坡崇文阁建立,设有最早的私塾,以后改为崇福女子学校。1854年陈金声与其子陈明水等12人共同捐资建萃英书院,该书院一直办到1954年后才并入福建会馆主办的学校。此后,在缅甸、落劳越等地,都陆续办起了私塾、书院义学等。其中也有私人和教会开办的学校,以及中英文并重的学校如新加坡华英学校。 19世纪下半叶,美国和加拿大出现华文私塾。到1875年已有私塾和专馆10多家,加拿大维多利亚华侨于1899年开办乐群义塾。而古巴华侨于1899年在清庭驻美公使的督促下,办起了华侨中西学校。但是与东南亚相比,美洲的华文学校办得迟又办得少,这与19世纪下半叶才有大量移民美洲有关。 旧式华文学校延续200多年,以私塾、书院为主,学校没有统一的章程,教学内容以识字、记账珠算、尺牍为主,内容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乃至四书、五经。私塾多借用会馆、宗祠、宙宇为教室,也有设在私人商店,教师多从国内聘请落弟秀才等。 (二)华文教育的发展,新式华侨学校时期 新式华文学校的建立始于20世初。1902年和1903年清王朝相继公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和《奏定学堂章程》,两者对各类各级学校规定了学习年限,规定一系列管理制度,它的公布,对外华文教育影响很大。民国成立后,于1912年、1913年相继公布了壬子、癸丑学制,奠定了中华民国的学校体制,1922年北洋政府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草案》,又称壬戍学制。这几个学制,成为新式学校教育的法制基础,海外华文教育主要依据这些学制办学。 在海外,华文新式学校首先是普遍开办小学(初等学堂)。日本华侨在孙中山的支持下,于1897年在横滨开办的大同学校。1899年菲律宾马尼拉华侨开办吕宋华侨中西学校。开始设在领事馆内,后由华侨善举公所管理,最后独立建校。此时名曰新式学校,仍讲授四书五经,加授英语。紧接着1910年荷印华侨在巴城中华会馆内首办中华学校,印尼外岛也陆续办起小学。马来亚槟榔屿于1902年创立中华学校,为马来亚办新式学校之先声。1905年清王朝派外埠商务大臣兼南洋学务大臣张弼士携光绪皇帝御赐匾额《声教南暨》及《图书集成》一部到该校赠送、挂匾。1906年吉隆坡尊孔学校成立。在此期间,先后兴办的有越南堤岸漳闽学校和中法学校、柬埔寨新民学校、砂劳越诗巫黄乃棠垦场学校、朝鲜仁川华侨学堂、缅甸仰学中华义学和益商学校、新加坡各帮办的道南学校、端蒙学校和启发学校。清政府还派梁庆桂到美国向华侨劝学,在他的鼓励和帮助下,先后有十余所学校成立。 1911年孙中山推翻清代帝制,建立中华民国,大大地鼓舞了海外华侨办学热情。自从戊戍政变到辛亥革命的十余年间,印尼外岛办学20多所,较为著名的有14所,如苏门答腊巨港中华学校、巴爷公务中华学校、棉兰华商学校、沙横中华学校、民礼中华学校、苏拉西威望加锡中华学校等。新加坡马来西亚先后办起华文学校100所。泰国1912年有华文学校20多所。爪哇学务总会所属华文学校达65所,缅甸1921年有华校50所。总之,在东南亚,凡有华人的地方,不论城市还是乡村,都有华文学校。据统计,1931年东南亚华文学校达1788所;1935年海外华校增加到2519所,其中亚洲占据2390所,美洲118所,大洋洲3所,欧洲1所,非洲7所③。 小学的发展促使师范教育的发展。新加坡南华女子学校于1918年首家开办简易师班,随后在新马办师范班的有新加坡养正学校、静方女校、中华女校、槟榔屿辅友女校、福建女校、吡叻兴中学校、南华中学、吉隆坡坤成女校、加影华侨中小学。至1941年陈嘉庚在新加坡创办南洋师范学校达到高峰,可是不及一年因太平洋战争爆发而停办。 东南亚华文中学的发展始于辛亥革命后,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到中国抗日战争爆发,许多中国教师和文化人南渡,为南洋华文中学的发展,提供了师资条件,中等教育有较大的发展。东南亚华人办中学,采取两种形式,一是由小学办初中、高中班,发展为完整的中小学;一是新办中学。最早办中学的是印尼华侨学务总会,他们于1912年在三宝垅东园中华学 校内设立华侨中学,办了两年,因经费不足而停办,但开了华侨办中学的先声。1915年菲律宾宿务华侨创办中华中学,后改名中国中学,各地先后办起怡朗中山中学、礼智兴华初中、描戈律大国初中、纳卯中华中学、古达描岛中华中学、依里岸中华中学、密三未示光华中学。1916年马来亚吉隆坡尊孔学校在高等小学基础上,办商业班,促进新马职业教育的兴起。此年砂劳越诗巫华侨开办公立光华中学,是砂劳越第一所华文中学,此外,砂劳越还有3所中小学学校。印尼华侨黄仲涵在三宝垅创办华英中学,该校毕业生可免试入英国剑桥大学就读。此时新加坡养正学校也改设中学,并与广州岭南大学协作办学。陈嘉庚创办新加坡华侨中学,于1919年3月开学。1921年,缅甸仰光华中学开办。在20到30年代,东南亚出现许多著名中学,例如1929年新加坡南洋女子学校,增加中学部,改名南洋女子中学后又开办师范班。1932年荷印苏门答腊苏东中学开办,以后它统办苏门答腊的华文中小学,成为印尼最大的侨校,学生有4千人。吉隆坡尊孔中学在30年代有很大发展,1930年设高中部,1936年办简易师范班,1938年又设幼稚班;中学加开工艺课,学校体系完整,设备齐会。雪兰莪中学学校于1939年办中学部,改名雪兰莪中华中小学,聘请梁龙光为首任校长,实行文理分科,吸引邻国许多华人到校学习。在印尼,1939年创办雅加达中华中学,由原在雅加达八帝贯中华学校任教的几位著名教师任正副校长,校务蒸蒸日上。菲律宾华侨王泉笙等人创办中正中学,后发展为中正学院,由幼稚园,小学到大专。 这个时期海外华人均具中国国籍,属中国侨民;所办学校依归中国学制和管理,故称华侨学校。以东南亚华文学校为代表的海外华文教育,30年代是发展黄金时代,到1940年,全海外计有华校3231所,其中东南亚占2605所,为总数的806%。由于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冠南侵,华文学校几乎全部关闭,从1941年12月到1945年8月,是东南亚华文教育最黑暗时期。 (三)华文教育的转变,由华侨学校转变为华文学校时期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东南亚许多国家走上民族独立的道路。当地的华侨教育,由于华人社会的重视和战后殖民政府忙于恢复社会秩序和对付民族独立斗争,一度放松对华文学校的监督,加上华社的需要,因此华校恢复很快,有的国家还有发展。据统计,1946年海外华文学校有3455所,其中亚洲3260所,(东南亚2781所)、美洲110所、大洋洲60所、欧洲2所、非洲23所④。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各国奉行民族独立政策,华文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管制。首先是 泰国政府教育部于1948年通令所有华校必须按《民主学校条例》注册备案,限制华校教授华文时数,学习华文仅能从小学1年级至4年级,教师必须通过泰文考试;华文中学被迫一律停办,华文小学成为允许教华文的泰国民校。印尼政府和缅甸政府颁布外侨学校监督条例和私立学校登记条例,限制华文学校教授华语时数,规定华校必须教授当地语文。1957年印尼颁布《督监外侨教育条例》,只允许在全国158处设立侨校,以后又借口与台湾没有邦交为名接管亲台华校200所。1965年印尼发生“930”事件后,所有华校均被接管。缅甸也于这一年实行私校国有化,全部华校都被改为公立缅校。菲律宾在50年代中期,对华校进行全面监督,增加英文菲文课程,华文课被迫减少,到1976年全部华校一律实行菲化,成为菲律宾的私立学校,但仍允许讲授华语文每周10小时。除了马来西亚外,其他各国限制华校和华文课的做法大同小异。 马来西亚华人占总人口的35%,有500多万人,1956年华文中小学在马来西亚独立时1330所,学生39.1万人。独立后政府采取许多措施推行华校马来化,但由于华人社会维护民族教育权利的决心和行动,加上主流民族政党巫统需要华人与之组成统一战线以争取独立和执政,所以华文学校得以保存,目前1200多所华文小学以华文为主要教学媒介,已列入政府学校体系;60所华文中学是独立中学,华文课占主要地位。近年来政府还允许华人办南方学院和新纪元学院,为华文独立中学毕业生开辟新的升学途径,并使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形成从小学到大专的层次。 在东南亚华文教育蓬勃发展的时期,美、澳、欧和非洲的华文教育发展不大,而且一些全日制的华文学校如非洲毛里求斯的华文学校相继关闭。究其原因一是这些地区和国家华人很少;二是这些国家奉行排华政策如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他们排华政策到“二战”结束前后才先后解除,因而华人难以成家立业;三是这些地区的西方文化与中华文化差距大,华人为了汇入当地社会,必须学习当地文化;四是这些国家在地理上与中国距离很远,受到交通限制,中国不能像关心东南亚华侨和侨教那样关心这些国家的华人。70年代后,这些地区发生了很大变化,先是香港、台湾和东南亚的华人向这些地区大量移民;中国大陆自改革开放后,移民美欧和澳洲逐年增多。新移民为华人社会增加了新血液和活力,为了让下一代能保住中华文化的根,他们热心办华文学校教育子女,一时间地区性的、专业性的华文组织开办的华文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最普遍的办学形成是周末中文学校,每周末业余学习中文二三个小时,内容包括教识字到学中华传统文化,租借当地学校或华人社团的房子为教室,教师都是兼教的义工,经费靠募捐和向学生收些学费。据不完全据计,到90年代,美国有华人开办的中学校670多所,学生约86万人;英国华人办的周末中文学校200多所,学生2万余人;加拿大、澳大利亚华人办中文学校,政府办的中小学也开设汉语课;西欧的一些国家,都普遍出现华人社团举办中学校中文班的创举,这种情况一扫过去美洲只有110所中文学校,欧洲只有1?所中文学校的落后局面。有的中文学校不但办识字班而且汉语已由小学办到初中程度,许多地方的教育当局开始承认中文学校的中文成绩等等。这种新情况说明华文已被世人所重视,从而促使华人对中华文化的再认识和新觉醒。有人对本世纪以来华文教育的发展,做了以下的概括:在新马,“华文教育的发展经历20年代到50年代的生机,50年代到70年代的危机,80年代的转机,现在已是时机到来的时候”⑤;在美国“华盛顿地区华文学校是经历了70年代的播种、80年代的扎根和90年代的上升三个阶段”⑥,比较生动地描绘了亚洲和其他各洲两种不同类型的华文教育的轨迹,展现了其历史概貌。 注: ①华金山编《福建华侨史话》第1页,福建省华侨历史学会筹备组出版,1983年10月。 ②转引自庄国土《中国封建政府的华侨政策》,第7页,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年6月1版。 ③林蒲田《华侨教育与华文教育概论》第61页,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9月版。 ④出处同注②。 ⑤吴德耀在马来西亚1992年教师节的讲话,(马)《星洲日报》1993年1月7日。 ⑥《广东侨报》1993年11月12日通讯《华盛顿华文学校一瞥》。
| | 2003-01-22 《海外华文教育》2000年第1期 2000年3月15日出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