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成长期,要读一点正经东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8 09:27: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成长期,要读一点正经东西
文/大民
时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是青少年的阅读。暑假读书计划,人人都有自己的盘算。暑期来临,商机无限,报刊杂志图书,都在搞“暑期大会战”,各级各类书店的柜台上,铺天盖地是送给中小学生的精神产品。阅读,阅读,究竟读什么?
7月9号参加了新教育第十届年会(石家庄),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校长李镇西的发言最与我心有戚戚然。他说,目前来说,如何抵制肤浅和庸俗,阅读崇高和神圣,奠定整个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坚实基础,是教育的头等大事。他举例说,2009年是应该是阅读界的灾年之年,这一年,至少有10位大师级人文社科的“国宝”离开了我们,季羡林、任继愈、丁聪等等。可是没有几个少年朋友知道他们。连他们的名字都没有听说过,遑论他们所成就的辉煌学问。如果季羡林晚年不写随笔,根本不会有人知道他倾注大量心血的哲学宗教印度梵文等等的研究。充塞于青少年阅读视野的,是流行和低俗,是港台娱乐明星,是恶搞和调侃,是小沈阳和郭德刚。是今年流行明年就忘记的那些浅薄庸俗的文化快餐。
时髦的人把青少年的阅读改称“悦读”,意思是“开心阅读”。其实,很多情况下,因为流行,因为迎合,因为浅俗,这些不用过脑子的文字、文化匆匆从孩子们的眼前掠过。所以得到了“快乐”。浅薄的娱乐后面是劣质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违反人性和道德,违反人类共同创造并享用的普适规则。这样的东西在孩子的心灵里积累多了,慢慢的,人生在他们面前变得丑陋粗俗,世界在他们的面前变得苍白可怜。快乐?是的,这些只管挠痒痒肉而不需要经过大脑的东西,只管迎合迁就而不给人提高和升华的东西,会给人带来一点点短暂的愉悦感。
这也许是快乐的一种类型,但是真正的快乐,还是应该是那些灌注高尚、美好、善良和普世价值观的经典文本。曹文轩老师说,阅读,要读那些“踮起脚尖儿才能够得着的东西”。那些有难度,但是经过努力可以克服的经典文本,才是真正以少胜多、长久回味的好东西。因为这些东西不仅仅能够给“当时的”读者带来快乐,还能够留下美好深远的积极影响,让整个人生变得健康、美好、充满温情。让每一个人快乐的同时也让我们这个共同拥有的世界充满了快乐的音符。人人置身其中,享受永久和谐。这样的快乐是大块乐,是真正的快乐。
最近,有一本有几十年年历史的主流学生读物,改版上市了。开篇第一文是一个校园凶杀故事:某同学在宿舍里被杀害了,胸前一个血窟窿。一番剥笋抽丝的推理和求证,结果发现凶手是平时班上成绩最好也最乖顺的好学生……而且,据说这样的故事读者最喜欢。我习惯于追究文学形象的典型性和它的“教育”意义,它不可避免的会带给人什么样的价值观引导。我尝试着把这个故事介绍给读高中的儿子看,儿子不屑一顾:太老套了,这么恶心的故事竟然从这样的杂志出来。
这故事读得我几乎哭出来。这样的无聊和低俗,这样的吃屁也只是吃到了凉屁的“追风”,实在是叫人呜呼哀哉、无话可说!有这样的既没有高尚情操、也没有良好趣味、更谈不上公平正义观念和做人的起码良知的专家在前边“引导”,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颓靡和空虚,民族文化的贫血和堕落,时代精神的消极和跑偏,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人的成长,总是身心同步。在四肢发达而精神发育不良的孩子,已经触目皆是了。在某种意义上,精神的发育不仅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一个民族,意义也绝非限于一个个个体。对追从高尚和美好,排斥恶心和低俗,是人类社会文化发展进化的规律。因为,宣扬丑陋和凶残,推崇低俗和下贱,甚至字里行间充斥着反文明反进化甚至反人类的思想,从长远来看,是会导致自我毁灭的、必然会被过滤和排斥掉的。可怜的是身在此时此刻的人们,没有这种历史使命感和坚持真理的勇气。真正能够承担善良正直乐观和美好的东西的阅读物,还是经典。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是因为它经过了漫长的文化进化,经过了数代人的反复挑选和完善。
文化是立国之魂、立命之本,听任孩子们的阅读物被浮华的思潮带动着顺流而下,越走越不堪,不远的将来,肯定是民族的厄运。
2010/7/2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6:26 , Processed in 0.06467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