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说说音乐的模糊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8 13:08: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说说音乐的模糊美



                                       邹洪复



     人们往往习惯于用一个固定的框架去桎梏五彩缤纷、说不尽的音乐美,比如爱用动听、素朴、崇高、阳春白雪等等来盛赞一首成功的音乐作品。但是在现实中,人们看了这些文字往往茫然,因为这些抽象文字比较笼统,无意中束缚了人们对音乐美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甚至使人们对音乐(指严肃音乐)望而生畏。

   其实,严肃音乐要走向大众化,首先应从审美上给人们以无限的自由空间,生硬地给人们几个关于音乐审美的指导性术语,只会徒劳无功。近年来,模糊美学的诞生就基本砸碎了以上某些音乐评论的“锁链和偏见”。它说:

     一,音乐美是不可确定和变幻的。音乐美像雾像云又像风,它没有定型,甚至因人而异、随时可变,比如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对同一段乐曲,不同生活际遇、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他们的审美感受就不一样,甚至在感情色彩上截然相背。如贝多芬谱曲的《欢乐颂》(席勒诗歌),有人感觉是庄严肃穆,有人却产生悲壮的心境,有人听了甚至产生压抑和恐慌感,但我们就不该粗暴地说他们不懂音乐而加以呵斥、讥讽。因为这段音乐激发了欣赏者不同的生活感受和心理体验,自然就会显现出不同的审美效果,再如贾平凹先生爱听埙声,每听埙声必怦然心动、流连往返,而笔者每听埙声必感觉有一种旷世的孤独感,那鬼泣狼嚎声叫人毛骨悚然。所以音乐美确实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时因人而变化的性质。

    二,音乐内涵的丰富博大性。语言与我们的关系可谓密切,但是,假如世上只有语言,不难想象人类的精神状态会枯燥到如何程度,所以马克思先生说:“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举一个浅显的例子,在给歌词谱曲的过程中,对同一段词,不论多少人谱曲,总不会出现相同的旋律,各人都根据自己对歌词和生活感受的理解,通过音符和音乐其它语言的载体,解释着这段词,表达自己的感象。所以音乐可以给人的思想感情以盛大的自由活动空间,而语言在这方面就显得笨拙得多。

    不能否认,作为一门艺术,音乐能打破我们生活的平淡,给生活以激情和梦幻,并且能给我们以新奇、新潮、超出生活的节奏,这些都是语言所不能及的。音乐还能讲一些平时我们不能用语言讲的话,这也许亦是音乐经久不衰、人人喜爱的原因,这亦是音乐模糊美的魅力所在——博大丰富。

      三,记得马克思先生曾说:“对于没有音乐的耳朵,再美的音乐也将毫无意义。”这就是说,我们一方面强调音乐美的模糊性,同时更应要求欣赏者尽可能地熟练掌握音乐语言,提高音乐修养。

    由于音乐具有先天的模糊美,使其本身具有丰富多彩和自由的一面,但也会给欣赏者带来旁观者不清的麻烦,尤其是初次接触音乐的人更感如此。所以要想旁观者清,欣赏者就必须要熟悉掌握音乐这门语言。这样,世界在我们面前就会更广阔灿烂、更澄明了,我们的生活也就更富精神内涵、更富意义和色彩。

    笔者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要用音乐与舞蹈来重建人类沟通的立交桥。是的,音乐就是由于其如此地富于模糊美而能激发我们脑海中情感的波澜和产生无穷美感,就是由于其模糊美而使我们不论民族、肤色、地域而轻易沟通的。

    音乐的魅力就在于其存在只能用其本身来解释,即模糊美来解释。而确切把握这模糊美感的是欣赏者或听众,那些对乐曲进行任何解释或评论性的语言,只能起引导作用。所以,我们在上音乐欣赏课时最好多提问几位同学,或让学生相互争论、探讨,以加深对所欣赏曲目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在一边引导,以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这样,欣赏课就不会上的戒备森然、照本宣科,而是生动活泼、自由自在了,这也算是寓教于乐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7:12 , Processed in 0.10098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