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挽辞二首[李煜诗 胡成佳注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22 20:54: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挽  辞

                              二首

                        ㈠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
                     未销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犹残药,香奁已染尘。
                     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

   【注释】①挽辞:即挽歌,哀悼死者的歌。  ②珠碎、花凋:借喻儿子瑞保夭,皇后亡。  ③销:通“消”,消散、消失。《庄子 则阳》:“其声销,其志无穷”。 恨:遗憾、不称心。唐刘禹锡《刘梦得集·八·三阁词》:“不应有恨事,娇甚却成愁。”  ④掌中身:借指昭惠皇后。   ⑤笥(sì):盛衣物或饮食的方形竹器。班偼伃《怨歌行》:“裁成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⑥奁(lián):古代盛梳妆用品的器具。漆木制;陶制的多是明器。流行于战国至唐宋间,作圆形、长方形或多边形,内部分层。后代成为一种可以开阖的梳妆镜匣。如印奁、棋奁。旧时也用为嫁女所备衣物的总称。如陪奁、奁资。  ⑦将(jiāng):与、共。李白《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还西京》诗:“遂将三五少年辈,登高远望形神开。”

    据《全唐诗》注:“宣城公仲宣,后主子,小字瑞保,年四岁卒。母昭惠先病,哀苦增剧,遂至于殂,故后主挽辞,并其母子悼之。”由此可知,此诗是为悼念小儿瑞保与爱妻昭惠二人而作,是一首合悼诗。
    诗的首联,上句“珠碎眼前珍”,以珍珠碎于眼前,喻痛失小儿;下句“花凋世外春”以春花凋于世外,喻更丧爱妻。这种雪上加霜,祸不单行之哀,正如颔联所言:“未销心里恨,又失掌中身。”颈联由人亡,而写到物在。“玉笥犹残药,香奁已染尘”——玉笥之中,还留有小儿尚未及服完之药;香奁之上,已沾上爱妻不能再掸掉之尘。这三联,每联上下句各有所指,而又紧相关合。均是上句写子,下句写妻。律诗首联本无须对偶,而本诗却着意为之,当是其匠心所在,决非随意挥洒。事实上,正是这种一气呵成的三联三对偶叠续通贯,将忧思无尽的两人两苦情,表达得穷哀极恸。尾联由分而合,把“前哀”与“后感”凝成一句,将失子之悲与丧妻之痛,兼容并包,而以“无泪可沾巾”煞笔,令人倍感哀戚。堪为合悼诗的范例。

                             


                       


          艳质同芳树,浮危道略同。
          正悲春落实,又苦雨伤丛。
          秾丽今何在?飘零事已空。
          沈沈无问处,千载谢东风。


【注释】①艳质:艳美的资质。  ②浮:浮生,旧时对人生的一种消极看法,以为世事无定,生命短促,因称人生为“浮生”。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危:危殆,指危险到不能维持的地步。  道:此处指事物的普遍规律。  略:大要、大略。  ③实:果实。    ④丛:灌木。“实”与“丛”借喻儿子瑞保与皇后昭惠。  ⑤秾nóng):花木繁盛貌。罗隐《牡丹花》诗:“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花)过此身。”  ⑥飘零:坠落。刘昼《新论·言苑》:“秋叶诚危,因微风而飘零。” ⑦沈沈chēnchēn):深沉貌。南朝梁代何逊《何水部集 宿南洲浦》诗:“沈沈夜看流,渊渊朝听鼓。”  ⑧谢:死、凋落。《南史· 范缜传· 神灭论》:“形存则神存,形灭则神灭。”

此诗是上一首的续篇,所悼之人仍是小儿瑞保与爱妻昭惠。其形式虽同为五言律诗,但其表现手法却不尽相同。
上一首诗,前三联两两对举,每一联的上句写子,下句言妻,直到第四联才合写作结。
本诗则除第三联外,其余各句都是将子妻合悼。诗的首联起句“艳质同芳树”,其“艳质”既是指昭惠皇后如花似玉的丽质,也是指四岁娇儿瑞保粉嫩俊美的艳容。而次句“浮危道略同”,则是指娇儿爱妻的“艳质”正如同“芳树”多悲风一样,浮生危殆的规律是大致相同的。不是吗?“芳树”“正悲春落实”,“又苦雨伤丛”,而人又何尝不是一样呢?“艳质”不是也“正悲”子夭亡,“又苦”母病逝吗?“正悲”“又苦”这一流水对,不仅对仗工整,而且一脉贯通,层递增忧,极富哀感。接着以“秾丽今何在”设问,紧扣读者心扉,再进一层,逼出“飘零事已空”这句无可奈何的感叹来。而唯其如此,一切都化为乌有了,也就有了尾联痛彻肺腑的煞笔:“沉沉无问处,千载谢东风!”


http://xnjyw.5d6d.com/thread-24791-1-2.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30 07:31 , Processed in 0.06109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