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文字的行间里懒散爬行——青春校园诗人邓守强访谈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26 23:27: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文字的行间里懒散爬行——青春校园诗人邓守强访谈录


【作者简介】
邓守强,布依族,90后青年,笔名:侨绅、芙蓉小弟。系中国小记者协会会员、龙里县作家协会会员、龙里县青春写手联盟主席、博文中国网文学栏目版主、贵州省黔东南州作家协会官方网驻扎作家、文学凉都现代诗歌在线版主、“湾潭之声”小记者、《创作新星》诗刊小记者、《星星》诗刊特邀通讯员。贵州省龙里县羊场镇人。自幼喜爱文学,钟情缪斯,15岁开始创作,并擅长描写乡村大自然景色、乡土人情、与浪漫主义等特色诗歌题材。公开出版有诗集《诗雨》,部分作品散见:《21世纪初叶中国汶川大地震诗歌选萃〈泪花·光芒万丈〉》、《〈星星〉诗刊》、《作文大王》、《人民日报》、《贵州日报》《黔南日报》、《龙里周讯报》、《美文共赏》及网络发布、CCTV中央电视台官方网、博客、电子书等。


    记者:你好,很高兴今天能采访到你,我们很早就想找个时间采访你,但一直都怕耽误你的学习时间。现在你进入高中后,在紧迫的学习中,你是否会放下写作,以更多的精力去学习呢?
    邓:的确。进入高中后,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及课程,高中的学习虽是很紧迫,但写作我一直没有放弃,反而让我学会了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同时也促使我在学习中有一种紧迫感。读书就是为了学习,写作也是我的爱好,我想在自己将来的三年高中两者都不会放弃,把握好学习时间,在学习之余写写作品。
    记者:在你是写过的作品体裁有散文、诗歌等多种文学艺术体裁。而我们看到你近段时间发表的作品中,多是以散文形式见报,这是否意味着你的创作文体将会由诗歌转向散文呢?其原因又何在呢?
    邓:没错。近段时间写的作品多是以散文为主,一点也不奇怪,读者也不必猜忌。因为刚进入一个新环境,每当视触一景一物油然而生的却是种种情思,对于我来说,用文字来诠释由衷的感慨是很正常。
    记者:对于某些报刊、杂志频频向你约稿。在高中繁忙的学习生活中,你会怎么应对这诸多邀请?
    邓:从去年到现在,向我约稿的刊物与其往年相比稍有偏多。一个星期基本就有一两家刊物发来邀请。但无论是什么样的刊物,我所做出我回应都是一致的,我自己认为学业已经够繁重了,并不想加重自己的心理负担,现在主要是专心学习,学习之余偶尔写写作品,让自己的青春年华充实自在就行了,不想过早的投入写作为生中去。
    记者:你以一篇名为《希望》的诗歌发表在当地报刊后,连续被多家刊物转载刊发,那时你才十五岁。请问你怎么会选择诗歌这种表达方式的?
    邓:命运的安排,我别无选择,或许诗歌才能淋漓尽致的表达我的心里感受与及对世俗真善美的一种准确的概述。诗是心灵的朋友,它伴随着我走进了一个浩瀚的精神彼岸,游荡在诗仙般美轮美奂的意境,陶冶自己的情操,而其它文学体裁是无法比拟的。
    记者:你的文学作品中,更多的是对家乡的讴歌,呈现给读者的一幅民风淳朴、山与水交融的多彩家乡景象。倾向描写风土人情的笔锋,是你一直致力于刻画的表现,也是与其他90后作家相比的独特之处,这是为何呢?
    邓: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贵州人,一个憨实的布依族儿女。浓郁的民风感化了我,甘甜的山泉滋润了我。也许就是那忘不掉的家乡情缘鞭策着我的笔杆子,控制我内心倾吐化为文字的那份情与爱。至于人们褒奖我为“青春诗人”、“校园诗人”等一系列称谓,我个人认为那并不重要,只不过跟他人不同的是,我是把个人爱好放大了,喜欢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一个在校学生。在写作时我更多的顺从思绪去描写,从不在自己写不出诗时强加去写。否则不仅仅只是失去了诗歌的本意,而且还违背了自己。一首好诗,要摆脱诗意的枷锁,才会打动人。
    记者:作为一位写作联盟的主席以及“十佳优秀创作青年”获得者,个人觉得这些特殊的荣誉会对你以后在创作上有影响吗?
    邓:我是一个平淡的人,在高的荣誉也没有什么可显露,如果一个写手创作单一是为了利益和地位的话,就真正的玷污了文字的内在含义,同样也会腐朽写手的大脑。
    记者:有的人说你很孤僻,不喜欢与人搭讪;也有的人说你很成熟,而在你创作的一些作品中,难免也会嗅到一丝成人般的忧思。请问你对学习与生活持以什么样的一个态度?
    邓:自己的学习生活很充实。当漫步在上学路上或是闲坐广场观望人群。我会忘掉学习与生活带来的一些幽怨,载着诗的航船,远渡到另一个心灵的彼岸,愉悦度假一番。时间很短,但心灵的那份舒畅却早已满足。最后我只想用孙静轩先生的一句话来诠释:“完全避开世俗,无视于繁琐而平庸的周围事物,看到并不关注的是一个浩瀚而空灵的精神世界”。
   记者:你的青春充满诗意,你的青春充满诗情。在最后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吗?
   邓: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如果要说他很完美,那可能是他的优点多而已。一位诗人只有在低调中才能孕育出一首好诗。至于读者们怎么评价作品的好坏,而我并不太注意这些,它这不过是我懒散的在文字行间中爬行的印记而已。


记者:张娟
·本文只代表博友个人观点,版权归作者和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共同拥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8 06:44 , Processed in 0.10101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