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河吊楼 孝感一绝
陡岗------ 依山傍水,这个河曲环抱的小镇,你可知道,哪是她一绝?
是那飞檐斗拱,堂皇骄人的戏楼吗?也许是。
是那翠绿环抱,幽静神秘的三教堂吗?也许是。
是那泰然安座,笑迎四方客的北头庙吗?也许是。
是那白鹤塔前,鹤童灵芝东方朔的传奇吗?也许是。
但我觉得,更是涓涓的小河,肩挑南北两座红麻石桥,中间那两排碧水倒影,波光粼粼的吊楼群。
提起吊楼,人们都以为只是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才有。殊不知,中原腹地的陕南和鄂东北的孝感,也有汉民族的特色吊楼。
陡岗埠的吊楼是很独特的。它没有大西南为适应漫长雨季那样的宽阔的屋檐,也没有湘西凤凰城地处高山峻岭为缓冲人们视觉疲劳那样的重叠高耸的层楼,也没有鄂西陕南高山河谷的吊楼那么险峭峻拔。
陡岗吊楼之于别处吊楼,有如明式家俱之于清式家俱,形体线条简明而富有内涵。陡岗地处低山丘陵,为涓涓小河环抱,不显山露水,如养在深闺的秀女。陡岗的吊楼,是依坡傍水的单吊式,没有平地起吊,外没有干栏,上没有层楼,没有繁复的精雕细刻(吊楼朝街的一面,门楣上也有精雕细刻),像汉民族百姓的衣裳,无须刺花绣匾,简朴、平实、大方,体现了浓郁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陡岗的吊楼,都有一方可以打开的望板,可以窥探吊楼下有没有行人。我看见巴东的吊楼下,有的修建厕所,这在陡岗过去是没有的。不时有少量废旧物品从望板处弃下,也会被流水冲扫,或被拾荒者清理掉。我曾跟马楚桥在吊楼下拾过鬼子和国军丢弃的皮鞋和胶鞋,在石桥下焚烧,闻那种特殊的气味。
吊楼下的立柱不在吊楼周边,而是内敛的,这可能是出于支撑强度的需要和安全防盗的需要。吊楼全都是木柱木板式建筑,立柱立于石礅之上,即使是河街吊楼,枯水季节也会露出水面,而不致腐朽而影响支撑安全。
陡岗南街的吊楼群,吊楼下通常是干净无水的,可以行人或驻足,可以遮风避雨;南北桥,吊楼下,曾有成群燕子窝。这些都体现了陡岗吊楼的人情味。
你站在荒货场南望,巷子口南街侧边的山墙依坡而建,呈右旋90°直角梯形。南街整条街东侧都是一部分在坡上,一部分在坡下;坡上部分在街面上,坡下部分一部分用砖石磊砌,一部分做成吊楼,用粗大的木立柱支撑在地面石墩上,高大挺拔。
陡岗的吊楼群,有西部山区吊楼的雄伟和壮美。
当年到巴东县城,看到依山傍水的吊楼,就想到故乡陡岗,感到十分亲切。 陡岗的小河对岸,是广袤的平原,从吊楼上观景,视野异常的开阔,而巴东的对岸是大山,躺在旅馆二楼的床上,抬头都望不到河对岸的山顶,给人眼胀胸闷的压抑感。巴东县城的吊楼在大山夹逼下,显得渺小多了;而陡岗的吊楼,具中国园林艺术借景的巧妙,虽地处低矮丘陵,不用高重层叠,却反显得格外雄伟和气派。陡岗的先民多么聪明!
陡岗的吊楼群,又兼有江南水乡的情调和秀美。
河街东侧整条街的吊楼,悬在水面之上,立柱莺莺相顾,影榭楚楚自怜。水波倒影虚实相映。或腾汽炊烟,或淫雨绵绵,如蓬莱仙阁若隐若现,那种朦胧,仙风道骨超凡脱俗,令你如梦如幻物我两忘。
端端立柱,似鹭鹤如立如栖,分外雅致!鹤鹭似乎也是陡岗的象征,与镇北门戏楼外的白鹤塔南北呼应,像婷婷玉立的少女,鹤立鸡群翘首澴西。
河街和南街,深宅大院多建在街西边,而东边皆吊楼,多茶肆饭庄戏馆。吊楼雅座别有情趣。放眼河东,开阔的菜园子,一片新禾嫩绿,窗下碧波粼粼,耳边笙歌萦萦,清风拂面,好不畅快!
陡岗吊楼的特点,南北兼收,刚柔并蓄,中庸平和。
陡岗的吊楼是亲和的。
她没有危楼高耸虎踞龙盘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峻。她不是特别地高,而是像踏着木屐或踩着高跷的少女,婷婷玉立,可亲可望可及。
陡岗的吊楼是伟岸的。
她没有江南水街那样近距离的临水,她挺拔的立柱风骨雄劲,在水天之间,体现更多的不是水的绵缠,而是山的刚健。
陡岗的吊楼是含蓄的。
她不像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明清一条街那样整齐划一,线条僵硬笔直,一览无余;她既有鳞次栉比,蔚为壮观,又有上争高下,前后互让,而错落有致,故尔若隐若现,体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样的层次变化,有曲线轻柔如水的流动美。
陡岗的吊楼是灵动的。
她的两吊楼群之间有个荒货场,荒货场里面的正街和线子街凹进的弧形,将河街和南街两个吊楼群巧妙地连接成一个整体,使整个吊楼群形不离,意不断,富有变幻多姿的韵律和节奏感。
而荒货场的小河边,又有三两栋吊楼,好像离群的调皮娃娃,活泼可爱,给整个吊楼群增添了跳跃的色彩。貌似孤立的几栋吊楼,使南、北吊楼群若即若离,分而不断,开而不散,浑然一体,更具有灵动感。使两个吊楼群在一个整体上,体现疏密相间,松弛有度,错落有致,增添了轻歌曼舞的韵律和节奏感,把灵动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须晴日,陡岗吊楼容光焕发格外地俊俏;阴雨天,陡岗吊楼淅漓漓如泣如诉别样的凄美。真是“欲把‘吊楼’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小河吊楼的一颦一笑,都叫人梦寐难忘!
你站在宛如T型台的南北两座石桥上,河街和南街的两排吊楼,婷婷玉立,好像两队容光焕发的女子仪仗,风情万种地欢迎你的到来和归来,一种温馨和亲近的感觉会扑面而来。
一方水土一方人,陡岗的吊楼,如陡岗的民性,集北人之刚毅和南人之聪慧,别具一格。
人们常说,小桥是水乡古镇的胸针,我看,小河是陡岗秀镇的玉带;南北石桥是金钗玉簪;而小河吊楼,则是秀镇的精髓,是陡岗的名片,是镶嵌在陡岗秀镇这个深闺秀女身上的粒粒蓝宝石。什么时候,让小河苏醒,那隐去的吊楼重现,化作轻盈的浣纱女,飘然而至,来在西头桥南街吊楼的河岸旁,在石头跳板上浣纱,歌声、笑声随波荡漾。
唐诗《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啊,陡岗的小河吊楼!何处再可寻得,如此这般锦绣? |
|